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身價最高的華人畫家常玉,最終走的時候只是一塊水泥板,板上寫著編號,因為他連自己的墓也買不起。
文/李舒 /《山河小歲月》
在巴黎的某一天,我刻意起了個大早。
橫穿這座城市,四十分鐘之後,我到達了北郊。剛從地鐵出來,便感受這裡的蕭條。迎面走來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臉上充滿倦怠和緊張。
經過兩個溫州人開的超市,躲過一個黑人,他迎面朝我走來,似乎想和我說點什麼,我嚇得掉頭走掉。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直到看到那個做墓碑的工匠,我才確定,今天的目的地應該不遠了——
Pantin公墓。
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公墓,許多墳連名字也沒有。
這裡有許多都是租用墓地,租約期滿,遺骸就會被挪去另一個公用墓穴之中。
編號1296 TR 1966的墓穴主人,就曾經面臨過這樣的危險。
1966年,是常玉去世的年份。下葬時,沒有一個親人。付錢的是一個叫Jean Toan的越南人,他是法中社區服務協會的會員,和死者沒什麼交情,他付了三十二年的租金。
三十二年,1998年8月20日到期。
1997年,距離租約到期還有一年。一年之後,那墳冢中的亡魂,將要再次被打攪,他的遺骸要被送去別處——也許徹底湮滅,沒有人知道。
而這時,死者在大洋彼岸的朋友,正四處尋找他的墓地。
這位朋友便是赫赫有名的攝影師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他寫了一本叫《美國人》的書,被稱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弗蘭克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Pantin墓園,他為墓地續費,並出錢雇人修葺已經荒廢坍塌的墳地——那其實稱不上是墳地,因為只有一塊編號為TR/1296/1966的水泥板。
如果沒有弗蘭克,那常玉也許只有這個編號,可以作為證明他曾經存在於世的痕跡。
我站在這墓碑前,距離弗蘭克修復這塊墓碑,又過去了19年,光陰荏苒。
終於這一次,他恢復了自己的名字——中文和法文都有。
他的名字叫「San Yu」,常玉。家鄉中國四川一個叫南充的小縣城,那𥚃的人們會把「常」念作「San」。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名字是一文不名的。他的畫作,在巴黎的市場里成捆出售,不過數百法郎。
1971年之前,我查到的台灣美術雜誌《雄獅美術》,席德進寫了寥寥數筆的常玉,評價還是「終生失敗的畫家」。他向常玉要了兩張素描,這時候,他肯定不會想到,常玉的畫作,在日後的拍賣市場上可以賣出1.28億人民幣的天價。
常玉的作品,初看是稚拙的,然而卻總讓我眼眶一熱,稚拙的背後,隱藏著畫家一顆最純淨的心,靜悄悄地在那裡。我愛他那雅致的設色,粉是不一樣的粉,藍也是不一樣的藍。
他愛畫女人,席德進的文章,揣測常玉是被女人和性毀掉的。我並不這麼認為,他更像是女人的密友,充滿真誠地贊頌著她們的美。只有徐志摩懂得常玉,《巴黎的麟爪》的文章,大約是常玉唯一一次袒露心聲:
