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也養成懷疑的習慣,雖然我並不覺得這是本次選舉需要著重的。
「總結來講,這旗子不完全能和納粹主義(Nazism)劃上等號,因為類似線條、設計在歐洲已實行之有年。
但無法否認,⋯國際慣例更會避免紅底+三襯線,我也⋯無法理解朱王配和歐洲、基督教到底有何關聯?」
另一派的說法則可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
看到不少朋友分享了這張圖,但我覺得有些事情應該補充一下。
◆其實這種線條叫「北歐十字(Nordic Cross)」,源自丹麥,北歐各國視其為友誼及基督教的象徵。如今挪威、芬蘭、冰島等國仍使用同樣設計(有些國家的總統專用旗,則會像本圖一樣,在交叉處放上徽章)。
此傳統也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擴散,影響了周遭波羅的海地區,包含當時的「普魯士王國」,於是威廉一世率領普魯士進行德意志統一戰爭前後,北德意志邦聯、德意志帝國的海軍軍艦旗便沿用了Nordic Cross設計(白底黑線條、中間放上國徽),納粹黨時期才因為下面會提到的各種原因,被改成範例圖中的樣子。
甚至英國蘇格蘭地區某些旗幟(北歐維京人後代),巴西科羅拉多鎮、多明戈斯馬丁斯鎮等(移民多來自中、北歐)的鎮旗都是類似設計。
◆也有網友認為這個線條不是Nordic Cross,而是指德國的鐵十字(Iron Cross),就是範例左上角那個圖案;但Iron Cross和納粹黨的「卐」字,它們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Iron Cross源自條頓騎士團(Teutonic Order),由十字軍東征期間,向羅馬教廷貢獻良多,獲贈土地、爵位、財富的德意志地區(當今德國)騎士們組成,後來更從教廷手中取得自治權,約13世紀初征服了北德、普魯士地區(當今波蘭北部),但在15世紀被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等國打敗。
16世紀宗教改革時,騎士團改信基督教路德宗,與羅馬教廷(天主教)決裂,並宣告獨立為「普魯士公國」,成為波蘭雅蓋洛王朝底下的小諸侯。隨後逐漸茁壯,在18世紀脫離成「普魯士王國」,並從北波蘭打回德意志地區,最後升級成德意志帝國。
從條頓騎士團的披風到軍人勳章,Iron Cross一直是象徵德意志文化尚武、尊敬貴族的代表性符號。如今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也仍舊把它當成軍徽。(不過客觀來說,鐵十字本身多少也是種軍國、民族主義濫觴)
20世紀初,卐字已被德國民族運動使用,而希特勒主導納粹黨後,將它修改成現在的方向、顏色,他認為,日耳曼人是古雅利安人入侵歐洲的後代,他為了凸顯種族主義的崇高性,便把源自古梵語的「卐」字拿來改編成各種旗幟。
而縱觀這條脈絡便可知,「鐵十字」和「卐」之間的直接關聯只存在1938-1945年期間,納粹黨主政德國時為了凸顯他們專制的正當性,以民族、軍國主義喚起德國人對外戰爭的激情,就在各種符號上通通加了個「卐」。
研究者們為了區分納粹黨(統治者)、德國人(被統治者)的概念,習慣把「卐」字和其他符號,以及當時的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和專屬納粹黨的武裝親衛隊(Waffen-SS)等組織,都視為獨立個體看待。
◆先存一份證據,才能說一句話,這是社會科學研究或評論、新聞寫作的基本倫理。總結來講,這旗子不完全能和納粹主義(Nazism)劃上等號,因為類似線條、設計在歐洲已實行之有年。
但無法否認,中國國民黨的確和納粹黨擁有相同專制、法西斯本質,國際慣例更會避免紅底+三襯線,我也看不出這旗子存在任何設計意識,無法理解朱王配和歐洲、基督教到底有何關聯?
