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倫敦 #EP16 #記憶黛妃
#聯合副刊專欄 #RememberingPrincessDiana
七月一日是黛安娜王妃的六十歲冥誕,儘管逝世二十四年,她的身影不曾淡去,每年英國人總會幫這位人民王妃慶生,今年更由威廉與哈利王子來到她生前居住的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親自為母親的雕像揭幕。綠幕底下矗立著青銅黛妃像,身旁圍繞三名孩童,褪去華麗時髦的服飾,不是浪漫童話,不是美麗外表,而是她為慈善不遺餘力的付出,成為流芳後世的形象。
肯辛頓宮現今是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子妃的住所,就在我家不遠處,平時到公園散步都會經過。七月午後的倫敦豔陽下,已經有大批媒體進駐,然而比媒體更壯觀的是前來致意的民眾。人們或盛裝打扮,或製作看板,就是要親自為黛妃慶生,眾人談論著這位王妃,彷彿她仍離我們不遠。黛安娜在巴黎離世那年,我才剛出生,自然沒有太多記憶,儘管如此,我們在往後的影像、書籍紀錄中,重新刻畫她的模樣。
她的存在超越一個世代的集體記憶,就像在人群中,不乏看見年輕人的蹤影,他們從不曾經歷那個年代,卻仍為她癡狂,為她惋惜,我憶起自己數年前曾到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紀念張國榮,也看見相同光景──是什麼樣的人,能夠在逝世後仍舊被世界年年記憶?超越偶像崇拜,跨過年齡界限,我想,正是因為人們在他們身上看見那些已然失去的東西,悼念的,是他們所留下的精神。
二戰後世界各國君主制皆面臨覆滅危機,英國王室也宛如走鋼索,在超脫世人與滿足世人期望的平衡間拉扯,一不小心便會翻船遭人民推翻,如同太多歐洲其他國家王室的前例。英國王室得以維持高支持度,一方面歸功於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近七十年來的安穩與節制作風,一方面則是出了這麼一位人人都愛的王妃。
儘管出生貴族,黛安娜的作風千變萬化,有時天真害羞,有時活潑大膽,在嚴謹近乎無趣的王室成員中,她的身影顯然與眾不同。英國民眾愛她,外國人也愛她,更間接使當時國力衰退的英國得以與其他大英國協國家持續維繫關係。無論後世有多少人想成為「黛妃第二」,在人民面前,黛安娜終究是那個無可取代的黛安娜。
若是徒具美貌,黛妃不會至今依然為人所心心念念著,她的叛逆與勇敢,除了持續影響英國社會,也為王室上了一門課。多年後,在黛妃六十歲冥誕那天,有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一起為她唱生日快樂歌,將這則美麗的故事傳承下去。
網頁版:https://reurl.cc/4aYNm2
#MediumWellLondon #11JULY2021
IG: pengshaoy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彭梓嘉專屬頻道JP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紀念張國榮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atreon隨緣家書】既然禁區處處,更不用說中國政府、網絡、胡總之流刻意挑起仇港情緒,去進行大內宣,這樣的前提下在中國「紀念」張國榮,說得最客氣也是隔靴搔癢,說得直接點就是一種閹割式統戰。這就像中國「鼓勵」come out 的「忠誠反對派」,前提卻是要他們放棄一切反對派特徵,淪為一群自宮的男人,然後再把他們弄出來當擺設,還有誰愛看?