「不錯,我真是窮,飯都吃不出,衣都穿不全,可是模特兒——我怎麼也省不了。這對人體美的欣賞在我已經成了一種生理的要求,必要的奢侈,不可擺脫的嗜好;我寧可少吃儉穿,省下幾個法郎來多雇幾個模特兒……美的分配在人體上是極神秘的一個現象,我不信有理想的全材……人體美也是這樣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下部,有的頭髮,有的手,有的腳踝,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會合,形成各不同的線條,色調的變化,皮面的漲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態,不可制止的表情——也得你不怕麻煩細心體會發現去,上帝沒有這樣便宜你的事情,他決不給你一個具體的絕對美,如果有,我們所有藝術的努力就沒了意義……說起這藝術家審美的本能,我真要閉著眼感謝上帝——要不是它,豈不是所有人體的美,說窄一點,都變成了古長安道上歷代帝王的墓窟,全叫一層或幾層薄薄的衣服給埋沒了!」
他喜歡做四川菜,並且認為,中國菜餚之所以不能在世界嶄露頭角,是因為「外觀不夠美」。所以他做的中國飯,擺盤和造型都是藝術範兒的。他的法國朋友達昂吃過他的釀魚,還有豬腳湯,都大為贊嘆。他還建議常玉把自己的手繪菜譜寄給ELLE雜誌,常玉照辦了,然而石沈大海。
如今,在我們津津樂道於airbnb這樣的「分享經濟」時,他很早就和紐約的朋友約定,互相交換各自在巴黎和紐約的藝術工作室。
這位朋友,便是為他重新修復墓地的弗蘭克。
時間回到1948年。
24歲的羅伯特·弗蘭克已經在Harper’s Bazaar雜誌工作了差不多一年,他對為這份時尚雜誌拍攝時裝毫無興趣,於是決定辭職,打算去歐洲發展。
弗蘭克的目的地是巴黎。
他開始籌備自己的歐洲之行。芭莎雜誌的同事告訴他,有一個從巴黎來的叫常玉的藝術家準備到紐約尋找一個住所,可以和他交換工作室。他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
這一年,常玉48歲。
常玉敲響了羅伯特·弗蘭克位於東11街53號的家門,兩位日後將會在各自的領域中載入史冊的藝術大家,就這樣成為了室友。
弗蘭克喜歡常玉,他驚訝的發現,這個中國畫家在生活中,其實很少談及藝術,他更願意談一種自己發明的運動——「乒乓網球」。這是常玉發明的一種結合乒乓球和網球特點的運動,其規則同網球,但是用一隻類似羽毛球的球拍來擊打比乒乓球稍大的球,球場面積要小於壁球場地,全場漆成紅色,以白線圍邊,在室內和室外進行皆可。弗蘭克曾描述過常玉在工作室內開闢「乒乓網球場」的情形:「首先常玉要求把房間所有的東西都搬空,接著他非常認真地乾了幾天,房間被漆上顏色,非常漂亮,可惜當時我忘記拍下來了。」常玉對這項運動真心熱愛,他四處推廣,雖然和他投稿給ELLE的菜譜一樣,失敗了。
弗蘭克和常玉在一起的時候,做飯是常玉的事,因為他喜歡烹飪。據說,有一次,常玉在哈林區花1.25美元買了一副豬腰和捲心菜、土豆一起煲湯,作為兩人的主食。這樣吃了幾天後,他們兩人的臉部和身體都起了水泡。「我意識到廉價的中國生活是危險的。」弗蘭克評論道。
最終,弗蘭克沒去成巴黎,但和常玉一起共用工作室的兩年,他真心欣賞常玉的作品,並傾盡全力幫助常玉出售這些作品。
弗蘭克曾經試圖說服自己的表哥,一個法國商人,買常玉的一幅小畫。法國人不想出錢,只想用一台小打印機交換。常玉當然拒絕了,他說:「我不需要一台打印機。」1950年,弗蘭克還曾為常玉在紐約曼哈頓區的巴撒朵畫廊(Passedoit Gallery)舉辦了一次個展,展出常玉從巴黎帶來的那29幅畫作。
然而這次展覽的作品,一幅也沒能賣出去。
二
弗蘭克覺得很內疚,然而對於這種現象,常玉早就習以為常。
他已經48歲了,幾乎經歷了人生可以經歷的所有的挫折。
1921年,風華正茂的常玉和徐悲鴻、林風眠等一同赴巴黎「勤工儉學」。「勤工儉學」四個字放在常玉身上有點不太合適,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有做絲綢生意的長兄常俊民——常家大哥經營著四川最大的絲廠,為他在巴黎的小資生活提供一切經濟支持。
常玉的生活被其他留學生所羨慕,他穿著講究,除了繪畫,還喜歡打網球。大家最常見到的常玉,是一個人坐在穹頂咖啡廳後面的位置,面前的咖啡杯已見底,他和每個人說的第一句話總是:「你們今天好嗎?」
