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部長釗燮兄,恭喜也感謝你和顧立雄兄同赴美國,這不只是不漏接美日歐……等各國丟來的好球,而是 #直奔本壘和投手研商,對台灣走向國際,成為新而獨立國家有歷史性的貢獻。
如果外交部有意組團訪問立陶宛及歐洲,邀請他們訪台及建立更密切關係,可否把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 列為團員之一?表示公私合力,或承擔一些由民間自發較宜的工作,以收分進合擊之效。
---
傳台駐美處更名 環時:美國在測試中國反應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晚間刊出社評,對於外媒報導華府正考慮台灣提出將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表示這是美國在測試中國反應,若成真,意味著華盛頓「基本放棄了一中政策」。
這篇刊發在網站上的文章說,立陶宛之前宣布將使用「台灣」的名稱與台互設辦事處,遭到中方抵制。如果美國也這樣做,無疑將對其盟國產生廣泛示範效應,帶來台灣駐那些國家代表處的更名潮。
文章說,如果美國改為用「台灣代表處」作台駐美機構的名稱,中國大陸所做的外交反應絕對不會低於其對立陶宛的反應,屆時中國從美召回大使完全可以預期,而且這很可能是中方外交上的「最低反應」,「否則的話中國無以為一個中國原則立威」。
環球時報的社評說,美方清楚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們現在處於放風、測試中國大陸反應的階段」。
文章認為,如果要守「一中」底線,必須阻擊美國,否則將意味著中國準備接受更多「台灣代表處」在一批國家的首都出現。
若「台灣代表處」更名成功,環時認為,屆時大陸應在經濟上嚴厲制裁台灣,視情況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在軍事上,「將台灣空域納入解放軍巡航範圍」,並稱「這是大陸遲早必須邁出的一步,而美台代表處更名提供了大陸以這種方式強化宣示對台主權的充分理由」。
文章稱,既然北京對外宣示了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就一定會以堅決的行動來守護這項國家利益的底線,不惜為此付出任何代價。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當地時間10日報導,華府正在認真考慮台灣提出的請求,即將駐華盛頓的使節團駐所名稱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Tecro)改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報導也提到美方資深官員今天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和外交部長吳釗燮在距離華府不遠的馬里蘭州(Maryland)首府安納波利斯(Annapolis),舉行特殊管道對話。
不過,無論是美國或台灣官方都未對金融時報的這項報導評論。
由於消息傳出時已是11日,時值週六,中國外交部截至12日尚未對此事發表評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沒想到在疫情之中這幾天最大的國際新聞對台灣來說竟然是美國爸爸不支持台獨啊!許多沒有當兵的台派一時之間哭倒在地,他們單純天真的相信美國爸爸對我最好,怎麼不支持台灣啊烏烏烏烏~~~~~ 台派最近淚滿襟啊,因為天...
美方資深官員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突發重大消息:台灣國安外交高層訪美(討論代表處改名?)】
英國媒體「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9月11日報導(台灣時間11日凌晨)指出: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訪問美國,與美方資深官員在馬里蘭州(Maryland)首府安納波利斯(Annapolis,距華府約半小時車程),舉行特殊管道對話。
這次對話的重點是:拜登政府正在考慮,要讓台灣駐美國代表處,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TECRO)改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報導指出,白宮國安會及國務院亞太事務高層都贊同這個提議。
這個提議先前在國會當中有好幾個法案都有提到,而且這樣的提議也是台美人們長期以來倡議的內容。我們當然很樂見接下來的發展。
不過,這次的爆料可以說是震驚各界,事前雙方都保密到家,沒有人知道有這麼高層級的出訪行動,透過媒體來讓消息見光,很顯然也不是一個正規的管道。
前一天拜登和習近平才剛通電話,不排除這樣子的曝光是有一種平衡的味道。金融時報是一個很特別的管道,以前台美關係當中有很多大事都透過這個媒體來爆料,應該是有一些跟行政部門相當熟悉的管道。當然,我們無法確認爆料者的意圖如何,但光以這個訪問層級來看,當然會讓中國暴跳如雷。
在川普政府時期,台美關係曾經有一個大事,就是時任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於2019年訪問美國,並且與當時白宮國安會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會面,事後由美方主動公開訊息。這在過去是從來沒有的事情。要知道的是,我們的國安會祕書長以及白宮國安顧問,等同於總統的「首席幕僚」角色,是總統身邊的第一人,這樣大家應該可以看到台美關係的交往層級。這次雖然是媒體爆料來讓消息曝光,但可以看到台美雙方的互動維持在非常高層級而且討論非常重要的事情。
2019年的時候,在台美之間做為中介部門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也就是AIT的對口單位)正式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TCUSA)。我們很期待台灣代表處的更名,也期待再下一步就是不再需要中介單位了。希望台美關係可以這樣子持續的進展下去。
🔹 各界反應
▷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人的代表處就應該叫做台灣代表處。
▷ 外交部:保持低調未正面回應,僅表示正面看待台美關係發展,全面強化及提昇台美關係。(畢竟現在消息不是由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而是媒體爆料,因此保持低調是可以預期的)
▷ 台美人社群:趕快改rrrrrrrr!!!
