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被稱為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嘻哈俠客 Pootie Tang》(2001)上映。不過現在它普遍被視為經典之作,追隨者甚至包括⋯⋯外星人。
.
這部由喜劇大師路易C.K.(Louis C.K.)在2001年推出的第二部長片,一上映就遭到影評人無情修理。路易C.K.從小最崇拜的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不留情面地給予半顆星評價,指出他甚至不認為這部片是一部成品,稱該片毫無組織、混亂不堪。還問道:「到底誰會覺得這個東西有趣?」
.
路易C.K.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批評有理,他事後叫屈,這部電影之所以落得殘缺不全的樣貌,是因為派拉蒙沒有給他最終剪接權。然而,這部連創作者自己都不欣賞的作品,最後卻殺出了自己的一條路。雖然伊伯特不覺得有趣,卻成為許多美國人公認的當代經典喜劇,一切關於組織性與邏輯的批評,對他們來說,都是盛讚。
.
到底《嘻哈俠客》有多爛?沒看過的影迷朋友可以直接看看下列連結感受一下:
https://youtu.be/RtCxvv8Y3Bs
.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飾演的電台DJ播映了「菩提.坦」演唱的無聲歌曲,彷彿片中的人都能聽見,甚至能聞之起舞,觀眾卻什麼也聽不見。
.
這麼無聊當有趣的戲,卻意外打中許多人的心坎,創下累計破百萬人點閱。或許正是因為它表徵了《嘻哈俠客》的核心精神──只有頻率對的人才聽(看)得見。似乎也可視為路易C.K.對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之作《4分33秒》(4′33″)的致敬。
.
《嘻哈俠客》的主人翁菩提.坦由蘭斯.克勞瑟(Lance Crouther)飾演,角色原型脫胎自克里斯.洛克的短劇。菩提.坦是一個黑人社區的英雄,他反對一間邪惡企業以煙、毒、酒和速食引誘兒童,所以隻身出來抵抗惡勢力。雖然他使用的語言自成一格,幾乎無人能確切理解他想表達什麼,但不僅在戲裡是萬人迷,戲外也擁有廣大追隨者。
.
菩提.坦的特色在於,他擁有一些很多沒人能理解的獨有嘆詞,例如「Wadatah!」、「Kapa-Chow!」、「Sada Teh!」等,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但是聽起來就是酷斃了。當敵人對他動槍,他可以變身成《駭客任務 The Matrix》(1999)的尼歐慢動作閃躲,還能用辮子推開子彈。繫在腰上的皮帶拉出來卻能化身成鞭子,勁道十足。其實這些場面其實都是在1970年代的黑人剝削電影致敬,凡是黑人社群的觀眾,都能立刻感受到路易C.K.的用心。
.
https://youtu.be/-Faz_KyZDUY
菩提.坦對抗邪惡集團的片段
.
不過在當時仍然由白人市場主導的好萊塢,《嘻哈俠客》的嘗試被認為是胡鬧一通。也是一直到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決殺令 Django Unchained》(2012)面世之後,美國主流觀眾才開始注意黑人剝削電影的意義。艾迪.墨菲(Eddie Murphy)主演的《我叫多麥特 Dolemite Is My Name》(2019)則直接試圖還原當時的產業狀況。太早問世的《嘻哈俠客》可謂生不逢時。
.
在《驚聲尖笑3 Scary Movie 3》(2003)之中,戲仿《駭客任務》系列的「造物者」一角聲稱自己不小心把貞子電影放進《嘻哈俠客》的盒子裡拿去百視達歸還。後來外星人入侵地球,原來理由並不是為了殲滅人類,而是因為他們之前慕名來地球租《嘻哈俠客》回去看,結果看到貞子,造成文明浩劫,只好回來地球解咒。
.
《嘻哈俠客》的魅力都紅到了外星球,更不用說美國觀眾對他的熱愛,脫口秀主持人康納.歐布萊恩(Conan O'Brien)也曾在節目上公開吐露對這部片的愛好,稱它的片名為影史上最佳(原文片名為《菩提.坦》)。在近年黑人民權議題躍上主流之時,也有評論者拱玩世不恭的英雄菩提.坦作為精神象徵(但這部電影對女性的描述,卻同時被認為是過時的)。
.
回顧當年,派拉蒙總裁約翰.高德溫(John Goldwyn)看完《嘻哈俠客》,氣得拍桌大罵路易C.K.這部作品完全浪費錢。就票房成果來說,真是如此,七百萬預算,竟只得三百萬票房,可說是血本無歸。但創造了一個邪典電影(Cult film)、文化偶像,卻是無價。現在也有不少影迷呼籲,應該要盡快重啟續集,但隨著原創者路易C.K.在2017年因為性騷擾醜聞而失去舞台,這個機會恐怕不大。
.
這部作品其實在台灣當年有做DVD發行,知名度理應不高,想知道板上有沒有人也看過這部奇作呢?
.
.
