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九月十二日還會有一篇,他們不僅談張國榮,還談梁朝偉與張國榮,而這些文字早已反覆默念千千萬萬遍,但每一次仍看得異常費力,費力到必須像是一個字一個字刻在心上,那便是塵世抗拒淡忘一個人的模樣。
⠀⠀⠀⠀⠀
⠀⠀⠀⠀⠀
「因為高貴因為豔麗,哥哥『顛倒眾生吹灰不費』,重溫他的電影和相片,有時候會驚歎,一樣的髮型,成龍用著一派江湖氣,哥哥剪著就儒雅斯文,他穿件老頭汗衫也是《金枝玉葉》,戴個工作帽也是《金玉滿堂》,天生香氣藏不住,他是鳳也是凰,所以王家衛說到張國榮,也歎息,他什麼都好,就是舉手投足裡都能看到那是張國榮。好在這個行走人間的張國榮人見人愛,《縱橫四海》裡,周潤發把紅豆妹妹留給他,因為是張國榮,這個故事依然是童話;《英雄本色》裡,嫌棄江湖老哥狄龍的因為是張國榮,觀眾也能回頭重新接納他。反過來,因為有哥哥在場,《霸王別姬》裡的鞏俐就沒了氣場,跟他一起《阿飛正傳》的劉德華,出場就知道不是自己的主場。星光燁燁如《東成西就》,九十年代香港的王者之師,張國榮依然能在梁家輝劉嘉玲梁朝偉張曼玉林青霞張學友王祖賢鍾鎮濤葉玉卿的國色天香陣容中穩據頭牌,他水盈盈粉嘟嘟,一個人就能詮釋最癲最狂最恣肆的港產想像力。他就是那個時代的魂魄,當之無愧的香港絕色。
⠀⠀⠀⠀⠀
香港幾次選美,張國榮都當選了靚尊,豔壓林青霞李嘉欣等人,港人還是有眼光,因為張國榮的美真正是芳華絕代,不可一世。他是孩子和天神的混合,他可以不負責任拋棄蘇麗珍也可以死心塌地跟住段小樓,他在銀幕上兩三個小時,演繹的從來不是一生一世,他用電影現在時詮釋出一個男人的過去時和將來時,就像《胭脂扣》的十二少,《阿飛正傳》的旭仔,《春光乍洩》的何寶榮。其他演員被角色定義,他定義角色;其他演員被美定義,他定義美。他就是自己的時光機器,他活躍華語藝壇四分之一個世紀,歌壇影壇就有二十五年不衰期。
⠀⠀⠀⠀⠀
據說,梁朝偉有一次在內地,被張國榮的一個影迷悲情問話:『黎耀輝,你還記不記得何寶榮?』這個影迷當時記錄說,梁朝偉衝她的方向點了點頭。這個事情,在榮迷中傳播很廣,一歲一哭榮,張國榮節氣又到,不過今天,到我們這一代榮迷已經比哥哥還老,我倒是常常恍惚,不知道何寶榮還記不記得他的黎耀輝,他的前世。」
⠀⠀⠀⠀⠀
⠀⠀⠀⠀⠀
─ ─《#一寸灰》毛尖
https://bit.ly/3k39VVT
⠀⠀⠀⠀⠀
⠀⠀⠀⠀⠀
「春光驟熄,最終他愛的何寶榮並沒有兌現諾言,和他『從頭來過』。現在回想起來,梁朝偉的失落,其實並沒有比唐唐疏淺,他說過,在某一個面向,張國榮其實很像劉嘉玲,天生有著那種一個眼神橫過來,就可以將他的肩膀按壓下來的本事,而且,他心底下一片淸明,很難在戲裡遇見像張國榮那樣,一反手就把他深埋在十萬深淵底下的自己挖掘出來的對手,最重要的是,每一次和張國榮搭戲,他都實實在在感覺到張國榮不斷在戲裡釋放出成就他和圓滿他的善意。這不容易。尤其當兩個都已經是呼風喚雨、獨當一面的角兒的時候 ──
⠀⠀⠀⠀⠀
因此我一直都很相信,如果社會再開放一點點,如果運命再體貼一些些,梁朝偉應該不會排除讓自己去想像和張國榮之間的愛情會有開花結果的可能。因為純粹站在善待愛情的角度望過去,張國榮從來都是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他懂得愛,也願意愛,並不是每一個在原則上懂得愛的人都願意在實際裡焚燒自己、滅絕自己去完整一段愛。而唯一橫在梁朝偉和張國榮之間的,我猜,不是抗拒,而是禁忌。至於那些風風火火的,為愛情崩得臉靑鼻腫的場面,黎耀輝和何寶榮其實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一體驗過了,梁朝偉在劉嘉玲身上找到的,只不過是一面終於可以讓他馴服下來,不需要再為愛情出生入死的箭靶而已。
