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微解封,
我來帶大家進行一趟微(偽)旅行!
我們微(偽)穿越,
來到19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吧!
/
這是日本喜劇大師三谷幸喜的《變身怪醫》,也是我今年三月的畢製演出。在戲中我飾演端莊優雅的千金小姐伊芙,但後面有點微崩壞🤣
從照片中,應該可以看出兩種人格吧!
整個精神錯亂餒~~~哈哈哈哈哈!
貼出照片與大家一起分享!
海嘯要肖笑喔~🥰
-*-* *-* *-* *-* *-* *-* *-* *-* *-* *-* *-* *-* *-
劇 本:三谷幸喜《酒と涙とジキルとハイド》
授權公司:SIS company inc.
特別感謝:國家兩廳院
中文字幕翻譯授權:詹慕如、周若珍
劇本翻譯整理:張心容
導 演:張世暘(指導老師:黃建業)
製作舞監:鄭羽珊
執行舞監:陳采恩
執行製作:張薷芳、張威文
導演助理:文清閣、張維仁
舞監助理:粘瀚允、陳志威
舞台設計:桂語謙(指導老師:王世信)
燈光設計:連偲妘(指導老師:簡立人)
服裝設計:鍾瑀慈(指導老師:莫里圖)
技術設計:邱筠涵、蕭汝和
音樂設計:賴柏儒、謝佩穎
現場樂手:賴柏儒、謝佩穎
平面設計:周品嘉
平面攝影:劉軒
劇照攝影:楊詠裕
演出錄影:羅慕昕
行政協力:王珮蓉
燈光技術統籌:賴宜楷(西瓜)、唐寧憶
實習燈光技術統籌:吳正文、陳孟佑
燈光控台執行:陳楚毅
舞台組:蘇耕立、蘇耘誼、吳冠瑢
演 員:
盛平(指導老師:朱宏章)
李佳勳(指導老師:朱宏章)
林聖詞(指導老師:朱宏章)
林思辰(指導老師:耿一偉)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5的網紅阮劇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文化,或者身份消失的時候...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夜半🌃 來自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心內話 🗣《皇都電姬》香港編劇 #郭永康 獻聲說劇本 🗣 1980年代 對香港、臺灣都是很重要的轉捩點 🎯 香港,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1984) 正式宣告進入主權的讓渡時期 也引發了第一波移...
維多利亞時期音樂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錯過可惜的時尚展覽】
許多原本安排在2020年的時尚展覽延至2021年,為了讓無法出門、旅行的觀眾能夠持續享受時尚帶來的感動,我們精選出2021年不可錯過的九場時尚展覽與線上參觀的訊息,提供給不願為疫情而令想像力受限的讀者參考。
⭐《愛麗絲:越奇越怪》
作為2020年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年度大展的《愛麗絲:越奇越怪》(Alice: Curiouser and Curiouser),在封鎖政策的影響下延期至2021年3月底開幕,特展總共呈現超過300件展品,類型包括影片、展演紀錄、時尚單品、藝術創作、音樂,以及攝影作品,帶領觀眾跳進兔子洞,走進充滿奇異感的展示空間,藉由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Salvador Dalí)、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饒舌歌手Little Simz,以及時裝設計師Thom Browne、Iris van Herpen與Viktor & Rolf的創作,探索過去超過百年來,人們對愛麗絲故事的各種出奇想像。《愛麗絲:越奇越怪》展出至2021年12月31日為止。
⭐《Ruth E. Carter:戲服設計中的非洲未來主義》
以《黑豹》(Blank Panther)榮獲奧斯卡最佳戲服設計師的Ruth E. Carter的事業軌跡遍布近代美國影視界,為了向她卓越的事業成就致敬,亞特蘭大SCAD FASH 時尚電影博物館(SCAD FASH Museum of Fashion + Film)製作了《Ruth E. Carter:戲服設計中的非洲未來主義》(Ruth E Carter: Afrofuturism In Costume)特展,邀請藝術家Brandon Sadler在裝置藝術中呈現Ruth E. Carter過去40年的事業中所創作的60餘套服飾、素描等作品。《Ruth E. Carter:戲服設計中的非洲未來主義》於美國亞特蘭大 SCAD FASH時尚電影博物館展出至 2021 年 9 月 12 日為止。
