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七月到了,鬼門開,各式各樣的鬼魅跑了出來.
有柯文哲要陳佩琪擔任精神領袖,有陳玉珍嚷嚷著要去東沙島干預國防,有太空人邱淑媞跑出來吶喊,「重手傷害基層,如何打仗?」,她發表一篇官場現形記,批評彰化衛生局被政風調查,她語帶諷刺地,扮演起她心目中的指揮中心,「長官明明就說入境不驗,怎麼還有人白目去驗?」、「更不要說前陣子的萬人篩檢了,撈出一堆漏網之魚,害主張不檢驗的大官顏面無光,如此 『犯上』、怎不罪大惡極呢?」彷彿彰化衛生局被調查,只是因為彰化篩了確診個案,戳破了中央所隱瞞的疫情,所以令大官不悅.
邱淑媞喜孜孜的發出警訊,宛若當年她太空裝傳來的「嗶嗶」聲,大聲的警告全國,氧氣筒的氧氣不足,要多多補充.
接著,有台民黨立委蔡璧如接力,「陳時中此舉是防疫神話被戳破而惱羞成怒,用政風行為迫害國家人才,糟蹋防疫第一線人員的苦心,重挫第一線防疫士氣」
又有羅智強痛批「好大官威,陳時中什麼時候成了共產黨,竟容不下台灣版的李文亮」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登高一呼「陳時中下台!」
這一連串完美的演出,如果照著各大國民黨、台民黨串聯的劇本走,恐怕陳時中被胡亂罵了一番,成為十大惡人之首,既然是惡人,就乖乖下台,連辯駁都不用,我們不想聽,台灣人傻呼呼的,拆了自己防疫的屏障,照著他們完全沒有根據,也無風險評估,充滿不確定性的普篩邏輯走,說是普篩,不如說是亂篩.於是台灣從防疫第一的文明島國,將進入國民黨指揮,民進黨負責的黑暗時代,全島恐怕成為一群無知學者的實驗場.
在這亂流之中,不得不佩服聯合報,刊載一連串的組合拳,諸如「台灣輸出病毒」、「政府查辦『吹哨者』讓人覺得似曾相識」、「陳時中下令調查彰化衛生局 是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嗎?」、「政風查彰化衛局 施文儀:啼笑皆非」、「陳時中不普篩真相 『健保三倍券』讓醫護淪醫奴」、「【重磅快評】陳時中令政風查吹哨者 怕防疫神話倒了?」
加上種種引用過氣政客的話語當作一種至理名言的深度報導,不具名主筆室的各種謬論,其出手之快、狠、準,堪稱中華民國媒體界中,無人能出其右的「王八拳」王者,我想,連紅媒中時都甘拜下風.
不過邱淑媞倒是點出了一個重點,
「中央發布案例後被質疑入境無症狀不是不採檢嗎?次日宣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已下令政風進行調查.」
是阿,當初不是同一批人,質疑案485,來自美國的少年,「不是沒有普篩嗎?無症狀為何可以在居家檢疫第11天接受採檢?」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罵個臭頭,嘲諷「滾動式篩檢」、「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時鐘就是可以搖可以擺」,甚至,「跟共產黨一樣,能蓋就蓋,抓到亂蓋.」
結果,被發現這並不是指揮中心的本意,是彰化縣衛生局的獨斷,陳時中請政風處徹查,又變成,
「好大官威,陳時中什麼時候成了共產黨,竟容不下台灣版的李文亮.」
由此可知,這一幫人眼中,無論怎麼做,都是不對的,任何行為,都可以描述成「跟共產黨一樣」,這就是典型的共產黨鬥爭手法.
我只看到一群共產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把對方抹成跟自己一樣下賤.
形容彰化衛生局長是「吹哨人」,又說「牙醫當衛福部長,台大公衛只能當衛生局長」,諷刺陳時中不懂專業,好像忘了這個牙醫,如何帶領台灣人度過險境,換得世界上風雨飄搖,美麗之島卻得以免除疫病的榮景,而這將病毒阻絕境外的功績,竟然比不上僅只是篩到一名還在隔離中的確診者,這樣目光,狹小如豆.
葉彥伯是否為吹哨人呢?這樣的比喻,似乎是種混淆,吹哨者(Whistleblower),又可以稱為扒糞者,舉報者,告密人,換句話說,是揭露一個組織內部非法的、不誠實的或者有不正當行為的人,吹哨的行為有分幾種,對內揭露,或者對外揭露,吹哨人可以選擇將有關資料交予第三方組織,吹哨人往往容易遭受被吹哨者的報復性打擊.
我們看彰化衛生局違法實施普篩,甚至不讓指揮中心知情,將還在隔離中的人抓出來實施核酸檢測,要他們自行到醫院,而當中還發生了採檢防護不確實,使受驗者置入傳染的風險之中,例如自行用走路、騎腳踏車去醫院,甚至照x光片,前一人測完,後一人立即躺下的情況.
