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追蹤數破千讚數破九百🎉
# 今天更新義大利五漁村(上)
# 今年年底如果辦中區經驗分享講座,有人有興趣參加嗎😚
# 這週末再來想要送出什麼奬品好了😅
今天本來想偷懶不更新了😅不過難得今天追蹤數突破1000人,按讚突破九百多人😝
所以還是來寫攻略文一下🤣🤣
今天先寫五漁村前半段的攻略,剩下的明天或後天補完🤗
之前看到群組朋友分享五漁村的照片,就覺得被燒到超想去😽儘管他的交通有點不方便,不過還是好想好想好想去看喔😅
我這次去義大利的重點就是一定要去五漁村一趟,親眼看到我幻想了很久的美麗場景,儘管這一次去的時候非常的冷。只有攝氏4-14度,而且還下著雨⛈🌧
為了幫我媽拍出好照片,回去可以交差。特地把雨傘給丟了,在風中雨中擺各種有趣的姿勢,硬要拍出美美的照片,結果回到住宿的地方,發現沒有熱水可以洗澡洗頭,只好硬洗冷水澡。最好的結局就是,大家都重感冒,連我也重感冒10幾天都沒好😸😹旅伴們給的感冒藥我都吃偏了也不見好轉🤣🤣🤣
奉勸大家還是理智一點,照顧身體健康要緊,不要為了拍美美的照片去吹風淋雨,結果跟我一樣重感冒這麼多天🤣🤣🤣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先聊交通天氣、好吃好逛的地方
明天再寫景點的部分🏡🏡
(不是應該要先聊景點嗎🤔🤔)
(景點基本上很多部落客都有寫了😅😅😅應該不會差很多😆)
Google maps整理完的好讀版
https://goo.gl/v9H4qz
交通:🚆🚆🚆
我們這一次買的是淡季早鳥票(三個多月前就把票買好了)四個人來回票(milan-monterosso)一共才85.2歐,等於一人單趟才10.6歐左右👍
一般達到五漁村需要轉很多的車,不過先前有部落客發現了這一個能直接前往五漁村,不用轉車的方法👍感謝無私分享😘
其實大部分人是從佛羅倫斯前往這個地方,我之所以安排從米蘭過去是因為我有一個旅伴只能跟我們玩到威尼斯就要回國了,想說如果她沒看到五漁村令人難忘的美景就回國了,也許會覺得有點遺憾,才安排從米蘭前往此地
(網路上當地旅行社的五漁村一日遊就要價3000多台幣😱)
到了monterosso火車站後,會看到遊客中心旁邊有一個賣票處,在這裡可以買五漁村搭到飽套票7.5歐元
不過在這裡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由於五漁村這邊的火車有好幾台都非常的舊,有一次好幾個車廂的下車時的車門把手都轉不開🤣🤣🤣害我們只好搭到終點站再慢慢搭回來😅😅😅
天氣:🌤⛅️🌥🌦⛈🌩
出發前記得要查一下五漁村的天氣喔!如果可能會下雨的話記得要帶傘喔!如果有點冷的話記得要穿個輕羽絨外套,或是跟我一樣裡面穿一件羽絨背心,外面再穿一件有點厚的外套
(原本以為我媽幫我準備的是輕羽絨外套,結果一打開發現是羽絨背心臉都綠了🤣🤣🤣幸好拍照起來也是蠻好看的😽😽
有人可能會想說為什麼我夏天去還要帶輕羽絨外套或背心,因為有時候室內冷氣很冷,或是天氣比較不好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穿一下,可以當臨時的枕頭使用
購物:
1.最便宜的磁磚畫和紀念品店
Acquamarina SOUVENIR
地址:Via Antonio Discovolo, 280,Manarola
這間店是我有點無聊,五漁村從第一間比價到最後一間,發現他賣的磁磚畫是所有店裡最便宜的😅我買了一個圓形的大磁磚畫(11.5歐)店裡也有那種小的3歐磁磚畫,可以拿來當杯墊或是隔熱墊喔!而且這些樣式只有五漁村買得到!(我回去一直被老媽媽唸說買太少了😅😅)
2.檸檬產品專賣店🍋🍋🍋
Enoteca D'uu Scintu
地址:Riomaggiore, Via Colombo, 84,Riomaggiore
如果你跟我的旅伴一樣,沒有要去南義蘇連多、波西塔諾之類的地方,建議可以在這個地方買檸檬產品🍋🍋🍋
