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
「老人心跳150」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15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15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快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快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150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長照輔具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心跳決定你的壽命!心跳超過69,多跳一次少活四個月?健康2.0 的評價
- 關於老人心跳150 在 [問卦] 有人心跳比我低嗎? 的評價
老人心跳150 在 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開心今天有一個住了兩個多星期的病人出院了。兩個星期前,這位70歲老先生因為意識不清、休克而被送到急診。在急診發現他的右足已經因為糖尿病,腐爛入骨。第一次清創後,由於心跳血壓真的不穩定,我毅然決然地讓病人住進了加護病房術後觀察,並且說服病人家屬進行截肢。畢竟,保留一隻完全腐爛的腳、不僅沒有行走功能,甚至生命都有可能因此斷送。
截肢完後,感染雖然暫時控制,但是病人因為接受全身麻醉手術,術後產生壓力性十二指腸潰瘍,大量血便又再度休克,於是再次被轉進了加護病房,並且進行內視鏡止血。在加護病房裡,意識仍然不清。根據家屬描述,病人意識不清、答非所問的譫妄狀況,已經好些時日了,在家就已經如此。
經過截肢、控制感染、控制腸胃道出血的這些努力後,病人終於可以出院。最後今天早上與他對話時,他已經恢復到精神奕奕、對答如流,連算數都十分精通的模樣。這令我充滿成就感之外,更讓我重新複習了一次,如果病患意識不清,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以為老人家就是頭腦不清楚,也不要輕易聽信家屬說在家裡就是如此,因為事出必有因。很開心,又從病人身上,複習到了課~
以後我會繼續努力不懈地堅守崗位,讓這些病患找回屬於自己的自由意志的^^
老人心跳150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8年4月29日18點40到19點40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8日10點15到11點15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27日辦活動暫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444605432256619&id=100001215589335&sfnsn=mo
108年4月26日下午5點50到6點50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5日按鈴控告縣長涉嫌違反公共安全法
1 萬年溪的水位很低 ,復興親水公園要引進萬年溪的水,勢必造成死水,滋生蚊蟲,產生登革熱等疾病
2 復興公園是防災公園, 如果發生地震, 它是一個疏散的地點 ,公園挖深水池,會造成逃難的人民恐慌, 而掉入水池造成危險。
3 屏東中山公園 的水池已經造成2位溺斃,其中1位是88歲的老翁,-位是身心障礙者,深恐復興公園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4 復興公園有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水池,又要保留籃球場,板球場,是必要在水池上面加蓋 ,萬年溪的水又是枯水,會造成復興公園沒有水源可進,會有一些不良份子 在水池死角裡面做不良的行為如吸毒。
5 萬年公園的景觀橋要延伸到復興公園有1公里長, 景觀橋使用率很低,又會造成交通視線的障礙, 也會造成有些想不開的人,在景觀橋上想輕生-躍而下。
108年4月25日上午8點05到9點05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4日上午6點05到7點05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3日下午1點30到2點30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2日上午6點05到7點05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1日上午6點20到7點20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4月20日上午6點到7點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108年 4月18日有事4月19日下午6點到7點蔣月惠抗議靜坐 復興公園正門口
108年4月17日 上午8點半到9點半 蔣月惠 抗議靜坐復興公園正門口
