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便變塑便
#塑膠分解物最終將進入人體器官的擔憂獲得證實
#守護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地球
【宿便變塑便:人體糞便中首度檢驗出微塑膠】
英國衛報報導,維也納醫學大學研究團隊首次從人類糞便檢體中檢驗出「微塑膠 (Microplastics)」。這項結果代表大量塑膠微粒已滲透進入人類食物鏈中,證實了人們長期以來的憂慮與推測,那就是塑膠分解物最終將重新進入人體。研究團隊初估,超過50%的全球人口糞便中均含有微塑膠,不過後續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以證實這項推論。
不同於木材等可分解的材料,塑膠進入自然環境後,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碎裂、分解,最後轉化成為微塑膠。微塑膠由於體積太小,污水處理廠無法攔截過濾,因此大多直接流入海洋。然而,這些有時僅使用數十分鐘、甚至數分鐘就被丟棄的塑膠製品,卻需要近5世紀的時間才能夠被生物分解。目前已知有超過180種動物曾誤食塑膠碎片,包括鳥類、魚類、海龜以及海洋哺乳動物。
本次實驗共檢驗8名參與者的糞便檢體,受測者分別來自於歐洲、日本及俄國。結果顯示,所有檢體內均含有微塑膠,不過來源仍未明確,受試者飲食包含塑膠包裝食物、塑膠瓶裝水等。受試者均為葷食,其中6人有食用海魚的紀錄。
本次研究共驗測10種塑膠微粒種類,結果驗測出多達9種類型。檢測出的微粒大小從從50至500微米不等,其中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最常見的項目。研究團隊指出,平均每10克的糞便中便含有20顆塑膠微粒,以種類來看,檢測出的微塑膠成分多用於化妝品等產品中,部份則可能由大型海洋塑膠廢棄物分解而來。
微塑膠定義為體積小於 5 毫米的微小塑膠顆粒。來源包括塑膠微粒、微纖維、以及塑膠製品。塑膠污染問題極為嚴峻,2017年國外非營利組織與明尼蘇達州大學共同測試美洲、歐亞等 12 個國家、超過 100 個飲用水樣本,就發現高達 83%的樣本中含有微塑膠。由於微塑膠會積聚海洋中的有機污染物,轉變為高度濃縮有毒微塑膠,再透過海洋生物重新進入人類食物循環,對人體健康與海洋生態均造成顯著危害。
根據統計,高達95%的塑膠包裝僅單次使用後即被廢棄,不僅造成環境衝擊,同時也形成大規模經濟損失(廢棄塑膠平均每年約造成80至1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因此,近年全球對於塑膠減量、回收與再利用的聲浪高漲,許多先進國家政府陸續推出禁用塑膠袋、一次性塑膠包裝/餐具、以及塑膠吸管的法令,其中又以歐盟及日本在相關方面的立法與推動舉措最為積極。
歐盟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廢棄物被丟棄禁入海洋中,其中歐洲海域約佔15萬噸,這些塑膠廢棄物隨著洋流四處飄散,造成汙染擴散。因此,歐盟提出於2025年前,確保區域內90%的塑膠瓶罐均能夠確實回收處理的目標。主因在於塑膠瓶罐與瓶蓋佔目前海洋塑膠廢棄物的比例達20%,佔海灘廢棄物的比例更超過50%。
此外,歐洲議會於日前以571票對53票的壓倒性表決結果,通過禁止歐盟所有成員國使用塑膠餐具、餐盤、棉花棒、吸管、攪拌棒以及氣球桿等一次性塑膠製品。這項法案亦同時呼籲降低塑膠杯等一次性食飲品容器。法案預估於2021年全面生效實施。與大部分國家的做法相同,歐洲議會這項法案同樣採取先易後難的實施原則,第一階禁止使用的品項,多為已存在備供使用替代品的塑膠製品,如塑膠餐具、棉花棒等。至於其他尚未存在替代品的製品(如漢堡盒/三明治外包裝),成員國則必須於2025年前降低25%的用量。
亞洲方面,最早開始著手制定、法規體制最完備者,為提出循環性社會概念的日本。日本政府於2000年便推出包裝容器回收利用法,為現行6項關鍵產業回收利用制度中最早推出的法令。主因在於日本政府發現到,包裝容器廢棄物為日本家庭垃圾大宗(容積比約60%、重量比約20%~30%)。為促進容器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日本政府特別建立包裝容器回收與再商品化機制,針對塑膠瓶罐、塑膠包裝、玻璃瓶與紙製包裝四大類容器制定回收利用制定具體條款。該法採消費者分類投置、市町村分類收集家庭包裝容器廢棄物制度,並由日本容器包裝回收利用協會居中協調,結合企業進行再商品化,以促進回收利用。我國環保署亦於今年度針對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四大品項頒布減量時程,宣布「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的規畫。
