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平行文人政府將修法承認羅興亞人,並廢除1982年公民法】
根據緬甸1982年制定的公民法,羅興亞人未獲官方列入全國135個族群中,使得羅興亞人始終處於無國籍狀態。也正是這樣的歧視造成了2017年開始的羅興亞難民危機。
不過,緬甸平行文人政府「民族團結政府」在6月3日宣布,將修法承認羅興亞人以及其作為緬甸公民的完整權利。這項新的公民法必須以認定在緬甸出生,或是緬甸公民的孩子,作為認定公民身份為基礎。
#緬甸 #翁山蘇姬 #羅興亞人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加入簡訊設計嗎?趕快點這裡↓ 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羅興亞難民危機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安理會的僵局與它有關】#羅興亞難民危機
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翁山蘇姬的印象都是「人權鬥士」;然而,自 2016 年爆發的第一起羅興亞清鄉事件起,身為內閣和外交首長的她,一直對於此事件採取避重就輕的態度。
一. 緬甸國軍此項清洗行動為緬甸政府默許後的結果?此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
二. 同樣身為信奉回教的國家,甘比亞擁有伊斯蘭合作組織中其餘 57 國的支持,集體控訴緬甸國軍的清鄉行動嚴重違反種族滅絕公約的內容。為何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仍與緬甸政府僵持著?這跟中國政府有關?
三. 翁山蘇姬親自出庭的決策,其實背後藏著政治盤算? → http://bit.ly/2RJxp4E
#羅興亞危機
▍讀者投書必讀攻略 → bit.ly/2JyY5PM
▍追蹤換日線 IG 帶你看遍世界→ bit.ly/2q2IeiX
▍主題徵稿:世界職人故事 → bit.ly/2ObiUTH
▍2020 年度季刊早鳥預購 → bit.ly/35gxdxO
羅興亞難民危機 在 Hanahana Tou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緬甸仰光大金寺。信仰,以及混亂 https://reurl.cc/A1RoRY
「你必須假設上帝可能不愛你的,他從來沒想要創造你,更可能他還討厭你,但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事,我們也不需要他,如果我們都是被上帝拋棄的孩子,那就隨他去吧。」
You have to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that God does not like you. He never wanted you. In all probability, he hates you. This is not the worst thing that can happen. We don't need him. If we are God's unwanted children, so be it.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寫緬甸其實是會讓人難產的,說真的。兩年的期限將屆,大概剩下的每一篇,我都想不顧流量或點閱率地把對自己影響重大的地方寫一寫,所以這一篇,我們來寫緬甸仰光。一個多雨潮濕,和平寧靜卻充滿苦難的地方。
說到仰光,除了型態原始的昂山市場以及環狀線火車之外,不可不提的大概就是大金寺Shwedagon Pagoda了。建成的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說早在西元前2500年佛祖離世前,便有了現在的模樣,世世代代影響著整個緬甸人的信仰;也有考古學家說這座塔大約建於西元六到十世紀之間,由孟族人建成~但無論如何,金碧輝煌閃耀奪目是這座佛塔從未改變過的特色,仰光的大金寺與柬埔寨吳哥窟、印尼婆羅浮屠向來被譽為東南亞三大古蹟,與中國萬里長城和印度泰姬瑪哈陵,並列為東方五大奇觀。後院有棵據說是佛祖圓寂當時所遮蔭的菩提樹,暮鼓晨鐘愛染難離,香煙繚繞的巨大廳堂多年來纏繞著多少人的欲望以及期盼。都是信仰。
先從外觀來看看吧,大金塔的塔基周長433公尺,塔底是由磚塊砌成,並覆上金塊。接連塔底之上的是寺廟的梯台,為求潔淨(這點跟穆斯林的清真寺一樣,對於有幸接受文明科學性別平權教育洗禮的我總難能自己地厭惡這一切)只有僧侶及男性才能進入。高約100公尺,是當今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六十六噸純金建造的塔頂以及鋪金外在,周圍64座小塔以及4座中塔簇擁著大塔而形成金色塔林,頂上金質寶傘高13公尺,有5448粒鑽石及2317粒紅寶石,塔頂鑲有76克拉的無敵巨鑽,整座佛塔由純金打造而成,鑲滿鑽石及各色珠寶大大小小七千多顆,周圍,則懸掛著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梵音隨風飄揚,是神恩。
