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 #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下)】
《天橋上的魔術師》昨日播出 EP.3-4,相信有在追這齣劇的觀眾都能看見敘事的力道加重,這篇貼文繼續談專訪楊雅喆的細節(最後一篇),也著墨在第三集的主角 #朱軒洋 身上。
承上篇文章,《天橋上的魔術師》這場消失的時間魔術要能成立,要能將小說中的人物具現化,除了編劇、美術之外,最重要的關鍵自然還是落在演員身上。第一二集播出之後,片中的三小屁孩—「阿蓋」、「阿卡」、「小不點」引起熱烈討論,而第三集〈水晶球〉令人奪目的是朱軒洋的演出,不清楚其中表演是否參考《阿飛正傳》結尾的梁朝偉,在狹小空間中對著鏡子梳頭,但朱軒洋的獨特氣質隔著螢幕都能透出,這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楊雅喆早已證明有能力執導小男孩與青少年,在一二集中,魔術師的首度出場,楊雅喆使用了 Dolly Zoom 向觀眾介紹魔術師的魔幻時刻,其鏡頭語言自然不用多說,而其中的魔幻時刻能成立,是基於孩童視角的世界,因此「零錢」能不斷憑空湧出;「廁所」也傳出「九十九樓」的神秘傳說;「魔術師」才因此成為人與斑馬合一的超現實生物,這幾個物件(包含遊戲機),就成了第一集的視覺語言。
在與大人拉開距離的孩童眼界中,楊雅喆也側寫出現實世界的不堪與紛擾,楊雅喆處理孩童的成熟已在《囧男孩》示範過。而第一集末,其敘事從寫實轉化到類型片語言,猜想也是楊雅喆有過《血觀音》的經驗,才能信手拈來。而從孩童轉換到青少年的〈水晶球〉,楊雅喆仍舊有《女朋友。男朋友》的基底作為背後養分。
撇開與吳明益原著的比較,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前三集展現小屁孩的友誼、青少年的反動、地下的聚會,其風格與氛圍,正是楊雅喆的拿手好戲。過往的經驗對於現在的作品有一定幫助,但楊雅喆也並非墨守成規的呆板導演,「拍片不能鐵齒,不能覺得拍過小孩就會很好拍。世代不同,遇到的演員不同,白爛程度也不同。《天橋上的魔術師》這群小朋友,比我拍《囧男孩》的那群還要精,現在國小四年級的知識量比我們當時四年級高很多,很多事情他們看 YouTube 就學會了。」楊雅喆笑說。
除了小孩之外,楊雅喆《女朋友。男朋友》的鳳小岳、張孝全、桂綸鎂在銀幕中青蔥歲月的模樣,置換成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盧以恩等人,「幹,我跟你說,我執導過不同世代的男演員中,朱軒洋應該是最白爛的。」楊雅喆突然笑著打算猛講朱軒洋的糗事。
「初剪完成時,大家都覺得朱軒洋在第三集中很迷人,他的確演得很好,但我事後跟他驗證某些東西時,幹,我發現他根本沒看懂劇本啊!」楊雅喆又氣又笑的繼續說:「他這個角色曾敬驊、陳昊森都在競爭,所有年輕男演員我都看一輪,最後選他。漫長的準備到拍攝完成,最後進入宣傳期時,有很多人問朱軒洋『至尊元』的意義是什麼(朱軒洋主演的第三集,至尊元是貫串全集的核心概念),他才發現完了,因為他不知道,然後才來跟我說,現在臉書都是他的劇照,可不可以告訴他第三集在演什麼。」
聽楊雅喆爆料朱軒洋是件舒壓的事,然而,雖然表面在噹朱軒洋的天兵舉止,但仔細感受,從中聽到的是楊雅喆的愛才之心以及與演員們的革命情感,且恰巧也是散仙、慵懶,才讓朱軒洋擁有獨樹一格的迷離氛圍,進而從曾敬驊、陳昊森等人脫穎而出。
楊雅喆最後正經地說:「這種演員我還真的沒見過,看上朱軒洋是因為他跟角色『阿派』某部分的本質非常相似,試試看拉皮條、試試看做制服、試試看追女生,這種『試試看』,就是阿派和朱軒洋的互通底氣,我們幫助朱軒洋把這部分放大,角色就更立體。」
隨著時間推移,不同世代的演員就產生差距,但執導演員對於楊雅喆來說,還是有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通用法則,就是相信演員。楊雅喆感性地說:「要相信你挑中的演員,每個人都是獨特個體,給他發揮空間表現你要的情緒,也讓他相信自己的感受是真的,當他展現獨特個體的真正感覺之際,你要相信是最好的。雖然不同世代的表達方式不同,但唯有這樣才能面對不同世代的演員帶來的挑戰。」
私自想像,楊雅喆在片場會是溫暖的大男孩,除了朱軒洋之外,楊雅喆也大誇孫淑媚在第七集中的表現,對待演員報以真心,演員自然回饋優異演出,人物便超越時空,橫跨記憶地現身在家中螢幕,名符其實的有血有肉,一齣打動人心的戲劇,從天橋上長出。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這篇專訪文章分上、中、下全數刊出,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myVideo 影音隨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無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俠盜獵車手V》(英语:Grand Theft Auto V)是一款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由Rockstar North製作,Rockstar Games發行。本作在2013年9月17日於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主機上推出。這是《俠盜獵車手》系列中第15款作品,也是繼2008年的...
