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oro
#斯佩爾特牛奶帶蓋吐司
#這是一篇抱怨文💩💩💩
這兩種麵包都是我準備寫文的食譜. 之前的斯佩爾特帶蓋是加奶粉. 這次不同. 是把原來的奶粉換成直接加保久乳的量. 你可以看到它" 牛奶" 吐司的樣子比較明顯. 牛奶的彈性本來就不大. 我比較常看到人家說的不加一滴水只加牛奶的帶蓋吐司邊緣會成這種樣子. 唯有在以水為主的水量來源好像才能夠有一個很" 滿模" 的樣子. 國內已經看到有人可以買到Dinkelmehl 630 這個粉. 所以真的不知道怎麼用它. 也可以試試玩這種. 只是我覺得如果不便宜我可能會做脆皮. 因為斯佩爾特粉的香氣會更明顯.
我一直不喜歡用一種絕對的口氣來談一件事. 因為我自己吃過這種虧. 但很多的知名部落客或是烘焙名人都得有這樣的口氣才能夠展現自信進而讓人覺得信服. 在這樣的網路知識爆炸的時代. 一瓢飲與牛飲都能養活自己. 但好不好消化是另一回事.
德國社團的一個團長在那個另一個社團( 你也知道, 這種酸種或是麵包製作為主的社團都是有重疊的) 的那個奶粉鋪文回答說她知道有些人有些食譜會加. 她看到某個人的食譜可頌有加. 所以她每次做可頌都會加. 但她覺得有可能會增加體積但有可能只是加心酸的.
這......
多讀一些文獻不就可以解決了嗎? 不過, 老實說, 麵筋處理不當加了奶粉也不一定會膨脹得好!
一個說話有影響力的人要怎麼對得起聽他講話的人? 那就是要多吸收一點知識啊!
就像是美國總統與英國總理對於新冠病毒的一些言論常常都是在打擊那些專業人士或是醫護人員. 會讓人覺得心情很沮喪啊!
在我的一些麵包影片中. 會告訴你我手法的出處. 也是因為我本身就是這樣學起來並且覺得可行的. 我覺得那些跟我一樣沒有專業證照的. 應該也是這樣學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例如我覺得秋天的烘焙日記很厲害. 除了把現在很多人做的Lamination( 她是從早餐店攤餅師傅學到的應用) 在最近的酸種甜麵糰液種及全野酵改編自吳克己師傅的土司食譜都有一一詳實記錄. 那是一種謙虛. 也是一種修養. 因為就算你看千百次人家在攤餅. 你也不一定會把這個技巧應用在麵糰中.
本來就不是一條速酵吐司. 說實在在比例上也不是跟吳師傅的一模一樣. 她也沒必要一直貼出吳師傅的大名.
比起現在很多人直接把別人的食譜變成自己的使用差太多了.
之前我應該有談到Natasha's baking 這個IG 名人的帳號.
我在她的Panettone食譜中看到有人問問題.
有人問: 我沒有桌上型攪拌機請問可以做Panettone嗎?
她回: 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it’s pretty much impossible
咦?
那我一直都在做不可能的事囉? 😅😅😅
只是要告訴各位. 不要只是看或問. 動手試試才能知道. 我想Natasha 應該沒有做過. 如果是我應該會老實說我沒試過. 不懂不會不知道的. 還是不要用主觀的口氣. 說錯話做錯事就道歉. 這不會影響你的" 權威性" .
#如果我不小心有這樣的口氣請記得提醒我!
