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藝學院稍早宣布了四位主席獎得主。奧斯卡榮譽獎(俗稱終身成就獎)得主包括山謬.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愛琳.梅(Elaine May)、麗芙.烏曼(Liv Ullmann)。珍.赫蕭特人道精神獎得主則是丹尼.葛洛佛(Danny Glover)。
.
現年72歲的山謬.傑克森將在明年迎來第50年演員生涯。其主演代表作包括《為所應為 Do the Right Thing》(1989)、《叢林熱 Jungle Fever》(1991)、《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1993)、《黑色終結令 Jackie Brown》(1997)、《驚心動魄 Unbreakable》(2000)、《卡特教頭 Coach Carter》(2005)、《決殺令 Django Unchained》(2012)。當然也不能忘記《星球大戰》(Star Wars)的雲度大師與漫威系列的神盾局局長尼克.福瑞。
.
作為全球最具盛名的實力派演員之一,他僅以《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1994)提名過一次奧斯卡。榮譽獎向來也存在補遺作用,這個獎可說來的正是時候。除了與史派克.李(Spike Lee)與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合作,山謬.傑克森也經常出現在一般主流商業電影之中,而且多成為票房保證,截至2019年為止,他出演的作品票房總金額達到了133億美金。
.
現年89歲的愛琳.梅在1950年代與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憑藉即興喜劇出道。70年代在影壇大放異彩,推出自導自演之作《A New Leaf》(1971)、《Mikey and Nicky》(1976)。編導之作《The Heartbreak Kid》(1972)亦大獲好評。其編劇作品尤其膾炙人口,除了《鳥籠 The Birdcage》(1996),還包括提名奧斯卡改編劇本的《上錯天堂投錯胎 Heaven Can Wait》(1978)與《風起雲湧 Primary Colors》(1998)。晚期與伍迪.艾倫(Woody Allen)聯袂主演的《貧賤夫妻百事吉 Small Time Crooks》(2000)使之銀幕形象深植人心。
.
現年82歲的挪威演員麗芙.烏曼憑藉與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合作而聞名影壇,其主演作品包括《假面 Persona》(1966)、《狼的時刻 Hour of the Wolf》(1968)、《羞恥 Shame》(1968)、《安娜的激情 The Passion of Anna》(1969)、《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1972)、《婚姻場景 Scenes from a Marriage》(1973),並以《面面相覷 Face to Face》(1976)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她的另一座奧斯卡提名之作則是《The Emigrants》(1971)。90年代起,麗芙.烏曼開始轉執導演筒,亦有不俗成績,《狂情錯愛 Faithless》(2000)入選了坎城影展主競賽。
.
珍.赫蕭特人道精神獎得主是現年74歲的丹尼.葛洛佛以《致命武器 Lethal Weapon》系列聞名,代表作亦包括《To Sleep with Anger》(1990)、《紫色姐妹花 The Color Purple》(1985)、《奪魂鋸 Saw》(2004)、《2012》(2009)等。他過去從未獲得奧斯卡獎提名,這次獲得。除了表演工作,他致力於倡導非洲的醫療安全與教育發展,目前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
得主產生方式是交由影藝學院的17個分會分別提名,再經過投票選出。今年據傳有獲得提名的電影人亦包括高齡91歲的名導李察.唐納(Richard Donner)、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等人。
.
主席獎的頒獎典禮將在2022年1月15日舉行,提前奧斯卡獎頒獎典禮兩個月召開。
.
.
(附圖轉自indiewire。由左至右依序為山謬.傑克森、麗芙.烏曼、愛琳.梅、丹尼.葛洛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ard Rock是搖滾界的傳奇名字,由1971年設立於倫敦的美式漢堡店開始,不久即成為搖滾巨星的聚腳地,慢慢更擴充版圖,於世界各地開設餐廳、酒店、賭場,主題公園等,成為家傳戶曉的品牌。 若大家想去朝聖,最近的話,可以去剛剛過了一周年紀念的深圳Hard Rock,在這裏有四件必做的事情! 一) ...
籠 中女 1971 在 李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最近常見的「同島一命」標語,源自於馬祖列島的防衛嗎?