他有錢,於是經常請大家吃地道的中國菜。錢花光了,他也從不窘迫,朋友們記得,他會帶著一抹奇特的微笑說:「我今晚有個約會,能去你家借瓶伏特加嗎?」
與徐悲鴻等進入國立巴黎美術學校接受正統美術訓練的中國畫家不同,常玉選擇了進入一家私人學院「大茅屋畫院」。無論什麼人,買了門票就能進入畫院參加速寫班,每天下午2點到5點,或坐或站,對著模特畫畫。第一小時慢寫一次,第二小時慢寫兩次,第三小時畫速寫,模特每五分鐘換一次姿勢。學院裡沒有老師,只有負責掐著時間號令模特換姿勢的班長。常玉在這裡非常出名,他用毛筆作畫,有時不畫模特,專畫周圍的人,並且無論男女老少,一概畫成裸體,所以大家一遇到他,就會圍上去。
那時的常玉,可謂春風得意。
常玉的作品,也最早進入了歐洲主流社會。
1929年,巴黎大收藏家H·P·侯謝注意到了常玉的作品,他在日記里誇獎常玉「真是了不起,而且才正在起步中」。侯謝是畢加索、杜尚等人的經紀人。侯謝的大量購買,使常玉的作品開始被法國畫壇注意及收藏,並多次參與秋季沙龍及獨立沙龍展,特別是在歐洲地位很高的法國杜勒里沙龍(Salon des Tuileries),常玉在巴黎有了不小的影響,他的名字亦開始登錄在《法國藝術家名人錄》之類的年鑒中。侯謝經常在他的日記中記他與常玉的社交活動,例如與西班牙裔藝術家貝德魯·潘納一起射飛鏢,在常玉的畫室吃中國菜等。
侯謝在1930年4月7日的日記中提到:「在常玉家中吃飯。他從材料的準備開始,精心烹調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餚,真是迷人。他出示了數件於塗滿色彩的畫布上刮出圖案的新作品,我買了兩小件。」
這時,無論是徐悲鴻,還是林風眠,都遠遠沒能達到常玉的程度。他看上去,將成為第一個進入巴黎主流藝術界的中國人,乃至亞洲人。
三
可惜,時間不能永遠停留在1929年。
1931年,是常玉一生的轉折。
這一年,他的妻子「馬姑」因為懷疑他出軌,而與他離婚。這當然是最後的一根羽毛,瑪素對常玉大手大腳花錢的態度早有不滿,他甚至曾把妻子母親留下的遺物首飾送去典當行。
也是這一年,他的大哥常俊民罹患肝病去世了。常玉回了一趟四川老家,根據大哥的遺囑,他分到了一筆錢。但回到巴黎,他似乎忘記了,這是最後一筆錢,於是很快,這筆錢被他花光了。
沒有了大哥,他以為侯謝會成為他的新支柱。然而沒有。
1932年,侯謝給他寫信說:「好像我們彼此都要多佔對方一點便宜。」
然後,兩個人結束了合作關係。
常玉不願意巴結那些畫商,也不願意為了客戶們的要求改變風格。日本人藤田嗣治雖然比常玉早來,畫的也是東方風格的裸女,他的作品一直被人視作不及常玉。然而,藤田在處理畫商的關係上很有一套,很快,他的作品開始流行了。而常玉依舊保持著一個藝術家的獨立個性,他曾經立下一個規定,來買畫的人,不准對創作風格指手畫腳,不准更改,畫前付錢,他甚至拒絕和畫商合作,聲稱「千萬不要上畫商的當」。
因為常玉的堅持,我們今天見到的常玉作品,是一以貫之的,從沒有一點一滴的媚俗,做他自己:
「我的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關於我的作品,我認為毋須賦予任何解釋,當觀賞我的作品時,應清楚瞭解我所要表達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四
1950年,常玉離開了紐約,返回巴黎。臨走時,他把那沒有賣掉的29幅畫都留給了弗蘭克,以答謝這位朋友的慷慨支持。
弗蘭克和他的友誼並沒有中斷,只要去巴黎,他都會去探望常玉。弗蘭克也介紹了一些朋友給常玉認識,這些朋友成了常玉晚年的摯交。
但常玉仍舊是孤獨的。
回到巴黎的常玉並沒有擺脫窮困,應該說,他已經習慣了窮困。他雇不起模特兒,於是剪下雜誌上模特兒的圖片,按照圖片中的姿態繪畫。他印不起名片,於是收集用過的地鐵車票,在票面上貼以小紙條,再寫上他的名字。
1966年夏天,常玉對好朋友達昂說:我開始畫一張畫。
達昂:是什麼樣的畫?
常玉:您將會看到!
達昂:那要等到幾時?
