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自己不等於事事以我優先
#只是凡事也要為自己著想 #討好陷阱
.
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忍不住要討好別人,他們可能難以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是不願意特立獨行;就算沒做錯事,也可能會道歉;變更計畫時會懷有罪惡感;他們覺得與其要解釋為什麼沒辦法,不如直接答應。也許他們兼有以上行為,也許你就是如此?
.
我以前也總愛討好別人。守時是我的一貫作風,我在母親預產期當天早上準時出生。我從小就擅長討別人開心。每當我父母舉辦派對,我一定會把握娛樂賓客的機會;我也心甘情願拜訪老人家,為他們唱聖誕頌歌。我就像一隻變色龍,擅長融入任何社交場合,施展取悅別人的能力,滿足他人的期望。成年之後,在職場上或和朋友相處時,我還是不自禁討好別人,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優先要務,似乎欠缺拒絕他人的能力。我想方設法避免別人討厭我(事實上,我更不想要討厭自己),不過討好的行為妨礙我依照自己的想法真誠過活,使我身心俱疲。我現在很少討好別人了,也因此身心都舒暢得多。
.
在我擔任心理治療師的臨床實務中,我每天都看到在這種複雜的兩難局面中苦苦搏鬥的人:他們沒辦法討好每一個人,卻又不允許討好自己。我會與案主合作,協助他們認清一個令人寬慰的事實: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所以祕訣就是別再試著討好他們。
.
#討好的原因
.
你可能以為,討別人開心是周到、體貼、親切的作法。事實上,這是因為你渴望掌控別人的反應,避免被討厭的感受讓自己心裡不舒服。討好是一種策略,目的是讓自己安全地握有掌控,並以慷慨或隨和的假象包裝。
.
討好者禁不起別人的失望,被討厭更是無法忍受。我們害怕被批判、被認為有所不足。被需要的感覺就和被愛一樣令人滿足。我們討好是因為害怕失去對方,但在此過程中,討人歡心不僅徒勞無功,我們還失去了自己。
.
討好行為的根源很容易理解。人類屬於群居動物,我們依賴群體提供火源、食物及保護,假如被討厭,後果相當嚴重。恐懼、罪惡、羞愧都是本能的感受,目的是保護我們安穩地生活在群體之中。不要觸怒別人,以免失去篝火旁的位置、被驅逐到荒野之中,或死於飢餓掠食者的爪子之下。如果懲罰可能是死亡,那就別惹事生非。
.
然而,現代生活已和遠古大不相同,但這些感受卻沒有隨之演化。我治療室中的案主只不過是忘記別人的生日、打電話請病假、取消和朋友的晚餐約會,卻都感覺彷彿犯下滔天大罪。不論任何事情,只要影響別人或令人稍微不舒服,他們都會極度不自在。
.
討好並不是某種怪癖或個性,而是制約的產物。本書後續將說明討好行為的發展歷程,從出生、童年、青春期一路談到成年,解釋今日所做的選擇如何一再強化早期建立的信仰。
.
#討好的陰暗面
.
過去討好行為常被貼上女性專屬的標籤,的確,就文化刻板印象來說,女孩的成長過程經常被教導要保持恬靜、以他人為優先。不過現今任何人都可能有討好問題,不論性別、年齡或地位。
.
不過長久以來,這個問題都只被輕描淡寫地帶過,說討好者只是「隨和」或「人太好」。相關陳述的口吻一貫輕鬆,甚至是戲謔。建議治療方式相當輕浮、不屑一顧,例如勸討好者:「不要管其他人怎麼想就好了」,或是將應對方法武裝成「啥事都不在乎」的哲學,勸討好者不要理會攻擊辱罵者,或是「別去理那些鳥事」,不過實際上,我們應該全心處理、明快解決。如果解決方法真的就像「不要在意」一樣簡單,那我們早就照做了。事實是,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
.
討好是一種犧牲自我的強迫症行為,對討好的對象和討好者本身來說,傷害力一樣強大。討好並不是一種可以學習與之共處的良性習慣,這不是充滿好意又無傷大雅的小怪癖。這是焦慮的展現,是因為討好者害怕失去掌控(他人的情緒)而出現的行為。討好者會想方設法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避免影響他人或引發不快。不論是討好或極力避免使他人不開心,如果放任這種衝動,討好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身體健康惡化、自我價值低落、自暴自棄。
.