⭐《包包:從裡到外》
包袋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不缺或缺的物品,也是變化最多樣化的時尚配飾之一。由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舉辦,號稱英國有史以來最詳細的包袋特展《包包:從裡到外》(Bags: Inside Out),將全面性地從包袋的歷史開始,剖析這種伴隨人類文明演進重要物品的演化歷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用來保存國璽的錦囊、二戰時期瑪麗王后的防毒面具提袋、溫斯頓丘吉爾紅色文件盒,以及曾飾演電影《飄》女主角郝思嘉(Scarlett O’ hara)的手提箱等都會於展覽中呈現。《包包:從裡到外》即日起展出至2021年9月12日為止。
⭐《花布:盛開的棉》
倫敦時尚與織品博物館(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所策畫的《花布:盛開的棉》(Chintz: Cotton in Bloom)回顧棉織品進入英國與歐洲的歷史,展出包括18世紀女帽與進口日式服裝等超過150件珍貴織品。展覽自2021年5月18日開幕至2021年8月15日為止。
⭐《日本時尚:1945至2020》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將舉辦回顧日本自二戰後至今的時尚大展,展現包括常民衣物與萌文化在內的完整日本近代時尚史。
日本時尚從1970年代起逐漸在全球打開名聲,從西方觀點來看,一夕間風靡巴黎時尚圈的日本設計師可以說是無中生有,但從日本現代化的脈絡來看,則完全有跡可循,《日本時尚:1945至2020》(Fashion in Japan 1945-2020)作為史上第一場完整呈現日本近代時尚的展覽,藉由完整的資料,包括服裝、報刊、廣告、歷史照片,鉅細靡遺地展現日本從過去到現在數十年的時尚風貌。《日本時尚:1945至2020》於2021年6月9日開幕,展出至2021年9月6日為止。
#BeautiMode #時尚展覽 #線上展覽
維多利亞時期音樂 在 世界級上班族 繪美理E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青春回憶裡也有著宇多田光嗎?
1999年宇多田光的日語首發專輯First Love,那時我是個英文很爛,卻因為參加比賽得到了日本來回機票,為了要一個人去日本自助旅行,而去地球村學五十音的專科生,甚麼都不懂,卻很喜歡Channel V, MTV台撥放的日本流行音樂,和日劇。
那時候還有恰拉,藤原敬之,華原朋美,椎名林檎,帕妃 (PUFFY)雖然歌詞聽不懂,就偏愛日本流行音樂的節奏和MV風格,聽到他們的音樂也可以亂哼幾句副歌,和五月天同在那青澀記憶裡,宇多田光後來淡出,搬到倫敦結婚生子也很少出現在媒體,連我都要忘了自己跟青春時期偶像生活在同一個城市!
幾天前3月9日宇多田光的迷你單曲《One Last Kiss》發行了,一聽立刻起雞皮疙瘩,她的歌聲還是這麼清澈有穿透力,輕快的節奏聽著也想一起漫步起舞,回想起學生時期聽她的歌,不看中文字幕歌詞,不知道含意,而現在光是聽著音樂,已經知道她在唱甚麼,也更能夠感受歌詞中不同語言的魅力。
你有沒有那種,突然聽起老歌,發現以前聽不懂的歌,或是看過的電影,某天突然不需要字幕,翻譯突然聽懂的經驗和感動?茅塞頓開,醍醐灌頂跟心中的男女神們拉近了一大步,感受也更貼近了。
單曲這裡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hh62MUEic
MV裡宇多田光沒甚麼變,消失的這幾年在她臉上完全不著痕跡,一頭俐落的短髮,輕鬆的神情,甚至比幾年前出現在媒體裡顯得更年輕有活力,知道這幾年生活沒有虧待她,趕到幾分欣慰,再看下去這背景,不就是我老天鵝的地方嘛!!
除了經常餵天鵝路跑的維多利亞公園Victoria Park,還有位於倫敦一小時車程的南邊臨海城市的布萊頓碼頭Brighton Palace Pier。你發現MV中其他場景了嗎?
