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人在 LINE 問說看不懂加密貨幣:「股票有數字可以估值,幣的底就不知道怎麼了解它了,真的不知道怎麼下手⋯⋯」
但其實幣圈的資訊反而更多,只是多數人不會解讀而已。各個幣的官網,推特,創辦人團隊,太多資訊了。區塊鏈是建構在網路上的新型生態,甚至不少項目都有把程式碼開源(opensource),智能合約地址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裡面可以解讀到更多資訊的。
如果你是拿股票上的估值方法來看,完全看不懂超正常,因為表面上這是兩種不同世界觀跟打法,就像你把惡魔果實拿到火影忍者世界中一樣。但在本質上,無論是幣圈或股票市場都是一樣的邏輯,就像海賊王跟火影背後都遵守同一套王道劇情邏輯。
很多人看不懂、不曉得所謂的「幣圈」是怎麼一回事,那是因為他們執意用某些思維角度來看。但區塊鏈是新東西,要用新腦袋來理解才行。
舉例來說,說加密貨幣因為看不到財報、看不到資產負債表,就說沒數字無法估值無法理解,這就是拿舊腦袋來看東西。新腦袋看東西是怎麼樣的?你會去看加密貨幣上智能合約錢包、看資金動向、看交易所上的交易量、看白皮書、看團隊組成、看公司官方 Twitter、看 Github 上的程式碼......其實加密貨幣項目呈現出來的資訊,某方面來說比傳統公司來得更多、更公開透明。缺點是
門檻也較高,需要學習更多東西才行。
在解讀加密貨幣的項目時,其實可以試著用接近傳統金融孵化器、私募VC、風險投資機構的思維來思考。試想一下,一般新創團隊還拿不出任何財報,沒有數字,那麼照某些傳統投資人的邏輯,是不是就不用估值不用投資了?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別人做不到。
在私募機構的眼中,會針對新創公司提交的商業報告書、分析市場大小、產業趨勢、未來性、團隊組成、時程規劃表......這些不可量化的因子,最後決定要不要投資。要知道,這些資訊新創企業往往不會公開出來給一般大眾知道,除非 IPO 上市的那一天。
但幣圈就不是這樣了:白皮書、團隊組成、項目開發規劃時程、Github 程式碼、智能合約地址、金流、公鏈礦工數量、算力資訊.....在項目方公開服務的那一天,其實都很願意把資訊公開透明出來,讓這個市場上的參與者安心。
理由很簡單,因為在區塊鏈的生態中,每個投資人都能直接主動參與一級市場(股票是屬於二級市場),都能成為某個項目方的初期投資人,而這在傳統金融中是只有少數私募大型機構才能辦得到,一般投資人只能接觸到二級資訊而已。
所以當有人說:「幣圈的資訊更少」,其實只是他看不懂。因為客觀說起來,其實股票市場的資訊才是更少的那一方。
所謂的投資,英文叫 invest,in vest,本質上就是把自己 in 進去這套背心(vest)裡,就是我們常說的『入坑』。
以股票為例,對我來說買入一間公司的股份,背後本質是信任經營公司的那群人,同時看到企業成長的未來性,因此希望他們未來做得越來越好、營運越來越好,然後把超額報酬反饋給我——把錢投下去,便等同於穿上這家企業的背心的感覺。
相同的概念,一通百通,幣圈跟股市很多東西都能串起來。
新時代,新東西,新腦袋。
大多數人都很羨慕那些私募風投,認為他們能早期買到一些企業的股份很不公平,為什麼自己身為散戶投資人只能等上市後的股票二級市場?但老實說,今天如果你參與初投的機會,你真的有能力去做未來估值、承受新創創業失敗的風險,然後直接買下新創公司的早期股份嗎?
加密貨幣圈是一樣的狀況。
因此今天如果你真的想理解加密貨幣每一款幣、每一個項目的價值到底該怎麼看,我會建議可以轉換一下思維,想一想平常私募、風投、孵化器都在怎麼評估一個什麼都還沒做起來的新創團隊?
換位思考一下。
再以類似的角度來看幣圈中的每一款幣、每一個項目方。
你會漸漸發現,好像似乎有點懂了。
不容易,這件事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培養起來的,但只要能辦到這件事,其實在投資路上你將會更上一層樓!
因此我非常鼓勵,可以試著朝這樣的目標前進學習,培養自己的新腦袋,也是新時代需要的思維。甚至可以的話,讓自己去具備 #雙重圈籍 ——同時具備股票和加密貨幣的投資知識和經驗。
以現況來說,傳統金融和幣圈依然水火不溶——傳統金融投資人到現在還是看不太懂幣圈在幹嘛,總覺得那都是洗錢詐騙的東西;幣圈的投資人也瞧不起股市,一日幣圈股市一年,總覺得那都過時的東西賺太慢啦!
但這個狀況其實挺白癡的,有點在作繭自縛,扼殺自己的投資彈性和技術。就好比過去大家在股票上吵成長投資、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瘋狗流......哪個比較好一樣。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新腦袋
-
【雷司紀 Linktree 免費資源大全】
https://linktr.ee/raysky.investment
私募機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陣子最喜歡的一本書《價值:我對投資的思考》。
作者張磊,台灣人可能不熟悉,但以下這投介紹我想你就明白他大有來頭!
張磊,河南駐馬店人,高中前非常普通,甚至連小升初都差點落榜。
然後,他就開掛了。
先是成了高考狀元,上了人大金融系。 然後出國留學,去了耶魯,又回國創業。
2005年創辦高瓴資本,從0做到5000億,投資年化收益39%,成為中國私募機構的實力NO1。 像在中國平時用的微信、百度、京東、美團、格力都有他的投資。
《價值》中有一句話:“在無常中尋找有常,在有常中等待無常。”
也就是說,人人都說是對的,不一定真就對! 你需要看到別人都看不到的“無常”
張磊給了一個方法,就是:收集數據,理性判斷。
比如,有人跟你說,最近在網上發視頻特別賺錢,好多人一個月就賺了十幾萬。
剛開始,你覺得他是吹牛,但聽到第二個人說,你就動搖了……等到第n個人這麼說,你就徹底信了:既然大家都說能賺錢,那就不妨試試了。
其實呢? 很可能入了場,你才發現:能賺到錢的,只是幾個頭部大號而已。
所以,下次當你決定要做某件事時,不妨先深入調研一下——
線上視頻的蛋糕有多大?
月入過萬的作者,佔比有多少?
用戶群體現狀如何?
未來會發展到什麼規模?
私募機構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F投資焦點】派息比率30%,與其他內需股相比不算高
—————————————————
數碼娛樂領袖論壇 – 12月為你帶來全方位線上線下電競體驗,立即登記!
https://bit.ly/2H2MWJI
—————————————————
珠寶展低至2折,投資保值之選,立即登記,免$80入場費!
https://bit.ly/3pik2H3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Inbox或電郵至
info@businessfocus.io!廣告合作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至info@businessfocus.io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
www.facebook.com/groups/344368612697900/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私募機構 在 私募机构如何操盘?从量、价、势三个方向,精准锁定趋势主升 ... 的必吃
私募机构 如何操盘?从量、价、势三个方向,精准锁定趋势主升浪! 知识分享官,理财,金融,股票,财经,公开课,投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