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我罷了,condom我也做了?
封關救港,刻不容緩
原來這只是一個口號,而不是行動😞
過往的大三罷總是難以動搖醫護謹守崗位的堅持,不僅是大眾的道德綁架,左一句救人天職,右一句共渡時艱,把我們勒緊。
如此熱愛工作,是愛,還是責任?
Why not both?
愛,我愛我的同事兼戰友,即使病倒也不輕易請病假,哪怕自己的缺席為同事的工作量百上加斤。
責任,我有責任照顧病人,縱然遇上不體諒或無理的病人,就算被出言中傷,或甚出手打傷,我們也保持專業地治理病人,不會將個人怒氣發洩他人身上,因為醫治與照料是我們醫護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專業。
多年來香港醫療陷入每況愈下的狀態,不論是服務質素還是員工士氣,無他,「蔗渣價錢,燒鵝質素」是醫管局的宗旨,向來肥上瘦下,前線資源與人手一年比一年緊張。我們也想提供更貼心的照料,但無奈病人太多,paper work更多,而高層只躲在冷氣房不吃人間煙火,不解前線辛勞,攪盡腦汁的不是如何解決人手問題,而是增加更多所謂的assessment forms,寫了就當做了,責任制下人人自保,結果原本理想中的Total Patient Care也變成了Total Paper Care,試問還有質素可言嗎?士氣還能盪存嗎?
以上問題堆積多年,但醫護並沒有以罷工來爭取個人利益,沒有用罷工向政府施壓以求增加資源與人手。
我們都沒有想過罷工,因為大家都是本著「做到就做」的心態盡力做,這才是真正的共渡時艱,而非高層微服出巡,每人派一粒魚蛋就可以稱上的「共渡時艱」(我做了三年內科,半粒魚蛋都無吃過)。如果你覺得醫護貪戀優厚薪金,份糧包既,為何我們仍選擇留在人工低但工作量高很多倍的公立醫院?我自問沒有崇高大志要救世為懷,但我相信留下的同事或又或少都抱著熱誠,想為社會上最需要的人服務。從來都說,忙,不打緊,只要齊上齊落,熱誠也可愈燒愈火紅;但面對政府的漠視民意,面對高層的冷眼旁觀,再面對市民的無理指責,多火紅的熱誠也化為一地灰燼。
五日,罷工,我們罷了,但我們得到什麼?我們不是要求個人榮辱,只求政府封關救港,以免更多無辜的生命病逝,更不想醫護在政府不加防疫之下被推上前線送死,每日飽受壓力,憂心忡忡地祈求不要在新聞上聽到熟悉的名字變成了第x個確診個案。當知道曾經工作過的病房出現了確診個案,同事們都懷疑被感染,發燒的發燒、咳的咳...那天晚上,我忍不住擔心到落淚,及後每次想起同事在高層面前訴說大家有多無助多擔心,眼又忍不住再次通紅,他們不只是醫護,他們還是我的戰友我的朋友。
但到了現在,除了政府沒有全面封關,更可笑地叫來港人士自願自我隔離14日;另一邊廂的醫管局還不願公開個人防疫裝備的存貨有多少,面對疫症第一線的急症室同事也高呼N95只可一人一日用一個,又有病房曾下令不可穿full gear以免引起公眾恐慌,又有病房把個人防疫裝備上鎖,又、又、又...沒有足夠的個人防疫裝備,叫大家怎麼能衝上前線作炮灰送死?
可惜這五日過去了,大家最關心的又是什麼?
「兩盒 thanks!」
「惠康百佳無哂米啦!」
「廁紙呢?搶返幾條先啦!」
「水又夠唔夠,買到幾多就幾多!」
也許香港人真的不值得擁有愛她的人,大家都口裡說愛但身體沒行動,這是資本主義的錯嗎?讓香港人都期望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回報,如何把成本壓到最低?就是自己不付出,期待他人付出,贏了就共享成果,輸了就指責付出者不夠齊心協力。
這一代香港人,
也許將失去一班曾經懷有熱誠的醫護人員。
今日,罷了第五天,灰心到極。
請告訴我,我們不是condom,好嗎?
#罷了五日仍沒有一場與高層的公開對話
#要求對話但高層cut工會線
#林鄭政府繼續聲東擊西拒絕直接回應訴求
#高層麻煩你示範下唔夠gear之下點樣出黎做前線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