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 #異物吞入 要緊急處理的物品‼ (內視鏡或手術)🛠
📌 尖銳物 (魚刺、針、大頭針⋯)
📌 小於五歲,物品大於2.5公分
大於五歲,物品大於5公分
📌 吸水膨脹玩具(吸水會膨脹30-60倍)
📌 #巴克球、兩個以上的磁鐵
(超強吸力的原理基於內含稀有金屬釹neodymium,吞兩顆以上很容易吸附夾住腸道,造成腸胃黏膜破洞)
📌 電池、鈕扣電池 (放電、黏膜燒灼傷、電池內容物含重金屬)
🔔 出現以下 #警示症狀
⚠ 卡在食道超過 #24小時
(會壓迫到黏膜造成食道狹窄、或壓迫大血管)
⚠ #無法吞嚥、狂流口水(食道堵住)
⚠ 喘、呼吸困難 (呼吸道壓迫)
⚠ #發燒、#肚子痛、#嘔吐 (腸道發炎阻塞症狀)
👑 結論
學齡前的嬰幼兒很容易亂吞東西😱不過還好硬幣或其他鈍狀物品通常可順利達到胃部,再1-2週可以順利排出‼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危險物品』不要放在小孩容易拿到的地方喔💓
肚子痛發燒幼兒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染疫不會說? 出現「地圖舌」、「草莓舌」、「巨舌」合併發燒,要小心可能是「新冠舌頭」》
新北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因為孩子平常就會咳嗽、流鼻涕,就算確診症狀也不明顯,或者很難區分,一旦爸媽發現孩子出現「地圖舌」、「草莓舌」、「巨舌」,同時合併發燒、拉肚子,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新冠肺炎,必須趕快送急診,免得病情惡化。
1.地圖舌
得到新冠肺炎的人口腔本來就會出現口乾、灼熱感、舌頭紅腫發炎、失去味覺、潰瘍破皮、咀嚼時會肌肉疼痛、鵝口瘡。英國研究發現許多病患都有「地圖舌」。所謂的「地圖舌」是指舌頭上有塊狀白色到黃白色的隆起,中間會凹陷平滑,就像是大陸板塊一樣,而且板塊還會走來走去,形狀也會改變,所以又稱為遊走性舌炎。
不過不是所有的「地圖舌」都是新冠肺炎,非確診的人也可能因為乾癬、缺乏維他命、糖尿病、過敏、壓力而有地圖舌。沒確診的人有1~3%機率會產生地圖舌,所以如果最近發現地圖舌,又合併有其他呼吸道狀況,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新冠肺炎。
2.草莓舌
根據統計,有千分之一的孩子在確診新冠肺炎後,會產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影響全身不同器官,像是心臟、肺臟、腎臟、血管、腸胃道,症狀包含草莓舌、眼周腫、臉頰紅、紅疹,和川崎氏症症狀相似。因為孩子病程進展快速,爸媽最好注意孩子如果發燒超過24小時,舌頭像草莓一樣紅腫、有明顯顆粒,又合併劇烈肚子痛,甚至是呼吸困難、嘴唇變紫紅色,就要趕快看醫生,避免病情惡化。
3.巨舌症
巨舌症就是舌頭變很大,因為冠狀病毒會和細胞膜上的表面受體結合,導致舌頭被攻擊,引起腫脹發炎。 有些小朋友感染新冠病毒沒有出現症狀,但痊癒後還是可能出現後遺症,所以最好還是要做好防護。
肚子痛發燒幼兒 在 Vintage X Modern 復古小姐的現代媽咪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學前一周通常是忙碌的時候,可是弟弟卻生病了,今天是第三天沒有去上學了。
發燒的孩子哪裡也去不了,所以媽媽要辦的事情也通通跟著一起卡關了。那感覺就像一輛車突然在路口急煞,後面的車來不及停住,一部部都貼著屁股親了上去。😩
看到煩惱的媽媽,姊姊最近很愛接話:
這就是人生,這就是老協珍。
(欸 老協珍有給妳錢嗎?)
還好爸爸今天早上請了假在家陪弟弟。
我開始把打結的部分解開。
先送姊姊妹妹去她們各自的幼兒園,然後去姊姊原本的小學辦理轉學轉出,再拿文件到新的小學辦理轉入註冊。回家拿姊姊早上留在家裡的尿液檢體送診所檢查(另外寫文),事情處理好之後媽媽趕緊抽空去看一下皮膚科,諮詢一下最近睡到半夜腳底足弓還有腳踝部位總是發癢到醒來的問題。
我到櫃檯很自然地交出健保卡,等了幾秒,櫃檯小姐對我說:您沒有來過喔!這邊請填一下資料。
我:咦?我這麼常來怎麼會沒有來過?原來我來過這麼多次都不是我自己要看醫生🤪(媽媽到底有多累)
買完午餐搞定回家,換爸爸衝去上班。
說到為什麼要幫姊姊換學校是一串有點長的故事。
簡單來說可能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以來我們對於上學這件事情一直有許多不確定的感覺,直到最近開始認真地進行上學的推演,才發現姊姊原本要就讀的公立小學,由於位在輕軌施工路線上,如果要讓姊姊準時到校,弟弟妹妹每天都要早上6:40之前起床,如果有哪個小孩在出門的那一刻才突然喊肚子痛,或是上車才發現忘記帶東西,那姊姊應該就會遲到了😰
因為爸爸每天都六點半就出門上班了,三個孩子我必須一次送出門,再考量到我都是一人作業的狀態,最後還是決定讓姊姊去唸離家近的私立學校了。不然每天早上送三個,中午接一個,吃午餐,下午送才藝,接才藝,備晚餐,傍晚接另外兩個。我應該就是沒有牌照的司機無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