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8/24 ~ 08/30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79-AUG. 24 #維蘇威火山爆發 Mount Vesuvius Eruption
《#龐貝》Pompeii, 2014
位於義大利半島南部那布勒斯灣的維蘇威火山,於公元79年8月24日爆發(有考古證據顯示事件應為10月);此次火山爆發噴出了每秒1.5百萬噸的火山碎屑,而位在山腳下的龐貝城也在一夜之間被活埋,直到16世紀人們因開闢下水道才讓龐貝城重見天日。
.
▶ 1875-AUG. 25 #泳渡英吉利海峽 Captain Webb Conquers the English Channel
《#韋伯船長》Captain Webb, 2015
人稱「韋伯船長」的馬修韋伯,在1875年8月25日用了不到22小時的時間,從英國的多佛游泳到法國的加萊,成為第一個在沒有輔助器材下泳渡英吉利海峽的人。這項壯舉讓他爆紅,但他在1883年7月24日挑戰尼加拉瓜大瀑布下游泳時淹死,享年35歲。
.
▶ 1914-AUG. 26 #坦能堡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Battle of Tannenberg (WWI)
《#坦能堡》Tannenberg, 1932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初期,德軍率先在西線對法作戰旗開得勝,兵力較弱的東普魯士則面臨俄軍的威脅。德軍快速靈活的戰術,大敗來犯的俄軍;他們將這場發生在奧士廷附近的戰役命名為「坦能堡會戰」,以報1410年條頓騎士團被東歐諸國擊敗之仇。
.
▶ 1953-AUG. 27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
由1950年代好萊塢知名女星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期》,是一部講述歐洲某公國公主與美國記者在義大利羅馬邂逅的愛情故事。電影在1953年8月27日首映,幽默中又帶點政治諷刺的調性,讓本片大受好評,也讓奧黛麗赫本獲得了該屆奧斯卡影后。
.
▶ 1963-AUG. 28 #我有一個夢想 I Have a Dream
《#總統之路》All the Way, 2016
美國在1960年代吹起了黑人民權運動的風潮,由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等人為首的民權團體,於1963年8月28日發起了向華盛頓進軍的遊行,大約25萬人走上街頭為黑人爭取的工作與自由;馬丁路德金恩也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說。
.
▶ 2005-AUG. 29 #卡崔娜風災 Hurricane Katrina
《#卡崔娜紀事》Trouble the Water, 2008
卡崔娜颶風是2005年8月出現的五級颶風,從大西洋生成後進入溫暖的墨西哥灣,於8月29日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比勒斯登陸;直到8月31日卡崔娜颶風消散,風災造成了幾個美國南部大城嚴重水患,1836人死亡,估計有1250億美金的經濟損失。
.
▶ 1945-AUG. 30 #麥帥抵達日本 General MacArthur landed in Japan
《#日落真相》Emperor, 201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承受了廣島和長崎兩次原爆後,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盟軍最高統帥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於8月30日搭乘專機巴丹號抵達日本厚木機場,展開日本受降,以及推動一系列盟軍佔領日本期間的政治改造事宜。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第 二 次 黑 斯 廷 斯 戰役 在 Zass17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黑斯廷斯之戰(Battle of Hastings)是英國歷史上的諾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中最具決定性的戰役,這也是歷史上最後一次有軍隊能成功的入侵英國本土,自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能成功征服英國。諾曼軍隊是由諾曼第公爵吉約姆二世(即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所率領,行動在當年的九月底發動,於1066年10月14日,也就是將近一千年的今天在黑斯廷斯附近催生決定性的戰果,諾曼軍隊擊敗英格蘭的守軍,並擒殺了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Harold Godwinson)。
創作於11世紀的貝葉掛毯忠實地描述了整個黑斯廷斯戰役的前後過程,圖片就是哈羅德二世壯烈殉國的畫面,包山包海的掛毯鉅細靡遺地記載該戰役中重要的人事物,甚至包括1066年4月出現在天空中的哈雷彗星,不過卻遺漏了這場諾曼征服的開幕,傳說征服者威廉在1066年9月29日首度踏足英國國土時不慎面朝下摔倒,為了不在軍隊面前出醜,他雙手捧沙站起來喊道:「我現在已經擁有了英國的土地!」
這個故事的真偽難辨,因為跟凱撒當年侵略不列顛的故事相似度實在太高,推測是征服者威廉的傳記作者為了讓他與凱撒有更多的共同點而編造的。
