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屆 #奧斯卡 將於台北時間下週一上午頒獎。台灣影迷很幸福,今天有《父親》、《夢想之地》、《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三部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登場,而《游牧人生》、《花漾女子》仍在大銀幕放映,其餘入圍最佳影片的電影也散見於串流平台,等著被有緣人觀賞——「作品是直到被觀看的那一刻才完整。」
而今天我想談的是 #Netflix 買下的《#女人碎片》。這部電影是我今年看過的 114 部劇情長片之中,前幾名的心頭好。有在關注北美獎季的影迷應該理解,奧斯卡除了比拼實力,往往比的也是「聲量」、「公關」、「時運」等等,這座小金人有太多「政治因素」參雜其中,而今年最佳女主角大概是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三人搶一。
影后的風向並沒吹往《女人碎片》的 #凡妮莎柯比(Vanessa Kirby),對我來說有點遺憾,因為實際看過這幾個人的演出,凡妮莎柯比是我今年的奧斯卡影后。(雖然我還沒看 Andra Day)
因此,雖然以下這篇影評 1 月 10 日發表過,但我還是重新分享,希冀讓新舊影迷趕在奧斯卡前,欣賞凡妮莎柯比收放自如的精湛表演,否則奧斯卡過後,這部片子應該更沒有人討論。
——以下有雷——
《女人碎片》將近 25 分鐘的「在家生產」,可能是我近年看過最好的開場戲之一。
近年,隨著女性對於自主權的醒覺,「居家生產」逐漸受到重視。許多人主張「生產」並非「生病」;「孕婦」也非「病人」,當一切準備妥當,女性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且更認識自我身體,學著與自然法則共處、尊重。或許「生產」是偏向私人的,也更屬於家庭的,於是所謂在家「溫柔生產」的溫度,就與傳統「醫院生產」的冰冷拉開距離。熟悉的「家」取代陌生的「醫院」,生產是準媽媽、準爸爸、新生兒的生命旅程(加上助產士),生產方式的感知差異,就是《女人碎片》開場做到的事。
在此前提下,凡妮莎柯比飾演的女主角瑪莎選擇在家生產,觀眾便可知曉她是對「身體」主控權有所求的女性,某程度就刻畫出角色的強勢與思維,在迎接新生命時,凡妮莎柯比是想抓住自我、嬰兒與家庭的鏈結。於是在「溫柔生產」時,觀眾跟著凡妮莎柯比感知一切,包含起始羊水漏洩在地的驚訝、子宮收縮的痛楚、助產士臨時變陣的慌張等等,在呼吸吐納,情緒起伏之間,最終迎來新生的喜悅,同時碰觸消亡的遺憾。
於是 25 分鐘的影像堆疊,透過虛構的戲劇力度,再現生命迴圈,呈現真實感知,觀眾就能理解「在家生產」的巨大能量,是「醫院生產」所無法望見的。
在生產過程中,匈牙利名導 Kornel Mundruczo 的場面調度細膩出色,令人折服。其一為浴缸戲,當丈夫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將凡妮莎柯比抱至浴缸時,鏡頭轉為特寫(Close-Up),並巧妙抽離雜音,在秒瞬之間,世界寂靜,新手準爸媽在手忙腳亂的慌張之中,反倒映照出和諧的共感,夫妻的齊心生成愛情的模樣,是直接而強大的靜謐力量,隔著螢幕透出,美麗動人。在醫院中,或許難能一見此情此景,再度拉開「家」與「醫院」的距離。
而此時劃破「寂靜」的,是助產師的「聲音」,此影像語言象徵這對夫妻的愛情,遭逢助產師介入,也暗示故事接下來的風暴,在嬰兒喪命與助產師官司等原因催化之下,皆是愛情與生活變質、相異的主因。兩人愛情世界的「安靜」,就此有了「雜音」,此等場面調度就能清楚傳遞創作者善用影像的內化功力,精準且犀利。
其二為結尾。「家」作為一種保護與彰顯自我(女性)價值的場域時,當象徵危險、緊急的「救護車」(醫療體系)介入時,立刻打破將外界隔絕在外的機制,西亞李畢福慌張衝出家門尋求救援之際,家的防護罩隨之瓦解,外在世界的冰冷,如同救護車的緊急聲響,教人不安,更帶來死亡。當救護車現身之際,這對夫妻與助產士,就捲入外界紛擾,片名《Pieces of a Woman》隨後緊接浮出,替這場「在家生產」戲收束,並為全片點題。
女人何以成為碎片,其因便始於此開場,雖然長達 25 分鐘,但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笨重,反倒透過出色的場面調度,兼顧戲劇張力以及暗示後續故事的發展,細膩拆解生產過程,此戲若缺少一分一秒,其味便會走偏,這樣的開場在我看來是完美楔子。
其實,或許「家」也恰恰呼應敘事,轉化為女性「子宮」的符號。離開家/子宮的庇護之後,世俗的社會眼光與生活壓力直面而來,西亞李畢福與凡妮莎柯比的愛情,正如同自己剛出生的女嬰,逐漸發青、逝去,這樣的轉變,正是《女人碎片》後續欲探討的核心與內裡。女性/碎片如何重新解構,如何重新拾起,當家庭乃至於家族碰上死亡哀愁,迎來可能的分崩離析,導演便攜著角色,徐徐展開與自我、親人對話的療癒旅途。