一個檸檬香皂才一歐,三個檸檬香皂組合才2.5歐,檸檬糖一包3歐(刺繡袋上面還有cinque terre樣式)除了販賣這幾樣產品之外,還有檸檬果醬、檸檬酒,五漁村當地產的葡萄酒和啤酒,價錢都非常實惠,建議可以進去逛逛
3.明信片
不用到處找了,Monterosso車站裡紀念品販賣部的明信片就美到不要不要的,建議買長條大張的,回去自己收藏👍👍👍
美食:🍤🍤🍤🍸🍸🍸
五漁村最棒的就是炸海鮮配檸檬,還有全義大利前三好吃又漂亮的冰淇淋店🍦🍦🍦
1.炸海鮮小吃店
推薦Tutti Fritti、Il Pescato Cucinato
花4-10歐的費用就可以吃到炸薯條、沙丁魚、蝦、花枝,也可能有鳳尾魚、鱈魚、銀魚、蔬菜,把檸檬擠出汁來去油膩。
跟台灣的炸海鮮吃起來不太一樣,他們的麵衣裹的很薄,通常鹽跟胡椒之類的調味料也加得比較少,可以吃到很新鮮魚肉的感覺。不過如果當天的海鮮不夠新鮮的話,就會很慘了😅😅
2.冰淇淋店
如果你喜歡濃郁又很有層次的風味,推薦以下這一家:
Gelateria Vernazza
看我照片笑的多燦爛,就知道他有多好吃了,一整個旅程都在念念不忘那天吃到的冰淇淋😅
尤其是巧克力口味,上面又加了很多片狀的黑巧克力或堅果,感覺像是各種濃郁又不同口感的巧克力,在口中一次又一次的爆發出更濃郁的香氣與風味,像海浪般衝擊著你的味蕾,上頭還插了一個大的薄餅做裝飾,它們冰櫃的甜品也超級華麗的!
喜歡清淡健康清爽優格冰淇淋風味推薦這一家「5terre Gelateria」
聽說很多部落客推薦過這家🤔
(它的店面門口招牌擺飾換了喔,我的旅伴找很久才終於找到它🍨)
La spezia比較少好的或是是冰淇淋,當地人最推薦的就是這一間Lo Scrigno di Giada,有興趣可以去吃吃看喔
3.氣氛餐廳
這裡的氣氛餐廳都蠻貴的,如果可以的話,不妨吃一吃小吃就好,CP值高很多又不用一直等
我們當天去吃的是這一家
店名:La Scogliera
地址:Via Renato Birolli,104,Manarola
(餐桌費一人2.5歐)
當天四個人吃了46.3歐,炸海鮮一盤就要15歐,海鮮義大利麵13.5歐,純青醬義大利麵7.8歐。雖然當天的餐點還OK,不過這一間餐廳在google地圖上的評價並不是很好,而且他的收費比較高。去之前請三思😅😅
對面有一家人氣很旺的pizza類點心店,2.5歐就可以吃飽了,難怪評價比他高很多🤣🤣
店名:Pizzeria La Cambusa di Zampolli Matia Alfio
*以上地點都已經標注在附錄的Google Maps分享地圖上了,歡迎大家點擊觀看🤗🤗🤗
https://goo.gl/v9H4qz
*如果有任何旅遊方面的問題想要問我,除了fb私訊我以外。還可以寄信到我的信箱crocool1079@gmail.com,有需要的話我會加Line跟你討論😎😎😎
* 老樣子說明圖片的文字說明明天再補充先睡啦😘😘😘
羅 特 麗 磁磚 評價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七月初,在誠品地下書街的回頭書區看到這本號稱已絕版的《看不見的聲音,聽不到的畫》,非常開心。
[內容簡介]
衝動、直感
圖像世界的拾荒者。_____大竹伸朗
自草間彌生、橫尾忠則、村上隆與奈良美智後,
日本藝術界在國際上最有潛力
結合通俗與前衛的下一波勢力潮流代表人物。
從追憶少年到「全景1955─2006」展創作軌跡全記錄
宛如鬼才般的全能藝術家,是大竹伸朗給人的明快印象。以畫家身分廣為人知的他,創作手法卻繁雜且多樣地令人目不暇給,這些精采華麗,但絕非淺嘗輒止的手法,多年來覆蓋了從素描到油彩的繪畫創作,自靜照攝影延伸至實驗錄像的影像生產,以路上拾遺、蒐集商標與裁切印刷品為主軸,並加以重新組裝拼湊的現成圖像剪貼術等。而他宛如萬花筒、綜藝團與破爛老屋交配結合的大型裝置物件,無論是舊屋廢墟、公共澡堂、校園裝置或歌唱機器,都展現出其講求混種疊合與即興拼貼的獨特美學感性。除此之外,他還是匠心獨具的獨立製書者暨設計人,對於印刷術與字型學有著特殊的感性執著,並著有多部闡述創作理念、文風接近內心自剖與生活反思的獨白書寫。