常玉:再過幾天之後……我先畫,然後再簡化它……再簡化它……
過了幾天,常玉邀請達昂去觀看,那是一隻極小的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他用手指點著這只動物對達昂介紹道:這就是我。達昂說,說完這句話,常玉笑了,那是中國人特有微笑。
這幅畫,叫做《奔跑的小象》,這是常玉最後一張畫作。
8月11日,常玉邀請幾位朋友來住處吃宵夜,照例還是常玉做飯。他用的是瓦斯爐,朋友離開之後,他沒有把爐子關好。
第二天早上,常玉曾經打工過的翠華樓老闆侯成庚去見常玉,敲門不應,又發現屋子里散髮著奇怪的氣味。公寓管理員打開房門,滿屋瓦斯味,而常玉已經躺在床上去世,胸口還橫放著一本書。
他一直戴著的那枚翡翠戒指,也不翼而飛了。
達昂的記事本里留下了常玉最後的地址:Ségur-67-11,沙坑街28號。我也去看了,一個標記也沒留下。
席德進介紹常玉的那篇文章,是重新發現常玉的開始。儘管,他對於常玉的評價並不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這樣一句話:
由徐悲鴻時代,經過趙無極時代跨越到了我們這一代,不知期間有過多少美麗的夢,美麗的愛情,這些都像巴黎的春天一樣悄悄逝去了。
……
1997年,距離常玉與弗蘭克的第一次見面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在這一年,弗蘭克把常玉留給他的畫作在台灣拍賣,所得捐給耶魯大學成立了「安德烈·弗蘭克基金會—常玉獎學金基金」,用於每年資助兩名中國藝術青年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學習。
想想年過七旬的弗蘭克終於找到了常玉的墓穴,站在那塊水泥板前,他的感想什麼呢?
「神的記事本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張寶華 Shar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拉腫 RaZ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打破了我對於動畫的期待(神的記事本完結心得) - 看板Suckcomic 的評價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問題] 神的記事本動畫推薦嗎? -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心得] 神的記事本小說補完心得-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Fw: [心得] 神的記事本小說補完心得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神魔公會在哪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的評價
- 關於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全新基本貓咪貓咪超人貓咪超人II 不強勢來襲| 貓咪大戰爭 的評價
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拉腫 RaZ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oki Doki Literature Club 遊戲架構心得》就連咱們的漫評可能都不知道的驚人事實(有雷慎入)
(先聲明:雖然我沒有親自把遊戲玩完,但後來我有去補一些實況影片,大致上的故事劇情目前應該還記得一些。但待會要講的東西不會涉及到非重點劇情。)
(以下資訊來自The Game Theorists)
(本篇文章內容若有錯誤,可以在下面留言跟我說一下)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與DDLC相關的影片,但內容十分驚悚,相信如果有玩過或聽說過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個遊戲到後期會變得十分獵奇。但,你們可能沒有聽過接下來我要說的東西。
--這,或許是個"外傳"遊戲。那,真正的本傳呢?--
要先知道,這個遊戲,是"一個人"做出來的,不包含繪師。
沒錯,就是Dan Salvato一個人搞定的,曾製作《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的模組。那為什麼我會提到這個人,待會就知道了。
關於這個遊戲基本的設定我們就不多提了,反正不知道的話上網查就知道。遊戲中一直會有些檔案會莫名被刪除、遊戲角色出現破圖,甚至是角色(檔案)不見。這不是遊戲的BUG,而是開發者本身刻意弄出來的東西,既然他曾經製作過遊戲模組,那以上的這些現象肯定也在他的掌控之中。
而重點來了,既然他是個遊戲工程師(大概?),為何不把他的長處運用在遊戲內呢?(以下我挑主要的)
1.在那首寫著"nothing is real?"的詩當中,黑條用PS曲線調整,就會出現以下信件的內容。(相信我,這很驚悚。)
2.將Yuri.chr這個檔案用記事本打開,會出現一堆亂碼。這個時候請各位移駕到Base64解碼器,將亂碼複製貼上解碼,你就會在下面看到作者以前寫的恐怖故事。(英文好的自己去看XD)
3.將Natsuki.chr檔案用小畫家打開,會出現一張圖片,先存成圖片檔,然後用PS打開,依序負片、180度轉向、啟動3D三角錐(?)功能,就會看到一個不存在遊戲的人物。(這個人是整個遊戲的關鍵之一。)
4.將monika.chr也是用小畫家打開,儲存圖片,中間會看到類似QR code的東西。錯,那是電腦語言0(黑)和1(白)所組成的符號,那因為要解碼的過程很複雜,附個網址先:
https://pastebin.com/MZt9deig
文章得出的結論:Monica並非DDLC的角色,而是來自另一個世界,順便預告了明年會出新遊戲?(本傳?)
