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 大家週六晚上好! #醫院內各種醫療人員 #營養師工作
有時常常身邊的人會問我說:「momo,在醫院好像不太會看到營養師欸? 營養師都會出現在哪裡啊?」 或是 「齁~ 現在當營養師很好餒! 只要漂漂亮亮的在門診給別人諮詢就好~」
怎麼會這樣XD~~ 所以今天也想跟大家分享 #醫院營養師都在幹嘛
👩🏻⚕️醫院營養師主要分成兩種:
(1) 臨床營養師、(2) 團膳營養師
*但每家醫院規模皆不同,營養師負責的業務範圍也會有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負責醫院病人(給予飲食建議)、另一個負責病人所需要''吃''的餐盒(管理廚房大小事)
✅哪裡看的到臨床營養師?
妳以為臨床營養師只待在門診? ❌大錯特錯!!!!
除了在門診解決病人的飲食問題之外,每位營養師幾乎都會分配到幾區病房(或 ICU),可能需要做住院病人開刀前後、離院飲食的衛教、ICU營養照護或管灌配方的調整;病人若控制的沒那麼好,醫師及護理師也會照會營養師去給予飲食建議或是飲食調整。
不同病況也會調整給予進食的方式: 由口進食、管灌飲食、靜脈注射;不同疾病也需要注意,例如:限制水量、限制某些飲食及營養素。
👉👉👉👉👉👉👉👉👉
這時候若是要訂購醫院便當,護理師協助訂購一般正常飲食、醫生開立醫囑配置病人所需的治療飲食輸入至醫院系統,準備進入吃飯時間前,醫院廚房即將開始他們的作業。
✅團膳營養師的工作內容?
除了需要設計多變化且營養均衡的循環菜單,也會依據病人不同病症給予不同的便當(這就是醫院團膳營養師的厲害之處😆),一天光是便當可能就要處理好幾百份,而且需求還都不同呢!
這個忌豬、那個低鈉;這個因為是腎臟病蛋白質量要控制、那個是細碎飲食,另一個是糜狀飲食,將每道菜分別拿去打泥機絞打。
因此也會分成:
👉一般飲食(素食、忌豬、忌海鮮、忌雞)
👉質地不同飲食(細碎、軟質、半流質、流質、清流)
👉治療飲食(糖尿病、低蛋白、低鈉….)
👉管灌飲食(許多不同營養品配方)
👉有些醫院還有月子餐、試驗餐….等
除此之外,一切廚房的所有大小事物,皆由營養師管理。
🔺食材面: 叫貨→驗收→庫房儲存;到食材成本控管(颱風天菜價很貴)、意外來臨的排解(颱風天不只叫菜很貴,很多菜可能也都爛掉或菜商根本不送… 冰箱壞掉食材怎麼辦XD?)
最後的廚餘可能也需要找廚餘廠商做回收呢!
🔺衛生面: 廚房衛生維護、食品安全管理(如果便當出現異物,也要出面向病人道歉🙇🏻♀️)、定期衛生單位稽查評鑑….等
🔺設備面: 冰箱壞了找誰修? 爐子壞了找誰處理? 停水了怎麼辦?各個設備廠商營養師也需要很熟悉。
🔺人員面: 廚房人員人事休假配置(誰負責切菜、誰負責打便當..? 某廚師不想要上某個班) 這時可能就會遇到情理上的取捨。平時打便當和煮飯有廚師及廚工幫忙,當然也需要員工教育,需要定期與他們衛教。
再次聲明,每家醫院規格皆不同因此業務範圍可能有些許差異~
⚠️另外也提醒大家:
👩🏻⚕️營養師法第五條規定:非領有營養師證書者,不得使用營養師名稱
因此市面上也出現不少營養OO師、健康OO師,也希望大家注意非國考營養師證照之人員並不能給予飲食建議哦!
(就算有修課程也不行)
總之不管是臨床營養師或團膳營養師都是非常辛苦的,也包含所有醫療醫事人員也都很辛苦>< 特別是疫情期間~~
因此文章的結尾除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他醫事人員在醫院的工作內容」的文章外,也希望大家都有一份感恩的心謝謝醫院裡的所有人員唷^^~
#營養師 #臨床營養師 #團膳營養師 #團膳 #醫院 #醫事人員 #醫粹思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代人對傳統圍村小吃的認知,不外乎茶粿、炒米餅及鬆糕,其實在過時過節,圍村人還會做手粉——一款厚厚實實的方形糕點,糕身雪白,中間一點紅,掰開是細碎的花生餡,熱時軟糯,涼時爽滑,簡單直接的香甜,是圍村人的共同回憶。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JLkYnj ========...