◆補充網友黃佩君前輩的留言,這部份的確是本文單純做「說明」,但對此事「批判」不足的重點:
「這種形式當然是從北歐十字衍生來的,但國民黨旗幟在包括飾線、圓形、顏色與色塊分割比例這種設計細節上都幾乎完全照抄納粹旗,竟還要說這是師法大部分北歐十字的設計,邏輯上就反了吧?
今天若是不在台灣,這種設計不管你那圈裡放的是什麼,都可以引發爭議了,向納粹設計大喇喇致敬還可以被開脫的地方,世界上真的很少,而缺乏這種警醒的意識,不就是法西斯主義的溫床?」
◆ 1/12 1:19 a.m再補充
我認同另外一派網友的論述,國際對相關符號的忌諱多半集中在「卐」字身上,而類似的北歐十字、線條設計不應過度和法西斯主義連結,拿這點攻擊國民黨這次設計的旗幟太牽強。
但其中一篇相關文章,用1月5日德國爆發科隆性侵難民案之後,極右翼反移民團體發起遊行,舉著和納粹旗有點像的1903~1918年間「德意志帝國軍旗」的照片,來反諷網友們過度解讀,德國人自己還不是揮的很開心。
這種「新納粹」支持者高舉「舊納粹」和德意志「民族主義」旗幟的範例,似乎忽略了它們的特定立場與歷史脈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he World 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網友指正: 1:08 口誤唸成 Francesca, 正確是 Francesco(~sco),特此更正。 羅馬天主教教宗 #方濟各(Pope Francis),2013年上任後,展現出開放革新的氣象,讓他成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教宗。最近方濟各在紀錄片《Francesco》中首次表態,認為 #同...
羅馬教廷天主教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文轉自網友-許詩愷臉書》
【看到不少朋友分享了這張圖,但我覺得有些事情應該補充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shi.shi.148/posts/943774655671690
看到不少朋友分享了這張圖,但我覺得有些事情應該補充一下。
◆其實這種線條叫「北歐十字(Nordic Cross)」,源自丹麥,北歐各國視其為友誼及基督教的象徵。如今挪威、芬蘭、冰島等國仍使用同樣設計(有些國家的總統專用旗,則會像本圖一樣,在交叉處放上徽章)。
此傳統也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擴散,影響了周遭波羅的海地區,包含當時的「普魯士王國」,於是威廉一世率領普魯士進行德意志統一戰爭前後,北德意志邦聯、德意志帝國的海軍軍艦旗便沿用了Nordic Cross設計(白底黑線條、中間放上國徽),納粹黨時期才因為下面會提到的各種原因,被改成範例圖中的樣子。
甚至英國蘇格蘭地區某些旗幟(北歐維京人後代),巴西科羅拉多鎮、多明戈斯馬丁斯鎮等(移民多來自中、北歐)的鎮旗都是類似設計。
◆也有網友認為這個線條不是Nordic Cross,而是指德國的鐵十字(Iron Cross),就是範例左上角那個圖案;但Iron Cross和納粹黨的「卐」字,它們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Iron Cross源自條頓騎士團(Teutonic Order),由十字軍東征期間,向羅馬教廷貢獻良多,獲贈土地、爵位、財富的德意志地區(當今德國)騎士們組成,後來更從教廷手中取得自治權,約13世紀初征服了北德、普魯士地區(當今波蘭北部),但在15世紀被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等國打敗。
16世紀宗教改革時,騎士團改信基督教路德宗,與羅馬教廷(天主教)決裂,並宣告獨立為「普魯士公國」,成為波蘭雅蓋洛王朝底下的小諸侯。隨後逐漸茁壯,在18世紀脫離成「普魯士王國」,並從北波蘭打回德意志地區,最後升級成德意志帝國。
