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的感想只有三個字:別鬧了。
(該說果然不愧是吳音寧的老爹嗎?)
========================
台糖的原料不足問題其實可以視為1930年代米糖相剋問題的延續。
當國際糖價下跌的時候,農民自然比較樂意種能帶來較高收入的稻米,而不是生長期長、並且災損機率(碰上颱風時倒伏)高的甘蔗。
.
日本人維持甘蔗產量的方式,其一是以由官方介入實施米糖價格連動制,強行把雙方的價差壓掉;其二就是透過嘉南大圳的三年輪耕制度,半強迫式地促進農民把土地賣出給不受輪耕制限制的製糖會社。
.
事實上,日本時代後期台灣產砂糖的價格已經拚不過爪哇的進口糖,但是對日本來說,維持糖業除了砂糖本身的銷售收入以外,製糖的副產品也有其用途,例如廢糖蜜除了用於提煉酒精之外,也會作為工業原料用途(如:日本生產的燃料用蜂窩炭就是用台灣製糖產生的廢糖蜜作為黏合劑),因此仍然有維持的價值。
.
台糖在1950年代的確碰過經營上的問題,主要是1946年開始的F108甘蔗品種突變導致品質、產量下降的問題,後來是從南非Natal引進新的甘蔗品種,在1950年代中期開始大量試種,加上台糖實施保證糖價制度提高農民的種植意願,才度過營運危機的。
但是到了1960年代後半又碰上長期性的國際糖價大幅下跌,因此台糖只能再進行大規模的業務縮減,文中提到的溪州糖廠的關閉與沒落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
(之後糖價要到1973年以後才因為石油危機的緣故而上漲)
.
另外,1970年代本來就沒在管文創保護等等的問題,那些都是80年代後半才開始有在搞的。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5521370?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fbclid=IwAR02lcirtL8hBrrm3-zyqKUAaH4kt2ER7t4Q9mauYhZ7PrzXQSmpYhY-nEY
米糖相剋嘉南大圳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米與台灣
你祖先吃的米
可是日本人口中的「難吃米」
why?
米是台灣的主食
但我們現在吃的米
與我們阿嬤、阿祖吃的可能不一樣喔
最早台灣種植的是小米
產量很低 反正就亂種一通
後來鄭成功來之後
帶來了中國大陸的水田技術
鄭成功帶來的米叫做秈稻
長長的,比較不黏,口感清爽
類似現在的泰國米或是在來米
整個清領時期的台灣
台灣人就一直吃這種米
隔壁鄰居日本人也吃米
但他們吃的是俗稱粳稻的米
這種米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蓬萊米
比較Q也比較黏
1873年年輕的日本軍官-樺山資紀
來台灣"出差"時,最不習慣的就是台灣的米
他覺得這種米一點都不香、也不Q
搞得他全沒胃口
「八嘎鴨露!這三小米,我發誓再也不來台灣了!」
但誰也想不到,20年多後
他會成為第一任台灣總督
樺山資紀:八嘎鴨露!!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大量人口移入都市
造成鄉下沒人種田
加上日本稻米一年才一收
所以糧食供應出現了問題
幸運的甲午戰爭後,日本獲得了台灣
日本人發現,台灣的稻米一年可以兩收
但缺點就是太難吃
(相當於你現在去印度、泰國吃他們的米
覺得很硬,大概就是這種fu)
而且單位產量太少
所以日本總督府在1899年
引進了日本本土的粳米做實驗栽培
結果10年過去了,什麼鬼都種不出來
1910年年輕的農學家末永仁來到台灣
之後,他就將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台灣的稻米
日後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母」
兩年後,另一位專家磯永吉也來到台灣
從此兩人苦苦鑽研適合台灣的稻米
中間的辛苦事蹟,可以寫成8萬字的小說
或拍成一部電影,我們就省略不說
總之在1922年終於培植出新的品種
就是「蓬萊米」
蓬萊米又短又粗,肥肥胖胖
黏性強、產量高
加上日本人為了增加農產面積
不惜巨資到處蓋水圳或整合舊水圳
像是新蓋了桃園大圳(1924年)
嘉南大圳(1930年)
九曲堂大型抽水灌溉工程(1928年)
清代你聽過的什麼瑠公圳、曹公圳
都是清代老百姓「自立自強」的結果
清朝根本不管台灣死活
民間蓋的水圳
自然無法和這種官方水圳比擬
有了蓬萊米與官方水圳的加持下
台灣的稻米產業從此起飛
從「難吃米」變成「天皇米」
連天皇都指名要吃台中葫蘆墩郡所產的米
在天皇的免費業配下
大量的台灣米被反銷回日本
搞得日本米商不要不要的
也讓台灣甘蔗產業受到打擊
因為外銷日本太好賺了 誰要種甘蔗啊
這就是「米糖相剋」
甘蔗聽起來很像很可憐?