保護復興公園生態自救會
「按鈴控告縣長製造不安全 ,深挖復興公園淨水池 ,居民甚憂心。」
採訪通知 108年 4月25日星期四上午10點
假屏東地檢署棒球路11號。
※當天記者會有數十多個人拉抗議白布條,頭綁抗議
白布條,舉牌抗議標語,呼喊抗議口號。
※訴求
訴求 1停止 深挖復興公園淨水池, 製造老人,小孩 ,身心障礙者 ,運動安全問題。 2 改善現有公園老舊設備, 搭建籃球場,排球場 ,溜冰場,直排輪場,遮雨棚 ,共24小時使用。 3 抗議改建復興公園為親水公園 ,土地面積僅剩三分之一, 剝奪了運動面積 。 4 抗議擴建萬年溪的景觀橋, 延伸到復興公園, 長度共1公里多 影響交通視線。
說明
萬年公園長期枯水 無法引水晶復興公園淨水池
復興公園是一個防災公園請恢復保持原狀
2018-05-23 19:17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40歲林姓男子今天傍晚約5點30分被發現溺水在屏東公園水池,救起時已經死亡,由於屏東公園散步的人很多,卻無人發現,相當離奇,警方已通知家人到場處理。 屏東公園的水池水深只有1米多,往來散步的民眾相當多。(記者葉永騫攝) 屏東公園的水池水深只有1米多,往來散步的民眾相當多。(記者葉永騫攝) 屏東警分局民生派出所長蔡鴻哲表示,今天傍晚約5點30分接獲民眾報案有人溺水,立即會同消防局前往屏東公園水池搶救,將溺水男子拉上岸時發現已無心跳,沒有外傷,水池僅有深約1公尺餘,人行步道旁遺留有1台腳踏車,車上有皮夾,內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警方詢問往來公園散步的民眾,皆沒有人發現男子落水和溺水的情況,相當離奇,警方已通知家屬前往處理,並進一步釐清死因。 散步的民眾說,前往屏東公園散步的人相當多,都沒有人看到男子落水,而且水池深度只有1米多,成年男子不太可能淹死,懷疑可能落水後被人行橋遮住才沒人發現。
2015-12-04 12:21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長治鄉88歲老翁胡長武今天上午到屏東市中山公園散步時疑似在餵魚時不慎摔落水池,經救起後送醫不治,詳細原因警方正進一步調查。 老翁在中山公園落水溺斃。(記者葉永騫攝) 老翁在中山公園落水溺斃。(記者葉永騫攝) 中山公園設有水深危險的警示牌(記者葉永騫攝) 中山公園設有水深危險的警示牌(記者葉永騫攝) 消防局表示,今天9時22分接獲民眾報案有人跌落中山公園內的魚池,民眾發現後立即將人救起,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將溺水的老翁胡長武送往屏東醫院急救,但最後仍告不治。 現場民眾有人說,老翁是在餵魚時不慎落水,但也有人指老翁在水池上撈東西,不小心才落水。 縣府表示,中山公園的水池的深度並不是很深,現場也插有水深危險的警告牌,警方則已通知家屬前來處理,並報請檢方調查,詳細的死因正進一步調查。
聯絡人:蔣月惠 0936812315李永騰 0903103193
感謝!!!可愛記者群來關懷!!!
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破壞復興公園生態,剝奪運動者的權益」
日期先安排一星期
※ 4月16日上午09:00-10:00復興公園正門口靜坐抗議。 今天下大雨。 復興公園門口圍起來。因為在維修樹木。 附近的人說 萬年公園之前有外兩個水池。是因為有一次有小孩子溺斃。所以又把它填平。而且目前萬年溪的水是枯水期。根本沒有水
要如何要引進外面的溪的水到復興公園的淨水池 真的讓人想不透附近的人都非常的憂心安全的問題
※ 4月17日中午11:30-12:30復興公園正門口靜坐抗議
4月11日起至17日第1明
※訴求
遗復興公園,屏東溜冰運動者權益, 勿消滅溜冰場。
說明
一、復興公園改造計畫.議會提案取消原計畫共1億9仟萬工程。
但縣府執意4月底要澈底執行。錯誤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二、縣政府砍樹再種植新的樹消耗經費,建議1億9千萬經賫,
變更用途亦改善復興公園原舊有之設施,例如整修籃球場,
板球場與溜冰場亦可搭建遮雨棚,亦有24小時遮風避雨功能使用 。
三、請保持復興公園的原貌,請勿剝奪公園運動者的權益,尤其淨水池
要開挖溜冰場的地方,剝奪溜冰運動者的權益。
四、屏東市復興公園為鄰近5個里的運動場所,縣政府改造親水公園, 將
原有的溜冰場打掉,作為淨水池,縣政府表示未來將萬年溪的水注入
淨水池,僅有萬年溪上游的水量不足,介時若將水源引入,恐怕會造
成死水,產生臭味,滋蚊蟲孳生造成災難,枯水期萬年溪的水位低是
必要挖深水池對民眾的安全也是一大隱憂,亦或提高萬年溪水位,遇
水災來臨,牛稠溪的閘門無法立即打開,亦會釀成鄰近居民淹水。
五、屏東市已經有千禧公園、中山公園、以及一些大小社區公園,真的
不缺一個「親水公園」,況且保留原本復興公園,每天有那麼多市
民在運動打籃球,溜冰場孕育那麼多優秀的屏東大小選手,實在想不
透為何還要搞一個「親水公園」,如果錢太多建議用經費改善美化現
有的設備設施,例如遮雨設備等,在現有基礎設施再強化美化,應該
更符合經費的效益。
六、復興公園直排輪場是屏東唯一競速訓練場地,也是屏東眾多直排輪
運動學生朋友運動休閒場所,當年建設不易地點適當,親水公園為
何不另覓地興建。
聯絡人:蔣月惠 0936812315李永騰 0903103193
感謝!!!可愛記者群來關懷!!!