在開場戲之後,導演繼續展現對於「場域」與「色調」的敏銳度。在了無生氣的「灰色」厚重「高牆」下,凡妮莎柯比獨步走至「辦公室」,其氣氛與生育前的熱鬧截然不同,在空間與色彩的雙重堆疊之中,烘托人心的離異與冷卻,而觀眾仍能望見凡妮莎柯比的堅韌樣貌,在角色形塑上,從開場戲至此,自然能感受凡妮莎柯比的立體度,是強悍且極具主導性。這樣的女性角色就延伸出與上一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思緒,當故事往下探索時,凡妮莎柯比與年邁的母親在觀念與溝通上自然有著巨大鴻溝。
說到底,「女人碎片」的樣貌有三,其一是年邁母親、其二是凡妮莎柯比、最後是死亡女嬰。導演就以死亡開啟對話,遊刃有餘地捕捉到兩代女性間價值觀的對立、衝突,隨著敘事推演,更有達成自我/雙方和解的可能,這樣的碎片是心理上的。至於生理上的,則是女嬰。死亡伴隨而來的議題即是器官捐贈與否,觀眾在人體研究室看見各種「器官」,被肢解過後大小不一的器官,就成了「碎片」,而這些「碎片」化為當代人類醫學進步的力量,或許就可浪漫地視作導演對於女性的另一種想像與致敬。
從上述三名女性來解讀,「女人碎片」就裹藏了心理與生理,也可歸納為三代女性的對話,進而合一,建立女性姿態,緊緊扣題。
至於貫串於女性世界的雄性視角,則由西亞李畢福撐起,前半段能看見導演對於男/女性對於嬰兒死亡的態度,也刻畫雙方的差異,例如藉由性愛逃避苦世,男性是外顯奔放的,女性則是內斂克制的。最終,西亞李畢福之於凡妮莎柯比的這段關係,垮在藍領與知識份子的階級窠臼之中,西亞李畢福最終遠走他鄉,對於舔舐傷口可能出現的難堪或復原,顯見編導對於男女兩性觀察的底氣。而編導也就此捨棄這條敘事線,轉而加深力道探問母女關係。
不過,私以為全片過於迅速地與西亞李畢福斷裂是可惜之處。凡妮莎柯比對於摯愛出走,毫無作為,雖然中間描述了夫妻關係的變質,但對比開場你儂我儂的化學效應,仍令人有頭重腳輕之感,稍嫌突兀與粗糙。簡單來說,我並不認為將西亞李畢福最終放在見錢眼開的位置,以及凡妮莎柯比對於曾經的摯愛無動於衷,這樣的鋪墊能完全說服我。
最後劇情推至法庭戲,此場戲做為尾聲,要替全片論點定調,是坦然放下,抑或承載憤怒,都是法庭攻防戲值得窺探之處。導演首先將鏡頭拍向「律師」、「原告」凡妮莎柯比以及「被告」助產士的嘴與咽喉,在此做法之下,觀眾立刻清楚知曉在法庭當中,誰擁有話語權,主/被動關係透過咽喉形象化後進而立體鮮明,此筆觸巧妙而精湛。至於,凡妮莎柯比與死亡女兒的影像在暗房中顯影,就能視作「重生」,也成了推動凡妮莎柯比的轉折,以便傳達全片最終核心。
於是透過凡妮莎柯比的嘴,說出以下對白更顯意義:「助產士並非故意傷害我的女兒,她那晚只想幫忙生下健康寶寶,我不認為是妳的錯。」這樣的女性宣言,鏗鏘有力成了女性主導的直接證明,在凡妮莎柯比的醒覺中,達成諒解/和解的可能。「解鈴還須繫鈴人」此等爛俗的勸世警語,在結尾中被明確體現,而在影像的幫襯之中,就少了言語的說教感,反倒能令觀眾欣然接納。
而在落幕前的高潮,《女人碎片》仍體現出女權縮影,在這樣的案例之中,不需要男性法官落槌,或是陪審團隔著距離的冰冷判決,「女人的碎片」仍有能力阻絕男性話語權。而此番女性宣言,似也替「在家生產」的醫療糾紛拉出一條可理解的路,消除女性承擔惡名的危險。
筆走自此,倘若進一步爬梳影像結構,《女人碎片》無疑是精準到位的,欣賞導演懂得利用自然環境的氣候推移,建立故事的起、承、轉、合。
觀眾在 9 月的波士頓望見的是枯枝、落葉離散,步入寒冬的冷冽,這時敘事就以新生兒的消逝(死亡)為題;到了 4 月則迎來被柔風、暖陽包圍的油綠景緻,碰觸春季的恣意,這時導演便用蘋果樹的盎然(新生)作結,在鋪陳得宜的敘事結構下,觀眾跟隨角色走了一遭寒徹骨,而生機復萌的撲鼻芳香,更為透心,久不能散去。
延伸解釋,觀眾在秋、冬、春三季的更迭與循環中,讀取到的是「自然法則」與「生命軌跡」的交融疊合,導演更同時善用橋墩工程與緩緩流水,交代自然與人心的彼此共生、無法切割。從此角度來看,《女人碎片》便不僅止於女人故事,而是宏觀的生命真理。雖然在影史上,以「大自然呼應人物心境與事態發展」的手法並不新穎,但使用得當,仍能收穫良好效果。
最終,女人散落一地的碎片,是在導演溫厚凝視的定鏡之中,被呵護、被理解、被療癒,進而有了重生的可能。
#希望之後趕的出夢想之地評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部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ELCOME TO THE CLUB! 歡迎加入YT線上電影直播節目首選! 電影新聞|近期串流推薦| ⚠部員們注意!⚠ 繼上次十萬訂閱的紀念部長T後,這次部長直接帶來一系列的主題設計啦! 購買這邊請👉https://bit.ly/2R6E6ze 🌟最後的BONUS🌟 部長為了感謝這些年各位部員的...