現今要討好的人比以往更多。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要討好的對象無窮無盡,我們的角色和責任往外延伸、擴張,界線模糊不清。旁人期待我們在職場上保持彈性、隨時回應朋友的需求、擔任伴侶的好搭檔,還要抽身照顧年幼子女及年邁父母,永遠沒有打卡下班的一刻。社群網路將討好者推到無遠弗屆的線上觀眾面前,他們的自尊來源被外包給行銷演算法及陌生人比讚的大拇指。
.
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有忍不住討好別人的毛病,我許多案主一開始也這麼認為,以為自己絲毫不受他人意見影響,準備好獨立揮灑自己的人生。最明顯的討好行為是想方設法讓身邊的人更輕鬆自在,不過這只占討好者的一小部分,討好行為還有其他多種形式及偽裝。人際關係中如果存在討好的壓力,可能引發多種反應,包括藉由故意不討好來表現自主,不過這些反應都只是自我價值低落、缺乏權力、害怕拒絕的防禦行為。下一章我將介紹四種不同類型的討好者,他們反映的都是同樣的問題:無法自在地做自己。
.
但這個問題是有出路的。
◼️不是要你選擇自私,
◼️只是要你能夠安然地回應自己的需求,
◼️就像你回應他人的需求一樣。
.
如果被喜歡、被需要的代價是犧牲自己,那其實並不值得。總有一天,我們必須做出決定:要繼續討好下去,還是真誠地做自己。
.
以經營關係來說,討好自己其實才是負責、慷慨大方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同時真誠過活,我們擁有同時幫助他人與自己的資源及能力,撥出一些心力關注自己並不會減損對他人的關心。關心不是派,分給自己一些,別人不會少一塊。
.
#關心重質不重量
.
本書提供討好的替代之道,但不是阻止你關心他人,事實上,本書呼籲更加關心、提升關心的品質。更加真誠、公平、適當、一致地關心自己和他人。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敢於承受某些人無法接受你真實樣貌的風險,這樣你才能擁抱另一些人對你無條件的接納。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不要將替你判刑、行刑的責任強加於他人之上。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承認除非我們擁有拒絕的權力,否則就無法發自內心地答應。如果我們沒有拒絕的選項,那答應根本就毫無意義。
.
本書將協助你適應被討厭,而不是只是保持沉默;引導你復元,而不是一味擔心失敗;教導你接受批判,而不是逃避。我沒辦法告訴你如何停止討好別人,卻又不會讓任何人不開心,我只能告訴你,就算稍微不討人喜歡,你還是能照常過生活,甚至過得更好。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你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這種關係根本就不牢靠,此外還占據了建立其他穩定健康關係的空間。
.
本書嘗試解釋討好行為的原初動機,並以另一種角度加以說明,為討好者提供建議,協助你從照顧別人的位置上退下來,轉而開始照顧自己。我們會發現,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其實只是反映他們與自我的關係,而不是對我們的公正評價。我們可以學習關注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如果發覺自己感覺憎恨,那就該與憎恨的對象設下界線。
.
本書將教你如何做自己,教你如何停止苦苦追逐他人,並留在原地吸引他們;協助你認清這個事實:屬於你的終會自然開花結果,而強摘的果子不甜;鼓勵你花時間與適合自己未來的對象相處,如果不適合,就把他們留在過去。本書教你成為更好的朋友、伴侶、子女、家長,協助你透過更加關心自己,進而提升關心他人的品質,而不是承擔他們的問題。
.
本書也會協助你為失去做好準備,因為失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些人不希望你停止討好。如果他們告訴你:「你變了」,你要知道,他們真正的意思是:「我不喜歡你不照我的方式行事。」
-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3aV6aV
-
本文摘自《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作者艾瑪.里德.特雷爾為英國私人機構The Therapy Loft臨床治療所的心理治療師與臨床主管,為個人和團隊提供治療諮詢和指導。
.