細碎飲食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給的,是他『需要』的,但不是他『想要』的。」我們對於長輩的那些看似善意的行為和舉動,是不是只是一廂情願的,以愛為名的支配?
~朱為民
‧有許多的長輩,說不出內心真正的想法,可能他想說的是:「我很想念你們,很想孩子能常來看我,也很想另一半能常常陪在我身邊!」但說出口的卻是「我快要死了。」
‧當媽媽說「帶你爸去看醫生」,媽媽並非是不能體諒子女的工作繁忙,多半是擔心「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是女性長輩,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常常會希望在做重大醫療決策時,有家族男性在場,甚至希望由兒子(甚至一定要是長子)來下決定。
‧「明明他可以,為什麼要丟給我?」其實,這些行為可能連不是心理精神專家的人,也都可以說出它的名字,就叫「撒嬌」。也就是心理的支持與鼓勵。藉由「丟問題」,實為「找關心」。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早安:
有位朋友跟我提到她媽媽的狀況,我很快想到這本書。傳統的親子互動模式,再加上大腦的退化,讓成年子女不管怎麼做,父母就是不滿意,讓盡心盡力的成年子女感到憤怒與委屈。
不是年紀大,個性就成熟。有人是年紀越大,鬧起脾氣來越像小娃娃。
我很少講長照的議題,但「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依舊可行。同理與關心不能少,嚴守界線也要做到,譬如,任由老人家隨意打罵人,那是誰都會想逃,最後對老人家怎麼會好?!
這本書的文字使用很實在,建議也很有條理。只是,成年子女要降低自己的標準,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老人家,因為不斷衰老的過程,盡是挫折。
祝願您,藉著這本書,在心態上準備好我們自己要如何度過晚年!
*********************************
「為什麼不管我怎麼做,我媽都不滿意?」
【文/ 蔡佳芬】
「醫生說我蛋白質不夠……」曾伯伯開始抱怨。
「蛋白質就是要多吃肉。我多買些牛肉跟魚,平常可以多吃點。」諸森也覺得老爸營養不夠,想多煮些肉來給他補一補。
「肉跟魚都有一種腥味,我不喜歡。」曾伯伯立刻打槍。
「不然我買鮮奶給你,鮮奶也有乳蛋白,多少補充一些。」諸森曉得老爸的脾氣,只好再換個方法。
「我喝牛奶會拉肚子。」曾伯伯再開一槍。
「那我去買○○牌的高蛋白營養品,一瓶裡面的蛋白質含量可以抵好幾餐了。」諸森從營養師那裡拿了幾張衛教單,上面標註得很清楚。
「我聽說那種東西很難喝,都是插鼻胃管的人才吃那個。我才不要。」曾伯伯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
諸森嘆了一口氣。
為什麼不管怎麼做,老爸都不滿意呢?
「擔心他走不穩會跌倒,衝過去扶著他的手,他卻說我動作粗魯,拽得他胳膊痛。」「他半夜常常需要起來上廁所,我請外籍看護小心地跟著。他卻說我派人監視他,害他活得不自由。」
你是否也曾聽過上述這些話。明明自己就費盡心思,甚至花費大筆金錢,想要讓長輩獲得更好的照顧,但卻換來批評與抱怨?
子女聽在心裡,滿腹辛酸、委屈,甚至是憤怒不已。子女不明瞭到底是哪裡有問題,為什麼父母就是不滿意,難道是故意找碴來折磨人?