張國榮今天的際遇,其實正是香港的寫照:初時說是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以為他們真心尊重香港,殊不知很快就表露真面目:民主不適合、自由不適合、西方價值不適合、小政府不適合、人權不適合......到了最後,這完全是奪舍,「適合」的只是無數人千錘百鍊建立的branding,卻讓他們掏空內涵,再把自己意想的A貨灌水進去。
中國大陸朋友欣賞張國榮,這自然是一件好事,正如他們要是欣賞香港,本來更是一件好事。但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就算有,也從不在共產黨身上出現,假如他們真的懂得「愛」哥哥,理應也懂的「愛」香港,可惜香港有了他們的「愛」,卻萬劫不復。張國榮死得早,其實是一種福氣,假如他和梅艷芳、陳百強、黃家駒在2021年要一起穿上李寧牌、火燒Nike,這種對香港文化的凌遲,就不如一刀殺了我們吧......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9528186
▶️由宋慶齡到周柏豪:中共統戰策略,如何淪為千人一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OK-ClTtow
紀念張國榮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懷念永遠的哥哥張國榮】
18年前的愚人節,張國榮跟世界開了好大的玩笑😢
留下「Depression」的字樣後,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一躍而下
哥哥與他雋永的身影,至此長存在我們心中⋯⋯
「你不曾真的離去,你始終在我心裡」
張國榮生前耕耘演藝圈26年,發行超過60張唱片🎵、拍過58部電影🎬
到現在仍有各地粉絲自發性地以不同形式與他相伴,例如他的後援會今年邀集眾多歌手一同舉辦《想你 張國榮》紀念音樂會🎼
不只華人,連日本、韓國都非常喜愛他;在這幾年韓劇中,甚至可以見到哥哥穿梭劇情、畫面中📺
而每年4月1日,東方文華酒店門前也會堆滿紀念張國榮的花束,蔚成一片花海💐
「不瘋魔,不成活」
熬過了六年的音樂低潮,他才藉著《風繼續吹》和《Monica》2首歌躋身80年代的香港樂壇天王👨🎤
除了音樂,他也以高標準追求電影藝術的表演。在他拍攝人生中的藝術巔峰《霸王別姬》時,他就告訴導演陳凱歌:「我能演好,因為我就人戲不分,雌雄同在,我就是程蝶衣!」
他是《霸王別姬》中芳華絕代的程蝶衣,是《金枝玉葉》裡的天才製作人顧家明,是《春光乍洩》裡愛得大膽的何寶榮,是《英雄本色》中義氣柔情的宋子傑,是他出演過的每個角色,更是演出這些角色的張國榮。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在那個對憂鬱症、性別及性傾向有諸多誤解的年代😔
哥哥的藝術張力受限於社會的偏見、媒體的不公義,而二十年後我們才明白,原來他只是活得「太前衛」
但也是因為張國榮當時衝破了限制,淋漓地展現對藝術的堅持、對工作的敬業,以及他對感情的奔放,使得他的影響力持續至今,也直接或間接引領了很多人在思想上轉變🌍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心裡極渴望,希望留下伴著你。」
回憶會消散,但是一代巨星的風采卻不會,永遠懷念這位風情萬種的大藝術家。
#張國榮 #哥哥 #風繼續吹
紀念張國榮 在 FanPiece 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即like阿權阿祥與阿強:https://www.facebook.com/RightAh/
2012年ReInmagine Leslie Cheung音樂會上,Eason除咗翻唱《最冷一天》之外,亦都將呢首《不如不見》帶上紀念張國榮既舞台上面。2016年《四季》披上新衣,將哥哥《春夏秋冬》既思念藉由Eason既聲音得到釋放。兩首歌之間似乎冥冥中有種緣分。
經歷咗四季掛念,最後明白,始終都係要放手。
《四季+不如不見》
我記起那年春天 得我一個不知的欺騙
如天空的污染 終於都上演
我記起那年暑天 友情愛情兩邊都發現虧欠
情路上跌損
最後已事過境遷 長街風景已變
再度回想誰的臉 往日哪位少年
又再路過事發景點
痛傷少不免 仍是會流淚失眠
尚記得當天貫心的一箭
我記起那年秋天 飛過一隻心酸小孤燕
半枯乾的枝節於窗邊發顫
我記得那年的冬天 半矇半矓困於繭裡面
兜轉緣份未看穿
越渴望見面然後發現
中間隔著那十年
我想見的笑臉 只有懷念
不懂 怎去再聊天
像我在往日還未抽煙
不知你怎麼變遷
似等了一百年 忽爾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
季度裡事過境遷 蝴蝶終於蛻變
再沒留戀誰的臉 往日兩位少年
就算讓世事再翻演 會否不改變
仍是會離別 糾纏
拔去穿心一箭感恩不怨
我感激這年春天 花再開遍祝福相獻
代那邱比特放出新一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