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如何改變一個人》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有沒有遇過類似的困擾:每次叫小孩子吃青菜他都不吃?每次提案給老闆的企劃都被退件?每次跟客戶推銷新產品都被婉拒?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只是想要對方「改變」一點心意卻這麼困難?問題出在於人類的本性,你愈是推得用力,對方就愈是反抗。真正的訣竅不是增加推力,而是「減少阻力」。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catalys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他專門在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和點子之所以會流行的原因。他在這本書裡介紹了五種會妨礙和阻止改變的關鍵障礙,並且教我們具體的技巧和策略來減少這些阻礙。
他提出了「催化劑」(Catalyst,同為英文書名)的概念,認為我們要促進任何人做出改變時,不要只想著用外力和壓力的方式去逼迫,那只會得到反效果。反而要轉換念頭,思考和聆聽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擋著對方不願意做出改變,然後像個催化劑一樣去消滅這些阻礙,讓改變更好發生。
這本書提供了五個方法,分別是減少抗拒(Reactance)、減輕敝帚自珍現象(Endowment)、縮減距離(Distance)、降低不確定性(Uncertainty)、提出佐證(Corroborating Evidence),五個英文字首合在一起就是「減少」(REDUCE)的意思。催化劑就是用來減少改變的阻力,讓人轉換心態,最後促成行動的方法。
.
1.#減少抗拒心理
你可能也有同樣的經驗,當我們被逼迫改變的時候,會在內心產生一種抗拒的心理。例如,每當我們感受到師長、老闆、父母、或任何其他人試圖要說服自己、命令自己,這種抗拒的衝動就會自然產生。催化劑的效果就是減少這種本能的抗拒,反其道而行,用方法去「鼓勵人們自己說服自己」。
我們來看這個「如何讓青少年不再抽菸」的故事。1990年代美國的青少年抽菸比率創下十九年來的新高,政府祭出禁打香菸廣告、在香菸包裝加上健康警語、花大錢勸退年輕人,結果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奏效。這個困難的任務落到了查克.沃夫(Chuck Wolfe)的頭上,他出了一個奇招。
他邀請眾多青少年進行一場「菸草高峰會」,指陳列出一些事實讓青少年自己主持和討論,這些事實包含:菸草業者如何操弄年輕群眾來推銷香菸、企業如何操弄媒體來讓抽菸看起很酷。青少年們討論出一個名為「真相廣告」的活動,透過影片告訴大家香菸公司和媒體正在試圖影響人們的感受。結果大獲成功,在活動推廣期間,青少年吸菸比率下降75%。菸草公司甚至提起訴訟,要求中止這項計畫。與其叫青少年「不要」抽菸,不如讓他們「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如同研究指出,人需要自由與自主權,感到掌控感,而且不喜歡任由他人擺布。把這個道理應用到生活當中也可以,例如你要叫小孩子吃菜時,不要說:「給我吃這個!」而要改說:「你想吃花椰菜還是胡蘿蔔?」提案給老闆的時候也不要只有一個選項,而是列出兩到三個選項,搭配優劣比較給他選擇,
2.#減輕敝帚自珍現象
如果事情還沒有到非常糟糕的程度,我們往往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會有想要主動改變的念頭。我們也會因為持有某樣東西的時間越長,那些事物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就越高,例如屋主眼中的自住宅價格總比市場價格高出許多。研究指出人們不喜歡改變,也不容易太快接受新東西。催化劑就是要讓人感覺到「如果現在不改變,損失的只會更多」,凸顯出不改變的缺點,藉此破除敝帚自珍的效應。
最經典的案例來自「英國脫歐公投」。公投是把決定權交予全民的決策方式,但數據說明了大部分公投會以失敗收場,要改變成千上萬民眾的想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英國脫歐的提案出來之後,由於英國的食物、燃料、藥品都仰賴進口,社會上普遍不被看好這個提議,續留歐盟的預估勝率一度達到八成。
要解釋現況顯得容易得多,人們有守舊、不願嘗試新事物的心理,留歐派只要叫人民堅守原狀就好。但是,脫歐派出了一個奇招,他們要讓脫歐看起來反倒像是「現況」。他們把口號改成「奪回掌控感」,巧妙替整個辯論重新定調,提醒民眾英國以前並不是歐盟的一部份,離開並不危險,反而是導正航線、重回正軌的選擇。最後的結果令人跌破眼鏡,英國人用自己的選票脫離了歐盟。
因此,為了讓人不再守舊、願意嘗試新的選項,就必須「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無論是脫歐的「奪回掌控感」,或者是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都巧妙傳達了不採取行動的下場會比較糟糕。我們常聽到理財專員說「要投資,否則錢會被通膨吃掉」也是類似的道理。
.