你是否因為拒絕別人的請求會有罪惡感?讓別人失望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極力避免發生爭執的場面?對他人的意見很不耐煩,索性全部拒絕假裝不在意?
.
或許你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都徒勞無功……那麼,你也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本書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繞開討好陷阱。作者艾瑪身為心理師,分享多年臨床實務和無數次治療服務, 帶你看穿討好的真相:討好不是體貼周到,討好只是一種策略!一種掌控別人反應的策略,一種避免被討厭的策略。然而,當討好成為情緒的困擾、壓力的根源時,便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卻不自知。
.
閱讀這些案例故事,都能引起你的共鳴,並汲取對自己有所助益的建議。每個章節提供反思問題、見解與技巧,幫助你深入瞭解自己,認清討好的陷阱,為人生指引一條更好的路。本書教你如何向願意珍惜你的人付出關心,而這,就從你自己開始。
立享居家長照機構電話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文章很嚴肅,可能會讓一些人看了不舒服,但我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把它看完)
(這篇之前被FB說違反社群守則什麼的然後被刪除還封我一整天 我還跟他們專員講了超久)
(所以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時應該是從我這邊算起的24小時 台灣時間的中午吧)
(有些關鍵字我要改掉不然FB會說違反什麼守則)
前陣子我寫了那幾篇關於小孩的故事之後,有條母小粉絲私訊我,她的狗前陣子過世了,她希望我能幫她畫一張圖紀念她的狗,後來她看了我寫的那幾篇文章之後,她跟我說她很憤怒,因為她是國小老師,常常遇到一些很骯髒的事情,我先貼一些我跟乾老木的對話給大家們看:
2021.07.20 星期二
12:15老師 你人真好 所以超心疼妳的
12:16老師 我沒結婚,因為不想將就,也沒孩子,乾脆認妳當乾女兒好嗎?
12:17 Bao Chen 真的喔
12:18 Bao Chen 我都不記得我媽長什麼樣了哈哈
12:24老師 DHL果然使命必達
12:25老師 包裹可以寄囉
12:25老師 我是認真的要認妳當乾女兒
12:47 Bao Chen 喔嗚嗚嗚嗚
13:38老師 因為我請朋友幫忙去郵局,因為不能寄,我就請他拿回家,所以要去朋友家取件。
13:42 老師 把妳媽媽忘掉吧!你會比較快樂 你還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工作和泥褲、巴褲外,我希望妳能開朗樂觀,妳那麼優秀,能當我乾女兒是我佔便宜呢!
13:48 Bao Chen 真不好意思 讓你這麼辛苦
13:48 Bao Chen 我早就忘記了哈哈
13:48 Bao Chen 我只記得阿嬤
18:28 老師 我剛剛又看了《我眼中的世界》又哭到不行,狗狗好忠心。狗狗總是溫柔的陪在你的身邊,給你最溫暖的愛。
19:39 老師 今天是我的生日,年紀越大越沒有過生日的感覺。但不能免俗的要和愛我和我愛的人說聲「謝謝」。謝謝你們每年都記得給我祝福。
我很開心因為收到我最喜歡的寶總監送來的生日禮物,讓我驚喜連連,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所以我的生日願望:
第一個願望:希望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都能早日控制住,讓我們都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第二個願望希望寶總監在北歐和貓狗泥褲能每天開開心心,工作、事業更上一層樓,也要好好珍惜自己、照顧自己。寶總監希望妳能成為我的乾女兒
第三個願望要保留在心底,我會往前走,找到能養狗的房子,黑皮會為我帶來接班狗,把愛延續下去。
對未來的期許:
「生命中最可怕的事,不是無知。而是對無知的無知。」