第 二 次 黑 斯 廷 斯 戰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俄雅克薩之戰 為何贏了戰爭卻輸了領土?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雅克薩之戰史康熙年間沙俄侵略者妄圖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大片領土,中國軍民被迫進行的一次反對侵略、收復失地的自衛戰爭。最終簽署了《尼布楚條約》,這場戰爭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進行侵略的計畫,維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但是從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上來看,雖然宣告了戰爭的勝利,卻損失了部分領土。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軍約3000人在彭春統率下,攜戰艦、鳥槍、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從愛琿出發,分水陸兩路向雅克薩開進。俄方450人恃巢穴堅固,清軍發炮轟擊,侵略軍傷亡甚重,勢不能支,托爾布津乞降,隨後俄軍撤至尼布楚,清軍趕走侵略軍後,平毀雅克薩城,即行回師。沙俄侵略軍被迫撤離雅克薩後,賊心不死,同年秋天得知清軍撤走後再度來犯,並從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1686年7月24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俄將托爾布津不理。清軍隨即攻城,托爾布津被擊斃,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結果在清軍的圍困之下,826名侵略軍, 最後只剩66人,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求和,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當時大清帝國取得這次輝煌的勝利之後,便和俄方進行談判,於是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就是《尼布楚條約》,雖然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簽訂的,但是這個所謂意義上的平等指的是地位上的平等,而並不是在利益的劃分上的平等,換一句話說就是,在利益的角度上是不平等的。條約中,黑龍江流域以北的廣大領土原屬中國,但《尼布楚條約》中卻被劃分為沙俄所有,該條約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利於中國。
讓大家憤憤不平的是,這則條約是在中國勝利的前提下簽訂的。當時的大清帝國國力昌盛,而當時的俄國,卻與波蘭爭奪烏克蘭深陷戰爭泥潭,還與當時北歐強國瑞典的戰爭也一觸即發,兵疲財乏,根本無力東顧。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大清卻與俄國簽訂了這樣的一個邊界條約而不是繼續征戰。
清朝中俄雅克薩之戰最後誰贏了?
清朝康熙年間,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進行了兩次圍殲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可是,當後人細細回味這段歷史,卻能夠發現,這場勝利正是為以後的鴉片戰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但無庸質疑的是此次的戰爭的勝利者乃是我們的國家,但也並不意味著我國那時的清軍是有多麼的厲害和強大,並且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清軍在軍備上遠落後於戰敗的俄軍。
但是總的來說,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主要是因為這場戰役的正義性。正是因為這樣,獲得了軍民特別的邊疆地區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第二個原因就是清軍從長期的鬥爭中已經逐步認識和掌握了邊界鬥爭的主要特點,採取了有效措施和作了較充分的準備。
第三個原因就是實行了軍政兼施的指導方針,在以武力為後盾的基礎上,對侵略者嚴辭警告,在警告無效後,發兵反擊。反擊時採取先掃周邊,然後水陸並進,三面包圍,一面堵截的作戰方法,迫使侵略軍困守孤城並將他們打敗。
中俄雅克薩之戰中國為何遇弱不強?
清朝康熙年間,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進行了兩次圍殲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可是,當時的俄國並不是甚麼強國,當時還面臨眾多外敵的侵略,為甚麼強大的中國沒有繼續打擊俄國而只是簽訂條約?
早在1676年年間的時候,俄國就已經在我國黑龍江流域搶劫居民,擄掠婦女,勒索毛皮和在中國江河偷採集珍珠。大清理藩院數次譴責,俄國均置之不理。後來,俄國還在中國境內的精奇里江岸,構建數座城堡,擴充軍備,劫掠毛皮,勘驗礦藏,收集情報,一步步試探滿清政府的底線。直到1682年的時候,俄國加劇了在北方掠奪的步伐,他們的行為在中國北部邊疆釀成重災。
康熙在平息了內亂後,立即騰出手來,加強北方防務,準備與哥薩克打仗,更謀求與俄國協商解決邊界問題,他雖然內心鄙視俄國,但是扎烏拉村一戰,亦給他內心留下陰影。最重要的,是康熙不想北方大戰,來影響攪亂內地。
後來在俄軍投降後,清軍根據康熙「仁治天下,素不嗜殺」的聖諭,允許托爾布欣一行攜帶輕武器退走尼布楚,還為其備齊戰馬和糧草,確保一路無憂。托爾布欣等人對此感恩涕零,還信誓旦旦地發誓:今生再不騷擾雅克薩城。清軍的這一舉動並沒有感化俄軍,反到使他們更加倡狂,這也是當時清軍輕視敵人的表現。
為甚麼說中俄雅克薩之戰中國沒有全勝?