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部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心得] Better Call Saul 第三季S03E06 -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絕命律師第三季影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絕命律師第三季影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風騷律師第三季- 美劇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絕命律師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爆雷歐美劇同好會!大量劇情透漏| 《絕命律師》宣布續訂第六季 ...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心得] Better Call Saul 絕命律師S06E03(雷) -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請益] 一部黑幫大老入獄的劇PTT推薦- 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風騷律師第三季_01 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艾美獎五部不可錯過的重點歐美影集】
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第 72 屆艾美獎(The Emmy Awards)將於美國時間本週日(9/20)舉行線上頒獎典禮,由美國電視學院會員票選出本電視年度(2019/6/1-2020/5/31)最優秀的電視作品。先前曾經發文大致介紹本屆入圍概況( https://is.gd/H58hOr ),簡單來說,在去年大贏家《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倫敦人生》(Fleabag)、《核爆家園*》(Chernobyl)都已完結,連同蟬聯好幾年的喜劇大作《副人之仁*》(Veep)也全劇終,今年的艾美獎瞬間多出了許多空位,同時各個獎項的入圍席次也都擴增1-2席,讓各家好手都摩拳擦掌想要分到一座獎。(延伸閱讀:去年的得獎名單 https://is.gd/DPykRh 、去年的得獎結果分析 https://is.gd/Y8FkRb )
在「後權力遊戲時代」,HBO 積極試圖以《西方極樂園*》(Westworld)、《繼承之戰*》(Succession),以及《殺手進城*》(Barry)分別承襲戲劇與喜劇的招牌。Netflix 則持續穩健多角經營,以《黑錢勝地》(Ozark)和《王冠》(The Crown)為首,輔以優秀的喜劇和迷你劇集,首次超越 HBO 成為本屆入圍最大贏家(Netflix 今年入圍了 160 項、HBO 則是入圍 107 項)。
其他各家也都磨刀霍霍,無論是老牌 AMC/Sony 的《絕命律師》(Better Call Saul)、Hulu 的《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Amazon 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等,都有取得固定的入圍席次(儘管疲態也逐漸浮現)。倒是新參戰的 Disney+ 和 Apple TV+,都分別以《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和《晨間直播秀》(The Morning Show)首季打響名號,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覷的入圍佳績,未來發展潛力備受矚目。
今年美國疫情仍橫行的期間,電影學院是否會票選出不一樣的得獎趨勢?從入圍者來看,一方面可以看到許多老鳥依然持續入圍,但同時也嗅到一些新的趨勢逐漸開展。比方說,雖然本季我最愛的是《絕命律師》(到了第五季精彩度有增無減),艾美獎卻沒有讓它入圍男主與女配獎項。又或是《使女的故事*》與《美麗心計*》(Big Little Lies)的女主角沒入圍、《這就是我們》(This is Us)只入圍男主角等,都在在顯示了艾美獎對於一些特定的熟面孔已經感到疲乏。這對去年早早播畢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和《美麗心計》等,顯然不是好事。反之,新劇《吸血鬼家庭屍篇》(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憑借新劇《晨間直播秀》入圍女主角的珍妮佛安妮斯頓,以及至去年才打入艾美獎入圍但即將六季完結的《Schitt's Creek》,皆可能因此出線。