你可以不懂事,去學習把事情做到好;你也可以不懂如何待人,慢慢修正自己做一個更好的人。
這些不懂待人處事的無知,都可以透過反省或別人的提醒來讓自己改變。
但最可怕的,卻不是因為無知。
而是你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對無知的無知才是無可救藥。
「能把失敗看成祝福,苦難就只是生命裡的過場。」
我們都害怕失敗,更擔心命運苦難的降臨。
但人往往在失敗時,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本來面目,去學習面對自己的脆弱。
也只有在你能承認自己,不對失敗自怨自艾以後,才能明白機遇在人生中的角色,找到面對命運的勇氣。
那麼,所有苦難的來臨,都只是長長人生裡的一個過場而已。
「永遠都不要愛一個不愛你的人。」
很多事情,都可以靠努力去改變。
只有,愛情不會。
洞察不確性的自然律則,學習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我們的心態就會慢慢趨近於完美,然後保持心中微弱的善念,練習隨順緣分與指引,慢慢往善的生命方向前進。
19:30 老師 小寶我一直忘了和妳說,我會認妳當乾女兒,純粹是心疼妳的成長過程。我是老師常常要處理家暴或XX案件,我有責任和義務通報社會局,在臉書看到妳寫的真實故事,我就覺得我應該要保護妳。
19:31 老師 所以妳不要認為我對妳有任何企圖
19:31 老師 我不是詐騙集團,妳不用擔心
19:32 老師 我有良民證
14:49 老師 不要太累該休息就休息
14:56 老師 我如果是妳的家人,怎麼捨得妳帶著泥褲到國外吃苦,當妳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竟然狠得下心不管你,當妳遭受禽獸、渣男欺凌的時候,他們怎麼可以冷血無情到這種地步?我一直以為妳二位姑姑很疼妳,沒想到是這般蹧蹋妳。
我只是好心疼好捨不得。
19:11 Bao Chen
想問老木一個問題
老木當國小老師
有遇過跟我一樣被家人欺負的小孩嗎
19:32 老師 老媽當老師看過許多可憐的孩子被家長虐待,甚至爸爸伸出狼爪XX自己的孩子。當然很多孩子一開始都不敢向老師求救,因為會被威脅,回家會被虐待的更嚴重。
每一學期我們學校都會有學校日,我都希望可以請家長到學校與我聊一聊孩子的生活、學校狀況。如果老師是接一、三、五年級是關鍵,班導師一次會帶2年,我教學都快30年了,什麼形形色色的家長沒碰過,我們稱為恐龍家長。
每一次當我發現孩子行為舉止不正常時,通常我會通報輔導室,我們有專責的老師會負責安撫孩子,而身為導師的我就利用下班時間去家訪,收集資料,必要時帶著警察同行,只要有孩子被不當體罰、或家長有言語、肢體暴力,孩子會由社會局介入,安排寄養家庭。
我處理過很多這種骯髒的事情,也因心疼孩子和家長大打出手,所以我對那些受傷害無論心理還是生理的傷害都非常心疼。我也被家長吿過,我也沒在怕,只有幫助孩子逃離魔掌才是我的使命。
19:41 Bao Chen
老木真是個好老師
我小時候的老師都沒幫過我
如果那時遇到妳就好了
我現在長大了不用擔心哈哈
19:41 老師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有X癮的爸爸,強迫他女兒XX,然後再對她做出骯髒的事。他很機靈,在作業本上寫紙條告訴我,我立刻把她叫過來詢問,她的身體被衣服蓋住的地方都是針孔,我們帶她去驗尿,才知道是安XXX命,他必須進勒戒所,警方開收索票到他家把她爸爸逮捕歸案,她爸爸還涉嫌販X被判無期徒刑。小女兒遇到很棒的認養人,從此有不一樣的人生。
09:00 Bao Chen 我要把你跟學生家長打架的事跡寫上去
09:00 Bao Chen 超猛的
09:01 老師 那妳要記得寫家長被我打到流鼻血
09:02 老師 還有猛踢他胯下
09:02 Bao Chen 超猛的幹
09:02 Bao Chen 多講一點
09:02 Bao Chen 然後講一下為什麼家長被你揍
09:15 老師
那個北爛家長從小孩一年級開始XX他女兒,還威脅女兒不准講,否則下場更慘。
我是發現這位小女孩那時已經三年級了,剛開學她總是一個人沒有朋友和她玩,每天都自己一個人,有一天我沒課就帶她去麥當勞,開始和她聊天,因為記錄卡上她是單親和爸爸住,媽媽生病在她五歲時病逝。
我當初以為孩子內向,後來慢慢打開她的心防,她才和我說爸爸會對她做一些不舒服的事,我問她是什麼?