在這邊有個謬誤存在,雖然葉彥伯不斷強調一切依照中央程序,或者有人不斷引述陳時中所稱,受檢者自行搭車、家人陪同去受檢沒有問題,甚至跳針到磐石艦的情況,這些都是在狡辯.
陳時中所稱的情況,是在cdc或者衛生局照著正當程序,請人去受驗的情況,這是特殊情況,彰化衛生局自作主張,還找了1500人離家檢驗,這本身就是來源不正當的毒樹果,不應該叫出去的,你叫出去,使之曝露在額外的風險之中,那就不是正常情況可以將之合理化的,而1500例,又加強了這種風險,這是很明顯的例外凌駕通則,把不正常的當成正常,這就是看到救護車闖紅燈,所以每個人通通都可以闖紅燈一樣,是去語境的謬誤.
我們不會將隔離者擅自外出,自己開車,就等同於依照正常指示下開車前往檢驗,或者說,因為指揮中心請人開車自行前往,就等於隔離者開車這件事沒有風險,而不能被指出.
而又有基層的護理師爆料,長官為了研究要我們去欺騙民眾,FB上請居家檢疫的民眾去採檢是真的事情,他們那時覺得不可思議,但又不能對外說什麼.
而彰化另一件萬人抗體檢測報告,也是逼迫衛生所人員打電話請出關的民眾來抽,若民眾不來,還要寫檢討報告.
亦有醫護人員出面指稱,彰化衛生局為了普篩研究,強迫基層醫護抽血,「突然要篩檢彰化境內醫護人員有無感染肺結核,所以大家只能配合,也都被抽了兩管血、皮下測試.但我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有被拿去做跟肺炎相關的研究,問題是,問卷單張上完全沒有跟肺炎相關的文字說明,實在很難接受這樣不光明正大的作法…」
由此可見,真正的吹哨人,是這些醫護,甚至是陳時中,他請第三方政風處調查,卻遭受報復性打擊,而彰化擅自違法普篩的行為,一開始被懷疑是指揮中心幹的,被指控標準不一,當指揮中心調查的時候,又是指揮中心不對,被指控是共產黨、東廠.
這群人,就是不管對或錯,一律都是指揮中心不對,他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防疫,而是要把防疫的主責者弄垮,而完全不顧是否會使台灣疫情蔓延,連自己也受害,這些人,完全就是一群母親的子宮裡,腦部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孩,急著扯掉母親的子宮,認為自己就能加快出生,其實是快速死亡,既任性,又悲哀.
怎麼看,都是這一群智障,把吹簫的人當成在吹哨,而吹哨人試圖吹起哨子的時候,他們急著打擊他,扯下他的哨子,塞在闖禍者的嘴裡,他們害怕真相被揭露,所以惡人先告狀,要讓真正的吹哨人淹死在謊言裡面,讓世界填滿他們美妙的簫聲.
不如這麼說,國民黨這些人,台民黨的四趴白共,還有聯合報的主筆室,真的是會下地獄的阿.
為何說,「彰化模式」是行不通的呢?
雖然他篩出了還在隔離中的一人,但是篩了1400人才得出了那麼1位,顯然成本效益不成正比,篩檢能量是有限的,這樣子假公濟私,任意普篩的結果,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這麼一點研究中的自滿,故意挑病毒量最高的時候,硬要隔離者出來篩檢,使群眾曝露在感染的風險之中,是以,有隔離一天就被抓出來篩的,三天被抓出來篩的,還有十天被抓出來篩的,浮動的標準,彰化衛生局說了算,如此為篩而篩,製造出多少破口呢?
又,「彰化模式」跑出的結果顯而易見,我們可以從吹哨人的口中看出端倪,一名彰化民眾,沒有症狀時,被要求篩檢,等到出現症況的時候,又因為已經過14天,只能自行到急診篩檢,而且還要自費.
由此來看,這樣的篩檢,並不是聚焦在防疫,或者以患者本身需求為出發點,而是聚焦在衛生所的需求,他們希望能篩出病毒而已.
這有什麼差別呢?當你只是單純的為了篩出病毒,就跟手術開刀只是為了數據,而不是為了拯救生命一樣,人將不是人,只是被篩檢的有機體,為了篩出無症狀感染者的一個病毒,將應該被篩檢的,有症狀高風險的人置若罔聞,甚至為了追求篩出病毒,而將患者容易出現病毒的情境,曝露在群眾的風險之中,捨本,而逐末,即使篩到了一個,但是漏接了好幾個,甚至主動製造破口,「檢疫能量是有限的」,依照「彰化模式」,就是把能量打在無症狀者身上,而分散了有症狀者的能量,其對照的例子,應是比利時工程師,他在台灣的接觸者全為陰性,而肺部病毒存在時間至少3個月以上,感染地應在英國或比利時,他們抓的,就是這個沒被發現,但體內存有病毒的「無症狀傳染者」,研判他會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進行病毒傳播,造成社區感染,然而,這位工程師顯然並沒有造成傳染跡象,而且本身的抗體毒值正下降中,所以「無症狀傳染者」是否會造成真正的損害,有待商榷,當他出現症狀時,有可能會被篩檢到,他沒出現時,不具感染力,有自行康復的可能.
