訓練下肢的時候,
總覺得臀部兩邊發力不平均嗎?
反而都是腰部或大腿前側出力居多呢😰
-
🔷臀部失衡的可能原因
1️⃣人本來就是不對稱的
例如像是髖關節的不對稱、
股骨脛骨長短不同,
或是股骨頭結構的不同等等,
2️⃣長久累積的習慣影響
例如左右撇子的差異性、
久站久坐時重心壓向某一邊,
或職業性質的特性影響等等。
而當在生活中,
久而久之使用拿手或最舒適的一邊時,
就可能影響你全身肌肉的協調能力。
3️⃣過往的傷病史
當只要有過創傷經驗,
多少都會影響到生理層面以及心理層面,
讓你本身產生一種本能的防衛機制。
讓身體尋求更容易及簡單的動作發力方式,
進而可能產生代償及許多功能性缺陷。
-
🔷臀部失衡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不一定!
如上面所說到的可能原因,
你會發現問題很複雜,
所以當然也沒有絕對的解決方式!
但當久而久之嚴重的發力不平均,
可能導致動作姿勢不對稱或關節負荷過大,
最終是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甚至疼痛發生😱
所以沒必要追求絕對的兩邊發力平均,
但也應該讓自己重視失衡的問題,
且嘗試調整看看😤
-
🔷試試看「改善下肢活動度」
如果先撇除上半身的關節,
可能出現的問題不談,
下半身主要的關節為:
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
所以單論髖關節的部分,
可以先嘗試測試其兩邊的活動度,
瞭解自己的失衡程度,
再藉由筋膜放鬆按壓,
改善物理層面的筋膜緊繃。
-
🔷活動度測試:「主動直膝抬腿」
這個測試能識別髖部的主動屈曲活動度,
以及核心在起始動作和過程中的穩定,
還有對側腳的伸直能力。
整個人先平躺於地上,
將雙腳併攏且腳趾朝上,
兩側手掌朝上並置於身體兩側。
再來慢慢地抬起測試腳至極限,
測試腳過程中保持伸直,
而非測試腳保持正中不歪斜,
測試完後再換另一邊試試看。
所以如果當你發現,
某一隻腳無法抬起太高,
可以嘗試按壓腿後側肌群或小腿肌群,
去增加其活動度,
以減少臀部某一邊的失衡。
-
🔷增加腿後側活動度
使用按摩球找個椅子坐下,
將按摩球放置在大腿後側下方處,
用兩手施予向下的壓力,
沿著腿後側一點一點按壓,
有疼痛點時停下,
在那個位置慢慢按壓保持自然呼吸。
-
這次的內容是濃縮了我在Youtube上的一部影片,
影片中會再詳細說到:
🔺其餘2招有效提升臀肌感受度
再點選以下,
觀看我的完整的分享唷🙆♂️🙆♂️🙆♂️
https://youtu.be/ogv_A7yLvPE
-
新竹竹北教練課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uPnk5Udp7iTvqvrs7
臺北教練課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eepenES47JFDHuTp8
我的IG😎 (分享我生活的一面):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jaywang/
推薦的補充品💪:
https://www.gogonuts.best/ (折扣碼:JAY)
💊優力格益生菌 / 植萃活力膠囊:
https://web.hocom.tw/web/Home/index?key=521006882986 (折扣碼:JAY45)
-
#becomebetterjay
#JayWang動作教學
#臀推 #臀腿日 #臀肌 #臀部運動 #臀肌訓練
#重訓 #健身 #無痛訓練 #肌力訓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風濕|膝關節痛原來同腎有關 中醫教每日4分鐘按肚及脊骨穴位可紓緩膝痛 不論男女老幼都有機會有膝痛問題,特別是受風濕因擾人士,每逢起風下雨就會膝痛,香港註冊中醫及註冊物理治療師陳國正提醒姿勢也有影響,如經常蹲下抹地,會導致關節囊受壓,令組織容易有水腫及疼痛,建議每日花幾分鐘自己按壓穴位及做鍛煉四頭肌...
脛骨按壓痛 在 批踢安柏兒 x Spor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足弓內側疼痛-自我舒緩]
之前我們跟大家講解跑者足弓內側疼痛的問題
(還沒看過請見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265784403777126/posts/1170460513309506/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遍自己的腳了
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自己緩解不適
大部分足弓內側疼痛的朋友
「脛後肌」都是處在緊繃的狀態
這塊肌肉從脛骨遠端的後面走向腳底
我們可以從小腿的內側找到他
並可以在小腿內側坐按壓並轉動腳踝來做緩解放鬆
有類似狀況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說不定你的不舒服就可以得到緩解囉
如不適尚未緩解,請盡速求助專業人士或是與您的教練反應,保護自己的身體
預約網址開放囉!!!
如需不適緩解/疼痛預防訓練/講座需求/內訓
歡迎至下列網址進行預約
https://fb.co/book/awptstudio/
批踢安伯兒IG : ptamberxsport
生活IG: anita831008
YOUTUBE: 批踢安伯兒
#扁平足 #足弓 #跑者 #運動傷害
脛骨按壓痛 在 CheckCheckC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季節養生】喉嚨總是有痰卡住?
⭐肺氣不足容易咳嗽氣喘
⭐適量食用梨子潤燥化痰
#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
秋冬乾燥痰上頸?