讓我們稍微了解一下,「為什麼我怎麼做,他都不滿意?」
■ 可能一:你給的,是他「需要」的,但不是他「想要」的
夏子奶奶八十多歲了,視力不佳外,還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與糖尿病,雖然推著助行器可以勉強移動,但是仍有著跌倒的風險。她平日與兒子一家人同住。
某日,夏子奶奶在家中昏厥,里長正巧來家中拜訪而發現,緊急送醫後,醫師說可能是進食不規則,低血糖導致的。
夏子奶奶的兒子和媳婦白天需要外出工作,孫子也在外地就學,考量她一人獨自留在家中,倘若有意外狀況,恐怕再度面臨危險,於是先安排奶奶到住家附近的日照中心。原本期待每週一到週五白天,夏子奶奶可以有規則的活動與進餐,晚上與假日,再由親人協助照護。
結果奶奶先是抱怨日照中心的食物,她不喜歡,接著又說自己的個性內向,不習慣跟著團體一起活動,最後她乾脆拒絕前往。中心只好結案。
兒子接著申請外籍看護來陪伴、照顧夏子奶奶。沒想到,看護才來一個月,奶奶就極力反對繼續聘用,說是看護聽不懂國、台語,或說這樣花費太多金錢,又說不習慣有外人同住,再者,就是家中的空間本來就不大,這樣孫子回家只能睡在沙發上。
奶奶每天嫌東嫌西,外籍看護也向仲介公司訴苦,兒子無奈,只好停止聘用外籍看護。
這兩個方法都不行,兒子改為向長照中心申請居家服務員前來協助,心想至少要能確保服藥與進餐的規則性。經由照顧專員評估後,運氣不錯地獲派年輕的本國籍居家照顧服務員到府。
結果,夏子奶奶還是不滿意。倘若居服員動作快,她就說對方只想草草了事,快快回家。若居服員待得久一些,她又說對方一定是經驗不足,沒效率。甚至連對方太年輕都能抱怨。說溝通不來,聊不上兩句。
夏子奶奶的兒子也快六十歲了,他不解地問:「醫師,我媽是不是得了一種『愛抱怨』的病?無論我怎麼做,她都不滿意。我該怎麼辦?」
我一邊安慰他,一邊接著說:「我猜想,奶奶上回昏倒後,恐怕覺得自己不知道何時會再發生這種事,所以有種強烈的不安感。她想要的或許不是這些正確的照護處置。如果是你們不在,她就會害怕的話。她希望的,可能是你常常在身邊。」
我跟夏子奶奶的兒子,討論了可能的做法:
方法一:試著每日趁午休時撥電話回家。
方法二:在家中裝設可看見彼此影像的監視系統,教導夏子奶奶緊急時可按求救鈕,或是通話鈕。
方法三:再搭配居家照顧服務員的訪視。
最後,終於慢慢改善這個情況。
正如同我們養育下一代,如果過度忙於工作,疏於陪伴,即便是能提供孩子富裕的環境、昂貴的才藝補習,但會不會也是換來對父母的不滿?
有時,我們會直覺地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來照顧對方,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愛對方,著重這些外表上看似重要且必須的,但卻忽略了內在的需求與感受。
■ 可能二:「老」羞成怒,這是面子問題
翰林伯已經九十歲了,他的獨生女兒遠嫁外國。在太太過世後,原本身體硬朗的他,自己獨居了一段時間。
但在上個月,翰林伯夜半如廁時,在家中跌倒,大腿骨折,所幸鄰居聽到聲響,呼叫救護車將他送醫。後來翰林伯接受開刀,住院數週。
出院後,女兒安排他入住堪稱高檔的銀髮安養中心。女兒還買妥各式復健器材,備齊了各家營養品,就是希望能讓翰林伯身體康復,在環境優美的地方頤養天年。
豈知住了三個禮拜,翰林伯卻因為適應不良,嚴重失眠而被安排前來看診。
接到安養中心通知的獨生女兒,也由國外趕回,陪同就醫,想了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翰林伯首先抱怨晚上睡覺時,中心不准他把廁所的燈光完全關掉,害他有光害,睡不好,但這其實是因為翰林伯晚上堅持起床如廁,照顧人員擔心若沒有光線引導,視線不良,翰林伯容易跌倒、受傷。
接著,翰林伯又抱怨廚房將他的飯菜切得碎碎的,「像給豬吃的一樣」。原來是照顧員發現翰林伯的牙口不好,常常會將無法吞食的菜留下不吃,因此體重偏輕,所以才準備細碎飲食。
仔細聽聽翰林伯說的話,他不斷強調自己「各方面都沒問題」,堅持「凡事都可以自己來」。
我想,癥結點可能就在他「不想服老」,不肯承認自己「需要協助」,所以對於那些幫助他的舉動,多以抱怨挑剔的方式來抵抗。
這種情形,其實並不少見。我建議在處理時,需要適當地維護翰林伯的尊嚴,對於他的失能及退化輕描淡寫地帶過,然後巧妙地強調這些作為的好處或是必要之處,甚至編個他比較能接受的理由,來讓長輩逐漸適應新的生活。