小粉絲今日來打卡,感覺宇多田光隨時會出現,又或許我已經在倫敦街頭多次跟她插身而過了吧。
宇多田光也是你青春回憶的請舉手~
跟我同一個年代的也請舉手~
#うただ ヒカル
#宇多田 ヒカル
#新世紀福音戰士
#為什麼大家要她叫宅光啊😅
#工商時間
Tripollar童顏機團購進行中
我也要凍齡連結:https://mytripollar.com/?ref=iC4b200zBVqM4
折扣碼:EMILYTAN
八折的團購價,適用於原廠官網的所有美容儀器,包括TriPollar VX,TriPollar STOP Eye英鎊價格199折扣後59.20。全球免運費。2年保固, 購買後 14日 內可選擇原箱退回,必須沒有打開機器。
維多利亞時期音樂 在 阮劇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當文化,或者身份消失的時候...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夜半🌃 來自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心內話
🗣《皇都電姬》香港編劇 #郭永康 獻聲說劇本 🗣
1980年代
對香港、臺灣都是很重要的轉捩點 🎯
香港,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1984)
正式宣告進入主權的讓渡時期
也引發了第一波移民潮
臺灣,歷經為期38年又56天的爭取
終於解除了全世界最長的戒嚴(1987)
迎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這兩個重大的決定
預視了兩地未來的走向
語言、文化與歷史及統治政策總息息相關
也因此《皇都電姬》就從1980中期
兩地的電影談起
當電姬向過往探尋 🌅
皇都則奔向了未來 🏃
面對步步進逼、吞噬自身文化的浪潮
堅持用母語書寫,持續以創作發聲
便是身為編劇,所能做的事✍️💪💪
——
🎞 阮劇團 ╳ Theatre Space 劇場空間《皇都電姬》🎞
✦ 臺港合製音樂劇 ✦
✦ 好風光 一追再追;自由夢 一唱再唱 ✦
❚ 日期: 9/4(五)19:00
9/5(六)14:00、19:00
9/6(日)14:00
❚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 演藝廳
❚ 售票連結:https://reurl.cc/xZkXp1
❚ 加入阮會員,購票5折以上:https://pse.is/TZJ3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uWppjSrwGQ/hqdefault.jpg)
維多利亞時期音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Riders in the sky
2. Help Yourself
3. Delilah
4. She's A Lady
5. Without Love
6. Venus
7. I'll Never Fall In Love...Again
8.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9.What’s New Pussy Cat
10.It’s not Unusual
Captured and enhanced to HD16:9 from Original DVD:-
This selection episode is Limited to about 30 minutes with added Lyrics Subtitles. For Original Full concert DVD please contact Warner Music Vision .
卡地夫城堡Cardiff Castle是一座維多利亞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中世紀城堡。位於英國威爾斯卡地夫的市中心。在3世紀時羅馬人就在這裏修建了堡壘,之後11世紀時諾曼人入侵者又在這裏建築了土木結構的城堡。這座城堡是威廉一世或者羅伯特•費茨哈蒙下令建造的。它成為中世紀加的夫的市中心和格拉摩根邊境領主領地的中心。12世紀開始建造石頭的城堡,這座城堡估計是格洛斯特的羅伯特下令建造的。它的結構是建造在土丘上的石城堡,擁有相當強大的防禦牆。在13世紀下半葉第六任格洛斯特伯爵擴建。在安格魯-諾爾曼人於威爾斯之間的戰爭中加的夫城堡多次參加戰鬥,在12世紀裏它數次被攻擊。1404年歐文•格林杜爾起義中它被沖入。現在的城堡則主要是建設於第三代布特侯爵約翰•克萊頓•斯圖亞特時期,城堡的設計者則是威廉•伯吉斯。現在城堡則是由加的夫市所有。今天加的夫城堡是當地的一個旅遊勝地。城堡里沒有所有房間都有家具,因為1947年侯爵把城堡里的家具搬走了。但是鐘樓里按照伯吉斯原來的設計配置了家具和裝飾。1949年成立的皇家威爾斯音樂戲劇學院多年佔據城堡的主居住樓。1998年搬到北邊原來的馬圈裏去了。2008年在南門邊上新建了一座建築費用650萬英鎊的表演中心。城堡里還有一個關於第一女王重騎兵衛隊和皇家威爾斯旅的軍事博物館。多項文化和社群活動在城堡舉辦。許多音樂表演,包括湯•鍾士、年輕歲月和立體音響樂隊在城堡內舉辦,這裏可以容納上萬觀眾。1960和1970年代裏城堡里進行了多次軍事表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G0VC2SUy0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8x2t2LICmFifmsXCMHJdhH9M54g)