除了政府的帶動外,全球產業界也開始逐步響應這項趨勢,採取對環境友善的製程與材料。例如2016年知名女星舒淇穿著的婚紗,屬於H&M旗下Conscious Exclusive永續女性服飾系列,該系列產品主打採用回收自海灘塑膠垃圾所製的聚酯纖維BIONIC®材料,替代傳統PET。除大型企業外,也有不少新創企業直接以降低塑膠浪費作為服務特色,例如英國家用清潔洗滌用品商Splosh,重新設計、製造產品包裝與成分,將可分解的生物製品與不可分解的工業製品分離銷售,以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然而,近年搖旗擂鼓的減塑風潮,究竟是否能夠挽救或減緩地球被汙染的速度仍舊存疑。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預估,若現狀不加以改變,那麼2050年海洋廢棄塑膠重量將超過魚群總重,如今維也納醫學大學的實驗結果更進一步證明,微塑膠已滲透進入人類食物鏈中。我們必須更深刻的體認到,環境傷害已然造成,且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蔓延。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與實驗結果所帶來的,不應該僅僅是短暫的討論風潮與新聞議題,而是對於過去線性生產、大量浪費的經濟與生活方式的全面重新檢討與深刻反思。
畢竟我們都需要緊緊守護著,這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地球。
https://www.theguardian.com/…/microplastics-found-in-human-…
禁用一次性塑膠杯法規 在 環保署擬禁一次性飲料杯連鎖超市、速食店需提供循環杯 ... 的必吃
... 法規 更早開始推動。 訂閱【東森新聞】現在就加入》https://pse.is/396256 加入 ... 12月起 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台視新聞TTV NEWS•6.7K views · 14:20. Go to ... ... <看更多>
禁用一次性塑膠杯法規 在 [新聞] 環署限用一次性飲料杯速食店:應處罰不- 看板fastfood 的必吃
環署限用一次性飲料杯 速食店:應處罰不帶杯子消費者
2022-01-19 15:56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
明年起連鎖超商、速食店需有5%以上門市免費提供「循環杯」,環保署今舉辦研商會,速食
店業者說,「不自帶杯子應處罰消費者」,像塑膠袋讓使用者付費。不過現在飲料售價早就
包括容器成本,環團也說循環容器是世界趨勢,去年實驗發現消費者歸還率高達98.5%;環
保署說,業者可設計押金制度,企業在商言商也要兼顧環境保護。
台灣每年使用超過15億個一次性飲料杯,為從源頭減量,環保署去年預告「一次用飲料杯限
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今年7月起,所有飲料店不得提供保麗龍等發泡塑膠材質飲料杯
;飲料店、速食店、便利商店及超級市場等四大連鎖業者,須提供自備環保杯的消費者5元
以上優惠;明年起連鎖超商、速食店需有5%以上門市免費提供「循環杯」,2025年要擴增至
30%。
為加速修法並確保政策上路時間,環保署今天邀集連鎖超商、速食業者聚焦討論「循環杯」
設置方向,明天邀集飲料杯業者、各大公會及環團綜整討論草案,下周也會到中部、南部各
辦一場研商會。
摩斯漢堡詢問,法規要求業者免費提供循環杯,若收取押金,等到消費者退還循環杯再退還
押金,是否也符合免費定義?環保署解釋,不應對消費者額外收取循環杯使用費,但各業者
運作方法不同,且循環杯也有價值,為避免循環杯出借後卻沒有歸還,法規會有空間讓業者
收取押金。
統一企業說,法規應限制不能使用任何業者的循環杯當作自備杯,如果消費者拿A家循環杯
到B家購買飲料,卻要求提供自備5元優惠將造成爭議。
環保署澄清「這不是爭議」,草案精神是減少一次性飲料杯使用,只要民眾協助減少就應得
到優惠,B家可透過押金等制度確保消費者歸還循環杯。
肯德基還說,「不自帶杯子,應該是處罰消費者,現在怎麼會處罰業者?」肯德基說,消費
者應該要自己買循環杯,不是要業者免費提供、增加成本,就像塑膠袋一樣,讓有需要的消
費者自行購買即可。
全家說,「消費者進入通路時認知會不太一樣」,如果民眾免費借用循環杯可能占為己用,
甚至將店內餐具都帶回家,應該明確定義何謂免費。
不過目前多數業者在飲料的訂價上,早就已經納入飲料杯等包材成本,若要消費者額外購買
杯子恐不合理。環保署說,飲料杯跟塑膠袋意義不同,如果沒有塑膠袋,民眾還有紙袋或用
手拿,但若不提供飲料杯根本無法裝飲料,且飲料價格早就包含杯子成本,只是希望部分一
次性飲料杯改為循環杯。
環保署表示,對於業者擔憂的問題,會再加強法規文字調整,避免誤會,但一次性飲料杯減
量勢在必行,未來各產業會面臨更多環境挑戰,過去大量浪費一次性產品,導致生態問題及
資源耗竭,如果沒有改變只會愈來愈嚴重。
環保署強調,業者將本求利,但不能只「在商言商」,企業發展及環境保護必須兼顧,也許
過程中會有不便,但政策也會滾動檢討,鼓勵業者提出典範做法並推廣出去。
綠色和平表示,肯定環保署針對一次性飲料杯的限用措施,國際許多國家已開始推動循環容
器,國際大型企業甚至比法規還早一步推動,去年在台中與業者推動循環杯,實驗四個月發
現消費者接受度非常高,在沒有收取押金的情況下歸還率高達98.5%,當初也有邀請肯德基
參加,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66/6045101
在台北麥當勞旁有看到免費借用循環杯的機器
好像是先從台南開始的,台北借3天不還會停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6.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astfood/M.1642604004.A.0C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