由於艾美獎獎項太多,連同技術獎一共有 123 個獎項,在此就不一一細數與預測,而是挑選出五部我認為今年獎季重要的作品,跟大家分享、推薦。
▆
▆
1.《#繼承之戰*》Succession
《繼承之戰》演的是一名媒體大亨與他四名子女的事業繼承權爭奪戰,雖然題材是冰冷生硬的,但始終扣回的母題是親子之間的矛盾依附與認可尋求,以及手足之間的愛恨交織與爾虞我詐。本劇監製之一為《大賣空》、《為副不仁》的導演 Adam McKay,在攝影和調性上依稀可見其寫實的手法。比起其他白領西裝金融劇,《繼承之戰》提供了更多的場景變化(從克羅埃西亞的豪華遊艇,到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等)。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配樂家 Nicholas Brittel 譜寫的主題曲和音樂,更是一絕 —— 鋼琴下行音階呼應了「傳承」的往下意象,管弦室內樂演奏的莊嚴古典樂帶有宮廷的貴族氣息,鋼琴小調和弦進行透露出危機和背叛的隱憂,偶爾再混入嘻哈節奏點綴出現代感。
《繼承之戰》儼然已成為 HBO 繼《權力的遊戲》後的招牌強檔,嚴肅、高雅又令人隱隱生畏、卡司強勁而富有魅力;重點是它不留情面地聰明而狡詐,不一一餵食情節給被動的觀眾,而是鼓勵觀眾與他來場對等的智力較勁,主動探索角色、對劇情產生一定的期望,然後又被聰慧的劇本給將上一軍。觀賞《繼承之戰》就像吸毒一樣,不由自主被捲進去,只為了一次又一次體驗那個情緒的籌賞。
獎季分析:去年《繼承之戰》首季只入圍了五項艾美獎,但由於第二季的節奏和角色塑造都更加精準,挾著不減反增的影評評價和觀眾口碑,使得第二季一舉入圍了 18 項艾美獎,為今年入圍數目第三高的影集。最恐怖的是演員獎項:戲劇類節目的演員獎項總共六項(男女-主/配/客串),《繼承之戰》今年就入圍了九位(兩位男主、三位男配、一位女配、一位男客串、兩位女客串),整體卡司的高一致強度可見一斑。除了演員之外,這部在幕後的製作也非常精良,可以好好準備迎接艾美獎橫掃了。
已獲頒技術獎:最佳劇情類影集選角、剪輯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劇情類影集、男主、劇情類男配、劇情類女配、導演、編劇、配樂
▆
▆
2.《#守護者*》Watchmen
與 2009 的電影同樣取材自同名美國漫畫,9集長度的迷你劇集《守護者》卻沒有太多的牽絆與包袱,而是在既定的宇宙中,走出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故事。這齣九集及完結的迷你劇集,將焦點投射在一個警察必須蒙面自保、白人至上犯罪組織興起、天空還會降下外星烏賊的平行世界,在既有的美漫犯罪與科幻類型中,完美融入了黑人種族平權與跨世代創傷經驗的議題,讓許多觀眾第一次接觸到 1921 年真實在奧克拉荷馬土爾沙上演的黑色華爾街屠殺,瞬間將藝術與今年的社會脈動,緊緊扣在一起。《守護者》提醒觀眾:你看再多天馬行空的虛構故事,都比不上真實歷史來的殘酷與精彩,而且歷史到如今還在重複上演中。
由去年剛以《藍色比爾街的沈默》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瑞吉娜金恩(Regina King)領銜主演,另外還有「刀疤」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近年來最逗趣古怪的演出,整體卡司非常多元,也帶出在劇中飾演多重角色的明日之星:葉海亞·阿巴杜-馬汀二世(Yahya Abdul-Mateen II)。如果有一部劇可以概括代表 2020 的美國現況,那麼《守護者》可能是最好的答案。第六集的一鏡到底回憶/幻覺/歷史再現,可能是今年最出色的電視作品。
獎季分析:《守護者》是一部迷你劇集,卻一舉入圍了 26 項艾美獎,成為入圍最大贏家,著實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這其中最亮眼的自然是女主角和男配角,在今年的社會氛圍下,最佳迷你劇集也已是囊中物。
已獲頒技術獎: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攝影、服裝、剪輯、混音、配樂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女主、男配、導演、編劇、美術設計、音樂監督
▆
▆
3.《#美國夫人》Mrs. America
由金獎影后凱特布蘭琪主演的《美國夫人》,同樣是一齣九集迷你劇集,篇幅雖短,但是當中女力能量卻爆表。故事講述著美國七零年代,一群婦女在性別政治運動下的對立和角力。但更有趣的是,本片以非主流的手法,將保守派的政治倡議者 Phyllis Schlafly 聚焦為主角,而不是直接將之塗抹為歷史上的反派。主角反對美國《平等權利修正案》、反對墮胎、誓言維護傳統家庭價值,聽起來是否有些言猶在耳?
