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環在2016年去了趟日本溫泉之旅還有2019年有跟朋友去了芬蘭,就愛上了桑拿跟溫泉這種熱療放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兩種消遣呢?
不過溫為溫泉不能泡太久,皮膚會皺皺的,也因此~接觸過桑拿之後就一直很喜歡~
將身體清潔完畢後,躺在一個小小的室內,享受熱熱的蒸熏的過程真的很療癒~在煙霧瀰漫的過程中,慢慢沈澱自己、放空、放下壓力,
每一次桑拿之後整個人都變得好輕鬆,透過這樣的過程,晚上睡覺就變得能睡得很熟、很沉~
因為身為獨立工作者,真的身兼多職除了在診所、學校教課、講座等等的工作進度要兼顧,真的是壓力山大~
尤其這學期開始,因為疫情的關係需要遠距教學,環環又開始在三間學校中互相切換中,常常忙到很晚睡,或是因為太忙碌很難一覺到天明,中間有時候會睡睡醒醒
也因此在 『采緹spa館』的服務中,跟我分享了一個很類似桑拿的服務~就是『岩盤浴』,喜好熱療的我,剛好趁著個機會好好來舒緩一下壓力😍
這家店也是陪伴環環長大的很重要的一家店,以前國高中難免會長痘痘,環環的母親就會帶我到這家店去做臉,維持好皮膚的狀態,避免再惡化下去變成月球表面~
跟店長真的是認識超級超級久,國中、高中算是拯救了我的痘痘肌,後來連大學跳舞比賽的皮膚保養、舉辦婚禮之前的連續密集護膚,都是交給他們照顧~
你說說~是不是環環應該算是死忠客戶了~
畢竟從國一開始看到我,接著大學出社會、工作考上營養師,到現在偶爾會上電視前~都會跑去進場保養一下🥰
這次剛好有機會升級體驗~~
除了做臉,還加入了『岩盤浴』保養全身的皮膚狀態~
『岩盤浴』是什麼呢?
透過低溫排汗,加上儀器跟石頭的輔助溫熱加能量(北投石、負離子、遠紅外線)三管齊下
讓沒時間運動長時間待在辦公室的人,可以開啟汗腺的排汗~
環環第一次去的時候,上半身沒什麼流汗,第二次有稍微好一些,到第三次去的時候,上半身就變得明顯會流汗很多~💪🏻💪🏻💪🏻
岩盤浴的進行過程需要預留一小時的時間(前面會先洗澡清潔乾淨,再開始岩盤浴,岩盤浴結束後,可依自身狀況要再洗澡或不洗澡都行~)
過程進行的時候:他們都會很細心地進來房間關心你躺的狀況,前後也會量體重避免你脫水,真的超級貼心🥰
『岩盤浴』的改變過程
1.溫熱期(趴躺溫熱內臟) →加速血液循環,心跳加快,體溫升高
2.排汗期(側躺兩邊溫熱淋巴 )→溫熱兩側淋巴,調節身體體溫、汗腺分泌此時排汗量約為慢跑10公里飲用檸檬水,補充維他命c調整體質,養顏美容。
3.適應期(仰躺 溫熱背脊)皮脂腺毛孔開啟,此時之排汗量約為慢跑20公里。
認識『熱療』的幾個好處:
1. 蒸乾身體濕氣:這些濕氣主要來自於皮下脂肪所含的65~70%的水分。
2. 藉由提升提升體溫:想要提升代謝?當體溫每升高1°C,靜態代謝率可以增加13%,不喜歡運動的朋友,很推薦可以透過『岩盤浴』較為溫和的方式,悄悄提升代謝喔~
3. 促進汗腺的活化:更順利幫助皮膚清潔,保持健康喔~
4. 協助身體放鬆,尤其運動訓練後,或是工作勞累,溫和幫助肌肉達到放鬆
(溫馨提醒: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皮膚病者、懷孕後期,環環建議先積極治療或是等產後再來享受『岩盤浴』會較為適合喔)
如果沒有想運動,環環覺得這是一個蠻放鬆的流汗方式~很適合壓力大的朋友~或是不太會流汗的人~可以漸進提升毛孔排汗的能力~還能提升基礎代謝率!!!
