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國寶級作曲家、左翼政治家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Mikis Theodorakis)辭世,享耆壽96歲。他的配樂代表作包括《希臘左巴 Zorba The Greek》(1964)、《焦點新聞 Z》(1969)、《衝突 Serpico》(1973)等作。他以鼓舞希臘人推翻軍事暴政聞名,晚年也以反猶主張備受爭議。
.
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出生於愛琴海上的希俄斯島,他與兄長從小從母親身上學習希臘民間音樂,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作曲家,在17歲就辦了自己的音樂演奏會。在希臘被軸心國佔領時期,提歐朵拉吉斯加入了共產黨的ELAS部隊,與英國部隊一起對抗希臘右翼。從此之後,提歐朵拉吉斯與共產黨便結下不解之緣。
.
戰後,希臘陷入血腥內戰,由英國與美國支持的國民軍與共產黨激戰四年,期間提歐朵拉吉斯遭到逮捕與流放,甚至兩次遭遇活埋酷刑,染上肺結核。戰後,他得以在雅典安身,同時也在巴黎音樂學院進修,進一步學習創作交響樂和室內樂等各種曲風。他也嘗試為許多希臘共產詩人的詩句譜寫成曲。
.
在冷戰期間,提歐朵拉吉斯成為共產主義最堅定的支持者。1957年,他的鋼琴協奏曲曾在莫斯科音樂節獲得金獎。同年,他也為英國電影《Ill Met by Moonlight》(1957)譜曲,很快在歐洲樂壇站穩腳步。不過在1960年,他決定回到故鄉,提出了復興希臘音樂的概念,主張利用西方交響樂與傳統希臘樂器混合,創造出一個獨立的流派。
.
然而,1963年,希臘左翼政治家格里戈里斯.蘭布拉基斯(Grigoris Lambrakis)遭到暗殺,希臘政局陷入動盪,提歐朵拉吉斯開始涉入政治,成為左翼議員。但也在這一期間,他創作了生涯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即提名七項奧斯卡獎的《希臘左巴》,這部電影的旋律甚至從此成為描繪希臘的固定曲目。同一時期,他也創作了以描述納粹大屠殺的經典曲目《毛特豪森三部曲 Mauthausen Trilogy》。
.
美國樂評人約翰.克洛威爾(John Rockwell)曾歸納提歐朵拉吉斯的作品元素主要為三項,分別是激動人心的曲調、富有感染力的舞蹈節奏和希臘波左基琴所創造的異國色彩。
.
好景不長,軍事強人喬治斯.帕帕佐普洛斯(George Papadopoulos)在1967年發動政變,採取鐵腕統治,使得數以千計的反對派遭到監禁,提歐朵拉吉斯的作品被下令查禁,沒多久他本人也遭逮捕,被判處五個月監禁。
.
1968年出獄後,提歐朵拉吉斯與妻小被流放到伯羅奔尼撒的山中鄉村軟禁。期間,他依然持續工作,為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Gavras)《焦點新聞》作曲,這部作品便是影射戈里斯.蘭布拉基斯遭暗殺案,對希臘軍政府多有批判。他在英國金像獎榮獲最佳電影音樂殊榮。
.
由於提歐朵拉吉斯在當時的希臘是家喻戶曉的音樂人,坊間一直流傳一個都市傳說/趣聞。內容是有個希臘人在路上聽到警察在哼提歐朵拉吉斯普寫的曲子,他走過去問警察:「你也懂提歐朵拉吉斯普?」結果警察依「收聽提歐朵拉吉斯普作品」之名將他逮捕。
.
在提歐朵拉吉斯被軟禁之時,全球作曲名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導演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都曾出聲呼籲希臘政府釋放帕帕佐普洛斯。直到1970年4月13日,他因罹患肺結核而獲准保外就醫,科斯塔-加夫拉斯等人親自迎接身體嬴弱的他。
.