奢華,其實就是奢華的不得了。這樣的大金塔是整個緬甸虔誠信仰的中心,年復一年,當權者以及各方信徒竭盡所能地貢獻祈求一點來自神佛的憐憫,由於帶頭反抗軍政府,而被軟禁長達20年以上,獲得諾貝爾和平奬而如今已是國務資政的翁山蘇姬以及她曾當權被視為如今緬甸國父的翁山都有在大金寺前向群眾發表演說的歷史。說大金寺是整個緬甸的信仰中心,其實並不為過。
這些年,我走過好多地方。
窮的富的,鄉下或者城市,各式各樣的戰爭還有屠殺紀念館、清真寺神殿寺廟或者教堂,信仰總是讓我深深思索的那塊。脆弱的心靈需要信仰,越是窮苦的地方,越可見到教堂的華麗,深入波蘭礦坑底下的時候,我想的是這樣漫無天日,隨時生命受到危險以交換來微薄金錢的生活,為什麼這裡的教堂總是特別華麗?看看印度日常生活裡充斥的大小祭典以及雕像崇拜,回教徒的齋戒月⋯信仰一直都是人類長期以來的寄託,有時甚至跟慈善和律法不可分離,是正面鼓勵和反向懲罰交錯,引人向善去惡的驅力,當然,贖罪券或生靈獻祭也是從來沒有在歷史中消失的一塊⋯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人類大命運裡面寫的是如今的我們已將由智人逐漸轉型為神人,我們有良好的醫療以及先進的科技,死亡以及毁滅不再是由老天注定或者神佛安排,我們治癒一樣又一樣的疾病,試圖打造長生不老的肉體或是可供移植的備用器官,我們不再害怕旱災,甚至可以操控天氣,幾乎可以說是如同遠古神明一樣的存在。(拜託大家關心一下氣候變遷好嗎, 2019年中,亞馬遜森林已經有超過87,000起火災,大部分,都是因為經濟需求而人為操作而成。我們正在毁滅這個地球,不只是人類,而是這個地球所有的生命。)擁有大金寺的仰光,多雨而潮濕,信仰佛教所以大部分人也都友善溫和。信仰在這座城市發揮了相當良好的安慰效果,佛像莊嚴肅穆而信眾虔誠,但其實,生活大概並不是真的如此簡單。
緬甸以農業立國,幅員遼闊,總人口大約有五千六百萬人,其中超過60%的人以農業維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緬甸的經濟總體水平其實是比戰爭前更低的,在1936年的時候,他們的人均年收入有776美元(當時有1570.8萬人),而在2004年11月的統計,他們的人均年總生產值只有356美元,2011的時候新總統上任,全面實行新經濟政策,放寬外來投資以及改善稅率以及法律政策,整體經濟上揚,人均年收入來到1300美元,也就是大概40,000台幣一年(附帶一提,台灣人的人均年收入大概是25,360美元,是他們的二十倍)窮不用說,這從來都是個沒有真正被解決過的問題。翻開緬甸的歷史,處處是軍政府的奢華以及對平民的壓迫,滿滿的斷網以及經濟剝削,除了政府帶頭作亂境內各種民族更是衝突不斷,根據統計至今仍流落在外的羅興亞人超過73萬,種族清洗式的屠殺以及性暴力從來不是新聞,大家可以參照下面的連結看看不同媒體的說法。
BBC:羅興亞危機:被遣返者面對的未知命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699035
關鍵評論網: 羅興亞難民危機──緬甸佛教界隱藏的黑暗面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8102
女人迷:羅興亞難民悲歌:他邊把刀插進我身側,邊強暴我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969
德國之聲:民主轉型未帶來言論自由,緬記者:國家仍由罪犯掌權
這個也有公視做的影片:https://m.youtube.com/watch?v=jPXt21gGOVo
最近其實我非常沒有跟大家分享旅遊資訊的動力,因為我的臉書上每天都有滿滿滿滿的國際新聞,從印尼的學生暴動、新疆香港的被壓迫、亞馬遜雨林的燒燬和火龍捲風、瑞典少女罷課要求群眾面對氣候變遷議題、阿根廷跟俄羅斯的街頭抗議、西非斷網之後的屠殺⋯⋯種種種種,想到要寫緬甸,就覺得一定要寫關於羅興亞人正在發生的處境,然後再想想附近的泰國柬埔寨,就又想寫軍政府專政以及紅色高棉的迫害以及對文明的毀棄。想來想去,真的難以心平靜氣地去看待這一切只簡單說說宗教文化或者一切多麼和平讓人感覺寧靜,所以好吧就是這樣,終歸我還是只能為了自己而寫。謝謝你們看完了這一篇,記得珍惜我們的幸運,可以的話,不要吝惜改變自己對這個世界做出一點幫助。天祐地球🙏
—
願只願我們所有都無比熱烈地愛著這生命。
記得 , 要感謝 。
圖文網誌 花花世界旅行趣
https://hanahanatour.wordpress.com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nahanatou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ahanatour/
羅興亞難民危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加入簡訊設計嗎?趕快點這裡↓
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 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謝謝大家!