究竟在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創作實踐背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大竹伸朗1955年出生,從小就喜愛繪畫,並以成為畫家為目標。1974年,東京藝術大學落榜後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科,讀了一星期便休學,跑到北海道別海町的牧場工作,期間在北海道各地從事繪畫及攝影。1977至1978年前往英國,在當地以各式各樣的情景為題材,進行攝影及速寫,並於1986年將作品集結成冊出版。他在倫敦的波多貝羅路跳蚤市場認識了一位販賣大量火柴盒的人,這成為了他投入一生製作的「剪貼簿系列」作品的開端。1980年從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科畢業,與友人組成噪音樂團「JUKE/19.」,獨立製作發行專輯。
80年代初期,大竹伸朗以鮮明強烈風格出道,在業界造成震撼,成為日本新繪畫(New Painting)的旗手。他以「既有存在的物件」為素材,透過繪畫、拼貼、攝影、裝置、聲音、書籍等不同媒材,強烈且直觀地建構自己的世界。1982年開始在日本及英國等地舉行個展,獲得極高評價。而後進行繪本、攝影、立體雕塑、拼貼、行為藝術等各式各樣的藝術表現,活躍於國際。1995年,與山塚EYE組成行為藝術雙人組「Puzzle Punks」。2006年,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MOT)舉辦大型回顧展「大竹伸朗 全景 1955-2006」,以近兩千件的作品群作為至今藝術活動的大成。此展覽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在世藝術家個展,被評為空前絕後。
在大竹伸朗的圖像世界裡,最核心的創作手法莫過於「張貼」(paste)。「畫」與「貼」兩種素樸本能的動作間,有著彼此纏繞、互相交疊的親合性,也是一種創生式的自然衝動。因此無論是印刷品上的現成影像、相機攝取的照片影像,以及畫家手描或油彩繪製的圖像,在大竹伸朗的剪貼本、素描簿、繪畫板,乃至於裝置物上,都是可以不斷覆貼增厚或剝除斑駁的,一種奠基於創作者主觀直覺與創生衝動的時間層塊,就像風化後的化石遺跡般,體現出某種個人性與時代性的視覺徵兆。而這種以「張貼」作為核心手段,講究層塊堆砌與時間疊面的圖像積累剝除術,遂成為大竹伸朗獨樹一格的創作方法論,體現在他各式各樣的跨類型創作實踐裡。
他那彷彿熱病(fever)般的旺盛創作欲,背後是一種對於「已經存在的事物」(what’s already there)之肯認與著迷。他的身體與眼睛宛如一組對著圖像世界進行無間斷掃描的照相鏡頭,不斷撿拾著周遭各種稍縱即逝、卻讓他深深著迷的圖像物件,多年來所累積的素描本、筆記冊與剪貼簿,本身成為具有獨立生命的「作品」群,被視為是其創作裡最精華的核心,它們大多沒有清楚的起承轉合,豐艷混種的厚重皺褶,更像是一系列的迷途地圖,具體呈現了多年來大竹像是圖像世界的拾荒者般。