不過三個月後,提歐朵拉吉斯已經能親自上陣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表演盛況空前,長時間的鼓掌與歡呼聲,使得他不由得出場謝幕高達五次。自此,他耗費四年期間在各地舉辦以推翻希臘軍政府為目標的籌資音樂會,在智利甚至受到聶魯達(Pablo Neruda)親自接見。政治領袖如南斯拉夫的狄托(Josip Broz Tito)和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都將之視為座上賓。
.
隨著帕帕佐普洛斯上校倒台,提歐朵拉吉斯得以在1974年凱旋歸國,所有的廣播節目都在播送他的作品。之後他持續從政,曾在1980年代起擔任過兩次議員,亦曾高居部長職。期間他一樣繼續創作,推出歌劇與芭蕾舞劇作品。1990年代從政壇退休後,他被任命為希臘國家廣播電台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持續走上國際推廣希臘音樂。
.
但這不代表提歐朵拉吉斯從此便遠離政治,他依然積極向國際政治議題發表意見,包括反對北約介入科索沃、反對伊拉克戰爭等。在2003年,他更語出驚人地指出,這世界上一切災難都是猶太復國主義者造成,稱以色列是邪惡的根源(不過後來在言論掀波之後,他主動致歉)。
.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反美主義者之一,提歐朵拉吉斯在美國的形象也備受爭議,《紐約時報》為他寫的訃聞也刻意調侃他是一名「富有的共產黨人」。文中寫道他在巴黎、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擁有房產,在資本主義大都會紐約、倫敦、柏林等地舉辦音樂會等等,更享有議員特權,暗示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作者麥克法登(Robert D. McFadden)指出提歐朵拉吉斯從沒有為自己的表裡不一向世人致歉。
.
基於其樂壇成就,晚年的提歐朵拉吉斯載譽不斷,包括在2007年所榮獲的世界音樂獎終身成就獎殊榮。但他從未停歇創作,直到生前仍有負責配樂的電影作品尚在製作中。
.
2021年9月2日,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在雅典辭世。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即時宣布全國進入三日哀悼期。
.
.
(圖為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
#MikisTheodoraki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50的網紅大犀膽bigwestd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1名: 劍聶風 蘇兆輝 第2名: 皇龍司令 郭能 第3名: 加州明雋 田泰安 第4名: 南莊瑞寶 黎海榮...
聶莫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刑偵日記》
6月15日 星期二 晚上八點
優酷全網獨播
香港地區
無線電視翡翠台
6月28日 星期一 晚上九點半
隆重播出!
#莫希欣
一起解構疑案,直視隱秘深淵🙌🙌🙌
—————————————————————
【《刑偵日記》下星期二TVB Anywhere海外搶先上架】
新劇《刑偵日記》,由王浩信、惠英紅、姜皓文、袁偉豪、黃智雯、黎諾懿、王敏奕及陳煒主演,下星期二(6月15日)TVB Anywhere海外搶先上架。惠英紅、姜皓文及袁偉豪,三人繼《鐵探》再度合作,加上一眾好戲之人雲集,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呢?此劇圍繞不同的心理病患者,講述一段段意想不到、笑中有淚、懸疑驚慄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相逢,總有原因,不是恩賜,便是教訓。立即下載TVBAnywhere+,先重溫《鐵探》等《刑偵日記》上架!
楊碧芯(惠英紅飾)飽受精神分裂困擾,差點毒害了兒子葉勁峰(王浩信飾)。勁峰驚嚇過度,竟解離出體弱但窩心的人格-朱璣。朱璣苦讀成筆跡和心理剖繪專家,幫助身手了得的勁峰成為快活臥底,並將一個犯罪集團連根拔起。
可是,接踵而至的奇案竟令勁峰成為殺人嫌兇,也令妹妹葉朗晴(戴祖儀飾)受驚失常。碧芯當年留下子女不顧而去,為了補贖,屈就病院助理去保護女兒,但與勁峰心結難解。
雙重人格的勁峰,被剛治癒躁鬱症的刑偵之父聶山(姜皓文飾)賞識,招攬加入特案組,與精神科醫生韋睿傑(袁偉豪飾)、拆彈警花游雁星(黃智雯飾)、法醫人類學家方菀芊(王敏奕飾)一起惡鬥種種心理偏差的高智慧罪犯,偵破多宗驚慄懸案。
.