《美國夫人》有美劇中罕見的大量女性角色,且從主創人、監製、導演、編劇、攝影,到演員,幾乎全部清一色皆為女性。由女性構築、述說的女性故事,說的簡單卻是得來不易。而每一集都以其中一個角色為名,並以其作為該集的敘事主觀人,也讓整個劇情的推動能夠從更多層面和角度來切入。最終,《美國夫人》是一部見樹又見林的女性賦權寓言,樹是每個真摯刻畫且優缺點共存的女性角色,林則是一個歷史上的性別運動,如何緩慢、令人感到挫敗,卻又確實地推動著時代向前進。連同《守護者*》(黑人議題)與《美國外史*》(白人至上法西斯主義),這部大概是今年最切合時宜、與美國川普政權下的時勢(事)最契合的電視作品。
獎季分析:《美國夫人》除了演什麼像什麼的凱特布蘭琪之外,還有一干優秀而多樣貌的女演員,包含此次入圍艾美獎的《鐵窗紅顏》 Uzo Aduba、《美國諜夢》Margo Martindale、Tracey Ullman,以及未能入圍但同樣精彩的蘿絲拜恩、伊莉莎白班克斯、莎拉保羅森等。此次艾美獎《美國夫人》共入圍 10 項,包含女主與三位配角。其中女主不是沒有機會,但應該會被《守護者》的瑞吉娜給搶下,而比較有可能奪獎的,則落在女配。外界普遍看好在劇中飾演美國第一名女性黑人總統候選人的 Uzo Aduba,可能會乘著賀錦麗(拜登的副總統搭檔)的提名風潮順勢摘獎。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女配、選角
▆
▆
4.《#正常人*》Normal People
先前就曾撰文介紹過,《正常人》是今年影集中最令人喜出望外的驚喜小品,沒有之一。這是一部愛爾蘭的小品迷你影集,講述著一對愛爾蘭男女從高中到大學畢業的青春歲月,以及在時光流淌的縫隙中,這對普通而正常的生命如何擦撞出不凡的火花。兩位主角都是銀幕上的相對新人,但卻能夠自在無比的向彼此、向觀眾揭露自己的胴體、自己的真情,以及自己最黑暗的不安全感。這部劇雖然沒有什麼絢爛大場面,角色所遭遇的事物都彷彿你我在家鄉會經歷的那些,但是字字珠璣的台詞能夠牽動人心,且在酸甜的成長滋味中,留下一絲雋永。
從凜寒的北歐,到盛夏的義大利古鎮,攝影、服裝、音樂都極美,觸感也帶有一股新鮮的親暱性。大量旁白堆砌,讓人想到《愛在三部曲》的質感。這部劇在春夏之際從歐洲到美國引起一陣騷動,或許是對於那些曾經或正在歷經這些青春迷惘與情感受挫的人們,格外能引發共鳴。或許我們在 Marianne 和 Connell 身上找到自己、找到一個陪伴,陪伴著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摸索上跌跌撞撞。
獎季分析:儘管在影迷們之間口碑極好,可惜艾美獎並沒有入圍太多項,僅有入圍最佳迷你劇集男主角、導演、編劇、選角。而如果投票會員中有一批忠貞的支持者的話,我認為他們會將票源集中在男主角獎,將之頒給年僅 24 歲的新人 Paul Mescal。雖然這個預測看似大膽,但卻也有前例可循,這個項目(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還蠻喜歡獎勵新人的,比如說去年《別人眼中的我們》的 Jharrel Jerome、前年《凡賽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的 Darren Criss 等等。因此,《正常人》若不會空手而歸的話,男主角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男主
▆
▆
5.《#壞教育*》Bad Education
嚴格來說,這是一部電影,去年也在多倫多影展首映取得不錯的口碑。然而,HBO 隨之將美國發行權買下,所以這部片在是直接在電視台播出,成為所謂的「電視電影」,也就無法角逐奧斯卡獎。《壞教育》為《良種動物》導演 Cory Finley 的第二部執導長片,改編自美國史上最大樁的公立學校貪污事件。休傑克曼飾演一名德高望重的督學,在長島小鎮的學區中與幾位教職員聯手作假帳,神不知鬼不覺污了上百萬美元。
整部電影的節奏輕巧俐落,配樂和剪輯也趣味十足。演員們飾演乍看無害,卻各懷鬼胎中飽私囊的一群公僕,顯然是玩得非常過癮。休傑克曼的角色本身就帶有外放的作秀感,也讓他繼《悲慘世界》後難得有如此獨挑大樑的表演機會,而他也確實與《老娘叫譚雅》艾莉森珍妮以及《愛情昏迷中》Ray Romano 有精彩的對手戲。整部片宛如迷你版《驚爆焦點》,劇情直接而簡單,雖然少了一點厚度,但娛樂性十足,也拼湊出平庸的邪惡如何在日常中上演,讓我們時刻警惕。在劇中揭發整起醜聞事件的學生記者,由25歲的年輕印度瑞士混血演員 Geraldine Viswanathan 飾演,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潛力新秀。