她說爸爸會要她把衣服脫掉,要她做一些很骯髒的事,聽到此一把無名火上身,我帶她去醫院驗傷、通報學校、社會局、然後報警。在警察局裡我動手了,這個禽獸我拿把XX要X他XX,被警察擋下,但警察把我打他的過程當作沒看到,也是默許我揍這個禽獸不如的敗累。
09:20 老師 孩子需要長期的輔導,她被社會局安排住到寄養家庭,學校有輔導老師和我的關照,她才開始慢慢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我很心疼她也常常帶她回家吃飯,買很多娃娃給她、陪著她。現在這個女孩已經長大了,脫離原生家庭,成為孝順寄養父母的孩子,每年教師節都會打電話給我,有時候還會回來看我,是個貼心的女孩。
09:23 老師 她說要不是老師接住她,讓她不被漩渦捲進黑洞,把她安置在光亮與溫暖的所在,她很可能會自我毀滅。
09:29 老師 身為老師,就要有承擔的勇氣,勇敢、自信、慷慨,在必要時願意接住墜落的人。我相信還有許多孩子,都是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的。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走過來的。
09:36 老師 老木很少在臉書發文,但我會到妳的粉絲團看妳的分享,偶爾留個言。
以下是乾老木想寫給大家看的:
知道孩子被XX,家長可能會有許多情緒,像是震驚、生氣、難過、羞愧、覺得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沒有保護好孩子......等等。
而當施虐者是家族裡的人、自己的兄弟姊妹、或甚至是自己的另一半,這可能讓家長更無法接受──你可能會擔心別人會怎麼評論你 (像是「自己的老公竟然XX女兒,這個媽媽一定有問題」),你可能會覺得整個家就要崩毀了、你可能會擔心你的另一半離開後家計誰來擔當、你可能會擔心街訪鄰居聽到後會怎麼看待你、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家長、你可能會擔心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你可能覺得羞愧、尷尬、丟臉、生氣......
當人在承受巨大情緒之下,其中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否認」──所以你選擇不相信孩子說的話、你選擇決定孩子是在說謊、你選擇相信「什麼事情都沒發生,日子就像以前一樣好好的過」,所以你責罵孩子,告訴孩子不要亂講話,告誡孩子以後不可以再講這種話──因為這樣對你最輕鬆,你不用去承擔那些情緒以及生活上的劇烈轉變。
但是孩子受到的傷害還是一直在持續,孩子承受著害怕、恐懼、生氣、難過、羞愧......等等情緒,孩子持續被施虐者傷害,孩子感到痛苦與無助。
當發生兒童X侵害時,家長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帶來痛苦與改變。但如果家長選擇否認、不作為,這對孩子會造成非常大的身心傷害。要面對兒童X侵很不容易,尤其當施虐者又是自己的親人或是另一半。請打電話報警、連絡相關兒福機構尋求協助、尋求心理治療、找你的朋友、信任的親人或是同事幫忙。
你能夠保護孩子,終止孩子被傷害。
在學校我和小朋友在課堂上直接互動,小朋友像一塊海綿不停的吸取我教給他們的觀念,透過身教、言教、生命教育學習單,我可以知道小朋友能以更溫柔的靈魂重新看待流浪動物的議題,並能持續付出行動和關心。
愛護動物的觀念如此難以傳遞 ,我想一部份原因是由於多數人對於愛護動物的感受感到陌生, 在不熟悉的情況下, 就更少學習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應對之道。 要學會尊重生命先從愛做起 ,愛無比可貴, 人的心若保有愛, 就能保有體諒、 溫柔、 憐憫與付出。
愛使人的心宛如置身天堂, 即使環境壓迫 、悲傷、 沉重, 還是相信生命的美好, 願意在心中開出花朵 ,讓人聞到花的芬芳。 愛, 並不是一味的期盼別人的付出關心, 愛包括能夠愛自己 ,愛周圍的人 ,愛需要關懷的動物 。許多人視愛為虛空 、荒蕪、 傻 ,不只是因為未體會過愛, 甚至也沒有愛過自己, 在愛中活過的人 ,便會知道愛的面貌, 愛的力量。
台灣的生命教育無法落實,最大的原因就是事不關己的冷漠,光是有富有教育熱沉願意花時間花心血用心教生命教育的老師還是很難溶化千年寒冰。
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能感染身邊的朋友,都能從心深處,愛對你忠心耿耿的毛孩,為他們結紮、不棄養、不買賣、不虐待。希望大朋友和小朋友,能以更溫柔的靈魂重新看待流浪動物的議題,之後能持續伸出援手付出努力和關心。
以上是我的乾老木打的一大串。
她是跟我阿嬤一樣介於巨蟹和獅子交界的巨蟹座,充滿正義感,我記得阿嬤中風失智前,有次我跟阿嬤去傳統市場買菜,我推菜籃車然後阿嬤走在前面,結果我們在賣雞蛋的地方看到一個中年人在偷雞蛋,還把蛋不停塞口袋,賣的人是一個阿婆很老了,阿嬤當下超憤怒大吼:你在衝殺!!