是否要為一個極端的例子,而改變整體策略?但可以知道的是,就算改變策略也不會是「彰化模式」,他比較像普篩前進行的前置實驗,以研究為目的,導致檢疫能量一半分給正常的情境,一半分給不為人知的「類普篩」情境,減少有症狀者的篩檢機會,給無症狀者較多的篩檢機會,這無疑是為了大海,放棄漱口杯,但任誰都知道,漱口杯撈針比大海撈針還來的有效率,「彰化模式」稱不上是「精準篩檢」,他是不精準的,不但不適用彰化,也不適用全台灣.
誠如彰化縣長王惠美所說,「都是經過我王惠美同意的,要不要一併來把我調查一下,十歲的孩子,如果我們沒有篩出來,他就在社區趴趴走,他是不是一個未爆彈,那我們這樣做哪裡錯.」
這是假定,十歲孩子出現症狀後,不會被篩檢到,在隔離期間或隔離之後,十歲孩子被遺漏之後,會是無症狀的傳播者,然而,現行檢疫有其科學根據,普篩邏輯的彰化模式,存在太多的假設和推論,而且沒有效率,更有根本的公平性問題,和造成指揮系統混亂的問題.
部分民眾的心理,對於普篩的期待是,能確定自己有沒有病,而免除恐懼,對於無症狀者的篩檢,我們要問的是,為何是彰化?還有一個人可以篩兩次,一次精準篩檢、一次萬人篩檢,而萬人篩檢表面上是研究,實則有顯著的目的性,要求政府普篩,改變現行防疫策略,而這份即將到來(?)的報告,反而像是想把防疫主導權操之在己的政治籌碼,用來威脅和推翻現行檢疫政策,滿足少數群眾的「政府隱瞞疫情」、「無症狀傳染者到處造成社區傳播」、「民進黨政府蓋牌」的想像.
而到了報告應該公布的時候,卻搶先蓋牌了,彰化推給台大公衛主導,台大公衛稱代表他個人,這個彰化萬人血清檢驗報告,還沒經過同儕審查,也不確定受檢者是否知情同意,科技部表示,當初申請計畫內容並未包含血清抗體調查計畫,而報告也沒通過研究倫理審查.
如果要進行無症狀的額外篩檢,也應該是針對疫情較為嚴重的台北、新北,什麼時候會是彰化?而王惠美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說「錢是中央出的」,簡直是慷全民之慨,這個縣長領導下的彰化縣,不服從防疫指揮,使系統混亂,私下普篩,又稱所有的案例都在電腦上,這種浮報的案例,不會造成系統混淆,導致指揮中心誤判嗎?為何要使全台灣人置入風險,然後彰化縣好處全拿?生雞蛋無,放雞屎有,飼料又吃得特別多,這個縣長是不是自認為彰化縣好就好,全台灣死人無所謂?
何等短淺的眼光,卻自稱超前部署,何等自私的思維,卻說是在守護全民健康.
可謂是,惠美一人爽,全台火葬場.
王惠美如要負責,就應該現在下台負責.
而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稱「搞不懂政府為什麼這麼做?台灣怎麼了?很難過!」又搖頭晃腦地表示「如果所有縣市都可以如此積極檢測找出無症狀者,就可以堵住這類型個案進一步傳播,讓疫情不致於擴散到社區.」
這是顯著的公私不分,將少數集團的個人利益,替代掉整體公眾福祉,明明為了私利,卻說成是為了大家,明明是一個人犯了錯誤,卻指控整個台灣有問題,這樣的謊言,不但自私,而且卑鄙,乃至於如果全台灣都照著「彰化模式」去「積極檢測」,那不出三天,全台即將淪陷,若每個人都偷天換日,陽奉陰違,隱瞞指揮中心,私自檢測,各行其是,上情下不達,下情上不通,則防疫必將癱瘓,檢疫能量必然會虛擲,被分食殆盡,當境外阻絕一垮,那就真的趁了這些智障的意,台灣社區感染流行,只能開始普篩.
管子曰,
「夫國有四亡,令求不出謂之滅,出而道留謂之擁,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故夫滅、侵、塞、擁之所生,從法之不立也.」
指揮中心一開始的令發不出去,這叫滅;發到了中途即停滯,這叫擁;下面的聲音傳不到上面去,這叫塞,下面的聲音傳到一半,變成全然不相干的玩意兒,叫做侵.
至於詹長權此類學者,看起來像個學者,其實根本是教宗,無論是說什麼比利時工程師在台灣感染,還是彰化違法普篩莫名跑出來圍事,責推台灣人,或者是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整日宣稱有無症狀感染者,要普篩,後來又強調自己從未使用「普篩」一詞,然而,無論是「陳秀熙建議 台灣應盡快展開新冠肺炎普篩」、「比利時工程師入境三個月後感染 陳秀熙:凸顯入境普篩重要性」,都可看出他如老媽一般,諄諄教誨,耳提面命.