這種與「剪/貼」概念息息相關,對圖像世界高度好奇的創作趨力,曾促使大竹伸朗將攝影家理查.阿維東(Richard Avedon)的攝影名作《Portraits》,完全按照原書順序地以自身風格全本臨摹了一遍,成為圖像衍生變體的素描本《Portraits by Avedon: 18th July, 1979》;當他在書店裡遇上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厚如磚塊的巨冊《Complete Paintings and Drawings》時立刻抬回家,將其當成黏貼作畫、圖像對撞的厚實底本,就像是要與其「決鬥」一般。大竹這種以既有書籍作為剪貼底本,並在上面塗鴉作畫的創作手法,至今最少有七十多本以上,後來匯集成《A Compact Guide to Shinro Ohtake Scrapbooks》,原本被人們認為不登藝術大雅之堂的個人剪貼簿,如今已然形成自成一軌道的小宇宙,有著獨自的迷你指南,是大竹伸朗最核心的創作母體之一,而在他其他的繪畫、裝置與大型公共藝術作品裡,都不難看到此種不斷疊合、張貼與漸趨斑駁的剪貼簿美學意識貫穿其中。
大竹伸朗憑直覺蒐集來的物品構築成的建物,總是呈現出一種俗豔的趣味性與庶民的親切感。他曾在本村「家計畫」藝術空間中,改造一座舊齒科醫院,並將它命名為(舌上夢/ボッコン覗)。2009年,應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邀,在直島上創作的銭湯「I♥湯」,再次展現大竹伸朗的拼貼表現主義,從外觀的巨型裸女剪影燈箱,到室內的彩繪磁磚風呂繪、船艙、松樹,和來自日本性愛博物館「秘寶館」的大笨象模型,以及各種原創藝術畫作等等,都讓觀眾看到藝術家的爆發性。這個由大竹伸朗創作的狂放藝術品,於2009年7月底正式對外營業。2012年,他應邀參加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的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2013年,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則邀請他前往參展。大竹伸朗的國際名聲日益大增,作品質量兼具,廣受日本國內及海外美術館收藏,儼然成為自草間彌生、橫尾忠則、村上隆與奈良美智後,日本藝術界在國際上最有潛力結合通俗與前衛的下一波勢力潮流,而備受矚目期待。日本中生代藝術家村上隆表示,大竹伸朗可謂他的啟蒙老師,當年他就是看了日本當代藝術推手小池一子,在佐賀町展覽空間策畫的大竹伸朗展,才走上藝術之路。
驅動大竹伸朗成為藝術家的源頭,是他那股對圖像世界的疑問、困惑、好奇與衝動,也是《看不見的聲音,聽不見的畫》中不斷反覆致意的一個母題。本書是大竹伸朗從追憶少年到「全景1955─2006」展創作軌跡的全記錄,由56篇散文組成,分為<遠景:記憶與創造><全景><近景:日常與創造>三部分,除了日常生活,大竹也重新思索每天創作的各種主題和具體素材。他試著在可能的範圍之內,以繪畫創作為主軸,將過去自己所創作的立體作品、版畫、攝影、照片、貼畫、聲音、繪圖等作品,與自己的距離、邂逅和思考等,徹底轉換成語言:
以什麼樣的觀點,將直接連結到創作的衝動和思維,轉換成什麼樣的語言,才可以順利傳達給人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結果,卻總是重複陷入一股無法順利轉換的焦慮當中。不過,我微微感覺到的,那種「每次都無法傳達的焦慮」,最終總是會讓我「動手」進行畫作或文章的創作。
某天,在進行剪貼簿的創作時,我腦海中了突然浮現「地圖」這個字眼。剪貼的行為,感覺就像是針對自己內心的「地形」進行地圖製作。當時,我以為那只是自己的幻想,但之後,我認為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以各種不同形狀呈現的未完成「地圖」。
以什麼樣的方法、和這種內心「地形」產生什麼樣的關係,或者完全無關,就因人而異了。
就算這始終是張未完成的地圖,但我非常想透過某種表現方法,盡可能在內心中感受到的「地形」中來回漫步,即使很模糊,可能的話,我還想看看燒炙出的「地圖」,就算只有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