這個激勵人心的標語,如何自1976年起在戰地政務時期的馬祖出現,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同島一命:冷戰馬祖記憶,與疫情下的「文化逆輸入」】
※ 文:劉亦,台大社會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母系家族來自西莒島田沃村。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5475658
最近疫情緊繃,政府與媒體不斷高呼「同島一命」,團結抗疫。也許有些人能從字句的壯懷激烈中嗅出它的戰爭氣息,也許有些人受到電視劇《國際橋牌社》觸及,隱隱約約記得有「同島一命,死裡求生」的關鍵句。那你知道這個標語的出處嗎?你知道這個「島」,原本是指馬祖列島嗎?
身處軍事前線的馬祖
正如《國際橋牌社》第二季的時間背景座落在1996年,台澎金馬首次總統直選,引發中國強烈不滿。所謂文攻武嚇所言不虛,解放軍朝台灣外海發射了數枚飛彈,並進行兩棲登陸演習,威嚇意味濃厚,一時間台海戰雲密布。
當時謠言頻頻,聲稱中國即將佔領台灣離島,其中又以馬祖的東西兩莒為最。該劇場景之一的高登島也隸屬馬祖,面積更小,距離中國更近,可謂前線的前線,至今仍是軍事管制區,一般人很難進入。在飛彈危機期間,才剛剛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的這幾座島,又重新被武裝起來,回到隨時迎接戰爭的準備。
回顧歷史,「同島一命」這個詞在1976年首度見於報端。馬祖因身處兩岸的軍事前線,籠罩在嚴苛的戰地政務體制之下,島上所有居民都被捲進戰備狀態中,例如燈火管制,全境宵禁,入夜禁止跨村移動;和台灣的貨幣流通與人員進出也受管制,儼然另一國度。此外,全島不分男女,一律編進民防組織,負有軍事支援的義務。
據《馬祖日報》載,1976年5月27日,在南竿的津沙村進行了由民眾組織成的自衛戰鬥演習,演習結束後,司令官兼主任委員——也就是軍政一元體系下馬祖的最高決策者——梁鳳彩將軍強調「軍民同島一命」的意義:「老弱婦孺必須熟悉疏散與掩蔽,年青人就必須熟練戰鬥技能。」
在那左右,「同島一命」的標語就如雨後春筍,在馬祖列島的四鄉五島冒出。至今都還能看到的包括:
🔺東莒猛沃港:軍令如山、軍紀似鐵、同島一命
🔺西莒菜浦澳:同島一命、奮戰到底
🔺南竿津沙軍事訓練基地旁:軍民一家、同島一命
從標語見歷史
同樣是標語,內容也是大有學問。若你乘風破浪,搭船來到馬祖,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南竿福澳港上方的「枕戈待旦」,意指以武器當枕,兢兢業業,等待天明。於1958年蔣介石巡視馬祖時親筆題下,嘉勉「雄峙臺海」的戰地英雄。
剛開始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反共」為職志,認為中共是蘇聯的鷹犬,因此殺氣騰騰,一起算帳,要「殺朱拔毛」「反共抗俄」。到1960年代末期中蘇交惡,兩國在邊界發生武裝衝突「珍寶島事件」,此後反共與抗俄脫鉤,口號與標語漸漸只剩反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華民國展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反制,你革除、我就要復興,藉此分庭抗禮,標語也從善如流,「復興中華文化」。
1971年,原本稱作「東犬」「西犬」的兩座島,為了昭示「毋忘在莒」的精神,改名為莒光鄉,成為今天的「東莒」「西莒」。毋忘在莒是春秋戰國的典故,齊國受燕國連攻重挫,最後只剩下兩座城池,遂以莒城為反攻基地,五年艱苦卓絕後終於逆轉勝,收復了失土。
最著名的「毋忘在莒」當然在金門的太武山。但在馬祖東引島的二重山,面海的峭壁上也被發現有毋忘在莒四個大字,東西兩犬也用改名鐫刻了歷史,戰地島嶼處處是「反攻與收復」的象徵。
整個1970年代,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搖搖欲墜,歷經退出聯合國、雪崩式斷交,最後於1979年「中」美斷交達到巔峰。國際局勢不利,一連串的外交挫敗,讓「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成了外在環境驚滔駭浪,自我鼓舞的信心口號。