早上老爺要求我切Panettone給他吃. 我把巧克力口味的給切了. 然後他說為什麼切成麵包的樣子? 想吃蛋糕的感覺都不見了....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 他說這個Panettone 太巧克力了他不喜歡😱😱😱
這是我自己的食譜.... 看來要等睡到中午的兒子吃過才知道到底好不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
老爺不要出處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我們一起學習愛》
我們都是在愛上了以後,才開始學習愛的。
當她從精緻的骨瓷茶壺倒出琥珀色的伯爵茶汁時,濃郁的香氣立即彌漫四周,霎時,我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
她輕啜一口茶,問我:「說啦,說啦!你們辦的離婚訴訟這麼多,一定有很多八卦。」
認識她這麼久,還是頭一遭見她這麼……八卦,彷彿是下午茶的輕鬆氣氛,讓她突然有了濃厚的談興。
「哪有什麼八卦?離婚的原因不外就是那些,婆媳問題、金錢觀念、外遇出軌之類的,大同小異。當然,每個當事人背後都有一段精采的故事啦!」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我只列出了離婚原因排行榜的前三名讓她聞香一下。
「其實,有精采的故事也不錯。我就覺得我的婚姻一點都不精采。」她右手撐著下巴,一雙烏溜溜的眼睛轉啊轉的。
「可是來找我們諮商的當事人,婚姻生活都很不幸福,這有什麼好羨慕的?」我不以為然地說。
「起碼生活有點起伏啊!我結婚七、八年了,覺得結婚跟戀愛的對象雖然是同一個人,不過,卻像是過著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也像是換了一個人。坦白說,如果讓我的人生重來一次,我不見得會嫁給他。」
她的話讓我倒抽了一口氣。她的老公我是認識的,這下我沒爆八卦,倒是她先自爆了。
***
「你有沒有過那種期望老公『今晚不要回家』的心情啊?」她突然直視著我問。
這個問題太犀利了,讓人實在難以給出一個漂亮的答案。
「有時候,老公因為加班要深夜才會回家,我就突然有一種放颱風假賺到了的心情。」不等我回答,她便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我鬆了一口氣。
「那你知道,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心情嗎?」我反問。
最高明的答話術,就是丟出一個新問題,讓對方自己去想答案。
「是一種輕鬆感吧!結了婚以後就會有責任心,不像戀愛的時候,只要打扮得美美的,吃喝玩樂就好。所以我下了班回到家以後,就趕著進廚房煮晚餐,因為如果常常給兩個小孩吃外食,會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好不容易讓小孩吃完飯,洗完碗之後,又要開始洗衣服、打掃。等到家事忙完了,又要趕快哄小孩睡覺,有時候我會累得跟孩子們一起睡著了,連澡都沒有洗。就算等小孩睡著了以後,我爬起來喘息一下,也是癱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動也不想動。我都忘記自己上次看電影或讀一本好書是什麼時候了。」
這應該是很多職業婦女的心情寫照吧!
「那老公不在,有差別嗎?老公在的話,你還可以請他幫忙做家事,不是嗎?你也能比較輕鬆啊!」我明知故問。
「算了吧!你又不是不認識他,他那大老爺的個性,回到家,褲子、襪子一脫就丟在地上,接著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等我煮晚餐。吃完了晚餐,第一句話就問:『有水果嗎?』我碗都沒洗,就要切水果給他吃!等我把廚房整理完,正想坐下來休息一下時,他又說:『地好像很多天沒掃了。』我覺得自己根本就像他的鐘點女傭。反倒是他加班不在家時,我就有藉口叫Pizza外送,跟著小孩看電視,而且也不會有人來跟我說地髒了、馬桶該刷了,抱怨家裡灰塵怎麼這麼多。」
我的問題像是啟動了某個開關,她幾乎是一口氣說到這裡,喝了一大口茶,緊接著繼續開口。
「還有,最討厭的是,他找東西都不是用眼睛找的,而是用嘴巴找,問我:『老婆,我的皮夾呢?』我不懂,他的皮夾、鑰匙和證件何時都歸我管了,我怎麼就不用找個人來幫我管這些東西呢?搞得現在孩子們也都學爸爸的口氣問:『媽咪,我的機器戰士呢?』」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但同時也忍不住問:「你把你自己講得這麼重要,那你不在家時怎麼辦?如果你老公像你講的什麼都不做的話,你不在家的時候,小孩要找誰呢?」
「所以啊,每次我有事外出回家時,老公就會跟我抱怨,小孩整個晚上都在問:『把鼻,媽咪呢?』」她無奈地說。
我笑得差點沒跌坐在地上。
其實,生活中帶點幽默感,日子會過得比較輕鬆。
「你可以跟他溝通看看啊!」我鼓勵她。「以前我家那個大律師也是什麼家事都不做,連喝完的飲料都丟在桌上等我收。不過,經過我循循善誘之後,他已經進步到會幫忙掃地了。」想想,居然把
「大律師掃地」這件事當作恩惠,我也太容易滿足了吧!