舉例來說,可以對翰林伯說明,燈光是統一控制,規定都要開著,每間房都一樣,但或許可以為他換個光線較柔和的燈泡。
而飲食是營養師特製的,因為是女兒特別拜託的,為的是給他補身體,好讓他的骨頭早點長好等等。
這些抱怨,其實有時候是長輩們對自己老化、退化的怨嘆,如果子女能給予傾聽、支持,幫長輩找個適當的下台階,就能協助長輩逐漸地接受自己身心的改變。
■ 可能三:妄想作祟,講道理是沒用的
馮老從軍中退伍後,五十歲才經由相親結婚生了三個女兒。可惜太太年輕時就因車禍過世了,所幸三姊妹順利成長,並且事父至孝。
馮老伯伯晚年中風,後來又罹患了失智症。由於有吞嚥障礙的情況,需要特別製備食物,三姊妹都是輪班烹煮營養又好吞食的餐點給父親吃,不假手他人。馮老爹個性耿直,就是脾氣差了點,三姊妹都是婉言相勸。
某次回診時,三姊妹以眼神暗示我有話要說,於是,我請護理師將馮老支開去量血壓。
「醫師,我爸最近越來越難照顧,我們怎麼做都被罵。我們三姊妹為了照顧他,時常請假,也不敢去找全時的工作。我們自認為已經很盡力了,心理壓力很大,是不是也該要來看妳的門診?」
「妳們照顧父親真的非常仔細。到底是發生什麼狀況呢?」
「醫師,您也知道我爸不太能吃硬的東西,所以我們都會把飯菜燉煮得很軟爛。
「但他最近一直抱怨食物裡有渣渣,使得他吞不下去,說我這樣就是要謀害他。可是我用筷子撥開來檢查,什麼渣都沒有啊。他那一餐就生氣到不肯吃。
「我想這樣下去不行,昨天我特別熬了魚湯,然後用濾網撈了一遍又一遍,確定都沒有任何渣渣,才端給他喝。沒想到他喝了一口,就破口大罵,說有渣渣,說我想害他噎死。
「最令我想不通的是,我們煮的,他說有問題。帶他出門,去逛逛便利商店,買些微波食品,他卻吃得津津有味。」
女兒們邊說邊流淚,實在好委屈。
馮老恐怕是出現了失智症中的「被害妄想」,認為女兒們想害他,且認為食物可能被下毒,對食物充滿疑心,所以不論女兒們怎麼費心,都沒有用。
而微波食品是真空密封包裝,通常此類病患會認為這種比較安全,比較能放心食用。
聽了我的說明,三姊妹恍然大悟,終於了解並非是老爸爸挑剔,也不是自己廚藝有問題,而是失智的症狀所導致。
後來調整藥物,控制妄想。馮老的症狀減輕,全家又能和樂相處。
■ 可能四:做到流汗,嫌到流涎,問題是他需不需要
大東因為罹患小兒麻痺,所以,從幼年起父母就最為關心他,他也打定主意不婚不生,要和雙親生活在一起。大東另外有三位手足,都已成家並且住在外地。大東的雙親過了七十大壽後,便開始出現明顯的老化現象。
大東非常擔心,他在心中暗自許願,一定要照顧好父母。
家中原本是母親掌廚,烹煮三餐,大東主動要求進廚房幫忙,可是洗菜被嫌不乾淨,下麵被嫌煮過頭。
大東的老爸平日最愛在外趴趴走,找朋友聊天,大東開始跟前跟後,老爸嫌他煩人。
有回老爸晚了點回家,大東到處打電話找人,差點就要報警協尋,老爸爸氣到說他小題大作。
大東很氣餒,他撥電話向兄長訴苦,抱怨自己盡心盡力,老爸老媽卻都不滿意。
大哥聽了,微笑地回應:「這不就跟你一樣嗎?小時候,因為你行動上跟其他人不同,爸媽擔心你上下學不方便,於是每天都去校門口接你放學。結果你吵著說你沒問題,要跟大家一起坐校車回家。爸媽擔心你被別人嘲笑,於是拿了醫院的診斷書,到學校去找老師商量,想讓你免上體育課,結果你抱怨他們太雞婆,最後你的體育課還拿全勤。就連你都找到工作了,他們還像偵探一般,假扮顧客在角落觀察,等被你識破後,你嚷嚷這樣很沒面子。」
大東被老哥一點,幡然醒悟。自己雖然是一片善念,想回報父母,但卻也像當年的父母一樣,關愛有餘,擔憂過頭,且矯枉過正了。
我建議大東,應該在父母能力不足之處,進行協助,而不是什麼都不讓他們做,這樣反而會讓父母的身體功能退化加速。
子女不妨試試讓長輩知道自己能提供怎樣的協助,再請他們有需要時,不吝提出,或許就能讓關係輕鬆些,彼此互助,生活更自在。
■ 可能五:不是你不好,是他心情不好
應該有不少人有這種經驗。你像往常一樣進辦公室上班,也像往常一樣工作,但今天老闆好像吃到炸藥,不停亂開炮。
你看大家冒汗,襯衫濕,於是拿起遙控器,調降冷氣溫度。老闆卻碎念說才幾度就忍耐不了,這是浪費電。
你轉頭,改打開電風扇吹。老闆又說這樣噪音太大,風吹得文件到處跑。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你才晚了一秒接起,老闆罵你上班不專心,萬一是重要電話怎麼辦。