為標語鑄造新的意義
「同島一命」號召的是不分身分(軍民)、不分地域(同島)一體對抗外敵。時移世易,不僅電視劇重新召喚它進入大眾視野,當下大疫蔓延的艱難處境,確實讓人想起那段風雨飄搖,眾志成城的日子。
爬梳過往,可以說這句擲地有聲的標語,是道地的馬祖產物。馬祖作為離島,向來只有文化輸入的份,這次能夠「文化逆輸入」,從海陬一隅傳播到我國全境,讓冷戰時代的肅殺標語重新復甦,並且鑄造新的意義,召喚國人萬眾一心,馬祖人也感到與有榮焉。
🌊🌊🌊
【延伸閱讀】
壓浪:同島一命(黃開洋)
https://kaiyang.info/a-laung/tongdaoyiming/
籠 中女 1971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路思義教堂是我父親吳艮宗先生為上帝蓋的房子
也是東海大學的地標與精神堡壘,榮登20世紀全球十大優美建築殊榮,並於2019年獲文化部升格為國定古蹟
這樣的殊榮~爸爸在天上一定很開心
東海大學 我父親吳艮宗先生所領導之光源營造廠在東海前後共蓋了七十餘棟校舍
文化部近日公告~台中市「路思義教堂」及「台中州廳」指定為國定古蹟,台中再添2處歷史資產
「路思義教堂」民國52年完工~是知名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等人合作設計~配合結構技師鳳後三的精密計算及吳艮宗先生的光源營造廠~共同完成屬現代主義建築中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經典之作~是國際設計風潮與在地營造完美結合的台灣戰後現代建築典範
路思義教堂低調的將物理環境與建築技巧,精巧的隱藏於細緻的結構系統與構造手法上,維持其菱形貼面材料、重力換氣概念的天窗功能,在台灣物資匱乏的戰後復甦階段,是現代主義在台灣的實踐,呈現精采又富內斂的詮釋。
經文化部「第7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第8次會議」決議,同意「路思義教堂」指定為國定古蹟。
東海大學能夠以國定古蹟的身分來保存有意義的現代建築第三個最重要的意義是路思義教堂在2017年9月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不到兩年的時間即升格國定古蹟~是全台105座古蹟中的唯一~顯見路思義教堂的價值珍貴~深受肯定
東海大學
我父親吳艮宗先生所領導之光源營造廠在東海前後共蓋了七十餘棟校舍。首批建築是六棟教職員宿舍(1956年),接著又陸續興建約廿幾棟宿舍。其後,又興建第三批男生宿舍(1958年)、醫務室(1958年)、唐榮捐贈的實驗室(1959年)、舊活動中心(1959年)、舊建築系館(1961年)、招待所(1961年)、藝術中心(1962年)、路思義教堂(1963年)、宗教中心(1963年)、 衛理樓(1963年)、舊校門(1963年)、生物系館(1964年)、文理大道鐘樓(1965年)、男單身教職員宿舍(1966年)、畢律斯鐘樓(1966年)、工學院(1968年)、女生餐廳(1970年)、舊圖書館增建(1971年)。吳德耀校長特別贈予吳艮宗先生榮譽獎狀一紙,以表達東海的謝意
不只完成華裔建築名師貝聿銘、建築巨擘陳其寬、張肇康設計的教堂,整個東海校園舊校舍,從1956年起他就參與如文理大道、鐘樓等70餘棟的建造,可說東海令人感受肅穆動人的房舍,泰半由他執行
我父親吳艮宗的貢獻為何?「懷念為上帝造房子的人-吳艮宗」短文,指出他是當年建造教堂的主角,帶領光源營造廠工班,以那時能達到的最嚴謹營造水準,完成這座感動人心的作品,是那個時代在台灣最受矚目的建築事件
當時蓋東海教堂有多困難?羅時瑋院長說這是今天無法想像,因4片雙曲面組成的結構體,當時沒電腦可畫出曲面體也無電腦切割機可作精準模型,只能靠貝聿銘事務所提供的8張施工圖和陳其寬作的小模型來想像施工
我父親先組足尺模型,再實際在三向度空間中揣摩曲面構成,後放樣製作鷹架,在水平垂直方向組構出雙曲面模板,而組構的每根構件並不完全一樣,但最後每一支螺栓都可順利鎖上,四片曲面體從地面斜邊往上施作,逐漸到頂朝東西向擺正,真是大考驗
考驗在結構工程,他以自負成敗條件,改變原施作工法,並將混凝土強度從3000psi提高到4000,並將6分鋼筋改為8分,量從100頓增加約50噸。羅時瑋感慨,在偷工減料不絕於耳的今天,吳艮宗是打著燈籠難找啊!