而「全面實施境外檢測」、「台灣防疫部署下一步?陳秀熙:在快篩抗體試劑」、「陳秀熙尤其推崇德國大規模社區篩檢」、「抗體快篩是全世界現在思考的防疫重點,也是台灣最快五、六月以後無法迴避的議題.」、「過去我們是採用症狀的篩檢,我一直講的是說,我講的是擴大檢查,在境外的擴大檢查,可是如果我今天可以做快篩,加二階段的確診的核酸系列.」無一不是普篩或者入境普篩的邏輯,都是要改變現實的篩檢制度.
而這兩個自稱台大公衛學者,又提倡減少居家檢疫天數,增加檢疫次數,如冰島不分對象,兩次篩檢配合居家檢疫五天,以入境普篩替代14天檢疫隔離.
五月的時候,疫情趨緩,開始有解封的聲浪,詹長權表示,冰島是全球每單位人口檢測做最多的國家,冰島和目前大多數國家一樣,實施入境需檢疫14天的規定,不過,冰島政府預計在6月15日前決定,讓到達的旅客都接受核酸檢測,只要結果為陰性就可入境,不必再檢疫14天.
陳秀熙表示,解封後要思考對經貿活動造成的影響,全世界已經有多地進行大規模抗體檢測計畫,檢測計畫變成取代14天檢疫的方法.並稱因應未來可能有大量境外移入個案,要配合血清監測計畫.
六月份的時候,發生日本女留學生在台染疫事件,疫情轉而嚴峻,「入境普篩不可避免!台大公衛:下階段防疫可借鏡冰島『代替14天檢疫隔離』」陳秀熙表示,「該名女學生2月入境台灣,6月下旬返國在機場檢疫遭到確診,其間有4個月時間,要說2月先遭感染入境持續維持無症狀,機會非常的低.」暗示在台灣被感染,但事實上,日本女學生在台接觸者全為陰性,7月時自費篩檢亦顯示為陰性.
陳秀熙指出,透過日本女學生個案,應該重新考量入境檢測措施的必要性以及外籍人士的防疫措施檢討,另他也提到,台灣社會很在意是否零確診破功,應該慢慢轉成著重於「零新冠重症、死亡個案」.詹長權則進一步說,「入境普篩不可避免.」又講起冰島來,「他們已經開始入境檢測替代14天隔離檢疫」.
7月的時候,疫情又趨緩,詹長權又建議,台灣邊境解封可比照冰島,採取入境檢測或14天隔離檢疫兩者擇一的方式.
8月份,台灣一例返港的女性確診,又掀起台灣輸出病毒的聲浪,然而,該返港女性第一次採檢為陰性,第二次為陽性,在港居家檢疫曾逃跑,被香港列為本土病例,亦有越南移工,自台返國被確診為陽性,事後通知,是在越南隔離時被傳染.
陳秀熙表示,建議採取「精準入境」策略,例如高風險國家除入境檢測,檢疫第五天二採;中風險國家入境者檢疫第五天採檢;低風險國家維持居家檢疫14天,如此可將境外漏網之魚降到極低,這又是在偷渡入境普篩.
台大公衛學院又於12日發表,「入境旅客是否應全面篩檢?」記者會,陳秀熙又籲入境檢測2次,居家檢疫縮短至5天.
19日,檢疫旅館拉警報,陳秀熙建議,現行一律隔離檢疫14天政策下,檢疫旅館不夠、檢疫量能緊繃已是無可迴避的議題,中央應慎重考慮依照入境國風險分層進行一到兩次篩檢,可兼顧縮短檢疫天數和保護社區.
20日,「籲入境者兩次篩檢 陳秀熙:居家檢疫5天成本更低」,又以居家檢疫一天1000元、檢驗一次3000元加以計算,結論是「入境檢驗+居家檢疫5天再次檢驗」最便宜.
總而言之,疫情不管趨緩,還是嚴峻,這兩位學者就是一律照冰島模式,縮短檢疫天數和入境普篩就對了,防疫旅館不足,扯入境普篩,有疑似自台灣返國確診案例,也一律說是在台灣感染,所以要入境普篩.
這都是先有定見,再由其他案例和情境套入,說如此這般要這樣才對,結論通常只有一種,入境普篩,這叫做傳教,並非科學.
這兩人天天開入境普篩佈道大會,台大公衛學院簡直是他們的禁臠,可以說是普篩的傳教士.
事實上,如果要擴大篩檢,也應該是針對有症狀者,例如本土上,今年或去年,有肺炎、氣喘、呼吸道症狀者,應以他們為目標,而非鎖定無症狀傳染者,對著假想的敵人打空氣.
先前指揮中心曾就沒有旅遊史也沒有接觸史的第19例肺炎死者進行回溯採檢,如果真的懷疑本土有感染,應該是朝這個風向去尋找.
而全台最大的普篩仔,大概非新北侯友宜莫屬.