總結來說,這真的是2017年遊戲神作無誤。角色的背景故事、文字情緒刻劃描寫、劇本操作,都讓許多玩家為之震驚,在Steam上更獲得了9.7的高分。 如果他真的在明年推出恐怖遊戲的話,真的要買來嚇嚇自己XD。我也給予這個遊戲很高的評價,畢竟這樣的懸疑操作算是非常罕見。
如果說其他的Galgame是玩家攻略遊戲角色的話,那麼DDLC就絕對是Monica攻略主角,正確來說應該是"操作主角的玩家們"。
JUST OPEN YOUR THIRD EYES!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東西
#外國好像就不少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我很難在這裡一一說明,想知道更多的話觀看以下的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w9AWvi82uDw
不然你想看中文翻譯的也可以:
https://youtu.be/A-8V9bnCEfE
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隊長: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
超級英雄與時代變遷
漫威漫畫系列電影宇宙自推出鋼鐵人第一集開始,至今已累積了8部電影作品以及1季電視劇。至目前為止,漫威漫畫所建構的漫畫電影架構非常完整,在連貫性上也組織的相當有條有理。不論是就現實舞台或是超脫地球環境的宇宙世界,每個漫畫人物角色塑造相當出色。而已復仇者聯盟第一集作為分水嶺,之前可描述各個不同的超級英雄的崛起過程,描述神盾局如何集結這些超級英雄成為一個團隊;之後每位超級英雄所遭遇到的挑戰,面對自我內心黑暗的那面。我認為每部電影皆有不同的亮點和賣點,值得不論是漫畫迷或是電影觀眾選擇並完全放鬆投入這個想像力無限的電影時空之中。
而自復仇者聯盟後,這些超級英雄的時空背景從現代我們熟悉的世界,開始有了重大轉變。電影時空舞台的地球,已經知道了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也在科技以及生活環境建設逐漸走向超現實感。而在歷史上,人們也知道有一位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拯救許多軍人的美國隊長,這位超級英雄在第一集劇情最後犧牲自己而使美國免於毀滅。最後冰封在冰凍世界當中,經過70後被挖掘出,世界已改變了意想不到的面貌。因此切合漫威漫畫所規劃的「探討各個超級英雄的內心世界」主架構下,美國隊長這次續集,我認為很大的主題便是圍繞在找回那他不曾參與的70年時光。
如同電影開始所言,美國隊長史帝夫羅傑正努力試著跟上這個他陌生的世界腳步。從口袋裡他拿出破舊的記事本而非手機,也是一個小小的幽默。他曾說過,當他被冰封前世界正在戰爭,醒來才發現原來戰爭結束了,而且我們還打贏了。我想電影從這個地方出發主題就相當明確了。而電影當中,美國隊長發現以往面對的死對頭九頭蛇,並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消失,反而變為更加強大且潛伏在世界的每個角落,甚至是他所效力的神盾局之中。感覺過去所做的努力,為了國家而犧牲的一切轉為一場空,感覺一定是相當無助又震撼的。如同電影當中,變成電腦形式的索拉所言:「We are all over time.」我們都過時了。而舊世界的英雄,如何在新世界中站穩腳步,甚至是拯救它,我想整部電影相當完整呈現了這樣的核心價值與中心概念了。
電影當中,幾位核心演員的表現相當出色。我所想表達的,是這些演員詮釋這幾位漫畫英雄的演出是相當到位的。相較於第一集,過程描述史帝夫羅傑如何透過科學研究,從瘦小營養不良的矮冬瓜,變身成為強壯的超級戰士,並且在戰場上如何與戰友們出生入死,對抗紅骷顱所領導的九頭蛇軍團。第一集故事架構很單純,也表達了美國舊時代下的英雄產物,將美國這個國家概念實體化,不論在電影或是漫畫中,呈現出美國隊長這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而第二集在第一集前提下,所呈現的故事架構就相當複雜,許多漫畫中的角色也一次很有條理地呈現出來,我認為是電影相當成功的地方。細數電影中以漫畫為藍本的反派超過四位,正派角色包括神盾局尼克局長、副局長希爾、獵鷹山姆、黑寡婦娜塔莎、女鄰居也是相當豐富。而電影副標題中的Winter Soldier酷寒戰士,被電影公司拿來大肆宣傳,感覺電影反派似乎就只有這位。因此在我觀賞電影時,不知不覺被塞入許多反派角色,而相當自然呈現出來,我認為電影在劇情鋪陳上做了相當用心的安排。而我相信,電影根據漫畫劇情中的主體架構拍攝,如此呈現也照顧到原本死忠的漫畫迷,是個兩大族群皆歡喜的局面。