#簡訊設計徵人中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0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
03:13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
04:51「羅興亞人」跟緬甸政府的恩怨情仇
06:47 難解的「羅興亞人危機」
08:09 翁山蘇姬對「羅興亞人危機」的態度
10:19 我們的觀點
11:38 提問
11:5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力寧
|腳本:力寧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不明白為何逃?」翁山蘇姬首談羅興亞危機 :https://bit.ly/3c5PKRm
→BBC專訪翁山蘇姬:對羅興亞人不是「種族清洗」:https://bit.ly/35Ref3A
→世上「最受迫害」的族群:羅興亞人現身說法:https://bit.ly/2Ry6dnV
→從歷史的大脈絡來看,為什麼緬甸人痛恨羅興亞人?:https://bit.ly/3krkcIE
→讓緬甸人告訴你,緬甸人為什麼憎恨羅興亞人:https://bit.ly/32DyDDu
→若開邦:一個不為人所知的緬甸故事 :https://bbc.in/3hB7dCB
→羅興亞危機 翁山蘇姬首次演說:不理解穆斯林逃難原因:https://bit.ly/2H1iBea
→「種族清洗」還不夠 翁山蘇姬領導緬甸的全力推行「緬族化」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岌岌可危:https://bit.ly/2RDHEWE
→一連串爭議衝擊緬甸補選,翁山蘇姬執政黨13席輸了6席:https://bit.ly/32BaPQK
→史上首見! 翁山蘇姬遭加拿大撤銷榮譽公民:https://bit.ly/3mvwfGQ
→放任緬甸軍屠殺羅興亞人 翁山蘇姬被拔人權奬:https://bit.ly/3iDuTYk
→「沒有人想回去」羅興亞難民拒絕返回緬甸,孟加拉遣送行動暫告吹:https://bit.ly/33zaZHG
→羅興亞危機:被遣返者面對的未知命運:https://bbc.in/35Lwsj1
→緬甸少數民族爭自由 緬北戰事頻傳:https://bit.ly/3moVudX
→民主轉型未帶來言論自由 緬甸普立茲獎得主指控:國家仍由罪犯掌權:https://bit.ly/2ZKfldP
→羅興亞聽證落幕 翁山蘇姬否認種族滅絕:https://bit.ly/33FgwfN
→人權鬥士淪屠夫? 翁山蘇姬否認屠殺洛興雅人:https://bit.ly/2RyMBAn
→昔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為何親上火線為「種族清洗」辯護?:https://bit.ly/2ZNvMpP
→翁山蘇姬親上國際法庭勇氣可嘉,但不能合理化軍政府對羅興亞人犯下的暴行:https://bit.ly/3iIdZHV
→【羅興亞人遭迫害】緬甸、孟加拉觸犯「危害人類罪」 國際刑事法庭調查翁山蘇姬:https://bit.ly/3hF2KPl
→軍方阻饒 緬甸憲法修正案再次受挫:https://bit.ly/2H6n3IF
→Burma's Hidden History — Talking Politics:https://bit.ly/3iDEgqM
→化身直播主、手縫口罩PO網!翁山蘇姬首開臉書推廣防疫 人氣大增也帶來隱憂:https://bit.ly/3iE66U1
→緬甸11月舉行國會大選:翁山蘇姬正式宣布參選,尋求第二執政任期:https://bit.ly/3kuvIDl
→緬甸逃兵的「羅興亞屠殺自白」:良心或被迫?首度公開的軍人證詞爭議:https://bit.ly/35Igpm7
【 延伸閱讀 】
→馮嘉誠:為何緬甸軍方容許反對黨大捷?:https://bit.ly/3mv3b2k
→馮嘉誠:羅興亞人的悲歌,與昂山素姬的窘局:https://bit.ly/33BrT8r
→馮嘉誠:羅興亞人道危機,被忽略的緬甸內部角力:https://bit.ly/3hGbEfp
→馮嘉誠:「黑化」的昂山素姬,是固執的理想主義者,還是善變的現實政治家?:https://bit.ly/3mtajMs
→《羅興亞危機》難民與孟加拉衝突愈演愈烈,遭政府斷絕手機通訊:恐將淪入更黑暗深淵 :https://bit.ly/3hFp9M4
→圍繞羅興亞人的資訊戰:當臉書變失控巨獸,緬甸政府反成最大贏家? :https://bit.ly/35J401j
→還記得緬甸「羅興亞人」危機嗎?現在,他們成了馬來西亞的兩難習題 :https://bit.ly/3iFvRDn
→「佛教賓拉登」觸怒軍方底線?緬甸通緝激進和尚威拉杜:https://bit.ly/2ZIWiAo
→緬甸邊境戰火:逃難恐慌,政府部隊、若開軍、羅興亞人三方亂鬥:https://bit.ly/3mtWy03
→她是緬甸若開叛軍首領夫人,聯合國難民署為何出手保護這位爭議人物?:https://bit.ly/35IuArk
→阿拉干軍是若開邦的希望還是災難?雖有傳出新冠病例,但疫情的傷害遠遠不及戰火:https://bit.ly/32E52tJ
→緬甸玉礦礦災162死 6公尺高土石流逃都來不及:https://bit.ly/3iA3PsO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gloVgJv8NQ/hqdefault.jpg)
