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有眼,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人一直深信不疑的一個真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放眼望去,許多幹盡壞事的人,卻是坐擁豪宅名車,吃著山珍海味...
#看奇聞 #王姵文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在 宇你同行ü陳建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燒香拜佛,這四件事不要求佛】
佛前拜佛,有所求有所不求,如果你不懂得因果,如果你什麼事都去求佛,不僅不能如願,甚至還容易損耗自己的福報,背上因果報應。
佛菩薩雖然能夠救苦救難,但有些苦難佛菩薩也無能為力,如果什麼事情都可以求菩薩,還要努力幹什麼?還要因果做什麼?我們去寺廟拜佛時,一定要切記,這四件事千萬不要求佛,會背因果。
第一件事:不求違背因果的事。
如果一件事情是違背因果的,千萬不要求佛,因為你求佛也沒用,佛菩薩無法幫你實現願望,佛法的核心不是迷信,而是因果,佛陀告訴過我們,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如果你沒有付出努力,就想獲得回報,如果你沒有種下善因,就想得到善果,這些想法就是違背因果的,這些請求最好不要求佛。
第二件事:不求人生一帆風順。
很多人去拜佛時,都想求佛保佑自己,希望自己的一生沒有苦難,做任何事情都能一帆風順,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愚痴的。
佛陀告訴過我們,世界是無常的,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也沒有人可以不去經歷生老病死,除非你成了佛。對於凡夫而言,苦難其實是人生的常態,只有經歷痛苦,才能感受到快樂。
去拜佛時,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人生沒有事事如意的,只要你學會了隨緣,學會了放下,學會了慈悲,人生的痛苦就會減輕,福報也會不求自來。
第三件事:不求眾生受苦。
世間大多數人都是自私的,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你去佛前求菩薩保佑你,讓你生意興隆,讓你事業有成,讓你高中狀元,如果菩薩成全了你,豈不是傷害了其他眾生。
對於物質而言,你所得到的,其實正是別人失去的,但對於精神而言,別人得到的,你也能得到。所以我們去求佛時,一定要多求利益眾生的事,少求佛去滿足自己的私慾。
第四件事:不求改變定業。
定業是不可改變的,舉個例子:一個人做了錯事,就一定要受到懲罰,一個人如果殺了人,就一定要承受惡果,這就是定業。
因果之間不是互相可以抵消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善因是無法抵消惡業的,我們自己種下的惡因,只有自己去懺悔,才能消除業障,所以有些事情,自己能做到的,就不要到處求人。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在 Vangie 鄧穎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句佛語,《纓絡經·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意思是,行善的人,到頭來會有好的報應,作惡的人到頭來會有壞的報應。
「善」的漢語詞典解釋是:善良、慈善。在這裏的意思是做好事、行善事;「惡」的漢語詞典解釋是:壞的行為,罪的事情。在這裏的意思是做壞事、行惡事;「報」即報應,佛教用語,原指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後來多指種惡因得惡果。
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