⠀⠀⠀⠀⠀
而我並不否認這一篇稿子的投機成分。人間四月天。四月不應該只有林徽因,四月必須還有張國榮。對於八、九零年代的香港娛樂圈,我恐怕和你一樣,始終牽絆著太多絞不斷的情意結,張國榮很明顯是最飛揚跋扈,也最動魄驚心的其中一節。那個時候的張國榮,他一站到舞台上,整個舞台就活了,並且他在舞台上投射的,不單單只是一個張國榮,一個一貫自戀復自信的天皇巨星,而是一整個香港,一整個八、九零年代 ── 馬照跑舞照跳,人人甘心情願照為生活拚搏奮鬥的香港。我們都記得,那時候是香港最意氣風發,最自負,也最剛強的時代。
⠀⠀⠀⠀⠀
這也是為什麼,張國榮老讓我想起米蘭昆德拉說的『不朽』,雖然『不朽』其實是個挺老土的字眼,至少『傳奇』聽起來就時尙多了。但『傳奇』是個名詞,『不朽』才是一種精神,一種依戀,一種寄託。張國榮的不朽,是完全聽不懂中文的人也會瘋魔於他演出的程蝶衣;是怎麼鄙視廣東流行音樂的人會一聽到他唱『我勸你早點歸去』也會呆怔原地,一臉不置信但又一臉不可自拔地不願意淸醒,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歲月澆熄了靑春,我們卻始終沒有遇見第二個總算可以讓我們不再那麼牽掛張國榮的巨星。」
⠀⠀⠀⠀⠀
⠀⠀⠀⠀⠀
─ ─《#鏤空與浮雕》范俊奇
https://bit.ly/2UrMW9r
「胭脂扣十二少沒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好雷] 五十三年後的凋零:《胭脂扣》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9Review - 【胭脂扣——男人最怕的還是痴情女子】 殉情一事在 ...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榮情蜜意張國榮影展】_【胭脂扣】4K數位修復版:電影預告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好雷] 五十三年後的凋零:《胭脂扣》 -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 超好雷] 胭脂扣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胭脂扣結局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胭脂扣結局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電影胭脂扣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第五次看《胭脂扣》,仍然好感動,某些部分仍會眼濕。
2)梅艷芳、張國榮這對天王天后拍檔情侶,其實太熟面口太好姊妹,比任何一對更難令觀眾投入,但結果他們演得好動人好痴情。
3)尤其梅艷芳真正演得超凡入聖級,如花對所有人的反應都是如此出現落差和有趣,演鬼有鬼味。