108年4月23日下午1點30到2點30蔣月惠長期靜坐抗議復興公園正門口深挖水池不安全
老人心跳150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立醫師說明,通常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不會突然發生、出現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先天條件、不良的後天環境及不良的個人習慣造成的。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有高血脂、高血壓家族病史
周孫立醫師說,由於現今外在環境汙染等問題很多,就容易讓原來先天存在不良的體質,提早誘發問題,所以才會有漸趨年輕化的現象。若是發現自己的家族有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因子,就要特別注意。
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患者
代謝及血管功能失調也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慢性腎臟病
先天心臟功能不全
心臟傳導異常
腦血管疾病,或身體其他各處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有前兆嗎?
周孫立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從過去至今的死亡率都很高,原因就是表現出來的症狀都不太明顯或不太專一,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但也有很多患者是出現其他症狀,導致錯失警訊,因此延誤就醫。此外,在某些神經功能退化的人,尤其是老人家,甚至沒有症狀。
心肌梗塞症狀
胸痛(大部分)
肩膀痠痛
牙齒痛
胃痛
脖子痠痛
背痛
呼吸短促
未出現症狀
突發心肌梗塞怎麼辦?
心肌梗塞前兆並不明顯的狀況下,當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回應,若發現自己沒來由的肩頸痠痛,此時千萬別輕忽,應即刻拿出血壓計量血壓,確認自己的血壓狀況是否與平時無異;也可測試自身脈搏,是否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先用這樣簡單的方法,或身邊就有的儀器來檢視身體是否有異狀。
周孫立醫師強調,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症狀,若這些症狀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就應先找出最有可能致死的疾病,設想最緊急的情況來預防。
心肌梗塞如何治療?
心導管手術
周孫立醫師說明,若是冠狀動脈已嚴重阻塞到壞死的程度,此時唯一的做法就是做心導管手術。先用氣球擴張術將血管撐開,再置放支架,讓血液能夠恢復暢通,拯救剩餘的、還未壞死的心臟細胞,避免再惡化。
內科藥物治療
若是冠狀動脈阻塞還沒那麼嚴重,心肌細胞並沒有完全壞死,只是暫時性的缺血,此時可以考慮以內科藥物治療,溶解造成血管阻塞的血栓,預防進一步的阻塞,讓血液能夠持續供應心臟養分。
但周孫立醫師也說,若藥物治療狀況不佳、醫師評估患者未來還有可能再發缺血性心臟病,或缺血性心肌梗塞時,最後可能還是得置放支架。
慢性期預防:阿斯匹靈
除了緊急突發的心肌梗塞治療外,在日常亞急性或慢性期的預防,一般還是常用阿斯匹靈,或其餘控制血壓的藥物,以減少心臟負擔。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如何預防?
少吃油、鹹、重口味
周孫立醫師表示,盡量避免食用高油、高鹽等身體不容易代謝的食物。可以適量吃點「蔥、薑、蒜」,能減少身體壞膽固醇的形成,減少堆積,還能增加代謝。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用藥物控制;非高血壓患者或慣性吃藥的人,就用飲食控制,平日飲食盡量以蔬果為主。
有氧運動
周孫立醫師說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以有氧運動為主,除了能夠幫助身體代謝調和外,還能幫助維持交感神經的穩定度。根據WTO統計,一周若能有氧運動150分鐘以上的人,可降低2∼3倍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猝死。
【更多心血管相關影片】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329m7IN7EIU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錢政弘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糖尿病、高血壓都跟它有關:維生素D健康補充法【健康連線/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zlyW4MoHic0
【心血管疾病文章報你知】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97
一天1杯清血果汁,血液變乾淨、跟三高說掰掰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59
美官方認可抗癌食物第一名!高血壓、低血壓都該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12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15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必吃
提供老人心跳150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老人心跳120、老人心跳多少正常、老人心跳90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150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長照輔具資訊站 的必吃
老人心跳160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老人心跳50、老人心跳150、老人心跳110就來長照輔具資訊站,有最完整老人心跳160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老人心跳150 在 老人心跳15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必吃
提供老人心跳150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老人心跳120、老人心跳多少正常、老人心跳90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