在電影的動作場面上,我認為是目前漫威系列電影以來製作最為震撼的一部。而場面也是最用心也最浩大的製作,幾個動作橋段的拍攝相當不錯。而個人最喜愛的橋段莫過於美國隊長與酷寒戰士在街道上的打鬥戲碼,槍與刀的搏鬥、鋼鐵手臂與雅德曼金屬製成的美國隊長盾間的敲打,在運鏡上的流暢呈現,令人印象深刻。而電影中的街頭戰鬥,大量使用搖晃式鏡頭,也混合了不同的取景方式,包括了上仰角度的取景令每位人物在畫面呈現上極具魄力,而大臉特寫在台詞對話上也表現得相當具有張力。另外,令人驚豔的還有獵鷹在空中的戰鬥戲碼也是在過去除了鋼鐵人系列電影外少見的,而這次安排了空中戰鬥的戲碼也算是讓觀眾眼球為之一亮的新鮮橋段。我認為,整部電影在前半段劇情鋪陳上自神盾局局長在街頭遭遇酷寒戰士開始,動作場景越來越緊湊,在劇情的安排上是漸進式的高潮。而電影在最後也留下了可接續拍攝的伏筆,在簡單的對話間結束,我認為與第一集平淡地說出「I had a date.」便結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美國隊長的個性不好大喜功和簡單純真的形象,也塑造得相當成功,個人在娛樂性這部分,是給予這部電影作品高分的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配樂師是個人相當喜愛的Henry Jackman。上一部觀賞它配樂的電影是「怒海劫」。更早的配樂作品還有「特攻聯盟」、「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X戰警:第一戰」等等賣座的娛樂大片。作為Hans Zimmer的得意門徒,受到Zimmer影響相當深,當中運用了大量打聲樂器及弦樂的曲風,呈現出震撼力十足,且具畫面性的配樂,也同時是讓電影在動作場面上加分許多的地方。
整體而言,「美國隊長:酷寒戰士」絕對是值得進電影院感受幻想、創意、漫畫風格的世界觀的一部娛樂電影。但個人認為漫威英雄電影系列鋪陳到目前為止,若沒有持續追蹤這些過去的作品,已經越來越難跟上續集的腳步。因此我建議,若沒有持續觀賞漫威英雄系列電影的觀眾,至少需要先補強美國隊長第一集,以了解反派九頭蛇軍團的來歷。另外,在動作場景以及劇情上的肯定外,當中台詞對話間加入的笑點我認為也是個人相當喜愛的地方。而在當中找尋史丹李爺爺的畫面,我認為也是本次電影最有趣的地方。電影的最後秀出美國隊長將在未來的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Avengers : Age of Ultron)中的新加入兩個雙胞胎角色:快銀(Quicksilver)以及緋紅女巫(Scarlet Witch)。同時也伏筆了酷寒戰士漸漸回復了記憶,了解了自己的過去。接著漫威電影即將在今年八月推出「星際異攻隊(銀河守護者,Guardians of the Galaxy)」,緊接著再推出復仇者聯盟2,正式進建構完成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二階段。個人非常期待這樣的發展,也期許未來這個點子之屋的漫威公司之後的作品有不一樣令人驚奇的表現。
後記:因為在三月份剛從美國華盛頓特區(DC)旅遊回來,看到這部發生在DC中的場景相當有感覺。其中建立在波多馬克河中的神盾局總部,配合著周圍DC的城市天際線,實在是讓人有超現實的真實感。而當中美國隊長慢跑的地方、黑寡婦說要去的史密斯索尼亞學會博物館、美國隊長參觀自己的展覽博物館、尼克局長在街頭與酷寒戰士戰鬥的街景、美國隊長與黑寡婦逛街的購物中心,總總的場景都令人充滿回憶。我想相較於超人蝙蝠俠所屬的DC漫畫公司,所創造出來的想像舞台。漫威公司的世界觀則是根據現實生活為藍本,或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加以穿鑿附會所呈現的極具創意的故事空間。因此在電影劇本上的創作,也可以較符合一般人邏輯且可接受的。
個人評分:8.0 / 10
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問題] 神的記事本動畫推薦嗎? -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必吃
[問題] 神的記事本動畫推薦嗎? +收藏. 分享. 看板C_Chat作者KGB10409 (Joke)時間2年前發表 ( 2019/05/08 03:16 ), 編輯推噓14( 14推 0噓 16→). 留言30則, 23人參與, ... ... <看更多>
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心得] 神的記事本小說補完心得-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必吃
其實我在補神的記事本小說之前,就把動畫先補完了那時候覺得動畫做得也 ... 我之前看別人對坑光其他作品的心得,他對坑光寫作風格的評價是這樣的: 一 ... ... <看更多>
神的記事本評價 在 打破了我對於動畫的期待(神的記事本完結心得) - 看板Suckcomic 的必吃
前言:
一樣是為批判而批判得情況,這次是一口氣飆完動畫12集。
當初預定是寫好一點,不過本人小說太久沒看,剛看動畫時犯下了新手那種"喔看起來感覺
還不錯"的心態。
故打文也就比較隨意一點。
當初預定:
1.對於本人來說,神記小說篇想表達的是什麼。
2.編劇組這樣的編排,我為什麼覺得不好,以及
3.我真正想看到的東西,動畫組想做的是什麼?
