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跟農夫買水果 #酪梨 #金煌芒果
#文末有優惠碼折扣 #專屬優惠記得使用
今年因為無法外銷,加上疫情因素,對台灣的小農衝擊很大,我們一起來支持台南在地小農,自地自銷的高品質水果吧!💪
位於台南大內的「#幸福酪梨園」,沒有廣告行銷,一直都是靠著口碑,口耳相傳,吃過的朋友沒有不回購的,所以趁著這機會,我們一起來吃好吃的水果之王「酪梨」!
🥑#喝咖啡的酪梨 https://www.avocadolucky.com/products/鮮採酪梨禮盒
「幸福酪梨園」是在地30年的農場,從接枝、育苗、到成樹收成,都是親力親為,#他們堅持有機農法,以咖啡渣、甘蔗渣、米糠…等自製"#獨家有機肥",除了能讓酪梨的風味獨特,對維護土壤、愛護地球也貢獻一份心力喔!
目前盛產的酪梨”加林一號、紅心圓”,後熟會轉色,果型大顆,果肉Q且濃郁,口感滑嫩,用手去摸果肉,滑溜溜的喔!🥰
🌟#吃酪梨的好處:
➡️水果之王酪梨,被譽為是最營養的水果。
➡️因為富含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眾多維生素跟礦物質,還有充足的葉酸和食物纖維。
➡️可以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糖平穩,還能抗發炎抗過敏。
➡️另外酪梨吃起來很有飽足感,也是許多健身達人愛用的減肥塑身聖品。
🌟#酪梨怎麼吃?
「生吃」是最不容易流失營養素的吃法,而且味道也不容易變成苦澀。
✅生魚片吃法:直接切塊沾蒜蓉醬油及芥末,具有吃生魚片的口感。
✅甜食吃法:沾蜂蜜食用。
✅配菜吃法:加入生菜沙拉或三明治內,也可包入壽司捲中。
✅飲品吃法:加牛奶、布丁、優酪乳、蜂蜜等,打成飲料飲用。
🌟#酪梨怎麼保存?
✅還沒變軟前不能放冰箱,以免無法成熟。
✅切開吃不完時,可去籽以保鮮膜密封冷藏,避免接觸空氣氧化變黑。
✅若要長期貯存,則可以將果肉切塊冷凍。
註:當酪梨吃完後剩下的籽請勿丟棄,可將種子外殼剝去,浸在水盤中,待長出芽及根後,就會變成漂亮的觀賞盆栽了。
#保證絕不使用農藥及化肥
#支持有機農法農產品
#產地直銷 #價格優惠
#多的利潤直接回饋辛苦果農
#同場加映 #牛奶金煌芒果
南化是台灣芒果的故鄉,芒果果肉口感Q彈,不軟爛,不易快速產生黑點,而且入喉後,會帶有淡淡牛奶的味道,口感清甜細嫩。
🌟#金煌芒果特色
果實長形巨大,裡裡外外都是迷人的金黃色,#優點是果肉多,#口感爽口清甜,#肉質厚實Q彈,纖維細,高甜度無酸味,金煌果實一旦全熟後會劣變,因此無法在叢紅,採收硬熟果(7~8分熟)後再行催熟,催熟後呈現金黃色,待蒂頭微軟便能食用。
👉團購網址
🥑#喝咖啡的酪梨 https://www.avocadolucky.com/products/鮮採酪梨禮盒
🥭#牛奶金煌芒果 https://www.avocadolucky.com/products/精品牛奶金煌
團購日期 : 7/6 ~ 7/18
🌟#專屬優惠碼 : 購物每滿400,頁面輸入「sophiee50」可折50元;購物每滿800,頁面輸入「sophiee100」,可折100元。(兩筆不到800的,就輸入sophiee50,會自動扣兩筆50元喔!)