這傢伙明明是個外行,先前說要封城,又在彰化在隔離時篩出個案登高一呼,要全面普篩,侯稱「令人想到到底有多少無症狀確診者,因為無篩檢而出去」,又指出「彰化衛生局篩檢出無症狀確診者,是中央律定範圍外的對象,是否成為破口,再次呼籲中央針對入境者要全面普篩,再加上居家檢疫、自主健康3層保護,彰化這件事就證明入境者沒有全面普篩,會讓國人害怕.」
後來風向大變,彰化被發現根本是違法普篩,這個普篩仔又自爽的表示,「至於中央研擬對於12個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全面普篩,侯友宜說,謝謝中央聽到他今年3月份就開始提到,入境者在居家檢疫要全面普篩,再加上嚴格的居家檢疫,雖然剛開始(中央)沒有採取作為,陸陸續續開始評估高風險(國家)先來做全面普篩,起碼要再做滾動式修正,落實當時他所提到的入境者全面普篩的目標跟方向.」
簡直是高虹安上身,結果被發現這個12國普篩根本是被放出來的風向,根本沒這回事.
侯友宜在事發之時,上演這12國記來轉移焦點,從3月開始不斷增添柴火,結果火越燒越旺,一發不可收拾,等到國民黨開始要求14縣市一齊普篩,上演14國記,這個全國最大的普篩仔又縮了回去,一面稱,「目前新北市跟中央一定是並肩作戰.」另一面又稱「他在今年3月就不斷強調入境全面普篩,將病毒阻絕於境外,希望中央重視地方的聲音」,一面說「量能夠的時候,他希望能夠普篩,若不足,先從高風險國家先做」另一面又煞有其事地大喊團結,「同的敵人是病毒不是自己人」,這種三面手法,普篩也要幹,會配合中央,又要當公道伯呼籲大家別吵架,卑鄙猴之助,不是浪得虛名.
至於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他可能以為自己是背著天庭盜取天火,送往地上的人間,一副俠醫精神,但他不知道的是,天庭不是天庭,也和彰化一樣,都在人間,隨意盜取篩檢能量,是一過,被發現後吶喊基層士氣被打擊,是貳過,拿眾人的火替自己取暖,根本是打擊全體基層和百姓的士氣;被發現後訴諸悲情,為自己開脫,卻釀起鬥爭,和國民黨串聯,惡人先告狀,劍指指揮官陳時中,這就是在打擊全體防疫的士氣.
當他跟著一群衛生局基層人員,接受王惠美的獻花,搞成一副悲壯的場面,說的一副為基層的樣子,實際上,只是拿基層工作人員們當擋箭牌,他們要陪局長獻花,又要被抽血,如同做直銷一樣去拉篩檢,葉局長可曾想過他們被當成工具人的心情?
他以為自己是普羅米修斯,但實際上,比較像馬謖.
諸葛亮叫馬謖守街亭,要依水在山下設陣,豈知這馬跑上山去,稱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背水一戰」,說我軍居高臨下,敵兵無所遁形,哈哈大笑三聲,擅自更改策略,結果卻斷了水源,失了街亭,大敗而歸.
他把大敗說成是大勝,抗命違規,說成是服膺指揮,我有裁量權,應該要被斬了,周圍一干馬稷幫,卻跑去斬諸葛亮,還要蜀軍全部都要用街亭佈陣,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
照他的佈陣,蜀軍兵力是用之不竭,蜀軍糧草是吃之不盡,蜀軍水源是靠天降甘霖,蜀軍指揮可以是多頭馬車,恐怕只有全國陷之死地,無人可以後生.
彥伯,可謂台灣之幼常也.
後疫情時代,我們要面對的,可能不只是病毒而已,還有應著病毒而起的,「後疫情時代臆病症候群」.
臆病,在日文中有膽小的意思,亦有疑神疑鬼,徒增痛苦的意思,在疫情的當下,遏止心中的不確定感,恐慌的心情,比災難本身造成的結果,還要重要,所以,與其擔心自己有沒有生病,不如祈禱疫病直接降臨,讓自己染病,讓災害直接發生,這樣子,大家都清楚了,大家都平等了,不用再擔心病毒在哪裏了,把自己遭遇到的各種煩惱,都與未曾謀面的病毒相連結,只要確認自己生了病,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不安全的,那就可以歸因各式各樣的煩惱.
而這樣的心情,就會被一群想法完全相反的菁英(他們自認為)所利用,他們期盼更多的災難,更多的恐慌,好讓自己支配群眾,實踐自己心中的模型,他們像是一群好戰的戰士期盼戰爭,也像是膽小僧侶,躲在幕後用信仰驅趕羔羊,無論如何,這都是野心,而非真心為了群眾福祉,他們迫切證明自己的智慧,自己是有用處的,如此,就墮入了理性的漏洞,誠如霍克海默所說,
「一種思想的發展,這種發展只以最有效的方法為目標,而不反思目標的合法性,將人變成單調的器具,而不承認人本身及目的的社會.」
這些人,不算是專家,頂多算是專業而且訓練有素的狗.