4)梅艷芳有好多面,每張都漂亮誘人,只是件小內衣已經好淫,邱剛健的劇本好有描繪和誘導力,在其他作品罕見,有讓男人願意跟她赴黃泉的說服力,演老舉有老舉味。
5)萬梓良願意將永定演得這麼收斂平凡,去努力襯托如花。如果你有看萬子同期其他作品,他可以幾搶可以幾狂,你會知道他這麼演非常難得可貴。
6)到今天不算明白,既然已經決定一齊死,如花再加幾十粒安眠藥為甚麽是一種重罪。或許是彼此既定死約,一起行動都應該磊落坦白。更或者,如花有點做多了,安眠藥解了部分鴉片,十二少故死不去。
7)十二少除了貪生沒死多次外,他至少有死過一次,他至少有努力跑龍套,為師父遞痰罐,至少有出糧後第一次沒靠屋企零用,自己出錢在街邊買了個胭脂盒送給愛人,他對如花算有心肝。
8)應該比較少人提譚倩紅,十二少老母。她第一次出場,跟如花異乎尋常地客氣有禮貌對話,又口口聲聲風塵女子前風塵女子後,好陰寒。又話如花個乳房沒資格透出處女汗香,炮製不了甚麼乳香龍井,好高手,殺人於無形。
9)連同之前《地下情》,見到好多年輕觀眾入埸看關錦鵬,好多之後發言觀眾話套戲上時自己未出世,好替關導開心。
10)見到好多後生拿住《美紙》圍關導簽名,又睇戲又睇紙,仲開心。
11)有心水清觀眾指出,如花跟阮玲玉同於三月八日自盡。
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還盒】
三月號《美紙》用了梅艷芳畫像做封面,出版前惹來內部一些異議,沒有得到甚麼支持。說有點陰森,像鬼魂。我聽到像鬼,反而心就定下來,封面畫的是如花,如花的確是頭等待愛郎五十年失望而回的女鬼,難免會有怨懟也帶有寒意。但最重要是,即使她是鬼,如果你明白《胭脂扣》,你也會愛上這頭女鬼。梅艷芳真不算命好,生前也許好多人會畏怯或臣服在她的強大名氣,會評論她在台上的表演超凡脫俗,但只要她稍為失了點勢,氣牆稍為軟弱,許多人的臉會變得快,口裡說過愛她的人會忽然左閃右避,或者說,她欠缺讓人愛到死心塌地的福氣。當年她做《胭脂扣》,參加台灣金馬,有位讀過李碧華原著的潑辣女記者,在首映前大罵梅艷芳不漂亮,沒資格做如花,然後她終於看了電影,完場後失聲痛哭,從此封了梅艷芳做超級偶像。
今年初知道要做關錦鵬,整個心神都先放在《胭脂扣》,來來回回看過好幾遍,期間不斷想著電影的畫面,口裡經常不由自主在哼著歌詞。會想像自己是如花是十二少,還是萬梓良演的永定,可以說有點沉溺的地步。比三十多年前看到更多傷心和遺憾,年輕時愛得火熱,好輕易許下山盟海誓,年歲長了就知道,那個把心一橫抱著跳崖的衝動可以有三分鐘熱度,經過深思熟慮共飲砒霜,相約下生再相見的盟約卻不易徹底執行,會更深深感動如花那份癡情和勇敢。未必會效法她的至死不渝,但我可以愛上這女鬼。
《胭脂扣》第一組鏡頭,她的眼神茫然臉無血色,靠咬含著紅紙把嘴唇染個血紅,那對比異常慘烈淒厲,不言而知是個沒有溫度的冤魂狀態。電影跟小說最大差異,是先花了前半部交待十二少和如花的邂逅、相愛和殉情,五十年後如花才以中陰身姿態來到人間,遇上萬梓良,要登報尋找十二少,也找師傅測字。萬子初感到不對勁,終於發現如花是鬼,嚇到幾乎跳電車,這過程很真實很流暢,不能說萬子演得差。後來知道如花的悲慘遭遇,他的善良和仗義克服了恐懼,決定幫忙如花尋找愛郎。我會想,如果我是永定,要經歷怎樣的思想掙扎,才可以變成不被這幽靈嚇怕,才可以堅定不移地站在她的立場,去理解她五十年來苦等愛人的哀痛,然後那個憐憫和慈悲,可以大到壓制那個畏懼,去跟鬼魂成為好友。