4.AF篇個人想法
5.小說第二集個人感想
6.動畫第1集與第4集的想法
7.10集彩夏墜樓意外
8.小說第三集的鬼隱
正文:
( ̄▽ ̄)<看完神的記事本動畫之後,我知道畫風精美。
( ̄﹏ ̄)<OP好聽,畫風精美。
(>﹏<)<愛麗絲好萌,好想抱她。
(╯▽╰)<大概沒了吧,我想?
Σ(゚д゚lll)<其實神的記事本沒有動畫,你說對吧?
(-_-)<劇情,那啥?能吃嗎?
(⊙^ ⊙)<看完後我超傷心難過的說。
(#。д。)<: <最後感想呢,既然都看完這部了,那麼就讓身為廚廚的我來發洩一下吧?
第一集為在撥放時為整整一小時的劇情,主打內容為小說第一集的引入前端,以及原創劇情
的發展。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b222590c50e50e2951fb66163919aa08.JPG
至於評價的話,個人好壞個半,動畫組的引導使讀者能夠很快的進入這個故事中。劇中以鳴
海的存在感低來展現鳴海的無力,並藉由愛麗絲的言語表達了一個人對於在世界中所能做的
限度以及面對世界灰暗的無力感。隨著劇情發展,第一集的結局表現出了那令人感傷的情境
。
但看完之後,本人有一些不協調的感覺。姑且不論原作的比較,以第一集的原創發展來看待
,我個人覺得神的記事本被擬定為類似丹特麗安書架的單元劇,變成了單獨事件的連續的解
決那種情境。
劇情從最初捨棄的AF篇,不注重鳴海心態的發展開始,讓這部的情況漸漸崩毀。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0abbc4e3a519eecb7f29aca2d557bd64.JPG
動畫的二三集劇情是小說2的進度,跟當初剛看漫畫版的感覺差不多,解決這次的事件為主
。
在動畫中無法將小說第二本描述的緊張感無法充分表達出來,使鳴海那天外一筆的逆轉劇情
變得很突厄。
評價的話,由於少了AF事件後的心態轉折,外加動畫劇情編排的關係,整個進度步調來說變
快許多(2集),個人評價只有60分。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e7bd1a8eeb1770a0b0762f7fae357eee.PNG
動畫五六七八這四集代表著小說4的進度,本人覺得這大概是動畫組作的最完整的部分,動
畫該有的東西都有表達出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演唱會篇中的部分精隨居然沒有表現得
很棒,讓我覺得動畫所強調的東西少了神記小說所表達的熱血感,個人評價80分。
動畫十集後的劇情就是小說一的AF篇,配上了動畫第一集的進度來看,是用了4集來表達小
說的一本。
由於劇情編排的關係,這一篇的感想法放在後面,至於評分70分。
而整部動畫我的感覺呢?50分可以嗎?以下就來怒火九重天的完結感想吧!!
1.動畫組無法將鳴海的成長襯托出來。
動畫一開始有明確的表達出鳴海的無能,在前面幾集裡,我看見的角色交流無法感受到鳴海
的特異點,動畫裡單純把當成一個普通少年。在小說哩,則藉由愛麗絲與鳴海的對話,展現
出鳴海細緻的一面,而不像動畫中把鳴海塑造成「許多事物真的只是單單隨波逐流以及只能
埋怨的人」。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da1ea35c720b610a6b59de844c882221.JPG
小說中的鳴海,在第一集AF篇中可以看出鳴海的脆弱。當鳴海自暴自棄時,愛麗絲的契約成
為了他走下去的動力。在小說二的發展,鳴海之所以如此執著衝動,以及頑固,是建立在他
第一本曾失去過。對於眼前可能會消失的事物,不像以往只能自暴自棄,在事件中能主動行
動,自己的立場從前期的被動查詢化為了主導解決。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20c2a6b5ebf89db4336d69280d58ec01.JPG
It's the only NEET thing to do這句話的意境,在看小說中出現時有兩種情境。
動畫第12集將小說1的這句話的意境展現了出來,而動畫沒表達的,就是小說三劇情的另一
種意境。
前者是重要的事物失去後的感慨,後者是找回失去事物的動力。
動畫中鳴海的心態,第二集中你只會看見鳴海突然衝動(中二起來),然後三集突然爆氣開外
掛。
劇中5~8集的鳴海已經是完成體,相較於動畫第一集的鋪陳的無能,以及第2.3集突然的外掛
能力,會讓讀者感覺出些許的不協調,即使作品劇情流暢度個人覺得還不錯。
2.神記的精隨"燃燒感"由於動畫組並沒有作出來,又或者作的不好。
當初在神記動畫化出來時,我個人最期待的地方為小說三與四的出現,這兩部讓人覺得好看
的地方在於男人間與男人間的打架。以小說四來說,藉由第四代跟煉次哥的打架,將之前的
陰影一掃而空,以熱血及燃燒感把整個神記的定位從原本的灰階變的明亮了起來。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df6e1fceef3f8dc9ed7d89e9e7b2fbd0.JPG
而神記小說三沒有作出來就算了,第4集打架時音樂襯托的沉重感讓作品失去了燃燒感。
3.賣角色?說好的主線劇情編排呢?