這群台大公衛學者,在想著篩檢別人之前,不如先去台大精神科做一下精神鑑定吧.
而另一群政治狂熱的戰士,他們認為現階段台灣防疫的成果,阻礙了自己的利益,卻忘了,自己的生命也在防疫保護傘的庇蔭之下,先有健康無虞的身體,才有他們出的那張嘴.
他們像群賭徒,四處丟擲硬幣,與人打賭,「等一下就會發生地震」,等到地震發生,房屋崩垮,就連他打賭的所在,酒店也垮了,他們仍滿意地看著那群四處奔逃的人,高興地對他說「你看,我說的對吧?」
這群人不信任台灣的防疫結果,拼命想戳破他以探求所謂的「真相」,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他們把災難視為是支撐自己動搖的世界,的一種莫須有的憑依,這種病態的連結,將會使得人們祈禱災難發生,當所有人的世界搖搖晃晃,自己的世界才能感到穩固,這種「我對你錯」的思維,其實是不理性的災難關聯.
若是要探求「真相」,戳破「神話」,那還算好了,就怕他們主動製造災難,這些「後疫情時代臆病症候群」的下一步,恐怕就是自己主動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引入病毒,造成大流行,來證明自己的普篩之正確,台灣防疫是假的,都在蓋牌,台灣輸出病毒,台灣跟中國一樣爛,陳時中下台...等等,病態的思想.
神父曾以大衛迎戰歌利亞來比喻,那些求取「夾縫中自由」的人們.
面對龐大的巨人,大衛只有從拉谷溪水中挑選的五顆石頭.
儘管是這樣強烈的不對等,但人們從來不會放棄在地上放上釘子,希望讓大衛踩到,讓這樣的不對等再更增加一些.
儘管他們知道,每擋下巨人揮舞的粗大手臂,就增加了每個人的生機,大衛倒下了,他們也無法倖免.
但是此時奮戰的大衛,那個嬌小的身影,在他們眼中,卻比巨人還要龐大,還要來的感到壓力.
他讓他們沒辦法做平常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提問一些無腦的問題,發明一些無腦的理論,或者是狂幹民進黨.
但他們不知道,這個不自由不是大衛造成的,而是巨人,和他愉快的非利士夥伴,所造成的.
陳時中不是病毒.
拿走你的釘子,停止扯後腿,看看那些奮戰的人,他們的肩膀,都跟你一樣瘦削.
你應該看著他們的堅強而堅強,而不是因為忌妒蒙蔽了雙眼.
你應該是個大衛,一起對抗巨人,守護自己的家園,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RRHH #Spencer #LAN #Jean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守護台灣防疫】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3萬的網紅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唐綺陽11/18-11/24星座運勢週報】 我想,透過上一週的諸多「災難、錯愕」事件,不管是「原本的衝突更擴大」,或「臉書技術故障」引發陰謀聯想,或香港大學成為戰場…(木射手衝刺,至12/3),或政壇動作頻頻,網路上假消息滿天飛等…在在都讓人感到「恐懼與黑暗」,大家已經充分感覺到「過運、翻篇」星...
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月25日宣布緊急事態宣言解除,電視台看似即將駛出這座黑暗隧道後,但迎接他們的可能是一座又一座新挑戰與更加嚴峻的現實。
重新開拍後,電視台皆採以嚴格的感染防止對策:主要演員在排戲或休息時,必須戴上塑膠隔板(口罩會掉妝),劇組也嚴守戴口罩、減少外景拍攝、禁止送慰勞品(差し入れ)、限制攝影棚人數,以及減少面對面吃飯、臨演多的場合。
但是面對限制拍攝時數等於增加拍攝天數、保持安全距離代表外景巴士數與經費暴增、演員們避不見面,和樂融融的氣氛可能會消失等問題,仍是考驗劇組在經費被削減、支出增加下的危機處理能力,可說是雪上加霜、毒上加慘。
綜藝節目方面,以鄉間散步、旅遊等必須與當地居民互動、全日本跑透透的外景節目,即便緊急事態解除仍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疫情前的拍攝狀態。此外,儘管以播放回顧特輯取代拍攝,影像的「編輯作業」依舊要靠工作人員們,花費數小時待在剪接室製作完成。尤以為了避免機器過熱、旁白配音需要隔音,室內必須保持在空調全開的密閉空間內,他們仍處於密閉、密集、密切接觸的場所,更不用提無法轉播賽事的體育電視台幾乎陷入愁雲慘霧中。
然而,正所謂置死地而後生,現在要說傳統電視的「末日降臨」似乎還嫌太早。新冠狀病毒雖然嚴重衝擊日本電視台經濟,帶走無數條可貴的人命,但也在無形之中讓觀眾與電視台,紛紛重新思考何謂「媒體」的價值與本質。