記得當年普遍評價都說萬梓良和朱寶意這對表演平庸。現在再看,就是剛剛好他們願意退居平庸,把篇幅都拱手相讓給如花和十二少,有足夠的蘊釀來營造他們的盪氣迴腸,如果是原角劉德華、鍾楚紅,便會變成一切都平分春色。我們大部分就像萬子和朱寶意這對,即使幾信誓旦旦甚至做到長相廝守也好,也不容易為對方抛開一切甚至犧牲性命!萬子和朱寶意雖然是陪襯,但他們至少坦誠地告訴對方,即使彼此都深愛著,說到底也做不到殉情這地步。如花可以,或者說,梅艷芳可以。
梅艷芳跟關錦鵬只合作過一次,就這麼一齣《胭脂扣》就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必須承認,近年內地演員的演技愈趨成熟,比香港演員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提及再翻拍《胭脂扣》,在關錦鵬面前,卻沒有人提出可以跟張國榮和梅艷芳相提並論的名單。即使在內地電視節目《演員的誕生》,曾邀請過章子怡和一位男演員重演《胭脂扣》如花和十二少服毒自殺一場,公眾也沒有改變評價。其實在舞台上或其他電影,這對經常攬頭攬頸出現的天王天后組合不算罕見,甚至稱不上驚喜。他們在公眾面前「絕不可能相戀」的姊弟或姊妹形象,其實只會是一種沉重負累。偏偏他們用十二少和如花的身分抱在一起,就可建構成那扣人心弦的情節。
張國榮固然俊秀,在整個促成《胭脂扣》的過程,可以說梅艷芳在開拍前已經跟如花連結在一起,她堅守這角色的固執程度,就像如花守候十二少般赴湯蹈火義無反顧。《胭脂扣》本來由唐基明導演執導,主要演員包括鄭少秋、劉德華、鍾楚紅,因為原著作者李碧華對電影故事的改動不滿,劇本初稿遲遲沒有落實,大部分演員因為再遷就不了檔期相繼辭演,最後唐基明也辭去導演一職,只有梅艷芳死守如花一角。她愛死這角色的情燥難能可貴,結果她演得比誰都出神入化。
威禾電影公司也找來關錦鵬接導演棒,沒有鄭少秋也好在沒換上吳啟華,梅艷芳該更慶幸,她支持關錦鵬的改編劇本,相對原著改動不小,萬梓良和朱寶意淪為配角,成就了如花十二少。梅艷芳押上自己自由,從新藝城換張國榮來演十二少,她演技好眼光也鋭利,她知道自己重要,也知道別人重要,造就了今生今世不可能取替的經典。她單薄,也有江湖兒女那陣風塵味道,演如花和女鬼是不二人選。事實上梅艷芳在拍攝期間身體一般,她的一臉病容倒不是演出來。她試過兩次因為宿醉失場。
梅艷芳最厲害是把自己看得好透,她知道自己不算漂亮,嘴唇厚得來不算生得好四正,在戲中十二少有取笑她的嘴有些歪,所以必須要有讓十二少瘋狂愛上如花的理由。於是百變梅艷芳也成了百變如花,她不夠漂亮但有好多面貌,這段由邱剛健加上的對白連原著也沒有,他寫出男性對女性靈魂肉身之所以不厭倦,不是因為她美若天仙,是因為這妓女有很多面。
十二少形容如花好淫,他喜歡握著她的乳房,邊抽鴉片邊享受醉生夢死。這是張國榮主動加的動作,關錦鵬當時想,如果換上其他男演員,梅艷芳大概也不會介意,就是她投入了如花這份墮落糜爛,讓十二少在情志上癡迷不已。從第一次初會,女扮男的如花之風度翩翩不在他之下。又在初遇挑情時,張國榮較佻皮,在口頭佔了上風。打後一切如花主宰,迫他學戲,迫他找生活,脅迫他共赴黃泉。當年強悍的如花,認為兩個人愛到這地步再沒有退路,只有死才可以解決一切難題。