「他真的心甘情願幫忙做家事?」她不敢相信。
阿富律師以前的大男人主義,朋友們是眾所皆知的。
「也不能說心甘情願啦!他一邊掃地,還是會一邊碎念:『唉!堂堂一個大律師還不是要做家事。』不過,我都當作沒聽見。夫妻間相處就是這樣,我估計有三分之一的話,你聽到了也應該當作沒聽到,婚姻生活的美滿度可以提升百分之百喔!」
「我就是做不到啊!每次聽到讓我一肚子火的話,就忍不住回嘴,然後就要冷戰好幾天。」她無奈地撇撇嘴。
「這樣不太好。我以前聽一個朋友比喻,夫妻相處像打棒球,當對方投的是壞球時,你就應該放下球棒不要打,等對方投好球時,再對準甜蜜點打出去。」
不過,這話說得簡單,有時我自己也難免會跟大律師起爭執,但我們的默契就是──不會讓吵架的情緒延續到第二天。
***
大概是好久沒有如此暢所欲言了,茶水一壺壺地添,「女人心事」也愈聊愈深入。
「最煩的是,每次回我婆婆家的時候,我婆婆就念東念西的。我爸媽養我那麼大,我都不給念了,我公婆憑什麼對我挑三揀四的?」一想到這一點,她就火冒三丈。「在我嫁進去之前,可沒吃他們一口飯!我老公也杵在那兒不出聲,好像沒他的事似的,為了這件事,我已經跟他吵了很多次。你說,我要這個不能幫著我的老公幹嘛?」
我就說「婆媳問題」是婚姻的三大殺手之一吧!
「不過,我倒覺得你老公要是開口了,下場會更慘吧!」我想,結了婚的人應該都懂為什麼。
「或許吧!但是看他置身事外,我就感到很不公平。為什麼我們女人就要忍受這些事情呢?」
「沒辦法,我覺得面對婆媳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裝聾作啞,大家都會比較愉快。」
在事務所裡,看過太多公婆影響到兒媳之間感情的案例,真的很想勸天下的公婆們,適度關心就好,只是尺度真的很難拿捏。
聊到了婆家的事,她突然話鋒一轉。
「對了,我問你喔,我們結婚時,我婆家用我老公的名字買了我們現在住的房屋,頭期款是他們出的,但是後來貸款都是我們自己付的;在現金的運用上,我的錢都拿去做生活開銷了,貸款的錢則是從他的薪資帳戶轉過去繳的,這樣對我來說不是很沒保障嗎?我每次都叫他應該把房子過戶一半給我,他一直不肯,拿他爸媽會不高興當擋箭牌,讓我很沒有安全感,這房子我應該有一半的權利吧!」
跟老公談不出個結果,她心有不甘地尋求我的支持。
「夫妻財產一般是登記誰的就是誰的,只是在離婚時,會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的問題。他爸媽付的頭期款是無償取得的,不用拿來分配,但是貸款的部分,如果是用他婚後賺的錢來清償,就要成為剩餘財產的分配標的了。」這類的問題,我被問過不下上百次了。
「那也不公平啊!他的父母我也有孝順到,為什麼頭期款的部分我不能分?這對於女人也太沒有保障了吧!」
第二個殺手「金錢」出現了。
「沒辦法,法律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跟兼顧所有的公平正義。」
***
「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她突然壓低聲量,彎腰靠近我的耳邊。
「說吧!」我也希望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跟你老公都多久做一次啊?」
「……」哎呀,這太害羞了啦!