雖然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軍隊反擊沙俄軍隊入侵的一次重要戰爭。此戰的勝利,也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進行侵略的計畫,維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但是從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上來看,雖然宣告了戰爭的勝利,但是相對來說也讓我們國家失去了一定的領土。
另一方面,當時的清王朝雖看起來是一個很強大的帝國,那時的版圖要比明朝大多了,如果最後一個王朝不是清朝,那麼現在中國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版圖,國土也許會少了近一半兒。但是,恰恰是清朝,它在開放程度上不如明朝,在吸收先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方面更是不如明朝,甚至差得很多。
清朝看上去武力很強大,也正是因為它所遇到的都還是傳統的、處在冷兵器時代的對手內憂外患都是如此。它的那些對手,比如不服從清朝統治的蒙古人,以及大小金川的那些藏民,他們的武器水準都是較低的。而清軍一方面還繼承了明朝的許多火器裝備,另一方面八旗兵的確能戰,又有臣服於清軍的蒙古騎兵相助,所以他們確實很有優勢。但是在雅克薩之戰爭中,他的對手俄國國力並不強盛,火器也不見得比中國人的裝備高到哪裏去,因此中國才和俄國打了個平手。但即便結果如此,這場戰爭並沒有讓中國全勝。
因為戰爭後期雅克薩城曾被哥薩克人奪回去。關鍵點在於,哥薩克人從南歐長途跋涉到遠東,當時還沒有西伯利亞大鐵路,而中國遼東一帶是滿人的龍興之地,地勢平坦,中國人出兵要比他們容易得多,所以打了個平手。明明當時強大的清朝是可以將俄國打敗的,而不是打成平手。或許是因為,中國只看到了眼前的戰爭卻沒有注意到,歐洲列強的殖民擴張已達中國的近鄰。所以儘管戰爭是勝利了,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清朝並不是完全的勝利。
中俄雅克薩之戰清軍火力如何?
大家都知道的是,在1840年爆發的中英鴉片戰爭的結局以大清帝國的屈辱失敗而告終,不過,西洋人也並不是在一夜之間就爬上了我國的領土;仔細回想,或許就可以確定,中華帝國在19世紀中期開始遭遇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種子,或許早在150多年前那場與俄國——在雅克薩的交鋒中埋下了……
但事後看來,清廷為這場雅克薩之戰進行了精心準備,當然排除人為因素,最關鍵的就是戰火問題。記得當時,中俄雙方都是處於冷熱兵器混用的時期。雅克薩之戰時,俄軍的人數雖然遠少於清軍,卻擁有輕型火器火力上的絕對優勢。第一次雅克薩之戰,450名俄軍擁有300支火繩槍,第二次雅克薩之戰,826名俄軍擁有火繩槍100支,先進的燧發槍850支!反觀清軍,兩次參加雅克薩之戰時的主要武器還是刀矛弓箭,攜帶的火槍都不超過100支,實在令人汗顏!
那清軍是靠甚麼贏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呢?雖然清軍擁有的火槍寥寥無幾,但在第一次雅克薩之戰中,其數量可觀的火炮派上了用場,其中最有威力的當屬20門「紅衣大炮」,一舉炸毀了雅克薩的木製城牆和塔樓,炸死俄軍100餘人。當時雅克薩城裏只有3門炮,清軍猛烈的炮火幾乎令俄軍無力還擊。
不過在第二次戰爭中就沒有這麼大的威力了。清軍最後贏得勝利是靠在兵力投入上大大超過了俄軍。當時,大清朝廷對這場雅克薩之戰進行了精心準備,建立了黑龍江水師,建造了500餘艘戰船和運輸船。投入第一次雅克薩之役的清軍計約3000人。第二次雅克薩之役參戰人數雖相對較少,也有2100人。再看俄方,在第一次雅克薩之戰時,俄軍只集結了包括農民、商人和獵戶等在內的450人作戰。而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時,俄軍雖加強了守城兵力,但也只有826人。可以說,清軍是依靠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和充足的戰爭供給才最終贏得了雅克薩之戰。
康熙之所以用割少量土地換取和平,主要是因為當時國內的局勢不穩定,三藩之亂剛平息,國內的各種反清勢力此起彼伏。此時的康熙看來,最大的心腹大患並不是北方的沙俄,而是國內的鄭明、噶爾丹等。滿清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一旦用重兵對付沙俄,國內反清勢力可能會趁機崛起而無法控制,而加之平息三藩之亂國力耗損需要休養生息。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