但沒有成功,被落了重藥的張國榮死不掉,失了共赴黃泉的約定,但他至少願意喝下。可惜奈何橋前沒碰上他,如花跑回來成了鬼魂。在關錦鵬處理下,這女鬼像個人,沒有成龍心目中滿面猙獰會飛天遁地。她有禮貌,會登報尋人,會找算命先生。她沒有錢,仍會考量使出天賦本錢,訂個價,摸手或摸耳珠,五百元,仍是想當年的舊價。本來尋覓和等待才最是煎熬,她一直等,一直盼望一直失望。鬼比人更孤獨更可憐,感動萬梓良和朱寶意幫忙,然後如花參悟了,貪生怕死的人果然沒這麼易死!終於找到活了大半世紀的人,可以當口當面說聲:「我等了你五十年,而家唔等了。」把脂粉盒交還。做人做鬼,最後都只是求個知字。
#artworkbyHarveyChan
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9Review - 【胭脂扣——男人最怕的還是痴情女子】 殉情一事在 ... 的必吃
十二少 也理所當然似的答應了,但答應殉情對如花來說彷彿還不足夠。她知道他怕死,便準備了酒去替他壯膽,也沒留他任何後悔轉念的 ... ... <看更多>
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榮情蜜意張國榮影展】_【胭脂扣】4K數位修復版:電影預告 的必吃

在窮困潦倒下,他們吞食鴉片殉情, 十二少 送了 胭脂扣 給如花作為信物,兩人約定記著殉情的時間「3811」作為相認的號碼。53年後,成為鬼魂的如花在陰間苦 ... ... <看更多>
胭脂扣十二少沒死 在 [好雷] 五十三年後的凋零:《胭脂扣》 - 看板movie 的必吃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圖文網頁版:
https://vocus.cc/article/6248f0fafd897800019c6d4b
~*-*~*-*~*-*~*-*~*-*~*-*~*-*~*-*~*-*~*-*~*-*~*-*~
五十三年後的凋零:《胭脂扣》
2022年4/1起始的「榮情蜜意張國榮影展」,原本還是考慮《霸王別姬》,
但之前重映看過,前年又因故再看一次,不願神傷,就選了之前從沒看過的
《胭脂扣》。故事大致知道,只是料想像程蝶衣那樣的瘋魔,固然古今絕一,
但也不乏受命運擺弄的抗拒掙扎;卻沒想到同樣把情感寄托在一個無力擔負
命運的人身上,如花(梅豔芳飾)猶勝一籌,更堅持亦更執著。《霸王別姬》
是人戲不分、以假為真,《胭脂扣》卻是一層一層,從作戲到現實,從台上
到台下,揭露出愛情與人性裡「最不好看」的真實。
電影開場兩人相遇,如花反串唱戲在十二少(陳振邦,張國榮飾)尋聲
中斷時調戲對方,即預示了這段感情的主動權在如花手上,〈客途秋恨〉亦
暗示了兩人陰陽相隔、不得善終;三拒之後,因十二少在眾人面前吊大床燒
炮仗提字為贈而逐漸動心,亦證明了兩人都是歡場能手,擅長為彼此尋歡取
樂。快樂能使人忘卻現實,「如夢如幻月」比喻的不只是十二少著迷於如花
的多變面孔,亦是兩人熱戀時的虛幻,滿盈後漸虧;「若即若離花」在如花
逐漸託付真心與未來,生前死後都不願放手,亦揭露了兩人在經過現實磨礪
的過程中,愛情的逐漸凋零。
愛情在一無所求的時候最為純粹與美麗,卻需要足夠的現實條件與心意
去支撐才能維持。如花性情堅毅,登陳家門拜訪求全姻緣,幾句話間就被十
二少的母親暗示明言、指茶試布提醒身份不配,只是兒子迎娶正房前的遊戲
人間。十二少雖有家世,但沒有足以支撐選擇、情願吃苦的韌性,如花為他
新買的西裝,他不在乎弄皺變舊,再換就好;如花面貌多變,令他不至厭膩,
呈現了他喜新厭舊、慣於揮霍的習氣。倘若如花離開陳母,沒有受傷含淚地
看著十二少;倘若十二少沒有聽到母親的貶低,而是接受兩人難以長久的事
實;倘若那時候他不是還愛著如花,和在她脆弱時拯救她那個「男人」的形