第七世代遊戲機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月份觀影閱讀紀錄
點播一首主題曲:https://goo.gl/1XE9sQ
自大一那年認識金馬影展開始,獅子林大樓喀拉拉的破舊手扶梯,二樓驚悚的禮服模特、三樓的遊戲間遊戲機和整棟樓蔭著一股揮之不去的煙味,似乎便與我的電影人生兜在一塊。而一整個月的柏格曼影展,則又將我們擰得更緊。
初看《青少年挪吒》時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在西門跑跳的影展歲月不時映入眼前,又加上我現在真正搬進西門町居住,覺得彼此間的連結性更趨強烈。身為一個北上的台中人,自然無緣親眼見證當年的風華,所以只好以一種欣羨的表情,自顧自的情感投射,希望能更靠近一些,試圖回到那狂飆的恣意年代。今日,當站在破敗的獅子林大樓,吸著堆積數十年的N手菸,依稀可以看見小康與阿則四處遊蕩,又看見《浪子回頭》MV裡頭的兩個少年抱著碩大的玩偶在一樓電子行把妹,今日、過去、未來在這一個似乎重疊了,那哪一個又是真的呢?
我想電影或許便是如此,是一種時光經驗的累加與疊積,這就是既視感吧,觀影的我們,從中感到似曾相似,不自覺得產生認同,進一步情感投射,然後從中獲得全新的自己。從此,影中的他們不再是他們,影外的我們也不再是我們,這將會是多麽浪漫的一件事。
世代間的迷惘一直都在,小康的迷茫,隔了二十幾年仍然徬徨,看電影的悸動與對未來現實的擔憂與迷惘,在在影響著一代代人,大家樂此不疲,就像毒癮般,想戒也戒不掉。
這個月如扣除柏格曼,所看的電影著實不多,因此也不多贅述,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范保德》,讓好的電影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經營本粉專至今已經一年多,其實一直在調整及思考自己究竟能透過文字留下什麼,或影像什麼,前幾天一篇罵令人髮指《粽邪》的文章意外引起廣大迴響,讓我又再次思索這個問題。但苦思之下仍然未有結論,甚至更加迷惘。我覺得我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幾乎不會亂罵,也不會隨意吹捧,自體經營,沒有業配,所以也沒有什麼責任的問題,所以就自顧自說著自己想說的事,我想那些所說過的話,關於電影的看法,應該是可信的吧,也先謝謝願意相信,願意看。
另外,另一個問題,延伸自己能留下什麼、或代表什麼。其實我認為自己不代表什麼,就是簡單的基於喜歡電影的心,留下與這些電影相遇的事,這樣而已,其他似乎也不是我掌握的事(但我還是希望會有試片可以看?)。如過真的要為此下個定義,我覺得我就是個錯字很多的粉專,然後我也以此為傲(?,開玩笑的。還是有人可以幫我想想我嗎?