▷ 中國國民黨:改名做什麼?改名可以改運嗎?改名可以拿到疫苗嗎?(參考江啟臣主席及陳以信委員的發言)
➤ FT報導連結:https://reurl.cc/GbVajW。
#駐外館處的正名已經是各界爭取了非常長時間的事情
#繼索馬利蘭和立陶宛之後
#美國更名絕對有最強大的示範效應
#不管是台北還是什麼名稱都一樣辱華啦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美方資深官員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報導也提到 #美方資深官員 今天與國安會秘書長 #顧立雄 和外交部長 #吳釗燮 在距離華府不遠的馬里蘭州(Maryland)首府安納波利斯(Annapolis),舉行 #特殊管道對話。
美方資深官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沒想到在疫情之中這幾天最大的國際新聞對台灣來說竟然是美國爸爸不支持台獨啊!許多沒有當兵的台派一時之間哭倒在地,他們單純天真的相信美國爸爸對我最好,怎麼不支持台灣啊烏烏烏烏~~~~~
台派最近淚滿襟啊,因為天地變色啦!根據自由時報2021年7月6號的報導:【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6日提到,美國支持與台灣之間有力的非官方關係,但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充分體認、瞭解此事的敏感性」。外交部今對此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是事實,也是現狀。我國政府一貫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審慎處理兩岸關係,捍衛自由民主。坎貝爾7月6日在華府出席「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活動,談及不支持台灣獨立引起我國輿論關注。坎貝爾長期友台同時強調兩岸穩定,上任前就曾強調美台維持強健夥伴關係的戰略重要性,也體現在拜登政府系列挺台作為中。對於華府政界辯論應走向「戰略清晰」,坎貝爾今年5月也曾表態,不認同取消對台灣「戰略模糊」政策,敦促北京維護台海現狀;他相信美中都認為維持台海現狀,符合雙方利益。】
而且除了美國爸爸表態之外,邱義仁為何也在最近出來講話,是巧合還是經過安排呢?根據上報在2021年7月5日的報導:【總統府前祕書長邱義仁4日上前總統陳水扁主持的廣播節目,聊到台獨議題時,邱義仁坦言,台灣要宣布獨立,不是台灣人民決定,要考慮國際形勢、中國可能作為,「說起來很殘酷,但這是現實!」】邱義仁已經很久沒有出來,怎麼會一出來就跟陳水扁把台獨議題又談了一遍,然後還剛好跟一天之後的美方立場互相應和,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到底一切的起因是甚麼,我國政府許下了甚麼承諾,台派會不會又要怪共產黨啦!
新的ait處長代表的是甚麼意義呢?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現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Christensen)3年任期屆滿,預計月中離台。AIT華盛頓總部今天宣布,酈英傑職務將由主管紐澳與太平洋島國事務的國務院亞太副助卿孫曉雅(Sandra Oudkirk)接任。她將是AIT於1979年成立以來首位女性處長。
孫曉雅1991年踏入外交工作,通曉中文與土耳其文。她早年曾派駐台北、北京,也待過愛爾蘭、土耳其與牙買加。她也曾任國務院東亞局助理、緬甸暨寮國科官員、行動中心資深觀察官,以及能源局中東暨亞洲辦公室主任。】孫曉雅的背景和安排代表著甚麼意義呢?在ait搬新家之後,換了新人,台美關係會有變動嗎?
另外,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雄獅一般地襲來,鼠輩似地離開...來喔!來喔!美國軍品大拍賣喔?」苦戰將近20年,美國史上費時最久、耗資最貴、結局卻又最為空虛的阿富汗戰爭,即將於秋天來臨前,以西方盟軍的全面撤離為落幕。為了履約和平協議,承諾要在2021年9月11日前全面撤走的美軍,7月2日也趁著深夜的黑暗掩蔽,在全無預警的機密狀態下,離開了一級戰略要塞——曾是美國10萬大軍優勢骨幹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但為避免洩密而遭趁亂追擊,美軍的巴格蘭撤離行動,竟然故意不通知身為「在地盟軍」阿富汗政府軍,這不僅讓阿富汗軍方極為憤怒而失望,更讓周邊百姓趁機「撿尾刀」闖入機場放肆洗劫發大財。】美軍的撤離怎麼會這麼倉皇,而且塔利班也步步進逼,美國在阿富汗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到底是不是徹底失敗,正常來說應該循序漸進的撤離,但這次怎麼搞得啦!
2020年時,經濟學人曾經出過一篇文章叫作習經濟,【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正邁向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習經濟」(Xinomics)。
習近平自2012年上任以來,政治上的目標就是要強化共產黨的掌控,在國內外全面打擊異己。他的經濟計畫則是以強化秩序與加強面對威脅時的韌性為目標。這樣的設定很合理。中國國債與民間債務從2008年至今,暴增到GDP的近300%。民間企業分成兩類,一種是笨拙的國營企業,一種是像西方企業一樣充滿野性的公司,後者很創新,但得面對官員的掠奪與模糊不清的規定。】結果今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後,翁履中卻說今年新的計劃經濟,習經濟要起飛了,這是為什麼呢?習經濟有三個重點:【第一,嚴格控制經濟循環與債務機制。第二,政府更有效率,經濟規範全面統一。最後一項元素是,國營企業與私有企業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這又跟台灣有甚麼關係,我們有個鳳梨出問題都舉國震動了,新計劃經濟會發生甚麼影響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EErDcXdCd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