岩盤浴官網原價 : NT$1650元
環環的粉絲體驗價:NT$599元
預約方式:可以到FB或是Line@ 寫下『環環岩盤浴599』就可以用環環的折扣享受一下囉~
以下是店家資訊:
FB:采緹美容spa
line:@sga7246e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0巷8弄13號1樓(大安捷運站4號出口步行2分鐘)
#營養師環環
#美麗日記 #排汗 #岩盤浴
#采緹美容spa #按摩 #舒壓放鬆 #美容 #保養 #護膚 #護膚分享 #熱量 #熱療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Ah LAI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紅外線改機教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營養師環環- 郭環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Ah LAI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Ah LAI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Ah LAI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問題]紅外線攝影,第一步就卡關XT4 - 看板DSLR 的評價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ATNIR 紅外線改機工作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nkir 天文改機的推薦,MOBILE01、YOUTUBE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作品#教學#後製技巧分享如何後製類似紅外線攝影效果 - Dcard 的評價
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梨狀肌僵硬會變坐骨神經痛!治療師示範一顆網球消除肌肉激痛點
【3招改善梨狀肌症候群❤️】隨著疫情升溫,大部份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變多了,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多為久坐,就很容易罹患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治療師圖解教學:利用硬式網球,可消除肌肉的激痛點,放鬆梨狀肌,改善 #梨狀肌症候群。
—
即日起填寫「彩齡世代大調查❤️」問券,免費抽空氣清淨機(價值4,980)、遠紅外線拉筋板(價值2,280)、7-11禮券(200元*10人)⭐>>> https://bit.ly/3mqQJ62
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顆大西瓜,切成一半,一半送給你,一半送給他(上)
所有人類的故事和行為動作,都與空間的概念相關。空間大小、空間感、空間變化的方式,造景了我們的各種心境。不善太極的人也能在空氣中比畫,模擬大師的樣子展示這套著名的基礎拳式:我有一顆大西瓜,切成了一半,一半送給你,一半送給他⋯⋯,在這默劇動作裡,完成了肉體與空間的結合,意涵上的指涉。在我學習表演的路上,也有些看似莫名其妙的練習,例如你坐在椅子上,想像自己的背後,下脊椎處,有枝小到看不見的筆,與此同時,你眼光放寬大佈滿整個空間,眼睛想要在空間畫出一些大的物體,但只能用背後那枝小小筆,畫出(其實也就是以身體舞動出)最小的形狀;又或者,有個動作練習的課,是要我們即興發展動作,唯一要注意的是雙手掌心之間的能量存有,老師說:「雖然雙手間是空的,但你盡量相信此間有能量的存在」,然後大家即興動作,意念仍放在兩手忽遠忽近的距離,我是忘了自己手心是否有什麼灼熱感或抖動之類的魔法,但我確實,除了手臂移動所造成線條的軌跡如紅外線視覺殘留般的幻想外,完全心無旁騖,也沒有軀體只剩雙手對稱的和諧感與方向感;又或者,甚至只有眼光與空間的練習:站著或移動,偶爾把頭換個角度(有360度可轉動),刻意記住眼光所及的全景,然後閉眼,並回想剛才畫面的一切細節是否記得,張眼,變換頭部的角度或移動位置,然後繼續這「用眼睛拍照」的活動,我不太清楚這個練習會帶我去哪裡,但隨著身體在空間越來越快速移動,拍照的角度越來越不同(甚至世界顛倒),我只能說我感覺我越來越融入那個「空間」,但對那個「地方」越來越陌生。