「不好意思說啊!」她掩嘴輕笑,竟然略有大嬸婆的模樣。緊接著,卻又沉下臉來。「我和我老公……這兩年,十個手指頭拿來數都綽綽有餘了。」
救命啊!我一定得知道這種事嗎?那個畫面可別半夜出現在我夢裡。
「像這種狀況,不是聽說也可以構成離婚的原因嗎?」她問。
「呃……這會是法官判決離婚的參考因素之一沒錯,但不見得會構成判決離婚的主要原因喔。」我盡量委婉地解釋。
唉!真希望阿富律師快來救我。每次看他跟當事人談這些有的沒的都很輕鬆自在,怎麼輪到我自己上場就渾身不對勁?
「是喔?我也不是想離婚啦,只不過,女人總希望可以讓自己的男人寵著、愛著。次數本身並不是問題,而是我會擔心,他是不是對我沒有慾望了,只對外面的女人有興趣。」她低頭撥弄著桌上的糖罐,和剛剛的大放厥詞比起來,沮喪的聲音透出了幾分小女人的脆弱。
我想,很多人妻應該都有這樣的擔憂吧!更要不得的是,夫妻之間什麼都能溝通,就只有這點一溝通起來,到了晚上,反而更顯彆扭。
「次數」變少,到底能不能當作外遇的徵兆?這應該是個具學術價值的研究方向。
「該來的,不會因為你擔心就放過你;沒有的事,你瞎操心也沒用。還是省點心,喝你的貴婦下午茶吧!」我仰起頭將伯爵茶一飲而盡,故作瀟灑,也裝作沒看見她對於這個話題意猶未盡,而心有不甘的眼神。
為什麼女人有了婚姻,仍然會心煩意亂;男人有了婚姻,卻仍心猿意馬呢?
文章出處
律師娘的第一本書《說好的幸福呢?律師娘的愛情辯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1258?sloc=main_mb
老爺不要出處 在 台灣熊蓓兒 Taiwanese Be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29 大小霸 Dabajian Mountain 】
我的百岳人生第20-23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最近疫情減緩,山屋又重新開放全部床位的原因,反正 山友今天接到通知,99山莊後補到了👏👏恭喜老爺 賀喜夫人!終於可以體驗17K林道的威力了😅
大小霸算是百岳裡 前幾名漂亮的路線👍推薦給大家
也祝福這星期的山友出大景!拍大景!
—————————————————
✍️過來人的經驗分享
👆可以帶傘:當時夏天去,容易午後雷陣雨🌧️,夏天穿便宜的阿迪牌雨衣 裡外濕透,曬三天都不乾,最後扛了濕衣服下山。
其實林道又長又平,超適合🌂!熱的時候還可以遮陽!後面4K山路沒有很陡,也是可以撐傘!
ㄟ?不要以為蓓兒都是雨神喔!這只是午後雷陣雨!隔天我們可是出大景的😎
✌️整個大霸就是水多!林道不用背水,延路都是瀑布跟活水,帶著慮水壺就好!而且17K後一定要走捷徑!我兩邊都有走,發現捷徑並沒有特別難走,大概15分鐘就到了!
👌山屋後面有個網咖區,上網兼看夕陽🌇。山屋超讚,乾淨,有拖鞋,廚房很大,莊主親切👨🦰
🤚小霸其實除了一個地方下坡比較恐怖以外,其他都有踩點,但要小心不要右偏走錯到鳥走的路。我們隊友就是不知不覺走到旁邊的碎石坡,進退兩難,現場緊張到心臟都快吐出來了!
