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贊成我們的孩子早點學電腦,畢竟,他們對電腦似乎很有興趣,而且將來真的可以成為他們的專業。
有些孩子只用來打電動,可惜了!不如更正式地教他們其他東西,譬如,對我們有些孩子來說,中班就開始會認注音符號,玩玩打字我想也不錯!
將來電腦的用途很多,網路查資料、跟人交談互動、買東西、訂票...等,只是家長擔心的網路暴力色情,真得很難避免,只能多關心孩子的電腦使用狀況囉!
第一發展基金會的許多課程,都很棒,而且價格「相對」友善喔!
同時也有8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anice Yan閻奕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完全不會想要改變它 這就是大家跟我一起長大的過程︱ 疫情期間創作大爆發並發行了新專輯《wfh》的Kimberley來啦 當初是為什麼選擇到台北發展,為了學中文還上過國語日報學注音 如果不做歌手的話想當Sex Therapist?! 想成為女孩們的Save Corner 感情觀就是直接&FOMO...
第一發展基金會 在 Janice Yan閻奕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完全不會想要改變它 這就是大家跟我一起長大的過程︱
疫情期間創作大爆發並發行了新專輯《wfh》的Kimberley來啦
當初是為什麼選擇到台北發展,為了學中文還上過國語日報學注音
如果不做歌手的話想當Sex Therapist?! 想成為女孩們的Save Corner
感情觀就是直接&FOMO,活在當下不想後悔。
---EP24重點整理
00:00 超~沙~啞
00:40 兩個星光踢館魔王對彼此第一印象居然是?
04:13 Kimberley當初會搬來台北的原因?
05:48 J格喝奕杯-大推Hugdayday的酪梨牛奶,快分享台北好喝的Chai Tea Latte給她們~
07:16 疫情期間的感觸《wfh》-Kim式情歌回歸
10:53 經過了很多事情,這些年的心境變化跟感觸
13:57 出道時竟然還上過課修正講話的方式?
15:52 如果能重回15歲,會想要改變嗎?
17:22 對女團的看法,會想以女團出道嗎?
19:45 身為選秀節目大前輩,有甚麼建議給想參與選秀的朋友們
22:45 想當Sex Therapist的起因超害羞~去做心理諮詢真的沒什麼大不了
27:40 這次要從吃蛋糕的習慣測出你的愛情觀,選三的朋友麻煩請留言讓我們知道~我們在找你!
32:42 如果你可以勇敢的說出來,告訴一個人說我真的很喜歡你我,結果其實說不定
35:55 除了唱遍各大舞台外什麼事是Kimberley覺得這輩子一定要做過的?
38:40 讓Kimberley想成立一個基金會的原因來自於小時候發生的這件事
42:25 自認沒耐心的她,面對毛孩們就變了一個人
46:48 J格唱奕首-信手拈來也超好聽!《沒什麼大不了》唱出面對逝去感情的豁然
來跟我們一起聊聊各式各樣的J格辣個吧
---
Podcast廣告合作聯繫Email|[email protected]
訂閱閻奕格YouTube頻道|https://janiceyan.fanlink.to/sub
J格來尬聊 S2|Podcast 收聽平台
https://janiceyan.podlink.to/J_NoLimits
J格微尬聊 |Podcast 收聽平台
https://janiceyan.podlink.to/J__NoLimits
Special Thanks :
@Kimberley Chen
Kimberle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ekimberleyy/
Kimberley臉書粉絲專頁| https://zh-tw.facebook.com/heyitskimberley
數位收聽《wfh》|https://www.soundscape.net/a/16748
#閻奕格#Kimberley#wfh
第一發展基金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第一發展基金會 在 楊元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恭喜楊硯得獎,我們幫他辦了一場頒獎典禮
昨天下午官網一公佈名次,我爸馬上就通知楊硯得獎了,但我們瞞著楊硯要給他一個驚喜。宣布獎項的第一瞬間,老實說我看得出來他是有點難過的,楊硯私底下是一個很喜歡比賽的小孩,然後輸了會生氣的那種🤣
但我們一直鼓勵他,這個第二名得來不容易,除了不斷重拍影片,還要每天拉票,也許在公佈獎項的前一刻,他一直期待是第一名,但比賽有輸有贏,我認為沒贏更能看見自己的不完美,賽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進步的人。
記得我小二參加說故事比賽,當時得了第三名,很可惜,因為我爸私下花了很多時間訓練我,爸爸安慰我,並說道好險還有第三名,事實上當時我很不甘心,現在呢?我每一場演講都戰戰兢兢,因為我知道我並不完美,但每一次拼盡全力才能不斷超越自己,楊硯加油!爸爸永遠挺你!
第二名很棒啊!未來才有機會證明比一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