因綁鋼筋時吳艮宗發現施工圖薄殼裡外兩層鋼筋間未標示繫筋,他本可按圖施工,將責任推給設計單位。但他深感不安,後來他還緊張地坐夜車到台北找結構工程師商量,證實是繪圖疏失,最後還自掏腰包把繫筋補上。羅時瑋說,不如此,教堂結構體拆模,可能立刻崩塌,後果不堪想像
羅時瑋院長指出,50多年來教堂磁磚從不曾脫落一塊,這都是當年扎實施工才有的功力,並說「這是台灣在1960年代純真時期的具體表徵,建築物可依靠一個「誠」字集結眾力完成,不管是雙曲面頂上的十字架或城隍廟 的筊示,都是至誠與天地感通的見證,教堂的完成,是吳艮宗等建造者的勇氣與創意的昇華。」
路思義教堂檔案
造價 150,000 USD (1960年代幣值)
主層面積 397平方公尺(120坪)
內部體積 4428立方公尺
高度 19.6公尺
平面最大橫寬 30.25公尺
屋面磁磚數 80,000塊
水泥用量 8,000 包(每包 50 公斤)
座席人數 460人
籠 中女 1971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ard Rock是搖滾界的傳奇名字,由1971年設立於倫敦的美式漢堡店開始,不久即成為搖滾巨星的聚腳地,慢慢更擴充版圖,於世界各地開設餐廳、酒店、賭場,主題公園等,成為家傳戶曉的品牌。
若大家想去朝聖,最近的話,可以去剛剛過了一周年紀念的深圳Hard Rock,在這裏有四件必做的事情!
一) 看搖滾巨星的收藏品
當年Eric Clapton送了一把結他給倫敦的Hard Rock Café始創店,後來竟然吸引不同的搖滾巨星跟風,爭相送出個人物品,自此展開品牌的收藏事業。至今品牌的音樂名人收藏品已經超過8萬件,成為全球各地的Café及酒店的室內擺設。深圳Hard Rock亦不例外,有160件展品,當中包括貓王、Elton John、Bon Jovi、Michael Jackson及Lady Gaga等天王巨星的收藏品!為了打入華人音樂市場,品牌還找來一些華語音樂代表的收藏品,例如五月天、二手玫瑰及G.E.M.等,樂迷的打卡位多不勝數。
二) 入住Hard Rock酒店搖滾主題套房
酒店剛開業一年,設施不但新淨,風格亦特別,四周設計都加入音樂元素,Rock味十足,值得來體驗一下。間房寬闊,貫徹搖滾主題,例如睡床放置於圓形地氈上,就像睡在唱片上一樣,連細節都充滿玩味!除此之外,酒店還有一個「The sound of your stay」服務,住客可免費選一部Fender結他,連amp及耳筒入房玩,最適合技癢的rock友!
三) 到Hard Rock Café吃招牌漢堡
品牌由漢堡店起家,粉絲當然要做足全套,吃過Hard Rock Café才算圓滿!Café的招牌菜漢堡包,做法跟足原著,足足有200克的漢堡肉!胡桃木煙燻燒烤香口惹味,都值得一試。除了食物,這裏另一主菜是音樂,這裏有一個感覺搖滾感的舞台,星期二至日都有駐場樂隊現場表演,讓大家一邊吃一邊看show。
四) 買地區限定紀念品
Hard Rock的紀念品是粉絲不可以錯過的收藏,而且各地都有推出自己的限定產品,深圳這裏的設計則加入了中國元素,例如龍、太極、大紅燈籠、四大美人等,相當有趣!多給大家一個貼士,留意一下這裏的職員頸上掛着的員工證,通常也別上幾個扣針,大家可以跟他們等價交換,用扣針換扣針——這是全球Hard Rock酒店的一大傳統呢!