象──一如《霸王別姬》裡段小樓見菊仙赤腳求收留,演一回黃天霸一樣,
無法抗拒拯救者的角色──儘管負心,至少不會耽誤了兩人的命運。
然而十二少選擇放棄家世在外租屋同居,為的不僅是愛情,更是為了追
逐他的演藝之夢。正因離開了那個必須一擲千金才能遠離現實的風月場,才
能體認到如花是總有一天會皺了舊了丟了的衣裳;掙脫了家族事業的捆綁,
放棄了富二代的身份,才能體認到對戲的天份終究只是興趣,此外什麼也不
是,也什麼也無法是。當陳振邦將在市集買的胭脂扣贈給如花,原該是他們
成為布衣夫妻相依相守的定情信物,但吃不了苦又拉不下臉回家更無法從戲
劇創造理想自我的他,終究只能在為如花戴上後伏背哭泣──哭的是那些不
能給如花知道的、最不堪的怨悔。
「為什麼不告訴我放了藥?」「我害怕。」
「為什麼他要喝酒?」「他害怕。」
如花又豈會不知?程蝶衣男身女相,儘管短暫,終究能成就虞姬成就自
己;如花的身份地位使她即使身負才藝,至多只是名妓,可以選擇恩客、卻
不能重選命運;奇女子淪落了風塵,也只能靠成就愛情、成就男人來成就自
己。陳振邦試戲時唱「胡不歸」的抖音無藝、必須侍奉師父、上台只能當閒
角的醜態,在她背後哭泣的軟弱無助;還在床笫間耳鬢廝磨,卻能告訴如花
他會為淑賢(家裡訂的遠房表妹未婚妻)戴耳環穿旗袍「想著你」的「預言」,
在在證明了她的選擇錯誤──無論是成就或者愛情。當「殉情」的真相逐漸
揭露,如花在十二少的酒裡下了重量的安眠藥,除了怕十二少後悔,更怕承
認自己的錯付──真殉了情,就真證其愛,至少他願意跟我一起赴死。
但即使如此,相較於如花的死意甚堅,十二少的求生意志更加強烈。三
八一一的暗號與廣告刊登不見十二少赴約,到知道十二少未死,如花依舊堅
持見面、在戲台間找尋,還誤把一位武生認作是十二少,那粉墨與身段,都
是她為他安裝的幻象──如果她的死能使他振作,使他圓夢,那麼她的生命
與情愛也就不算辜負。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
你,我不再等了。」
電影結束後我想,如果他們不曾相愛就好了。兩人都是放不下舊日繁華:
陳振邦敗了家,仍不時炫耀他的家世;如花成了鬼,也不忘提醒自己生前的
身價。那麼,如花把他當作看得上眼的恩客,就不會以為他能為年少多舛的
命運換來安定,能為自己的選擇證明價值;十二少把她當作名妓,就不會以
為她的堅執能為自己增加逐夢的力量,而非目睹他的懦弱與難堪。
如花的執著與等待,讓她遲至五十三年後,才喚醒彼此看清真相:她的
堅持,只是他的不得已。時間剝除了愛情若即若離、如夢如幻的面貌,無論
是如花或陳振邦,都必須承認胭脂扣都是錯付了的理想。只是在這一生一世,
這段愛情,十二少在那年三月八日十一點就死了,如花卻在五十三年後交還
了胭脂扣,才真正凋零。
--
一隻鳥飛過去了,天空還在。就是這樣。
我懷疑,但,就是這樣了。
有時候,眼睛只肯告訴我這麼多。
陳斐雯 貓蚤札(其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40.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8986148.A.B98.html
※ 編輯: watercolor (36.228.140.39 臺灣), 04/03/2022 19:42: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