獎季分析:本片原先在多倫多首映後即傳出休傑克曼的奧斯卡呼聲,可惜最後本片不符合奧斯卡資格,但是他也確實入圍了本屆艾美獎的最佳電視電影和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集類男主角。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應該是《絕命毒師》的獨立續集作品《續命之徒:絕命毒師電影》。然而,那部片終究還是太仰賴其前作的重重包袱,因此不一定能夠脫穎而出,《壞教育》則是一部比較容易入口的大眾作品。男主角部份,大概會是休傑克曼、《守護者》傑瑞米艾朗、《正常人》Paul Mescal 三強之爭。如先前所述,我會押《正常人》Paul Mescal。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電視電影
--
註:本文標記「*」者,皆可在 CATCHPLAY+ 訂閱「雙享無限看」方案觀賞,連同 20 多部入圍本屆艾美獎的優秀影劇作品全都收錄。若想要補上追劇進度的,這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平台,HBO GO 和 CATCHPLAY+ 艾美獎好劇一站匯集就在 CATCHPLAY+!
🔥了解更多方案與優惠請點此
👉 https://bit.ly/3c4z6Sj
#艾美獎好劇一站匯集 #CATCHPLAYPLUS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放假閒聊:哈迷自白 & Podcast 推薦】
好久不見,希望大家都好。今天想來聊聊 Podcast~
會踏入電影的世界,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是從《哈利波特》開始的。印象中我是從第三集開始迷上,而國小和國中時期,每隔幾年就會出一本續集,每次出新書,我可以天天跑書店並在一週內把它啃完。我的英文閱讀能力大概也是這樣土法煉鋼練起來的。後來書完結了,但電影還在持續推出,而為了得知最新的選角和片場資訊,我每天必定造訪 MuggleNet 與 Veritaserum 等哈迷網站,還記得張秋和露娜的選角出爐時,內心有多麼興奮。
也因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關係,我開始學會背演員和導演名字,釐清電影幕後工作的分配。製片 David Heyman、編劇 Steve Kloves、美術設計 Stuart Craig、配樂家 John Williams 與 Alexandre Desplat 等,全都叫得出名。一到七的導演 Chris Columbus、Alfonso Cuaron、Mike Newell、David Yates,以及各個重量級的英國演員 Maggie Smith、Michael Gambom、Alan Rickman、Ralph Fiennes、Julie Walters、Kenneth Branagh、Jason Isaacs、Gary Oldman、Timothy Spall、Emma Thompson、Brendan Gleeson、Helena Bonham Carter、Imelda Staunton、Jim Broadbent、Bill Nighy,也都是如數家珍。
當時迷到我在 2005 年買了我的第一個蘋果產品 iPod Nano時,第一件事就是每週固定收聽 Mugglecast — 當時最大的哈迷 podcast,聽著一群美國青少年討論書與電影的周邊新聞和粉絲理論、試圖解開JK羅琳官網的小彩蛋等,徹底打開了我對流行文化的認知。
一晃眼,Mugglecast 已經播了 15 年了,我也隨著當年的一群主持人長大。不一樣的是,我大概在十年前就幾乎沒在聽了,台灣的升學壓力、都市熙來攘往的方便性,以及行動網路的普及性,似乎讓 podcast 這種純聽覺的活動在市場上喪失了競爭力。只剩下偶爾在睡不著的夜晚,戴著耳機讓呢喃聲伴我入睡。
沒想到近年來 Podcast 的復興,似乎從西方再度燒了回來。2014 的美國真實犯罪帶狀節目《Serial》正式敲響了 Podcast 的第二春。它在第一季就獲得了六千多萬的下載次數,至今已累積超越四億次瀏覽,並成為第一個獲頒美國廣播最高榮譽 — 皮博迪獎的 Podcast。在那之後,各個大小媒體和獨立創作者紛紛投入 Podcast 的市場,較低的入行和技術門檻也使得節目本身的內容成為致勝關鍵。Podcast 再度成為許多人們做家事和通勤時的良伴,除了最原始的蘋果內建 Podcast app 之外,Google, Spotify, TuneIn, Stitcher, Castbox 等平台也都加入戰局。
以下列舉我個人的 Podcast 推薦清單(以電影類為主),歡迎老派聆賞人一同加入 Podcast 圈,也歡迎跟我推薦您喜歡的(特別是台灣的)節目!