羅興亞難民危機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歐洲與俄羅斯關係不好可以看遠因、近因和其中的導火線跟後果。這其中都跟普丁2000年開始擔任俄羅斯領導人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先講遠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多數學者都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這大概沒有什麼爭議,但問題就是這個結果是誰造成的。
歐洲議會在2019年通過決議案,指責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二戰爆發主因,在這個條約中,蘇聯和納粹德國決定瓜分波蘭。歐洲議會也說當初是蘇聯資助希特勒侵略西歐。
不過普丁卻認為,英美等國家,從一戰開始就壓榨德國,才導致納粹崛起,英法也在1938年跟納粹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加上波蘭自私自利,一起犧牲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最後導致二戰爆發。
歐洲就指責普丁想要改寫歷史,達到個人的目的,也就是透過蘇聯在1945年的軍事勝利來激發今天俄羅斯人的民族自豪感。對普丁來說,二戰主題是俄羅斯復興的說法、包括俄羅斯如何成為強國、這是他提升國家觀念和團結俄羅斯人的基礎。所以他一有機會就談到這個「偉大的護國戰爭」,在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跟前蘇聯國家領導人的非正式會晤中,在與企業家的會晤中,以及在對將軍們的講話中,都提到了二戰。
某種程度上普丁也沒說錯,蘇聯在二戰中的勝利也為今日的俄羅斯贏得了戰後世界秩序的領導地位,包括新的領土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
近因有很多,包括敘利亞和烏克蘭戰爭,以及俄羅斯政治干預等動作,也讓歐俄關係逐漸惡化。這裡面有一連串剪不斷理還亂的可怕細節。我們看俄羅斯和歐盟就好。敘利亞的戰爭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進入第9年,其中,俄羅斯支持的是現任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兩國在政治經濟到軍事上傳統以來就有緊密合作。歐盟雖然主要基調是與美國結盟反對阿塞德政權,但是對於要不要派兵強烈對抗有不同意見。這場戰爭導致大量難民逃往歐洲,更是讓歐盟成為受害者,也讓歐洲持續整合出現阻力。
這在烏克蘭政治危機中也展露無遺。歐盟跟美國一樣反對俄羅斯干預烏克蘭主權,併吞克里米亞。歐盟也持續針對俄羅斯的金融、防務、軍民兩用產品及能源領域實施制裁。但是他們也無法放手一博,因為歐洲有四分之一的天然氣來源是來自俄羅斯,如果雙方交惡,俄羅斯切斷天然氣,寒冷的歐洲冬天沒有暖氣那後果會很可怕。
看起來歐盟還有得擔心,因為俄羅斯公投後,很多價值跟歐盟越差越遠。反歐盟的普丁還可以執政到2036年;歐盟針對這個公投也發表聲明嚴厲批評,表示俄羅斯政府不讓選民有機會針對這個公投進行充分的討論,在訊息不平等下,出現了很多違規的狀況,包括有選民被脅迫、還有人多次投票、或是違反投票保密規定,甚至還有警察對在場觀察的記者實施暴力等等指控。歐盟也批評修改憲法讓俄羅斯法律優於國際法,是不尊重國際秩序,包括執行歐洲人權法院判決的義務。
而且很明顯我們看到在美國逐漸失去領導地位的同時,其他民主國家聯盟包括歐盟對於極權國家的興起基本上是束手無策,除了口頭譴責跟有限制裁,基本上就是七嘴八舌拿不出決心切掉爛根。的確,我們從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還有對於普丁的持續掌權,都可以看到價值擺旁邊,利益放中間的國際社會。我一再強調,多知道國際時事除了增進國際觀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們自己的位置,去思考我們身處的世界正在往什麼方向發展。這些事情其實離我們並不遠,而影響的關鍵可能就是我們某個人手上的一票或是政治參與。歡迎大家跟我們分享這一集關於俄羅斯和普丁討論後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AXktLS2QUo/hqdefault.jpg)
羅興亞難民危機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緬甸國家顧問翁山蘇姬和孟加拉簽署協議,將62萬名逃往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遣返回緬甸。羅興亞人過去幾個月受到怎樣的迫害?而這項協議會是危機落幕的象徵,或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
完整全文: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41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EpV58N3te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5gONmqRllJWfd7M5IX6WZF_1z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