「在新冠狀病毒出現之前,SNS勢力的抬頭多少改變電視存在的意義。因此現在情況變成這樣,我認為反而是個能重新省思的機會。電視台要的不是過度的演出,而是秉持『自重』製作該做的報導,真正發揮媒體的作用。」-知名編劇 野木亜紀子
正因為新冠狀病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觀眾對於電視上的「假新聞」也更為敏感,TBS新聞節目提出的「講日文比英文更不會造成飛沫傳染」的理論甚至淪為國際笑柄。另外,根據野村総合研究所針對3000位日本人於3月疫情間做的調查,超過五成的民眾表示曾看過假新聞,雖然在網路媒體看到的假新聞數高於民營電視台,對於民營電視台的「信賴度」卻又低於網路媒體。
網路媒體、串流平台、YouTube的興起,不斷加速傳統電視媒體式微的速度,但是當新冠狀病毒迫使人們放慢腳步時,過往總是被收視率遮住雙眼的電視台也決定做出改變。日本電視台NTV除了制定新冠狀病毒防治對策外,也宣布因應新冠狀病毒帶來「未知」與「看不見」的威脅,今後將以落實社會責任,製作能貢獻日本未來的節目為目標邁進,制定節目製作方針:
1. 製作「傳達真實、值得觀眾信賴的報導」
秉持公平、公正,傳遞快速且正確的報導
2. 製作「向觀眾傳達希望與活力的健全娛樂節目」
專注於製作能觸動人心的節目、傳遞有創造性、優質的娛樂
3. 製作「提供能學習的場所,能拓展觀眾視野的教育節目」
基於社會良知,傳遞文化創造與社會貢獻的美德
五月底,因《雙層公寓》木村花被網路霸凌而自殺身亡,電視台被批評只在意收視率,以帶有惡意的剪輯製造話題、帶風向,而宣布全面停播。另一方面,綜藝節目與戲劇的重播,間接凸顯出觀眾對於當今節目的不滿,同時網路上也出現希望「從以家庭為單位的收視率,正式導入以個人為單位的收視調查」、「矯正扭曲的節目製作」、「改變只重視收視率與雛壇藝人生態」的聲音。
毫無疑問,在新冠狀病毒面前,日本電視台正逐漸被侵蝕,但是走投無路後的重新體悟,日本電視台在疫情過後的轉變,值得拭目以待。
文章全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712-culture-plague-japanese-tv/
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置之死地而後生 丨 諺語新知
「置之死地而後生」原文《孫子兵法·九地》中的一句「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意思是指把軍隊佈置在無法退縮,不能奢望有援兵相救的境地,兵士們自然就會奮勇殺敵,最後轉敗為勝。後世就把原句說話轉化成「置之死地而後生」,在中國歷史中最能體現此計的,大概就是韓信所謀劃的漢趙之戰。
漢趙之戰是一場應用了「置之死地而後生」,以弱勝強的故事。在公元前205年,漢將韓信先消滅魏國,再與張耳率領數萬軍隊進攻趙國。可是,趙國謀士李左車與統帥陳余一早聚集20萬重兵在井陘口,與韓信的軍隊相距30里。
韓信自知兩方兵力的差距,於是想出了一條計謀:先派出2000精兵持漢軍紅旗隱藏在樹林之間,而韓信就會率領部分兵與趙軍交戰。在交戰之時,韓信會佯敗逃走,此時2000精兵就會殺入敵營,再配合張耳部隊的軍隊以背綿延河的陣式進攻敵方。軍隊背着綿延河,名乎其實就是背水一戰,是傳統以來的兵家大忌,萬一失敗就絕無退路。
到了作戰當日,韓信果真是帶領部隊正面進攻陳余,交戰之時再立即假裝敗退,並留下大量武器使敵方相信。陳余見狀就派出大軍全力追勢,韓信帶領軍隊敗退到綿延河,與張耳軍隊會合,後方是綿綿河水,而前方就是數十萬大軍,背水一戰就此展開。
因為士兵心知要生存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擊退所有趙軍,漢軍兵格外神勇,並上演了以少勝多的故事,趙軍軍心大亂,打算收兵回營的時候,就發現營中所有軍旗早已被換上漢軍的紅旗(參考2019年10月22日發表的諺語新知文章 「拔趙旗易漢旗」https://www.instagram.com/p/B36sor7D-5g/?igshid=12tiqa4rkxdun )。趙軍驚魂未定,潰不成軍,趙王更被生擒。韓信確實是把漢軍置之死地,至於能轉敗為勝,就全憑漢軍的決心和趙軍的大意。
#諺語新知 #諺語 #歷史故事 #中國歷史 #小品文 #成語 # #孫子兵法 #置之死地而後生 #楚漢相爭
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唐綺陽11/18-11/24星座運勢週報】
我想,透過上一週的諸多「災難、錯愕」事件,不管是「原本的衝突更擴大」,或「臉書技術故障」引發陰謀聯想,或香港大學成為戰場…(木射手衝刺,至12/3),或政壇動作頻頻,網路上假消息滿天飛等…在在都讓人感到「恐懼與黑暗」,大家已經充分感覺到「過運、翻篇」星象的「力道」了吧?