(圖為《嘻哈俠客》海報節錄。)
#嘻哈俠客 #PootieTang
「約翰凱吉4分33秒」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The Shape of a Narrativ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4'33"。4分33秒 的評價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約翰凱吉作曲《4'33"》 無聲的震撼| 郝廣才在中視20150826 的評價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約翰•凱基︰《四分三十三秒》 John Cage《4'33"》 琵琶:黃立騰 的評價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4分33秒意義-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4分33秒意義-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鋼琴的大千世界】♩.♪ 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 昂(Khatia Buniatishvili) 首張"跨界"專輯《Labyrinth生命迷宮》正式發行。
焦點曲目:
✔顏尼歐莫利克奈大師的黛博拉的主題(電影《四海兄弟》配樂
✔約翰‧凱吉:4分33秒
✔葛拉斯:我要來做蛋糕了(電影《時時刻刻》配樂)
✔巴哈:G弦之歌
✔薩替:第一號吉諾佩第
✔布拉姆斯:間奏曲,作品118-2
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The Shape of a Narrativ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年可說是英國藝術家泰西塔·迪恩(Tacita Dean)的豐收年。由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與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打頭陣,從三月起展出兩項迪恩展覽,分別為「泰西塔·迪恩:靜物」與「泰西塔·迪恩:肖像」,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則在五月以「泰西塔·迪恩:風景」畫下句點。迪恩的創作以16釐米錄像作品著稱,在1990年代開始受到矚目,曾於1998年受英國泰納獎提名。今年的展覽三部曲,打破當代藝術家同時在三間首要藝術機構展出的先例,而迪恩不僅是參展藝術家,更身兼策展人,從各館收藏中挑選不同時代的作品,進行一場關於藝術風格的辯證。
這篇撰寫於三月的展評主要聚焦在「靜物」與「肖像」兩展,「泰西塔·迪恩:風景」仍持續在RA展出至八月中。比較起來,「肖像」一展最為突出。近二十年來,迪恩完成多部肖像創作,對象皆為步入晚年的藝術文化大師,時間洪流的靜默與喧囂被刻鑿於人類身軀,不言而喻的歲月痕跡是迪恩著迷的地方。
迪恩的「肖像」展覽於最後展間劃下震撼的休止符,摩斯·康寧頓(Merce Cunningham)為觀者帶來一段前所未有的表演。創作於2008年,迪恩與現代舞教父康寧頓合作,完成一段關於「寂靜」的表演,曲子為〈4分33秒〉——康寧頓長期合作夥伴與親密伴侶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傳奇之作。表演共分成三部分:33秒、2分40秒與1分20秒。康寧頓坐在椅子上不發一語,在工作室總監卡爾森的指示下,分別在三個瞬間更換手勢。不到五分鐘的拍攝,對高齡的康寧頓來說已是挑戰,但他仍然努力不眨眼,靜止的那段時間,連迪恩自己都屏息靜觀。由康寧頓詮釋,迪恩轉譯,這部影像將凱吉的畢生研究化為演出:「世上沒有完全寂靜這回事。」那是三個寂靜的瞬間,卻也不是。工作室外街道的聲音以及所有來自周遭的細小聲音,全是事物在生命中來了又去的證明。
「所有我在意的事物,都即將消失。」迪恩曾如此說道。康寧頓、湯布利、梅茲、漢保格,皆在迪恩拍攝後不久離世。因為迪恩,他們身處在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內,或也是最後一次在鏡頭前以原始的自己存在。這些肖像是肖像,也是靜物,寂靜卻無意識地投射出一道光,白晃晃地穿透房間每個角落。那道光,如我們在這些肖像影像中看到的,是時間的流逝。
從國家美術館走到肖像館,靜物與肖像間的邊界逐漸模糊。或者說,邊界已不重要。如迪恩所言:「坐在椅子上表演寂靜的康寧頓,如同靜物。」僅有他自己能聽見心跳的聲音。
本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516期,2018年5月號。
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約翰凱吉作曲《4'33"》 無聲的震撼| 郝廣才在中視20150826 的必吃
「中視新聞」邀郝廣才分享《今天》:1952年8月29日,美國作曲家- 約翰 ‧ 凱吉 ,以一曲《4' 33 "》(唸法: 四分 三十三秒)創作聞名,全曲分成三個樂章, ... ... <看更多>
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約翰•凱基︰《四分三十三秒》 John Cage《4'33"》 琵琶:黃立騰 的必吃
約翰 •凱基︰《 四分 三十三秒》 John Cage《4' 33 "》 琵琶:黃立騰時間:2021/11/07 地點:臺北兩廳院演奏廳黃立騰琵琶獨奏會《無相之流》 《 四分 三十三 ... ... <看更多>
約翰凱吉4分33秒 在 4'33"。4分33秒 的必吃
《 4分33秒 》是美國先鋒派作曲家 約翰 · 凱 奇最著名的音樂作品之一。任何樂器或樂器組合皆可演奏《 4分33秒 》,但比較常見的版本是以鋼琴演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