下個月也繼續一起看電影吧。
然後幫我改錯字(被揍)
「柏格曼」
危機 Crisis (1946) —
雨中情 It Rain on Our Love (1946) —
開往印度之船 A Ship to India ((1947) —
黑暗中的音樂 Music in Darkness ((1948) —
愛慾之港 Port of Call (1948) —
牢獄 Prison (1949) —
饑渴 Thirst (1949) —
喜悅 To Joy (1950) —
夏日戀曲 Summer Interlude (1951) —
女人的秘密 Waiting Women (1952) —
莫妮卡 Summer with Monika (1953) —
裸夜 Sawdust and Tinsel (1953) —
戀愛課程 A Lesson in Love (1954) —
秋日之旅 Dream (1955) —
夏夜微笑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 (1957) —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 (1957) —
生命的邊緣 Brink of Life (1958) —
魔術師 The Magician (1958) —
處女之泉 The Virgin Spring (1960) —
魔鬼的眼睛 The Devil’s Eye (1960) —
穿過黑暗的玻璃 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0)
冬之光 Winter Light (1963) —
沉默 The Silence(1963) —
這些女人們 All These Women (1964) —
假面 Persona(1966) —
狼的時刻 Hour of the Wolf (1968) —
羞恥 Shame(1968) —
安納的激情 The Passion of Anna(1969) —
紅杏 The Touch (1971) —
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 (1972) —
婚姻場景 Scenes from a Marriage(1973) —
魔笛 The Magic Flute (1975) —
面面相覷 Face to Face (1976)
蛇蛋 The Serpent’s Egg (1977) —
秋光奏鳴曲 Autumn Sonata(1978) —
傀儡生活 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 (1980) —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
夕陽舞曲 Saraband (2003) —
「電影」
濁流 Upstream(2017) ★★
林投記 Circle of Noose (2017) ★★☆
自殺熱線 The Phone Call (2013) ★★★★
不可能的任務六 Mission: Impossible –Fallout (2018) ★★★☆
必須過動 ADHD Is Necessary (2018) ★☆
范保德 Father for Son (2018) ★★★★
大世界 Have a nice day(2017)★★★
洞兩洞六 0206(2017)★★★
未來的未來 MIRAI (2018) ★★☆
縱邪 The Rope Curse (2018) ☆
「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吳曉樂
上流兒童 / 吳曉樂
搶神大作戰 / 伍兩柒
餐桌的臉 / 張維中
他們都去過羅斯威爾 / 林秀赫
Monkey Mia / 林秀赫
冰箱 / 林秀赫
有福 / 甘弟
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 / 崑崙
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 / 崑崙
婚姻場景 / 柏格曼
第七世代遊戲機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八月份觀影閱讀紀錄
點播一首主題曲:https://goo.gl/1XE9sQ
自大一那年認識金馬影展開始,獅子林大樓喀拉拉的破舊手扶梯,二樓驚悚的禮服模特、三樓的遊戲間遊戲機和整棟樓蔭著一股揮之不去的煙味,似乎便與我的電影人生兜在一塊。而一整個月的柏格曼影展,則又將我們擰得更緊。
初看《青少年挪吒》時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在西門跑跳的影展歲月不時映入眼前,又加上我現在真正搬進西門町居住,覺得彼此間的連結性更趨強烈。身為一個北上的台中人,自然無緣親眼見證當年的風華,所以只好以一種欣羨的表情,自顧自的情感投射,希望能更靠近一些,試圖回到那狂飆的恣意年代。今日,當站在破敗的獅子林大樓,吸著堆積數十年的N手菸,依稀可以看見小康與阿則四處遊蕩,又看見《浪子回頭》MV裡頭的兩個少年抱著碩大的玩偶在一樓電子行把妹,今日、過去、未來在這一個似乎重疊了,那哪一個又是真的呢?