而接聽顧客來電,你多講了兩句寒暄。老闆說事情講好就好,不要故意聊天殺時間。你把開會報告寄給全體與會者,老闆又碎念說電腦螢幕字太小,應該要印出來。你趕忙把紙本列印完成,老闆卻說誰要你印全彩的,這樣很浪費墨水錢。
連在開會中,你看老闆聲音沙啞,就順手倒杯水給他喝,卻被嫌矯情、拍馬屁。處處動輒得咎,你簡直想拍桌、辭職算了。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有一種可能,無論你做什麼,他都不滿意,那就是他「心情不好」。
有不少的長輩在老年期罹患了憂鬱症,或是出現憂鬱情緒,但他並不直接地說出自己「心情不好」,反而以「不耐煩、唱反調、雞蛋裡挑骨頭」的方式來呈現。
這種時候,不管你做了什麼,做得多好,你都可能踩到地雷,被炸得遍體鱗傷。
臨床上,常見與老年憂鬱症相關的身體疾病不少,常見的有中風(高達百分之五十的中風患者曾出現中風後憂鬱)、帕金森氏症(約百分之四十的患者會合併憂鬱症狀)、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疼痛的疾病(關節炎、腰背痛等)、癌症,使用免疫化學治療藥物或是類固醇類製劑等。
長輩可能是因為身體上的種種不舒適,情緒上的低落、憂鬱、不開心,從而出現行為上的煩躁不耐。
我建議可到老年精神科醫師處就診,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調整生活作息的職能治療等,這都可以改善情緒問題。
當一個人的心情愉悅起來,關係自然輕鬆、好相處,彼此的生活品質,也會大大改進。
若說,我們無法令世上所有的人都滿意,我想認同此話的人必定不少,只是這個不滿意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親友或是長輩。
倘若不管怎樣做,都無法獲得父母的滿意時,請記得,最重要的是初心。好話一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細碎飲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代人對傳統圍村小吃的認知,不外乎茶粿、炒米餅及鬆糕,其實在過時過節,圍村人還會做手粉——一款厚厚實實的方形糕點,糕身雪白,中間一點紅,掰開是細碎的花生餡,熱時軟糯,涼時爽滑,簡單直接的香甜,是圍村人的共同回憶。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JLkYnj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粉嶺老字號粥店】及第粥起家 三代打拼70年粥店 始創人婆婆坐輪椅都返嚟:舖頭養大一班細路(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HjTC2A5C9s)
【粉嶺街市牛肉檔】3字頭後生仔賣騸牯牛 拜牛皇莫為師 企理好態度 「要讓大家食到真正的牛肉」(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soHjAv1Jdw)
粉嶺茶記燒賣周潤發都幫襯!日賣600粒賣足20年 新鮮豬肉+鯪魚+菜脯做燒賣(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mWLow1-cPc)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粉嶺龍躍頭 #粉嶺美食 #手粉 #圍村小吃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zxI2Ir1HsY/hqdefault.jpg)
細碎飲食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泰國之夜—直擊東南亞首個變性人騷後台 泰國首位人妖無變性 變性演員的八大迷思 肥妹Cosplayer用食物造衫 30個榴槤造裙范冰冰都話勁—原刊:20180804