維多利亞時期音樂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大會堂於一九六二年落成啟用,是香港首個為市民而建的多用途文娛中心。大會堂坐落於中環愛丁堡廣場的臨海填海區,佔地11 000平方米,於二零零九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大會堂的主要設施位於低座,包括以擁有出色音響效果而聞名的音樂廳、深受專業劇團喜愛的劇院,以及可以遠眺維多利亞港景色的展覽廳;高座則設有演奏廳、展覽館和會議室等小型設施,適合舉辦各類小規模活動。香港大會堂被譽為本地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場地之一,見證了不少文化盛事,亦是本港文化發展的寫照。多項標誌文化發展新里程的活動,例如早期的香港節、第一屆香港藝術節(一九七三年)、第一屆亞洲藝術節(一九七六年)、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一九七七年),以及第一屆國際綜藝合家歡(一九八二年),均在大會堂隆重揭幕。大會堂在推動文化藝術交流方面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值得港人引以為傲。五十多年來在大會堂獻藝的本地和海外優秀藝術家和藝團不計其數,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已故小提琴家艾錫•史頓、紐約交響樂團、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德國史圖加芭蕾舞團、中國國家話劇院、湖南省湘劇團、鋼琴家傅聰、歌唱家滴卡娜娃、費明儀,雛鳳鳴粵劇團和本地不少職業藝團等,節目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給。除了提供機會讓觀眾欣賞不同藝術形式的表演節目外,香港大會堂在培育本地文化藝術人才方面亦貢獻良多,多年來為這些藝術工作者提供專業演出場地和配套設施,以及場租資助。大會堂高座也是香港首間公共圖書館和美術館的館址。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於一九六二年三月五日正式啟用,是香港首間公共圖書館,亦是六間率先採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其中一間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智能識別自助借還服務。圖書館在過去五十年不斷拓展設施及服務。館內提供多種電腦設施,讓讀者可即時搜尋、預約或續借圖書館資料,使用電子資源、數據庫及數碼化影音資料。館藏由啟用時的二萬項增加至逾五十三萬七千項,並先後設立工商業圖書館、創造力及創新資源中心和基本法圖書館等專門參考圖書館及專題館藏。圖書館亦於二零一四年年中設立中西區文化及歷史資源角,提供有關中西區文化、歷史及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資料。隨着香港大會堂落成啟用,現代化的博物館服務亦宣告誕生。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的前身—香港美術博物館最初設於大會堂高座十樓及十一樓。經過多年的館藏徵集和購藏後,藏品數目與日俱增,展覽活動越見頻繁。為進一步提升服務,香港美術博物館其後一分為二,並遷往尖沙咀。數十年來,雖然有不少文娛中心相繼落成,但香港大會堂仍然保持其作為本港重要文化樞紐的地位。猶如精巧的樂器仍須要不時保養調音以保持音色,大會堂亦曾於一九九三年和二零一零年進行翻新工程,以配合社會的變遷和文化藝術的發展,有關工程既保留了大會堂原有的包浩斯建築風格,亦為建築物的外觀增添時代感。對香港市民來說,香港大會堂的重要性超乎文化藝術的界限。這座上世紀六十年代落成的建築物,至今仍是中環的地標。大會堂紀念花園內的紀念龕,記載着二次大戰時期香港的苦難歲月;至於與大會堂同年啟用的婚姻登記處,則見證了無數愛侶共諧連理,攜手踏進人生另一階段。在未來的歲月裏,大會堂將會繼續成為無數藝術家靈感的泉源,為香港藝術的傳承和各方面的發展作出貢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0-OEGXbD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uT8Jcmr2luE4NuVnHW7cZGwYb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