很多人問我「事件什麼時候過去」?期待我安慰「不要怕那只是一週過完就沒事」,但,歷史是「堆疊與進程」,這回不但「不是暫時」,還「正在發展中」,為明年「全然不同的氛圍」做鋪墊,所以很多人此刻正經歷巨大的轉變或抉擇,這不是「一陣子就消失」的運,現在是站在「未來的門口」的關鍵時刻,此刻的決定、想法,將決定「得到怎樣的未來」。
上週的「恐怖感、滅頂感、陰謀感」跟水逆天蠍最後階段、火星最後衝刺、木星最後衝刺擠在一起有關,有種「一次給你看個夠、把人嚇夠、嚇醒」的刺激。本週火衝刺、水逆行已至尾聲(但木衝刺還有半個月)(土冥合相則到1/10)…所以今年尾這兩個月可說壓力大增。
不過,火星週二終於移位,所以注意週二前「火能量仍高」,衝突、戰鬥、爭執、血光、意外難免,希望大家保持警覺、萬事小心。更重要的是好好觀察「火星衝出了怎樣的突破」?震攝之餘也要去理解「這場震盪開啟了怎樣的新局」?之後該怎樣承接、因應?星象已昭示「沒有回頭路」了,我們只能好好整理震驚後的自己,思考未來的路怎麼走,勇敢向前。
週二後,火星便進入天蠍,老實說「也沒有比較好」XD,一來這是火星的「旺位」,火能量一定超強(大家聽到火能量超強是不是開始挫?)其次,還會進入「火、天對分」,意味著「火能量被怪咖、怪事挑釁、點燃」而「失火、失控」,對一般人來說,要注意「電線走火、點火裝置出問題」,或「遇到溝通不來的怪咖被徹底惹毛」而產生衝突對立(但不可小看,不小心就會引發「改變命運」的災難)。
星象聽來不妙,但,也有正面的解讀!火天蠍的正面解讀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破斧沉舟」,當抱著沒有後路、不怕死的決心,就能產生力量,就能打開局面,就能重生。因為之前都「斯斯文文、講理講法、期待對方文明」所以失望,現在,都不怕的人最大,敢於豁出去,反而得重生,這就是火天蠍的奧義。
火天蠍在古代被認為會導致災難、死亡、不祥,使「權貴們也雞飛狗跳」,或者人們因想掌控而更施壓,或更殘虐等,所以,面對殘虐者要記住「這是他們害怕的表現」,他們也在轉型焦慮中,轉型無分貴賤,唯有勇敢突破才能找到生路。
火天蠍也要注意「死亡事件」,某些人的死亡「能帶動轉變」或使情勢翻轉;而「火天對分」則使事件「以詭異方式突破」、或「因意外而加速」,力道粗暴且猝不及防,這次對分在29-3度,星象有0-3度者請多加注意,萬事小心。
火天蠍也提供「內心早有情緒」者爆發的力道,不管是怨還是愛,都好好表達,你會「快速翻轉情勢」,或因勇敢面對恐懼而得到突破。天蠍座本身也有機會「爆紅」、受矚目,或累、忙、受傷,而想做點什麼的天蠍可趁機衝一波,因為效率而短期有成。火星天蠍至明年1/3,敬請把握。
水星週四將恢復順行。然後在天蠍待到12/9才離開。這波天蠍水逆大家辛苦了,不但破了大財,破了合作、破了友誼,有些人還「看清了真面目、真相」而顫慄不已,的確,別再自欺欺人了,看清真相後就是面對,並「走好下一步」,好好衡量利弊、做好財務分配、斷捨離、去蕪存菁,都是水順行後該積極去做的;此外,秘密說出了就不再被秘密綑綁、不恐懼就不被恐懼牽制,這就是水天蠍的「洗滌」。
太陽則是週五移位,進入射手(又是移位,本週註定雞飛狗跳),在此先祝射手們生日快樂!金、木也在射手,射手座掌管之人、事、物必受關注,像是射手人志玲姐姐大婚,射手也掌管高等教育所以「大學、大學生、教授、學者、出版人」事件多、能量強、受矚目,也要當心高空、大型交通有狀況,並且這也是促使大家「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鳥瞰力道,好好做個「長遠規劃」吧(顯然算命先生一定很忙)
雙子工作順風順水可主動出擊,天秤財運佳、資源多;是誰感情方面小步前進即可,又是誰應注意心臟健康、意外、刀火燙傷,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工作注意:
雙子:工作順風順水,可主動出擊
巨蟹:注意細節,當心小處出錯
處女:心情很重要,保持愉快能超前
雙魚:舟車勞頓,衝鋒陷陣
◎桃花注意:
金牛:備受呵護,可享受對方的好
射手:沒心情耍浪漫,記得告訴對方
魔羯:感情有譜,能組成天生一對
水瓶:感情方面,小步前進即可
◎金錢注意:
白羊:工作表現越好,正財運越好
天秤:財運佳、資源多
◎健康注意:
獅子:避免過勞,規範作息多按摩
天蠍:注意心臟健康、意外、刀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