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書《紀泰山銘》摩崖石刻拓本 四巨幅
出版時間:清拓本
裝幀:摩崖石刻拓本4巨幅
尺寸:500 ×180cm、500 ×188cm、320 ×200cm、85 ×195cm
《紀泰山銘》又名《東嶽封禪碑》,碑文竣刻於唐開元14年(726)9月,立於山東泰山大觀峰崖壁,以削崖為碑,又稱為「唐摩崖」。崖高約13米,寬5.3米,約當4到5層樓高。碑文分24行,每行51字,現存約1008字。除「御撰御書」4字和末行年、月、日為楷書外,均為隸書,字大25公分。額高3.95公尺,有隸書「紀泰山銘」2行4字,字徑45×56公分。此碑為千年佳刻,形制端正,氣勢磅礴,為漢代以來碑碣之最,不僅是古代碑銘中最大者,允稱天下第一大碑,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帝王摩崖刻石,煥發出唯我獨尊、不可一世的盛唐帝王氣象,蔚為鉅觀。
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封禪泰山之後親筆御書,正文以隸書撰寫千餘字,詳述封禪緣由及儀典過程,並頌揚父祖輩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及睿宗等「五聖」之功績。封禪(ㄈㄥ ㄕㄢˋ或fēng shàn)是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時,在東嶽泰山所舉行的祭祀典禮。《白虎通》:「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簡要而言,就是帝王藉此對上天祈福之舉,向天下宣揚自己確實是天命之子。中國古代歷史上只有6位皇帝成功於泰山封禪,唐玄宗正是其中之一。玄宗即位之初,勵精圖治,任用賢能,使天下太平,開創有唐第二盛世,史稱「開元之治」,碑文末句:「道在觀正,名非從欲」,正反映出李隆基作為盛世帝王的雄心壯志與自信。此銘文辭雅馴,書法遒逸,被視為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唐代書法家竇臮(活動於天寶年間742~755。臮:ㄐㄧˋ或jì)《述書賦》稱譽之:「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壯鳳,筆為海而吞鯨」。宋黃庭堅(1045~1105)《山谷題跋》云:「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風」。明代王世貞(1526~1590)曾登臨岱頂拜觀此碑,形容其為:「變漢法而婉縟,雄逸有飛動之勢」、「若鸞鳳翔舞於雲煙之表。」可見此碑書法藝術價值,備受歷代名家肯定。
此碑由於形制巨大,捶拓極為不易,加以自然風化、捶拓無度以及人為損毀等因素,至明代時已多嚴重殘剝、漫漶不清,尤以碑文下半部為然。因此全幅完整拓本極其少見。此拍品見有3大1小紙共4巨幅,雖非全璧,然單幅尺寸極大,尤以拓印精細,字體清晰可辨,可知為清初經過齊整、摹補後所拓之版本,極其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轟動一時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大展,曾展出日本帝室博物館舊藏《紀泰山銘》拓本,全幅裱為巨軸,氣勢撼人,是展場中唯一允許拍照的作品。日人向以尊崇唐風著稱,根據《舊唐書•禮儀志》記載,日本當年也曾派遣唐使赴泰山參與唐玄宗的封禪大典。此碑拓作為大唐盛世書學繁盛、封禪泰山之歷史見證,極具價值與意義。
GoogleMap泰山大觀峰唐摩崖:
https://goo.gl/maps/HfxW3JWGCNCoeKrw5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2019年參觀「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大展《紀泰山銘》拓本報導(書法藝術網)
https://m.sfrx.cn/html/2019/yshy_0221/11504.html
知乎:在現場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真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413269
2020『清風似友』台北古書拍賣會,敬請期待。
12/11-12/12 預展
12/13 拍賣會
Search
祭祀文稿 在 詔安,Gongˇ Kaˊ Su! - 水汴頭日記_連載7—中秋節迎暗景 的必吃
水汴頭日記_連載7—中秋節迎暗景,水汴頭的一週生活體驗文稿/ 洪邦博、李昀蓁、 ... 地方的祭祀情懷- 用心守護傳承祭祖古禮的心路歷程,透過專訪將毫無保留的訴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