從條頓騎士團的披風到軍人勳章,Iron Cross一直是象徵德意志文化尚武、尊敬貴族的代表性符號。如今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也仍舊把它當成軍徽。(不過客觀來說,鐵十字本身多少也是種軍國、民族主義濫觴)
20世紀初,卐字已被德國民族運動使用,而希特勒主導納粹黨後,將它修改成現在的方向、顏色,他認為,日耳曼人是古雅利安人入侵歐洲的後代,他為了凸顯種族主義的崇高性,便把源自古梵語的「卐」字拿來改編成各種旗幟。
而縱觀這條脈絡便可知,「鐵十字」和「卐」之間的直接關聯只存在1938-1945年期間,納粹黨主政德國時為了凸顯他們專制的正當性,以民族、軍國主義喚起德國人對外戰爭的激情,就在各種符號上通通加了個「卐」。
研究者們為了區分納粹黨(統治者)、德國人(被統治者)的概念,習慣把「卐」字和其他符號,以及當時的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和專屬納粹黨的武裝親衛隊(Waffen-SS)等組織,都視為獨立個體看待。
◆先存一份證據,才能說一句話,這是社會科學研究或評論、新聞寫作的基本倫理。總結來講,這旗子不完全能和納粹主義(Nazism)劃上等號,因為類似線條、設計在歐洲已實行之有年。
但無法否認,中國國民黨的確和納粹黨擁有相同專制、法西斯本質,國際慣例更會避免紅底+三襯線,我也看不出這旗子存在任何設計意識,無法理解朱王配和歐洲、基督教到底有何關聯?
◆補充網友黃佩君前輩的留言,這部份的確是本文單純做「說明」,但對此事「批判」不足的重點:
「這種形式當然是從北歐十字衍生來的,但國民黨旗幟在包括飾線、圓形、顏色與色塊分割比例這種設計細節上都幾乎完全照抄納粹旗,竟還要說這是師法大部分北歐十字的設計,邏輯上就反了吧?
今天若是不在台灣,這種設計不管你那圈裡放的是什麼,都可以引發爭議了,向納粹設計大喇喇致敬還可以被開脫的地方,世界上真的很少,而缺乏這種警醒的意識,不就是法西斯主義的溫床?」
◆ 1/12 1:19 a.m再補充
我認同另外一派網友的論述,國際對相關符號的忌諱多半集中在「卐」字身上,而類似的北歐十字、線條設計不應過度和法西斯主義連結,拿這點攻擊國民黨這次設計的旗幟太牽強。
但其中一篇相關文章,用1月5日德國爆發科隆性侵難民案之後,極右翼反移民團體發起遊行,舉著和納粹旗有點像的1903~1918年間「德意志帝國軍旗」的照片,來反諷網友們過度解讀,德國人自己還不是揮的很開心。
這種「新納粹」支持者高舉「舊納粹」和德意志「民族主義」旗幟的範例,似乎忽略了它們的特定立場與歷史脈絡。
羅馬教廷天主教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感謝網友指正: 1:08 口誤唸成 Francesca, 正確是 Francesco(~sco),特此更正。
羅馬天主教教宗 #方濟各(Pope Francis),2013年上任後,展現出開放革新的氣象,讓他成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教宗。最近方濟各在紀錄片《Francesco》中首次表態,認為 #同性伴侶 應該受到伴侶關係法的保障;同一時間教廷還和中國續簽了《#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兩個消息都在國際間造成轟動。
教宗這次表態,會掀起全球同性伴侶合法地位的討論嗎?續簽協議又代表什麼意義呢?
《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羅馬教廷天主教 在 Admin S 的頹廢園地- 今日又傳來一單羅馬天主教會嘅是非,指 ... 的必吃
今日又傳來一單羅馬天主教會嘅是非,指本身傳聞會出任香港教區主教嘅蔡惠民神父,因為教廷憂慮《国安法》而被拉下馬,成為第二位未能上任嘅候選人。... ... <看更多>
羅馬教廷天主教 在 教宗接見台灣「羅馬教廷親善訪問團」本台記者隨團報導 的必吃
由「台灣中國佛教會」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組成的 羅馬教廷 親善訪問團,5月22日在 羅馬 聖伯多祿廣場獲教宗方濟各親自接見, ... 真理電台 天主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