但一開始因為難吃米的關係
日本人可是大力發展台灣的甘蔗產業
像是1913年在台中新社台地
設地蔗苗養成所,專門研究適合台灣的甘蔗
又花費12億台幣新建了白冷圳
提高甘蔗產量
而白冷圳與甘蔗的故事
就在影片中說明了
https://youtu.be/6DhaYd2mQUw
更多防洪治水的現代觀念
可以到「水利大臺中」臉書看看喔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resourcetaichung
米糖相剋嘉南大圳 在 Chea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米與台灣
你祖先吃的米
可是日本人口中的「難吃米」
why?
米是台灣的主食
但我們現在吃的米
與我們阿嬤、阿祖吃的可能不一樣喔
最早台灣種植的是小米
產量很低 反正就亂種一通
後來鄭成功來之後
帶來了中國大陸的水田技術
鄭成功帶來的米叫做秈稻
長長的,比較不黏,口感清爽
類似現在的泰國米或是在來米
整個清領時期的台灣
台灣人就一直吃這種米
隔壁鄰居日本人也吃米
但他們吃的是俗稱粳稻的米
這種米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蓬萊米
比較Q也比較黏
1873年年輕的日本軍官-樺山資紀
來台灣"出差"時,最不習慣的就是台灣的米
他覺得這種米一點都不香、也不Q
搞得他全沒胃口
「八嘎鴨露!這三小米,我發誓再也不來台灣了!」
但誰也想不到,20年多後
他會成為第一任台灣總督
樺山資紀:八嘎鴨露!!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大量人口移入都市
造成鄉下沒人種田
加上日本稻米一年才一收
所以糧食供應出現了問題
幸運的甲午戰爭後,日本獲得了台灣
日本人發現,台灣的稻米一年可以兩收
但缺點就是太難吃
(相當於你現在去印度、泰國吃他們的米
覺得很硬,大概就是這種fu)
而且單位產量太少
所以日本總督府在1899年
引進了日本本土的粳米做實驗栽培
結果10年過去了,什麼鬼都種不出來
1910年年輕的農學家末永仁來到台灣
之後,他就將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台灣的稻米
日後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母」
兩年後,另一位專家磯永吉也來到台灣
從此兩人苦苦鑽研適合台灣的稻米
中間的辛苦事蹟,可以寫成8萬字的小說
或拍成一部電影,我們就省略不說
總之在1922年終於培植出新的品種
就是「蓬萊米」
蓬萊米又短又粗,肥肥胖胖
黏性強、產量高
加上日本人為了增加農產面積
不惜巨資到處蓋水圳或整合舊水圳
像是新蓋了桃園大圳(1924年)
嘉南大圳(1930年)
九曲堂大型抽水灌溉工程(1928年)
清代你聽過的什麼瑠公圳、曹公圳
都是清代老百姓「自立自強」的結果
清朝根本不管台灣死活
民間蓋的水圳
自然無法和這種官方水圳比擬
有了蓬萊米與官方水圳的加持下
台灣的稻米產業從此起飛
從「難吃米」變成「天皇米」
連天皇都指名要吃台中葫蘆墩郡所產的米
在天皇的免費業配下
大量的台灣米被反銷回日本
搞得日本米商不要不要的
也讓台灣甘蔗產業受到打擊
因為外銷日本太好賺了 誰要種甘蔗啊
這就是「米糖相剋」
甘蔗聽起來很像很可憐?
但一開始因為難吃米的關係
日本人可是大力發展台灣的甘蔗產業
像是1913年在台中新社台地
設地蔗苗養成所,專門研究適合台灣的甘蔗
又花費12億台幣新建了白冷圳
提高甘蔗產量
而白冷圳與甘蔗的故事
就在影片中說明了
https://youtu.be/6DhaYd2mQUw
更多防洪治水的現代觀念
可以到「水利大臺中」臉書看看喔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resource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