我想電影或許便是如此,是一種時光經驗的累加與疊積,這就是既視感吧,觀影的我們,從中感到似曾相似,不自覺得產生認同,進一步情感投射,然後從中獲得全新的自己。從此,影中的他們不再是他們,影外的我們也不再是我們,這將會是多麽浪漫的一件事。
世代間的迷惘一直都在,小康的迷茫,隔了二十幾年仍然徬徨,看電影的悸動與對未來現實的擔憂與迷惘,在在影響著一代代人,大家樂此不疲,就像毒癮般,想戒也戒不掉。
這個月如扣除柏格曼,所看的電影著實不多,因此也不多贅述,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范保德》,讓好的電影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經營本粉專至今已經一年多,其實一直在調整及思考自己究竟能透過文字留下什麼,或影像什麼,前幾天一篇罵令人髮指《粽邪》的文章意外引起廣大迴響,讓我又再次思索這個問題。但苦思之下仍然未有結論,甚至更加迷惘。我覺得我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幾乎不會亂罵,也不會隨意吹捧,自體經營,沒有業配,所以也沒有什麼責任的問題,所以就自顧自說著自己想說的事,我想那些所說過的話,關於電影的看法,應該是可信的吧,也先謝謝願意相信,願意看。
另外,另一個問題,延伸自己能留下什麼、或代表什麼。其實我認為自己不代表什麼,就是簡單的基於喜歡電影的心,留下與這些電影相遇的事,這樣而已,其他似乎也不是我掌握的事(但我還是希望會有試片可以看?)。如過真的要為此下個定義,我覺得我就是個錯字很多的粉專,然後我也以此為傲(?,開玩笑的。還是有人可以幫我想想我嗎?
下個月也繼續一起看電影吧。
然後幫我改錯字(被揍)
「柏格曼」
危機 Crisis (1946) —
雨中情 It Rain on Our Love (1946) —
開往印度之船 A Ship to India ((1947) —
黑暗中的音樂 Music in Darkness ((1948) —
愛慾之港 Port of Call (1948) —
牢獄 Prison (1949) —
饑渴 Thirst (1949) —
喜悅 To Joy (1950) —
夏日戀曲 Summer Interlude (1951) —
女人的秘密 Waiting Women (1952) —
莫妮卡 Summer with Monika (1953) —
裸夜 Sawdust and Tinsel (1953) —
戀愛課程 A Lesson in Love (1954) —
秋日之旅 Dream (1955) —
夏夜微笑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 (1957) —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 (1957) —
生命的邊緣 Brink of Life (1958) —
魔術師 The Magician (1958) —
處女之泉 The Virgin Spring (1960) —
魔鬼的眼睛 The Devil’s Eye (1960) —
穿過黑暗的玻璃 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0)
冬之光 Winter Light (1963) —
沉默 The Silence(1963) —
這些女人們 All These Women (1964) —
假面 Persona(1966) —
狼的時刻 Hour of the Wolf (1968) —
羞恥 Shame(1968) —
安納的激情 The Passion of Anna(1969) —
紅杏 The Touch (1971) —
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 (1972) —
婚姻場景 Scenes from a Marriage(1973) —
魔笛 The Magic Flute (1975) —
面面相覷 Face to Face (1976)
蛇蛋 The Serpent’s Egg (1977) —
秋光奏鳴曲 Autumn Sonata(1978) —
傀儡生活 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 (1980) —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
夕陽舞曲 Saraband (2003) —
「電影」
濁流 Upstream(2017) ★★
林投記 Circle of Noose (2017) ★★☆
自殺熱線 The Phone Call (2013) ★★★★
不可能的任務六 Mission: Impossible –Fallout (2018) ★★★☆
必須過動 ADHD Is Necessary (2018) ★☆
范保德 Father for Son (2018) ★★★★
大世界 Have a nice day(2017)★★★
洞兩洞六 0206(2017)★★★
未來的未來 MIRAI (2018) ★★☆
縱邪 The Rope Curse (2018) ☆
「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吳曉樂
上流兒童 / 吳曉樂
搶神大作戰 / 伍兩柒
餐桌的臉 / 張維中
他們都去過羅斯威爾 / 林秀赫
Monkey Mia / 林秀赫
冰箱 / 林秀赫
有福 / 甘弟
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 / 崑崙
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 / 崑崙
婚姻場景 / 柏格曼
第七世代遊戲機 在 無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俠盜獵車手V》(英语:Grand Theft Auto V)是一款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由Rockstar North製作,Rockstar Games發行。本作在2013年9月17日於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主機上推出。這是《俠盜獵車手》系列中第15款作品,也是繼2008年的《俠盜獵車手IV》後第一款主要續作。由於本作是第七世代遊戲機末期推出的大型作品之一,因此在上市前便獲得了廣大的期待。[10]