💡水果採收時間固定,芒果7/12宅配,酪梨7/19宅配,請訂購時注意時間。
種子油直銷 在 天元的543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你是透過搜尋引擎進來的朋友,還沒看過 上篇 精油芳療真的有療效嗎? 記得要觀看喔! 內容一定對你有幫助的喔! 那接下來~ 我就要繼續來聊聊這個話題: 精油價格差這麼多 到底我該怎麼選擇呢? 目前我覺得最適合調香的香薰機器,以氣壓噴氣原理的香熏機最適合用來調香了 前一篇我談到原本我是個精油只買店裡配好的那種商品,回家就點在不同的香薰機器裏頭使用,因為我想要搞懂關於精油療效的功用這檔事,開始玩起精油配方起來,目前呢、透過幾本書的資訊學習,我是從"調香"這個主題開始玩,不同精油屬性前調、中調、後勁... 搭配"記憶香氣",是我很有興趣的部分,用他處理我過敏的毛病、上課時讓學生更加專注與提神...等等,都是我目前放心力的部分了~ 還有、開車! 還買了這香薰石來當汽車芳香劑的功能,感覺起來比那些化學調出來的怪味道好聞多了呢~~ 看看我的調香台、有沒有很專業~ 嘿嘿嘿~ 目前我覺得最適合調香的香薰機器,就是以氣壓噴氣原理的香熏機最適合用來調香了、幾滴下去立即可感受到味道如何,不過他也是有缺點、每次換精油都需要用酒精來好好清潔一番,避免不同精油間的干擾與影響就是。 精油是液體黃金啊、某些精油貴到你會懷疑媽媽的境界 從花朵、葉子、種子、果實、果皮、根部、樹皮、樹脂、樹心、木材…不同植物萃取出來的每一款精油,都有不一樣的元素和互相間的影響,其實研究這過程還滿好玩的,不過這篇我就先不聊各自功能與稱呼等奇奇怪怪的問題,如果你對不同屬性精油有好奇,除了市面上有不少書籍推薦可以找來閱讀之外,這邊給你一個YouTube中文頻道、TWAA台灣芳療協會 有一系列還不錯的中文影片資訊 可以參考看看(但品質有點高低不齊就是),但對於剛接觸的朋友資訊夠用也方便瀏覽參考了。 但也就在精油越買越多、這個敗家收集精油的過程中、我也有超大的疑惑~ 為何精油的價差這麼高啊!!?? 你還別以為我開玩笑啊~ 你瞧瞧!! 精油價格差這麼多 到底我該怎麼選擇呢? 同樣是 30ml容量的檀香精油,可以有一瓶要價萬元、也有一瓶容量相同只要千元,這價差10倍啊! 就算我上篇有影片說到精油的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法、擠壓法、冷浸法或溶劑提取法..等等不同提煉萃取的方式,但這如何讓消費購買者可以判定哪種是好? 哪種又是坑人的呢? 精油價格差這麼多 到底我該怎麼選擇呢? 上面那檀香精油是不同品牌,會有不同的價差,你說這叫"信用與品牌",好! 再看看這! 相同品牌的精油、相同容量在台灣買也能有一瓶近千元到一瓶只要四百元不到的價差,可以人家買一瓶你買兩瓶的價格,整個價格也亂到一個 "我該相信誰啊? 我該跟誰買啊?" 這樣的疑惑出現啊!!! 這真的只有 "代理商不同" 這麼簡單嗎? 更別說、一個剛剛開始接觸精油世界的人、像我這樣的小白吧~ 難道就是隨便聽到一個人就相信他說的? 或是有出書上電視的就相信? 這樣的方式來學習、付學費嗎? 更別說精油這圈子還有好幾個以直銷體制在販售的人,一堆扯後腿說某某品牌精油不純、某某萃取方式不良...等等的言論充滿在網路上了~ 首先、如何辨別真假精油,網路上一堆的鬼見解和辨別方式,甚至上篇中新聞影片中都有"達人教你 2,744 more words [ 1,598 more word ]
https://9i543.com/1898/other/
種子油直銷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微冷 #冷專欄【讓你滑倒的「青苔」不是苔】
就像周董唱的: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八月最末的這一周,雨暴彈襲擊南台灣,造成大規模的災害損失。史稱823水患。
而即使幸運的沒被捲入災害,小編科宅也都快要覺得自己住的是南「苔」灣了。
真的,水泥或磚造的牆面、地面都因為長期浸在水中而變得綠綠的。這些青苔真是有夠滑——這些蘚苔植物,很煩很危險耶......耶?