夜幕低垂,芭堤雅街道重新上了妝,城市微醺,燈紅酒綠。她們也換上濃妝艷抹,揭開帷幔,準備登台。提到俗稱「人妖」的泰國變性人,腦海浮現的正是舞台上美艷得不像凡人的演員。遊人把她們當成獵奇景點,被視為畸形的身軀中,是有血肉、有美善的靈魂。華麗背後,她們的真實生活是如何?曾奪變性人選美冠軍的演員––Nhong,邀請我走進尋常家中,由細碎日常至表演後台,探索她與別不同的生活。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804/NJPSS6YFG7YEPSIJWSVHXY7DSQ/
「在日間,我是男人,晚上要表演時,我就化妝變成女人。」說話陰柔,有種女兒氣的Suparp Seangkumchoo,常在Tiffany's Show的後台行出行入,時而打點後台舞衣,時而指導演員舞步動作,平易近人得來也不失氣勢。他是Tiffany's Show的表演總監,表演中很多華麗衣飾也來自他的設計。原來他同時是泰國第一位人妖,「其實Tiffany's Show是我創作的,這之前沒有人做過這類表演。我是泰國第一個人妖,但我沒有變性。」台上第一個表演者Suparp,已在Tiffany工作43年。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804/GHXOHSI42LDORVZ5P7G4JDR7VM/
泰國是世上變性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性開放態度間接令色情行業蓬勃,上一代變性人被視為振興旅遊和娛樂產業的畸形產物,貧窮家庭把兒子變成女性,成為賺錢工具。現今社會開放,性小眾工作機會更多元化,除了當演員,許多工作場所也能看見她們身影。究竟新一代變性人真實一面是怎樣?現在拆解關於她們的幾大迷思。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804/WL44YUNJBONBXDQ2IZY63EYEFY/
食住泰國low cost cosplay(低成本cosplay)的熱潮,有位泰國肥妹仔以無窮想像力和神乎奇技的做衫技術玩cosplay,在網上火速爆紅,連范冰冰都開post讚佢可愛。走到串燒檔扮金仔演講、以紅白藍帆布袋做衫扮AKB48、用蝦片、生菜、榴槤做裙,而且扮得有板有眼,連場景和神情動作也神級還原,令人會心微笑。她叫Sine,仍是位未畢業的大學生,卻已cosplay玩到連香港電器品牌都搵佢跟Joey和古仔拍廣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805/YSH2ZFHDMZTESD7OQ2SMXVV5F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泰國 #變性人 #人妖 #Cosplay #范冰冰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2U9-PRqYr0/hqdefault.jpg)
細碎飲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直擊東南亞首個變性人騷後台 泰國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籽想旅行 -果籽 Apple Daily
夜幕低垂,芭堤雅街道重新上了妝,城市微醺,燈紅酒綠。她們也換上濃妝艷抹,揭開帷幔,準備登台。提到俗稱「人妖」的泰國變性人,腦海浮現的正是舞台上美艷得不像凡人的演員。遊人把她們當成獵奇景點,被視為畸形的身軀中,是有血肉、有美善的靈魂。華麗背後,她們的真實生活是如何?曾奪變性人選美冠軍的演員––Nhong,邀請我走進尋常家中,由細碎日常至表演後台,探索她與別不同的生活。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泰國 #人妖騷 #變性 #芭堤雅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BBq_D0-Lsg/hqdefault.jpg)
細碎飲食 在 衛生福利部- 【重要】老人營養餐食手冊,超實用 的必吃
【重要】老人營養餐食手冊,超實用❗❗ 「醫師交代要幫阿嬤準備細碎飲食/半流質飲食...等等!我連這是什麼都不知道,是要怎麼準備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本超實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