——————————————————
以前的我 絕對不相信自己能完成大小霸。實際去過以後 覺得真的並不難,大家不要被網路謠言矇弊雙眼跟雙腿 🙈
希望以後能有機會走個秀霸線💋
P.S. 看到大家一個百岳接著一個走,心裡好羨慕😭 預告我的下一個應該會是6月底的雪山西稜🤤期待期待 ❤️
#大霸尖山 #大小霸 #台灣三尖 #世紀奇峰 #台灣熊蓓兒 #台灣百岳 #歡迎分享 #請註明出處並要求對方來按讚 XD
老爺不要出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見她的腳力較好,然而,她選擇默默地守護在老伴身後。追隨二人的身影,終於來到一座米色建築物前,抬頭一看,是九龍城街市。
二人有默契地沿着電梯直上二樓,轉彎來到一個檔口前,不少迎面而來的途人都親切地打着招呼。如果是九龍城的老街坊,必定認識老爺爺,他有一個稱號——「蛋王」,人人喚他「錦叔」;老婆婆就是「錦嫂」。二人如此相依,說是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一份情義,就如悉心孵化出的雞蛋,破殼時傾湧而出。
行行出狀元
這是多麼恆常的一天。夫婦二人七時正就會到附近茶樓飲茶,八時正回到檔口準備開檔功夫。檔口由數個鋪位連成,燈一亮,上方掛着「錦記蛋莊」的老舊招牌醒目起來。錦嫂先將最外圍的乾貨填滿,先是米油鹽糖這些日用品,整齊堆疊於層架內。然後是上方的香料及豆類,以透明小袋包裹着,香料有丁香﹑桂皮﹑花椒﹑草果等;豆類則有西米﹑薏米﹑花面豆﹑鷹嘴豆等,種類繁多,但都有條理地分門別類,寫好標籤價錢掛好。拐個小彎,上方掛的是較為值錢的山珍海味,有花膠﹑海帶﹑沙爆魚肚等,接着,她又走到中央的雪櫃前,將蓋面的布打開,裏頭有螺頭﹑蠔豉﹑生曬蝦乾﹑鮑魚等。更珍貴的,他們有三十年的老陳皮賣,而且價錢相宜,多是識貨之人才懂門路。檔口幾乎整理好了,此時,方見錦叔緩緩地把一盤盤的雞蛋推出來。雞蛋,當然是小店的鎮店之寶。所謂行行出狀元,錦叔亦因為對雞蛋相當有研究,而有了「蛋王」的稱號。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然則,如何分辨雞蛋的好與壞?錦叔托托眼鏡,得意地道:「我好多嘢都知,已經達到神化,一睇隻蛋表面就知好唔好。」至於門外漢,則要先從「買」入手。一般方法就是照燈,照燈能看到蛋黃有沒有黏殼及散黃,因為黏殼就會有細菌,變成黑色,所以雞蛋在燈光下要晶瑩剔透;此外,有部分商家為了賺錢,會照樣出售受精蛋,受精蛋煮熟後會呈一半水,一半實肉狀態,不能進食。故此照燈時要留意蛋黃有沒有紅筋,有紅線的話就是受精蛋。再來就是聽聲,拿起雞蛋輕晃,如果有「噗噗」聲,就叫響殼,代表雞蛋暗藏裂縫。煮雞蛋時,主要看打出來的蛋黃是否好看完整,以及蛋白是否清澈夠膠,他舉例指,現時泰國蛋的質素很差,因為那邊天氣較熱,雞喝水比較多,蛋液就會較稀,一旦壞了甚至會變水。
此外,很多人關心蛋黃是否偏紅,以為偏紅代表靚蛋,但原來蛋黃偏紅是人工造成,因為加了蕃紅粉,他謂:「最初嘅蛋全部都係白蛋黃,後來有人教佢哋養雞時用紅粉餵雞,蛋黃就變成紅色啦。」故此,靚蛋與否,跟蛋黃是否偏紅無關。他強調,買回家的雞蛋不要放在雪櫃門,因為一開一關﹑一冷一熱就會令雞蛋變壞,保存得當的話,雞蛋放在雪櫃一個月也沒有問題。放好了最後一盤雞蛋,已經將近九時,小店正式營業。
情義我心知
開檔後,錦叔反倒清閒,老人家都愛講舊陣時,難得有人當聽筒,他便滔滔說起。