【美國時事與新聞】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Daily(每天必聽)
NPR - Fresh Air
【影視產業主流媒體自製節目】
Indiewire: Screen Talk(產業脈動)
Indiewire’s Very Good Television Podcast
Indiewire’s Filmmaker Toolkit
The Vulture TV Podcast
THR - Awards Chatter(深度人物訪談)
NPR - Pop Culture Happy Hour(流行文化)
BBC Radio 1’s Screen Time(英國影視產業)
LA Times - The Reel
The Empire Film Podcast(超長訪談)
Vanity Fair - Still Watching
【影視 - 片商與工會】
DGA - The Director’s Cut(導演工會映後座談)
A24 - The A24 Podcast
Netflix - The Call Sheet with Kris Tapley
【影視 - 適合搭配作品】
Better Call Saul Insider Podcast(《絕命律師》)
EW’s Game of Thrones Weekly Podcast(《權力的遊戲》)
A Cast of Kings(《權力的遊戲》)
The Chernobyl Podcast(《核爆家園》)
【影視 - 影評與獎季類】
Next Best Picture Podcast(每集必聽產業新聞與影評)
Filmspotting(芝加哥老牌影評二人組)
InSession Film Podcast
Vanity Fair - Little Gold Men(獎季分析)
Entertainment Weekly - Awardist(獎季分析)
【影視 - 其他】
Scriptnotes(《核爆家園》編劇細談劇本手法)
KCRW - The Business(產業分析)
Soundtracking with Edith Bowman(電影配樂)
【帶狀節目】
Serial(真實犯罪故事)
S-Town(真實犯罪故事)
You Must Remember This(好萊塢歷史)
【台灣出品】
百靈果 News
佐編茶水間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
疫情期間大家就宅在家看劇聽podcast吧!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部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ELCOME TO THE CLUB!
歡迎加入YT線上電影直播節目首選!
電影新聞|近期串流推薦|
⚠部員們注意!⚠
繼上次十萬訂閱的紀念部長T後,這次部長直接帶來一系列的主題設計啦!
購買這邊請👉https://bit.ly/2R6E6ze
🌟最後的BONUS🌟
部長為了感謝這些年各位部員的支持,
特別加開折扣優惠!
凡是單次購買超過2件以上的部員,
即可使用下方的折扣碼進行優惠抵用喲~!
🎁專屬折扣碼:bujo1984🎁
看完已經心動了的大家趕快上CAPSULE Cmer上下單,
把2021年度最有創意的低調酷時尚帶回家!
🟩官方LINE帳號加起來:@bujo
🟩LINE 討論群:https://bit.ly/bujolinechat
製播:CAPSULE
主持:部長、太空小姐
00:00 準備開始
01:16 歡迎收看!
06:53 上週票房冠軍:叢林奇航
10:29 本週新片推薦:自殺突擊隊:集結
13:20 吉他!史嘉蕾喬韓森告迪士尼 艾瑪史東跟進?
23:42 《黑豹2》片場照有洋蔥!瓦干達文藏催淚訊息
26:48 絕命律師片場昏倒!鮑勃奧登科克「心臟病發」粉絲嚇爆
29:15 恩不里居入住白金漢宮!《王冠》第五季又換女王
32:24 哈利梅根與Netflix簽42億天價合約!僅宣布製作一部動畫遭質疑
35:55 魚丁糸與程偉豪合作!荒誕迷你劇集《池塘怪談》
44:09 本週討論主題|詭老
1:33:34 Q&A
🎙️電影酷拉部 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08Jgvy
Spotify:https://spoti.fi/2ZtNFdv
SoundOn:https://sndn.link/bujomovieclub
Firstory:https://bit.ly/2WtVgXr
--------------------------------------------------
✨重要連結✨
➡️ 加入Telegram:http://bit.ly/bujoTelegram
➡️ 加入部長頻道會員:http://bit.ly/joinbujo
➡️ 贊助且部長不會被抽成: http://bit.ly/donatebujo
.
社群通通追蹤起來
➡️FB:http://bit.ly/BUJO_FB
➡️IG::http://bit.ly/BUJO_IG
.
-----📞合作邀約請洽📞-----
我的 Capsule Buddy➜思文
✉️Email : bujo@capsuleinc.cc
------------------★------------------
直播設備推薦!
▶️ 擷取卡 Cam Link 4K
- 可以將單眼數位相機變成視訊使用,大幅提高直播中人像的畫質以及觀影體驗
- 超簡單隨插即用!
DSLR相機相容表格https://www.elgato.com/en/gaming/cam-...)
