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網路成癮嗎 #網路成癮量表
做完之後發現我60分,呼呼呼,好險好險~
這個量表得分會介於26~104分之間,一般來說分數高於64分,就可能有網路成癮的風險喔!
也歡迎報名7/1的網路成癮免費線上公益講座!
https://reurl.cc/R0qpoG
#標註你覺得有成癮危機的朋友一起來玩
#你的成癮指數是幾分
--
*此量表為陳淑惠老師研究室的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取自:《上網不上癮》第一章〈科技成癮的原型:認識網路成癮〉https://news.readmoo.com/2014/10/22/your-internet-addicted-yet/
Ko, C. H., Yen, J. Y., Chen, C. C., Chen, S. H., & Yen, C. F. (2005).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et addiction for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3(11), 728-733.
Ko, C. H., Yen, C. F., Yen, C. N., Yen, J. Y., Chen, C. C., & Chen, S. H. (2005). Screening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cut‐off points for th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1(12), 545-551.
Mak, K. K., Lai, C. M., Ko, C. H., Chou, C., Kim, D. I., Watanabe, H., & Ho, R. C. (2014).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revise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 in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2(7), 1237-1245
網路成癮量表分數 在 讓狂人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知道你的 clubhouse 成癮度嗎A_A?
讓我為你提供自我檢核量表,但懶得算的話...
這裡有快速測驗→ https://flyingbuyer.com/cHPmm
本測驗參考自《Bergen Social Media Addiction Scale》設計,共計26題,測驗約3分鐘。
------
※目前題目信效度有限,僅供自評參考,不構成任何學術性結論,分數高與重度使用與否以及頻率等無直接關係,本量表僅就心理焦慮與依賴性等層面探討。
#clubhouse #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量表分數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手機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去你的~~
今天的頭條,莫過於國衛院發表的手機遊戲成癮量表。
我對量表的研發並沒有太多感覺。通常量表只是去證實了我們本來就知道的、再明顯不過的問題,然後有個分數依據而已(可預料到會被部分家長誤用,並拿來當指責小孩的工具),重要的是,接下來呢。
但對於接下來記者很用力強調的,「遊戲成癮已經被列入精神疾病」這件事,我覺得很賭爛~~~~為什麼每天在精神科工作的人,竟竟然不知道這件事?
這就像記者狂報導林志玲懷孕的消息,但林志玲本人卻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意思一樣。(咦~)
首先我要說明,把手機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的,是WHO。所以國衛院發表的研究,也以此為依據。
But,WHO的診斷系統ICD與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系統DSM是不同的。
目前DSM並沒有把遊戲或手機成癮列為精神疾病,沒有,沒有,沒有。(很重要,講3次),所以,精神醫療專業工作者,包括我,也就不會把手機或手機遊戲成癮當成疾病來處理。
非物質使用的診斷得小心翼翼,目前只有賭博問題,會被DSM列入非物質成癮疾病,除此之外,甚至連手機相關成癮問題,目前都未列入疾病範疇。
*
為什麼美國精神醫學會目前不列?
因為非物質成癮的成因很複雜,貿然貼上標籤就會轉移對其他問題的注意力。
這就是DSM雖然對網路成癮問題很關注,但遲遲不願意做出診斷的原因。因為這不是診斷就能對症下藥的問題,它,甚至扯到家庭互動的關係議題。
當它變成一種病之後,家長就會轉移自己可能造成孩子壓力的焦點,彷彿叫孩子吃藥與就醫,問題就能解決了。
誰都知道非物質成癮的心理因素很多,絕對不能把網路成癮購物成癮,和海洛因與安非他命放在一起,這些沒有明顯生理戒斷症狀的行為,請問可以貿然定義為疾病嗎?
如果我可以和家人和樂融融,沒有學業與人際壓力,我為何一定要埋在手機世界裡呢?
*
為什麼我賭爛?
因為~~~我不相信WHO,對,就是不相信。
很簡單,我到底要相信譚德賽的WHO,還是美國精神醫學會?當然是美國精神醫學會。撇開政治意識的問題,WHO是針對所有國際疾病,內科外科生理心理的所有診斷,美國精神醫學會是針對精神方面的專業研究,若要看精神疾病診斷,請問,哪個比較有說服力?
你想相信一個包山包海無所不包的診斷標準,還是一個專精於精神衛生領域的診斷標準?
這樣的研究報導出來後,可能會造成不小的震撼,因為遊戲大廠一定抗議到底,畢竟是20億的遊戲人口市場,接著就會模糊成癮的問題焦點,造成玩手遊和不玩手遊兩個族群觀念上的落差。
我想,我寧願專注在手機過度使用背後的干擾因素,把整個家庭與校園問題納入來討論,這遠比貼個疾病標籤重要多了。
#校園手機世代親職講座開始了
#要預約請早謝謝
網路成癮量表分數 在 你有『網路成癮』嗎?__ 自我撿測量表 的相關結果
這份評量表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Kimberly S. Young 教授設計的評量問卷,可以讓你了解是否有了網路成癮的傾向。 幾乎不曾:1 偶爾:2 常常:3 相當頻繁:4 總是 ... ... <看更多>
網路成癮量表分數 在 網路成癮問卷 的相關結果
「中文網路成癮調查表」(CIAS)(陳淑惠,1999),其量表總分與各分量表得分均符合常態 ... 各題總分代表個人網路成癮之程度,分數愈高代表網路成癮的傾向愈嚴重。量 ... ... <看更多>
網路成癮量表分數 在 網路成癮量表 - 資安防護‧健康上網- 景文科技大學 的相關結果
網路成癮量表 的切分點界定:. 青少年於量表分數達58分以上、大學生分數達64分以上,則符合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的篩選分數。 青少年於量表分數達64分以上、大學生分數達6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