錦記在一九五五年至五六年開業,至今已經七十年,養了錦叔一輩子。他猶記得自己仍是小伙子時,就已經跟着母親穿梭於街市間。媽媽在日軍攻打香港前是當小販的,當時窮苦人家有臘味就賣臘味,過年就賣糖果餅乾,他讀書時已經幫忙擔雞蛋出來賣,每晚都做到凌晨兩三點,幾兄弟姊妹從小做到大都是這樣做。然而,大哥卻爛賭成性,欠下了一屁股債,家人把家當都拿來填數,當時仍在讀中學的錦叔,沒有錢買貨到街市上賣,於是就去找一些相熟的買手求助:「佢哋聽完就話得啦,我幫你,我畀雞蛋你賣,冇錢找數我哋幫你承擔!嗰個年代啲人好講義氣。」做習慣了就繼續做,於是,他開始了全職賣雞蛋的生涯。先是在九龍城的臨時街市租個小位置擺賣,黃大仙的居民﹑九龍城寨的人都跑來買雞蛋,當時生意最好,而且周圍都有雞蛋檔,很多人見沒甚麼好賣就賣雞蛋。後來新街市落成,他就搬入現時的鋪位,上街市至今剛好三十一年。
賣雞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問題要面對。一來,因為需要存貨空間,要有很大地方才做到,租金及人工卻愈來愈貴;二來,買賣雞蛋風險高,譬如入貨十箱雞蛋,當中可能有一箱是壞蛋,供應商不會退貨或退款,虧款要自己承擔,加上現時的人要求高,人人都知道衛生二字,不同以前隨便有得吃就好,爛了的雞蛋都有人買,他笑言:「有人食臭蛋架!仲叫我唔好掉留畀佢,真㗎!其實炒熟食冇事,反而更易消化。」;三來,雜費重了,放雞蛋的紙卡,現在要三毫子一個;至於最艱難的,就是沒有來貨,以前大陸沒有貨來的話,香港就沒有雞蛋賣,所以要靠賣家的眼光,錦叔自豪地表示,自己確是比人勝一籌,他去買貨時,其他買手都會找上他,問今日環境如何,倘若看時勢不太好,就要多入貨。如此愈做愈難,他也唏噓表示這一行站不住腳,多數行家都做不住而倒閉了。至於他可以屹立至今的原因,就是信譽。就如有禽流感時,蛋檔理應第一個遭殃,其他檔口都做不住,他反而生意更好:「人哋話我賣好貨,相信我,靠唔靠得住,有人知道嘅。」成功之人,在於願意扶持別人。
錦叔於街市有他的江湖地位,因為他是一個相當重情的人。他直言,太好生意他也不想,不能佔盡街市的所有客人,寧願自己虧一點,讓人家也賺一點,他豪氣地說:「原本賣菜唔可以賣雞蛋,應該屬於樓上乾貨區,但人哋都係搵食啫,我冇理由倒人哋米啊?冇咁自私嘅,我咪扮睇唔到囉!我就係咁樣做人。」或許早已接受只有辛苦,沒有發達的事實,對於錢財,他不是太緊張,但求賺夠養活兒女,一家平安就好了。
他一輩子,這是這樣為家庭﹑為別人。想起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要背起整頭家。這就由認識錦嫂開始。二人未結婚時,錦嫂在旁邊的菜檔賣菜,二人如此認識而相戀到結婚。當時女方的父母相繼離世,留下兩個弟妹要她照顧,錦叔於是也擔起她的家,供養他的弟妹,更拚命地工作,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做到凌晨五時回家睡一會,又回來工作。回想起來,他不禁嘆聲辛苦,需要很大的能力才做到:「而家唔得啦,八十九歲啦!」只是,凡事有借就有還,舊債他扛起了,於是得了肺癌,電療了十次,氣喘﹑精神沒有年輕時好。他說,是因果。他不是相信鬼神,而是信人緣,所以除了日捱夜捱外,也忙於交際應酬,畢竟做街市生意,人家不打擾你,除非當你是兄弟。應酬多,街市佬煙酒不斷,老來還是要承擔其果。他調侃現時還能走路,不用柺杖已經很好。只是,捨不得退休。做慣了捨不得熟客,多年感情,大家又常常聊天過日辰,令他覺得還有一點生存活力,不做了會寂寞。然而,四個兒女都不肯接手,他開口:「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啦,應該仲做多一兩年啦,九十一二歲已經頂盡啦,冇啦,等死咋嘛。」
說起死亡,他也不畏懼,他說,人都規定了一個時期,一雞死一雞鳴,這屬必然。那時候,他也就功成身退。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