- 支援4K超清晰畫質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31VyW9
▶️ 鍵盤 K95 RGB Platinum XT
- 航空級鋁合金髮絲紋框架
- 業界頂級Cherry MX櫻桃機械軸(銀/茶/青)
- iCUE軟體控制全鍵RGB動態背光、巨集設定,6顆支援Elgato Stream Deck專用按鍵
- 耐用不沾髒污PBT雙料注塑鍵帽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xDqemV
▶️ 無線藍芽耳機 Virtuoso
- RGB燈效可自由調整、超耐用金屬框體
- 無線、USB、3.5mm 三種模式
- 獨家Slipstream無線傳輸技術,更穩更快更遠
- 16+小時電池容量
- 語音清晰、可拆卸、指向性麥克風
- 7.1環繞、50mm音效驅動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qDeaeq
#電影酷拉部 #詭老 #奈沙馬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7U8lQHNS4/hqdefault.jpg)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絕命律師第三季影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必吃
則補充:第三季故事接續著第二季結尾,Jimmy Mcgill(Bob Odenkirk飾演)被哥哥Chuck Mcgill(Michael McKean飾演)偷錄下變造文書的犯罪自白,然而出乎意料地 ... 絕命 ... ... <看更多>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絕命律師第三季影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必吃
則補充:第三季故事接續著第二季結尾,Jimmy Mcgill(Bob Odenkirk飾演)被哥哥Chuck Mcgill(Michael McKean飾演)偷錄下變造文書的犯罪自白,然而出乎意料地 ... 絕命 ... ... <看更多>
絕 命 律師 第 三 季 影評 在 [心得] Better Call Saul 第三季S03E06 - 看板EAseries 的必吃
本集大概分了三線(Mike有出場,但戲份不多)
--
毒梟線:Gus真的開始幫Hector運貨
而且Nacho還硬是把配貨比從5:5變成6:4
氣氛一度緊張,但是Gus通過電話決定放行
目前看起來Gus對Hector百依百順
其實Gus早就在規劃新的製毒場所
(洗衣場場堪完畢~)
Hector倒也不真認為Gus會一直認他擺布
要Nacho利用他爸爸當新的運毒路線
Nacho一直推托但Hector就是要硬來
最後Hector一陣狂咳下猛吞藥
Nacho明明看見Hector掉了一顆藥卻不動聲色...
(Nacho又要搞掉一個老闆了?)
Chuck線:前妻Rebecca在門外敲了半天但是Chuck就是裝死不應門
Rebecca跑去找Jimmy幫忙,但Jimmy表示"他已經不是我哥了"
Rebecca氣的訓了Jimmy一頓說"你果然就像Chuck講的一樣爛"
就跑了
後來Howard跑去找Chuck溫馨喊話,要Chuck向前看
不要一直記著Jimmy這次事件
(竟然沒打落水狗?Howard我真對你失望(誤))
聽完Howard的話後,Chuck開始逼自己接觸電器
最後甚至跑到大街上打電話給醫生
(Chuck 2.0要來了?)
Jimmy線:在Kim的辯護下,Jimmy最後只被判停牌一年
雖然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但仍將迎來Jimmy一年無法執業的結果
才剛成立的聯名事務所立刻面臨經濟困境
Kim建議遣散助理,自己換到比較小的辦公室
但Jimmy卻不甘心兩人好不容易建立的成果要毀於一旦
他說一切照舊,開銷一人一半,要Kim等他付不出錢時再來談解散
體貼的Kim當然沒意見
但別的不說,Jimmy之前買的廣告還有9個時段沒播,4000元未付
合約也寫說時段不能轉賣,Jimmy馬上就要面臨破產
急中生智之下,他決定時段讓人免費播廣告(規避合約問題)
自己則賺廣告製作費
但眼看第一個廣告時段要到了,他還找不到客戶
(當天拍當天播誰敢相信你啊XD)
在請來當拍攝助理的打工妹提醒之下
他決定拍一支"幫人拍廣告的廣告",來宣傳他的回本計畫
但是他又覺得Jimmy Mcgill的律師形象不適合這支廣告...
於是,Saul Goodman誕生了~!
(原來是廣告達人啊,我還以為是律師呢~!)
Kim :Saul Goodman?
Jimmy:對啊,就像"It's all Good~!Man!"這樣的感覺www
--
這集相對於上集的大爆發,平淡許多
但也做了許多鋪陳
雖然Howard要Chuck放下Jimmy
但怎麼看Chuck的特訓都不像是要"放下"
Gus跟Hector的較勁表面無波但暗潮洶湧
Saul Goodman誕生了,卻是個拍廣告的
還有最讓人在意的,如此善解人意的Kim後來到底怎麼了?
一集真的太短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34.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494913088.A.E4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