等等~~等等,雖然自然課本裡講到蘚苔類植物,永遠只提到土馬鬃和地錢,但我看到長在潮濕人行道上,常讓人滑倒的那一坨墨色爛爛的東西,顯然和課本上或Google上找到的苔蘚植物長得不一樣。什麼葉狀體啊,雄雌配子體,連一點長得依稀像植物的部分都沒有。
縱使蘚苔只是高等植物裡略為低等、原始的一群(沒有微管束、沒有種子),但他們畢竟還是高等植物,有組織有分化構造,顏色鮮綠而有立體感,才不會是平舖地面、軟爛的史萊姆。
難道我們一直叫做「青苔」的東西,其實不是青「苔」?這些偽物到底是什麼?
在網路上搜尋沒有幫助,打「青苔」只會看到怎麼去除青苔的101種方法——對人們來說,兩個字在腦中直接連接到「清除」而不是「好奇」。
※有時候或連結到「水熊蟲」(緩步動物)或「小黑蚊」(台灣鋏蠓),因為這兩種生物會採食「青苔」。
科宅編立刻與友人G君與友人S君求助,立馬得到重要情報:
「我們口語說是青苔的東西,通常都不是苔蘚啦(我=😱),而是以藻類為多數。」
「不過要是你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滑倒,倒是有可能是踩到苔蘚。最近從日本開始流行起來種植苔蘚,有社團你看看。」
「以我自己養殖水族箱的經驗,那一坨東西其實是藍綠菌喔。游泳池要一直加『抗藻劑』,抗的其實大多是【藍綠菌】,少部分是【綠藻】。」
恍然大悟。原來它們是藍綠菌啊。
藍綠菌(一種細菌)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強悍的生物,沒有之一。它們生存的38億年中,都持續在用一種非常致命的毒素汙染著地球,這種毒素造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還讓整個海洋、以及大氣層的化學元素組成都改觀。最誇張的是,藍綠菌它們還曾經獨力造成覆蓋了整顆地球的超級冰河時期(雪球地球)。
#這段好長暫停一下我要呼吸 #啊我吸到毒素了
其實這種毒素就是氧氣,藍綠菌是首先發明【光合作用】的始祖。在將原始地球大氣層大量的二氧化碳(由火山釋放),轉成氧氣的過程中,原始地球的大海從缺氧變成充氧,原本溶解於海水裡的鐵離子,全部被氧化而沉澱,形成目前遍布全世界的主要的赤色鐵礦地層。
製造大量的氧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於是整個地球的氣溫終於降到了冰點之下。於是大約在七點五~六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遭到了氧氣的襲擊、然後是嚴寒的考驗,不能忍耐氧氣的就躲到海床土壤的深處、或者滅絕了。
但罪魁禍首藍綠菌存活了下來直到今日。
希臘神話說,普羅米修斯從奧林帕斯山偷火到凡間......這是世界上有火的原因。但神話只是神話,世界上有火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藍綠菌(和它們的藻類、植物後代)不斷進行著光合作用,把地球大氣的氧濃度維持在21%。
整個太陽系裡,只有地球的大氣的氧氣多到滿出來,而且能讓火點著之後就一直燃燒。人們通常都不會注意到「有火」是一件特奇怪的事。
藍綠菌原本生活在水中,但經過了三十幾億年,區區的一點乾旱已經阻擋不住他們了。秘訣就是「史萊姆」,藍綠菌會分泌史萊姆(黏液),成分是一種多醣類。這些多醣類非常吸水、超級保濕。身為簡單單細胞生物的藍綠菌,靠著共同製造出的巨大史萊姆保護膜,共同居住、分工(例如異形細胞固氮),像一種多細胞生物似的。