秋冬季天氣乾燥,容易造成喉嚨乾涸、咳嗽,咳嗽時可能帶痰,不時有「痰上頸」的情況,受秋燥之邪而出現的痰量少而色白、質黏,伴隨症狀為喉嚨乾癢、鼻乾唇燥、痰涎帶血絲等。秋氣與肺氣相通,中醫理論認為「肺為嬌臟,喜潤惡燥」,肺臟天生喜歡潤澤、討厭乾燥,所以秋燥容易傷及肺臟引致咳嗽生痰。想紓緩症狀,記得多飲水保持體內有足夠水份,適量進食潤肺養陰的食材,如百合、玉竹、沙參、枸杞、石斛等;適量進食潤燥養肺的水果,如梨子、杮子、甘蔗、無花果、枇杷等;減少進食辛辣燥熱的食物;有需要可適量飲用有滋陰潤燥功效的茶療。
南杏無花果百合茶
功效:滋陰潤燥,紓緩乾燥天氣引致的喉嚨乾癢、痰中帶血絲的症狀。
材料:南杏15克、無花果乾(切開)2枚、百合9克
做法:材料放入保溫瓶,南杏搗碎,以熱開水沖洗一遍,再加入熱開水焗20分鐘至香味透出即可。此茶可反覆沖泡至味淡。
備註:天氣乾燥可以一星期飲用三至四次。
按穴化痰:豐隆穴
功效:化痰、紓緩身體睏倦,痰濕、濕熱體質人士尤其適合。
位置:外踝高點上8寸,脛骨外側2橫指。
按法:此穴肉厚而硬,按壓時可用按摩棒,或用大拇指重按。
留言或按讚👍🏻支持一下我們吧!❤️ 歡迎 Follow 我們獲得更多養生資訊。
Feel like phlegm is always stuck in your throat?
The weather of autumn and winter is dry, and can cause dryness in the throat and cough, which may contain phlegm.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also constantly feel the presence of phlegm in the throat.
The phlegm, caused by the autumn dryness pathogens, often comes in small quantity. It is white in color and sticky in nature. Other accompanying symptoms include dry and itchy throat, dry nose and lips, and blood-streaked phlegm. The autumn’s qi and the qi of the lungs are interrelated, as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note that “lungs are a delicate moist-loving organ”. Autumn dryness, hence, might hurt the lungs and cause individuals to cough and produce phlegm.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condition, drink more water to keep the body hydrated. Consume ingredients that can moisten the lungs and nourish the yin, for instance, Lily bulbs, Polygonatum odoratum ('yu zhu'), glehnia root, wolfberry and fox nut; also, eat fruits that can relieve dryness and nourish the lungs, such as pear, persimmon, sugarcane, fig, and loquat (‘pi pa’); cut down on hot and spicy food. If needed, drink herbal tea that can nourish the yin.
Fig tea with sweet almond and lily bulb
Effects: Nourishes yin and relieves dryness. Alleviates fall time dryness such as dryness in the nasal mucosa and bloodstained phlegm.
Ingredients: 15g sweet almond, 2 dried figs (cut in half), 9g lily bulb
Preparation: Place all ingredients into thermos, crush almonds, add in hot water and steep for 20 minutes until aroma develops. This tea can be re-browed until flavour weakens.
Note: Drink consecutively for 3-4 days per week when it is dry.
Acupoint to relieve phlegm: Beautiful bulge point
Effects: relieves phlegm and dampness. Especially helpful for those with phlegm and dampness body type.
Location: outer calves above the ankle, two fingers widths from your tibia.
Comment below or like 👍🏻 this post to support us. ❤️ Follow us for more healthy living tips.
#男 #女 #我枯燥 #喉嚨痛
脛骨按壓痛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風濕|膝關節痛原來同腎有關 中醫教每日4分鐘按肚及脊骨穴位可紓緩膝痛
不論男女老幼都有機會有膝痛問題,特別是受風濕因擾人士,每逢起風下雨就會膝痛,香港註冊中醫及註冊物理治療師陳國正提醒姿勢也有影響,如經常蹲下抹地,會導致關節囊受壓,令組織容易有水腫及疼痛,建議每日花幾分鐘自己按壓穴位及做鍛煉四頭肌的運動,有助紓緩膝痛。
陳國正醫師指按壓4個穴位有助紓緩膝痛,包括:陰陵泉、膝眼穴、委中穴及內關穴。「第一個穴位陰陵泉,在脛骨內側掃向上最頂的凹位,可打圓圈大概做一半鐘至一分鐘,哪隻腳痛就按那一邊,可一日按一至兩次。第二個穴位是膝眼穴,在膝蓋下側有兩個凹位,找到後可用手指按壓,有痠痛感打圈,做大概一分鐘至三分鐘,一日做一至兩次。接着第三個是委中穴,位於膝蓋正後方位置,有痠痛感打圈按一分鐘,同樣是哪隻腳痛就按那一邊,一日做一至兩次。最後一個穴位是內關穴,在手部橫紋往手肘方向大約三隻手指位,找到後有痠痛感打圈,做大概一分鐘,力度在接受範圍內便可。如指甲較長可能要用棉花墊着,一日可按一至三次。 」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8/CVPP2J7QTVB6LFSCMZLIAN254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風濕 #關節痛 #中醫 #穴位 #膝痛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