然後中年人就嚇一大跳,趕快把雞蛋放回去然後逃跑,那個阿婆還一直跟阿嬤說謝謝。
阿嬤以前中午常常去吃自助餐,那時有個街友沒東西吃,阿嬤也常常請他吃飯,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應該要多一些像阿嬤和我的乾老木一樣的人。
這篇文章很長,在我看來,很小的小孩就跟動物一樣,他們不會保護自己,所以有能力的人才更應該保護他們,總之,謝謝看完的你們,真的很感謝。
立享居家長照機構電話 在 林耕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舒適減壓 永續新竹】
擘劃新竹市城市願景
你/妳,曾想過未來的新竹,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嗎?
林耕仁參加國民黨新竹市長初選,就是希望擘劃新竹市成為一個讓人民 #舒適減壓,讓城市能夠 #永續發展的宜居城市。
我提出五大政策面向,包含教育、便捷、安心、質感、未來新竹。建立一個讓新竹人安居樂業、蓬勃發展的好所在。
📖 教育新竹:推動銜接國際社會的 #全球化素養,連結跨平台、專業人士、國際資源,打造下一世代最強競爭力;推行哲學思辨、實驗教育等多元學習模式,讓每一個新竹學子等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 便捷新竹:用人本思維解決交通問題。規劃立體停車場、推動即時車位app、引入電動車,多方解決交通問題。以 #零傷亡 為目標,讓新竹成為安心步行城市。
☘️ 質感新竹:年輕的新竹,青年想要過上 #有質感的生活。新手家長托嬰問題,我將建立每區至少三處臨托機構、打造公營保母媒合平台;活化商圈繁榮,將新竹的文化、歷史、故事進行 #再包裝再行銷。
🌸 安心新竹:未來的新竹是一個親子城市,爸爸媽媽請安心,我將推行7-15歲 #青少年健檢;擴大長照專車服務。面對食安問題,新竹市對瘦肉精 #零容忍,市府把關人民安全,網路資安也不例外。
🌐 未來新竹:新竹不只是科技城市,也要成為產業創新的核心。我將打通桃竹苗,串連教育、產業,建立 #科技廊道。政府的所有服務,整合在一站式app,打開手機讓你享受全新竹的資源;年輕人的居住正義,我承諾四年建造1200戶社會住宅。新竹將成為所有世代都熱愛的未來城市。
#國民黨新竹市長初選候選人
#林耕仁與您一起打拼
我在新竹深耕數十年,跟著新竹蛻變成長,而今新竹面臨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我當市長,要讓新竹大提升,成為一個人人稱羨的永續城市。
懇請市民好朋友,7月25、26、27日,連續三天晚上6:30至10點市長初選電話民調,唯一支持「林耕仁」。
相信林耕仁新竹會更好,您把家顧好市政我來拼。(本政策CF於四月下旬拍攝🎬)
YT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TVaduGJcEiM
立享居家長照機構電話 在 社團法人台灣立享長照服務教育發展協會附設新 ... - Facebook 的必吃
社團法人台灣立享長照服務教育發展協會附設新北市私立立享居家長照機構, 新北市. 226 likes · 4 talking about this. 深入社區、走向社區, 提供老年或失能者專業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