生長在內蒙古荒漠地帶土壤中的【髮菜】,就是無數藍綠菌(史萊姆)的集合體,你知道嗎?髮菜它根本不是一種「菜」,連植物都不是,更連細胞核或胞器都沒有,但卻輕易地活在一些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藍綠菌好棒 #學學藍綠菌
這種吸水的多糖類,填滿了岩石、水泥、人行道、柏油路上的微小坑洞,因而成為【超強的潤滑劑】,就像打到關節裡的玻尿酸一樣滑,阿冷的腳踩到這些「青苔」(但其實是藍綠菌),就這樣沒有懸念的~
咕咚~
滑倒了。
雨後,不只人行道上會長藍綠菌,土壤中的藍綠菌也可能大量繁殖。恆春的特產「雨來菇」——膠膠黏黏股溜股溜的一團墨綠色的東西......嘿,它也是藍綠菌,一般稱為【葛仙米藻】,它的真身是一大團包在膠質裡的藍綠菌。最怪異的是,葛仙米藻和髮菜根本是同一種生物 = = 都是念珠藻屬的 Nostoc commune,但擁有很不一樣的生活史。
藍綠菌無所不在,包括水質【優養化】的藻華,也是它。肆虐海洋生物的【赤潮】,經常也有它參一腳(但一般認為赤潮是由原生動物中的渦鞭毛藻/蟲: Dinoflagellate 為元凶)。
曾經由李昌鈺博士代言,後來被發現廣告誇大不實而在台灣銷聲匿跡,只由更加可疑又不可靠的直銷通路販售的【引藻】,也是藍綠菌......
※更正/補查證:所謂的「引藻」是小球藻(Chlorella,是一種綠藻。如衛署健食字第 A00066號),此外有人說自己賣的是螺旋藻(Spirulina,一種藍綠菌。衛署健食字第A00206號)。不管何者,廣告上的神奇療效通通沒有通過主管機關核可。順帶一提,兩類藻類除了是常見的神奇直銷仙丹,另一個共同身分,就是常見的動物飼料添加養料。
打到這,小編有點怕。因為藍綠菌不只會產生氧氣而已,視品種而定,一旦條件適當,也可能產生毒素。前述的藻華和赤潮,之所以會讓水體中的生物死光光,就是因為藍綠菌懂得合成一大狗票的毒素。
包括會損害肝臟,致癌程度與黃麴毒素相當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會損害神經系統,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產生類似帕金森氏症的退化疾病的「BMAA」。因此當讀者在吃標榜有神效的「藻類」營養補充品,或據~說~能帶來福氣的髮菜時,請抱著必死的決心......這些微生物可能並不好惹,而儘管宣傳經費充裕,但廠商不見得有適當的食品加工技術為你的健康把關。
對於游泳池與魚塭的管理人而言,藍綠菌增生最明顯的壞處是——唷,超臭。因為比起製造氧氣,過多藍綠菌的生長與死亡會耗盡水中的氧氣,開始分解的菌屍,會釋放出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氣體。
小編開始理解大家看到綠綠的它們,直覺就是「怎麼去掉」的心情。不能說不正確。
總而言之,今天的冷知識是這樣:
我們口語上說長青苔的 #青苔,經常並不是 #苔蘚植物。通常是 #藻類,但我們口語上常說的 #藻類,經常它根本是無所不在、超級古老而且強悍的單細胞生物(雖然它們很擅長打團體戰,簡直比多細胞生物還猛):#藍綠菌 ,嚴格來說是一種細菌唷。
我們下次見。
等九月結束了,或天什麼時候放晴,請再叫醒我吧~
(↑今天的粉專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