動畫看完後,如同我想的,劇情是以單元劇形式劇劃分出來,主線銜接變得雜亂。
1.動畫角色的心態銜接是以回憶之類(動畫組硬是塞的)來表示。
2.AF從一開始的推測是因為不能出來,到現在作出來後,讓我覺得是編劇單純想把神記動畫
的氣氛維持第一本小說的局限,結果使整部動畫發揮得沒有變化。
3.按照常理,動畫4跟動畫9這兩篇應該會在劇情緊湊下無法出現,本身拿來做番外篇或特別
篇還比較好。只能說JC不虧是JC,不單單劇情編排可以如此展開,還可以塞兩集賣角色。
4.動畫組把彩夏這個角色搞的很可悲,小說在後面只是當花瓶,而動畫的彩夏就只能被侷限
在AF篇的情境,最後用公子獻頭來個爆點,結果12集完結後就掰掰。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970082b3d676dd1f68e2c5dc352dab3e.JPG
P.S其實動畫在歡樂點部分作的還不錯,但原作更有笑點的東西卻無法做出來,讓我覺得可
惜
好比說鳴海第一次搬娃娃給第四代時,鳴海奸詐的心態與第四代的慌張沒作出來,所以前面
才提到鳴海在動畫作品中不是被設定的有特色。
4.動畫劇情編排想表達的東西是啥?是希望還是絕望?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109/8fc9fa8702e6307537c3f300f8a83c0d.PNG
小說一由彩夏的事故中,襯托出了令人感慨的灰暗面,在這灰暗面之下,世界依舊轉動,人
們只能繼續直視眼前事物並且走下去。
小說二的在前期充分展現出了第一集小說所帶來的陰影,讓主角面對事件不斷成長,並讓主
角得知,找尋與等待的東西不單單只是絕望而已。
小說三一部分鳴海描寫了鳴海的脆弱與矛盾,另一部分則展現出他那不願放棄的堅固,在小
說三的結尾中,主角所找尋的不再只是挖掘埋在過去下包袱,而能是找尋可能奇蹟與希望。
一本本藉由劇情及主角心態有所連接,使神的記事本小說靠著這4本就能展現出他的精彩度
。
動畫最後是AF篇,就好比小圓動畫看到三集一樣,突然來個黑暗劇情,給觀看者一個很哭的
感覺。
而且對看過原作的我來說更哭的是,原本動畫弄得不錯的氣氛在動畫第10集就直接拉了下來
,拉下來之後卻又沒有辦法彌補(要彌補要靠小說三的劇情),變的不上不下,然後神記就這
樣END了。
小抱怨的一點是第三點延伸的,動畫第一集最後用的插曲部分,音樂還蠻好聽的。但用在演
唱會篇那段打架的部分我覺得的不協調,要嗎就來一首屬於演唱會歌曲的背景音樂,要嗎就
換一點歌曲,配合的好還可以把燃燒感帶起來。
最後感想:
JC做得很好阿,不過只會作單元劇,畫面OK,聲悠配一配OK,歌曲OK,然後角色好萌後?
沒了。
劇情?這部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你還期待什麼?
神記動畫給我的感想是,有好材料,而成品做的很差,在眾多作品中只能成為其一,而毫無
獨特之處。
(#。д。)<: 問君能有幾多愁,吾心中滿滿都是憤怒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72.46
※ 編輯: liangochen 來自: 218.174.172.46 (09/24 20:36)
※ 編輯: liangochen 來自: 218.174.172.46 (09/24 20:36)
※ 編輯: liangochen 來自: 218.174.172.46 (09/24 20:37)
※ 編輯: liangochen 來自: 218.174.172.46 (09/24 20:38)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