在一些非傳統敘事戲劇(簡化來說是「非話劇」)的表演課中,至今所有關於動作與空間的練習,都常讓我深深著迷,上述無論是無形動作以口訣有型化,或視覺意念用身體動作具體化並大小對比之,雙手間的宇宙觀,或是眼光拍照與身體移動的交互運作,這些都是在訓練身為表演者「視覺、意念、身體與空間」的交互覺察力。既使不以現象學不以舞蹈不以攝影的角度來詮釋空間,對於傳統戲劇而言,「where/ who/ what」也是編劇最重要的三巨頭,而一般舞台劇演員也常用「無實物表演」(最有名的就是吃蘋果、對照鏡子整裝、扛重物、上下樓梯或跌倒等默劇動作)的技巧來引起觀眾的聯想,一方面能節省道具經費,快速變換場景,另一方面,演員在跨領域表演的情況裡,種種「無實物」的默劇動作,還能瞬間「質變」(改變動作的大小、快慢、輕重等元素)成舞蹈動作的質性,在此藝術化過程中,產生了將日常動作轉譯成非日常動作的關鍵:把物質注入時間或空間這種非物質性的變因,即可讓觀眾在心裡產生閱讀,也就是,在無實物的動作符號間,讀到故事,或故事中的片段、句子。
空間也是心境的外觀。我們生活在許多種空間組合裡,空間概念無形中分配了我們的行為,通常我們是被動的連續接收者(這也就是為何旅行總是令人期待:選擇空間重新組合的機會與表現自主權的反省時刻),這也就是為何一個建築師或都市規劃者有種領航先知般的個人氣質,因為是他們規劃了未來生活/活動模式,反過來想,我們也許可以在進入一個空間之前,打開全然開放的態度,又或者,早已規劃好一套應對,去面試或推銷或演出,一組模擬空間的動作 : 鏡前演說、駕訓班時期、CPR練習、上司面試或簡報呈現前的⋯⋯這些預備動作裡都有想像的空間在其中。還是,像平常那樣,習慣性地就是想要被動接收,那令人安心的感覺(簡直像回家)。心境的準備,也能讓我們更覺察新空間的到來,因為你一些些的期待、小小的儀式感,開啟了你人生中更多的主動參與。兩個月前一個大一學生說,我的表演課讓他覺得生活有個重心,好像一個星期的開始,在那週內他會想著表演課上的觀念,然後去印證、觀察,這恭維對我很受用,我也能體會這種快樂,這是一個心理空間的渲染,就好像一個人整天戴著耳機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他所經過的空間都是背景。
走在香港的路上總是感覺到人多,商舖林立叮叮車送往歷史與新舊,常見竹搭的鷹架及施工中的片版牆,一踏出光鮮百貨又竟是裸露的水泥鋼筋大工地,我總被吸引地往內看,諾大無助的都市原貌看起來頗為尷尬,好像很介意被人們發現它尚未被修圖裝飾的臉,我常想這些街市大樓,在建築工人或水電師傅裡的眼中是怎樣的赤裸?而老百姓又如何習慣依賴這些裝飾建材帶來的世界?空間可以很中性,只是我們自己任性堆疊了許多生活習慣,誤以為那些物件就是安全的圍城就是主題曲。
我在教表演課程時,若不在大教室,35個學生就會連轉個身都會打傷同學。經常在猜想,教課時我口口聲聲要大家放下一切雜念,究竟多少人能完全平靜地專注?畢竟學生們匆匆忙忙從他們小小的雅房或上一堂課的煩惱中走來,畢竟多數上班族騎著摩托車前往劇院,或跟著人群擠進捷運再轉進國家劇院的大廳,究竟藝術的演繹中心或教學體驗室,那個空間裡有多少人能真正100%的享受當下,究竟表演藝術的革命現場,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開放,去接受新體驗的發現?(未完待續)(原載於《文訊》407期)
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ATNIR 紅外線改機工作室 - Facebook 的必吃
紅外線改機 / 天文改機/ IR各式濾鏡 *光學玻璃級改裝濾鏡 *專業儀器切割打磨 *改機鏡後入塵16+ *改裝濾鏡3年保固 *永久會員家族教學 *北中南課程活動最多 ... <看更多>
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作品#教學#後製技巧分享如何後製類似紅外線攝影效果 - Dcard 的必吃
本篇是給沒有改機沒有外掛濾鏡的人參考️,如果是已經改機、掛濾鏡的後製方法,可能就要另請高明啦️,如果不請楚什麼是紅外線攝影,可以先大略瀏覽 ... ... <看更多>
紅外線改機教學 在 [問題]紅外線攝影,第一步就卡關XT4 - 看板DSLR 的必吃
看到別人的作品,所以想要嘗試一下
目前不改機,使用XT4上720nm濾鏡
我第一步就卡關了
所有的文章都說
不改機,畫面僅能接受少少的紅外光
必須上腳架長曝光
但我的相機裝上濾鏡,完全沒調就呈現
快門非常快
清晰明亮對焦快速… 欸… 說好的漆黑一片呢
故事好像不是這樣發展的
raw在LR裡面拉到底了
怎麼弄就是沒有白色樹葉草地
到底是淘寶濾鏡問題,還是XT4 IR-CUT問題
還是我必須從哪邊調整呢?
看在躺在角落的GF6…
沒有任何教學自己硬上
弄破了CMOS前面的超音波玻璃
目前不能對焦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補幾張相機的色彩直方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35.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01706981.A.879.html
※ 編輯: linci (42.75.101.40 臺灣), 10/04/2020 02:49: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