Hard Rock Hotel Shenzhen
地址:廣東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高爾夫大道9號
電話:+86 755 3395 2888
房價:雙人房每晚$687起
採訪:溫曉嵐
拍攝:周義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籠 中女 1971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做鐵工的人:無極限的生活工法,不被彎折的意志,與鐵共生的男人」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曾文昌
內容簡介:
這位大叔震撼了鐵工界,被臭訐譙到不行,卻也被大力推崇到極致!這個鐵工超有魅力,網路人氣超過40萬人次的支持,被讚譽為「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鐵作達人」!
在這本紀實錄中,你將看到——他如何將冷硬的鋼鐵化為有溫度的工藝;在人所冷視的工作環境裡找到生命的熱情與人生態度!
最原汁原味的勞動心聲,最真實純真的底層故事,他以素人的筆調,不吶喊、不控訴、不矯情,只做真純的告白!
‧我用我的鐵,去與各式各樣的人交流,在裡頭我嚐到了酸甜苦辣,後來發現,鐵是可以調味的,只要加點用心,只要加點創意,只要加點堅持,那麼所產生出來的鐵,是可以感動人的,包括我自己……
‧原來東西做得好,不止自己看了開心,別人也會跟著感動。
‧我不願意以馬馬虎虎的態度,去對待我的樓梯,與我的人生。
‧認真的看待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名鐵工,但我要我的鐵交到客戶手上時,它是閃亮的,它是能感動人的。
‧別人蓋鐵屋一兩天就好,我們居然要比別人多了好幾天,說是瘋,說是傻,不如解釋為,這是一種堅持!
‧我用我的鐵,再次成功的與遠方的人做了一次成功的交流。這樓梯,是有溫度的,不是冷冰冰的。
‧錢很重要,我最喜歡,但往往最後的結果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的悸動才是最重要的,錢反而是其次了。
‧我不是神,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喜歡每件事情都到位,我喜歡每件事情都做確實,所以後來我放棄了之前的觀念。速度慢,沒關係,東西能做到確實、到位就好,最起碼面對自己,我能「心安」,最起碼面對業主,我能「理得」。
‧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把客戶家的東西當做自己家的東西下去做。自己家的東西,你會計較嗎?
不畏高、有膽量、毅力足、體力夠,才成就了你我日常所需的各式鐵件,但其中的眉眉角角,不說你不知道啊!
‧鐵屋、鐵窗完工後沖洗一下,可以避免鐵屑與粉塵卡縫,延長使用壽命。
‧鐵窗完工沒幾年就腐繡了,因為當初師傅沒做防鏽處理啊!
‧焊道的長短與焊接確不確實,直接影響到鐵件的結合與牢固喔。
‧鐵材怎麼固定,固定的鐵板厚度與螺絲如何,都好比大樹的樹根,樹根不牢,可是一推就倒。
‧廠商報價低就比較好嗎?不見得,不妨問問廠商的用料與施工方法。
‧如果你家有鐵樓梯,檢查一下,走的時候會不會發出嘰拐嘰拐的聲響?或是有看到焊疤沒處理?或是整座樓梯歪歪斜斜的……
‧師傅沒裝好鐵門,不只不好開關,恐怕連防盜的效能都大打折扣!
這是一位懂得如何用心在客戶與工作的職場達人,在「鐵」跟「人」的互動中,讓人看到一種真實的生命態度!
作者簡介:曾文昌(昌仔)
鐵工~昌仔本名曾文昌,生於西元1971年,處女座O型。
從小個性內向害羞,在老師眼裡是個知本分、盡本分的好孩子。在團隊中,屬於那種躲在角落默默做事、不愛出風頭的男生。
在懵懂的少年時期,幸好可以遇到人生中的貴人——他的大伯與老闆。是他們用包容與耐心幫助了他,讓他有個目標可以前進,並了解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事。
從事鐵工至今已經三十個年頭,他用鐵與人們接觸,從中得到很多感想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