《俠盜獵車手V》是在開放世界環境中以第三人稱、第一人稱遊玩,可讓玩者自由的與遊戲世界互動。遊戲背景設定在虛構的美國聖安地列斯州(San Andreas,以南加州為範本),玩者可隨意地在荒漠間和虛構的城市洛聖都(Los Santos,以洛杉磯為範本)中漫遊。本作故事模式中有三位主角,玩者可在三人之間自由切換操控,而故事劇情則以三人策劃並執行六次大型搶劫行動。遊戲中也包含了線上多人模式,名為俠盜獵車手Online,已於同年10月1日開放,最多可容納16位玩家(PS4,Xbox One及PC版最多可容納30位玩家[11])在遊戲世界中互相競爭或合作。
開發商將《俠盜獵車手V》視為能延續該公司過往多款作品精神的遊戲,例如《碧血狂殺》和《江湖本色3》。本作的開發在《俠盜獵車手IV》推出後隨即展開,主要著重在系列遊戲核心架構上的創新,提供三名主角讓玩者操控。《俠盜獵車手V》一推出就獲得許多評論的讚賞,特別是針對遊戲的故事劇情、表現手法和開放自由的遊玩方式。《俠盜獵車手V》也在商業上獲得極大成功,上市後24小時之內就創下突破遊戲業界紀錄的8億美金銷售額,三天內總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成為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娛樂性產品。[12][13][14]
在次世代方面,Rockstar Games曾暗示將發布至其他最新平台,并于2014年索尼的E3游戏展前发布会上宣布本作将在2014年秋季登陆PlayStation 4遊戲平台;并在稍后公布了也将同步登陆Xbox One,最後將是集結所有技術的PC版本,但也因為在新平台開發,電腦版隨著主機因素一同順延後又因為技術問題二度跳票,遊戲上市比起前一部作品慢了一年之久。
-----------------------------------------------------------------------------------------------------------游戏播放列表
https://goo.gl/8Qv4wC
鬼畜島播放列表
https://goo.gl/DtKUih
要聽神明的話
https://goo.gl/NVxYsC
南瓜魅夜播放列表
https://goo.gl/trka2N
封神紀播放列表
https://goo.gl/XprCS8
西行記播放列表
https://goo.gl/ukwYH8
恐惧本源
https://goo.gl/UhBiXs
無臉VLog
https://goo.gl/Y9q4ms
-----------------------------------------------------------------------------------------------------------
Paypal赞助無臉:https://www.paypal.me/woshiwulian
Youtube : https://goo.gl/pJq4v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nofacemoviepopcorn
---------------------------------------------------------------------------------------------------------
踏入地獄之門【Hellblade 地獄之刃】BOSS FIGHT火神蘇爾特!!P1
https://youtu.be/4TzG-lUKHYU
歡迎去訂閱我的說電影頻道
https://goo.gl/AXFf4v
第七世代遊戲機 在 陳兩儀Chan 22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俠盜獵車手V》(英語:Grand Theft Auto V)是一款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由Rockstar North製作,Rockstar Games發行。本作在2013年9月17日於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主機上推出。這是《俠盜獵車手》系列中第15款作品,也是繼2008年的《俠盜獵車手IV》後第一款主要續作。由於本作是第七世代遊戲機末期推出的大型作品之一,因此在上市前便獲得了廣大的期待。
---------------------------------------------------------------------------------------------
▼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yougiShiki/
要知道我的直播時間,可以Follow我的Facebook
---------------------------------------------------------------------------------------------
▼為兩儀提供影片字幕▼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UcuIINCvAPoxLTVL5t3E2Q&tab=2
---------------------------------------------------------------------------------------------
▼捐款留言區▼在直播時捐款留言,會出現你的大名以名留青史!
https://youtube.streamlabs.com/kingdomfee
---------------------------------------------------------------------------------------------
▼直播足本重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vm0WG8AgsKwrUyrk1n_oVqecVN652u_
第七世代遊戲機 在 【遊戲機發展史】60年!從無到有,家用遊戲機的進化之路 的必吃
授權自https://space.bilibili.com/2365693/video. ... <看更多>
第七世代遊戲機 在 遊戲第八世代動畫第七世代遊戲機第五世代遊戲 - Facebook 的必吃
遊戲第八世代動畫第七世代遊戲機第五世代遊戲- 23年動畫- 22年從Gameboy時期到Switch時期… 從#神奇寶貝到現在的#寶可夢~ #一直繼續下去吧#青春有你#謝謝你出現在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