《刑偵日記》
TVBAnywhere+ 6月15日海外獨家上架
*以上顯示為當地時間
.
#刑偵日記 #TVBAnywhere #TVB
#王浩信 #惠英紅 #姜皓文 #袁偉豪 #黃智雯
#黎諾懿 #王敏奕 #陳煒 #張達倫 #馬貫東
#游嘉欣 #丘梓謙 #連詩雅 #菊梓喬 #傅嘉莉
--------------------------------------------------------
⬇ 下載TVBAnywhere+ 應用程式收看更多免費娛樂! ⬇
Play Store: https://tvbanywhereplus.info/PlayStore
App Store: https://tvbanywhereplus.info/AppStore
了解詳情可瀏覽: plus.tvbanywhere.com
.
*一切服務須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
聶莫黎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周六初二之夜
過年特別節目: 歐洲藝術節
瑞士琉森夏日藝術節
今日影音對於台灣觀眾來說,並不陌生,指揮與管絃樂團都曾經到過台灣演出
.
#瑞士琉森夏日藝術節
這是歐洲每年夏季重要藝術節慶之一,至今已經有83年歷史,從2003年開始,由指揮家阿巴多成立專屬的管弦樂團 "琉森節慶管弦樂團"
而琉森節慶弦樂團曾於2018年與女高音迪.妮絲一起到兩廳院主辦的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
.
#塵封25年的作品
本日影音撥放的是琉森節慶管弦樂團與指揮亞尼克‧聶澤-賽金,合作演出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的第四號交響曲
這首作品最早是在1936年就寫作完成,但是在首演排練之前,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發現蘇聯報紙『真理報』以大篇幅批判他的歌劇作品『穆金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認為他的作品轟隆尖叫聲是侮辱觀眾,不是美麗的曲子
由於史達林並不喜歡他的歌劇作品,蕭士塔高維契為了避免被清算逮捕的危險,馬上把他充滿較為前衛音樂語言的第四號交響曲收藏起來。一直到25年之後的1961年,這首第四號交響曲才終於在莫斯科首演。比起後來首演於1937年的第5號交響曲,晚了非常久才正式公開演出。
.
#三度來台指揮家
另外,台灣觀眾對於指揮亞尼克‧聶澤-賽金並不陌生,曾經來台灣演出三次,最近一次是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來台,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音樂會。
這位指揮家還被拍攝音樂紀錄片《指揮巨星亞尼克》,描述他所率領的「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長達20年的交情。其中,加拿大導演尚‧尼可拉斯‧歐宏扛起攝影機,跟著拍攝亞尼克率領「大都會管弦樂團」征戰歐洲的完整過程
「總有一天我們會去巴黎」- 這是成立35年的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的夢想,由亞尼克帶領這些管弦樂團音樂家,終於在2017年首次踏上歐洲巡迴演出之路
.
最後,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這首蕭士塔高維契第四號交響曲,塵封四分之一世紀才能公開首演。由指揮亞尼克率領超過百位音樂家的琉森節慶管弦樂團,在瑞士琉森藝術節演出。
聶莫黎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新一集的老外排名出爐囉!這次英國主持人郝毅博要和大家分享,哪些華語電影裡的女明星,令外國人也為之印象深刻!網友們心目中的演員上榜了嗎?趕快來看看!
新唐人《老外看中國》官方FB,按讚觀賞最新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laowaintd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B,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UnMVyoVCr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