3.#縮短距離
我們對資訊的接受程度分成兩種:「接受區」和「拒絕區」。如果一個新的資訊落在我們的接受區,我們就聽得進去。但是,如果落在拒絕區,我們會打從心底抗拒和忽略這個資訊。催化劑的用途就是減少這段「面對一個新資訊,人們接受和拒絕之間的距離」,找出彼此共通點,讓事情有轉圜的餘地。
作者舉2008年美國加州的「八號提案:禁止州內同性戀結婚」為例,起初正反兩方的距離很遙遠,意見也非常偏激。支持同婚的團體無論推出多少遊行、文宣、演講,都難以改變對方的想法。最後他們試著不要當「開口」的那一方,而是開始「聆聽」。傾聽了一萬五千場反對同婚人士的訪談後,他們終於找到滿意的對話腳本,稱為「深度遊說」。
不同於傳統遊說只丟下資訊就射後不理,深度遊說的方法需要更多時間用來對談。維吉妮亞是同婚團體的遊說者,他拜訪了反對者古斯塔夫,對方開頭就說:「我們南美洲人不喜歡死娘炮。上帝讓你生下來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自作主張。」維吉妮亞和緩的回覆:「我生下來就是同性戀,這是天生的,而非一種選擇。」
接著維吉妮亞談到她對另一半的愛,並且邀請古斯塔夫也聊聊他的伴侶。對方說自己平日幫失能的太太洗澡,願意為她做一切的事情,他接著坦承:「是上帝讓我有能力愛一個失能的人。到頭來,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維吉妮亞表示深有同感,在找到共通點、建立深層連結後,她最後才聊法律如何保障婚姻,給予伴侶雙方都受到尊重和保護的安全感。
最後,古斯塔夫改變了立場,他願意投票反對原本的反同婚法案。深度遊說的影響力不斷擴散,最後改變美國人對同性戀的態度。
我們可以發現,「深度遊說」是鼓勵投票者從自身經驗找出類似的情境,不要求對方想像「當別人」的感覺,而是回想自己「有類似感受」的時刻。催化劑不會向所有人發送一樣的主張,而是瞄準與人們自身目標最相關的議題。改從共通點出發,而不是從爭議點,對方轉向的可能性會比較高,還可能拉著別人一起改變。
.
4.#降低不確定性
當我們要做出一個改變,通常會伴隨著不確定性,我們會懷疑改變之後真的比較好嗎?當我們內心產生猶豫,就會阻礙我們採取改變。催化劑就是要瞭解人們心中的猶豫,讓改變可以被試用、被體驗、可以被復原,然後進一步去降低「人們對於改變之後的不確定性」,消除人們內心的猶豫。
時光倒轉到1998年,當時網路購物還不盛行,但是有遠見的尼克.史文莫恩(Nick Swinmurn)已經有了用「網路電商賣鞋」的點子,他架設了名為 Shoesite 的網站開始做起生意。但是人們並不買單,生意奇慘無比,後來他發現「人們並不放心在網路上面買鞋」,與其買了才知道合不合腳,不如開車去賣場購物比較實際。
面臨資金即將燒盡之際,他們腦力激盪出了一個方法:「提供免運費」。當時所有電商都把運費當成獲利來源,這麼做無疑是在賠錢。但是令人驚喜的是,業績反而開始扶搖直上。人們開始一次購買兩到三種不同尺寸的鞋子,留下合腳的,退回不合的。消費者就像在實體店試穿一樣,不用替試穿的機會付費,購物方式從此改變。免運費的策略消除了人們網路買鞋的最大障礙:不確定性。對了,這家公司後來改名叫做 Zappos。
我們內心對改變和新方案的不確定性,總會阻止我們採取行動。書中除了介紹 Zappos 用免運費降低前期成本的故事,還介紹了 DropBox 免費增值的應用、Acura 豪華汽車讓人有機會認識的主動出擊策略、以及蔚為流行的後悔也沒關係的無條件退貨、退錢策略。降低不確定性,將有助於人們接納改變。
.
5.#提供佐證
有時候要促成一個改變,還是有可能會遭遇到對方要求「更多」證據佐證的情況。我們常常會在心裡質疑,別人願意採取某個改變的理由,跟我自己會不會喜歡有關係嗎?所以催化劑會「善用具有影響力的佐證來當援軍」,利用社群、親友、社會的影響力來弭平對方的質疑。
澳洲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個「人們如何回應音效的實驗」,他們邀請大學生戴上耳機聆聽單口喜劇的錄音,A組單純聽喜劇,沒有其他的音效;B組則會聽見預錄的罐頭笑聲。實驗結果發現B組的學生更容易笑出來,如果聽見別人也在笑,人們就更容易發笑。那麼,這個「別人」是誰會有影響嗎?
研究人員做了第二種實驗,這一次都會加入一模一樣的罐頭笑聲。A組的學生被提前告知,待會聽到的笑聲是來自於跟你「同一個」大學的人。B組的學生則被告知,發出笑聲的那些人來自和你支持「不同」球隊的人。實驗結果發現,A組一樣笑得很開心,但是B組以為發出笑聲的人是非我族類,笑的程度和完全不播放罐頭笑聲時幾乎一樣。
所以,無論是餐廳的評論、旅館的評價、對於一個產品或服務的看法,我們會比較在乎「情況和我們一樣的人」是怎麼說的。當對方的境況跟我們愈像,他們所提供的佐證就愈會得到我們的信任。催化劑的做法就是找出能夠讓人們「套用在自己身上」的佐證,來克服和轉換原本的問題。
.
【後記:任何人都可成為催化劑】
我第一次讀 《如何改變一個人》 是聽 Audible 英文版的有聲書,後來發現有中文版又再回味了一次。這是一本非常好閱讀、重點清晰、故事生動的實用書籍,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認識那些阻礙人們改變的因素,並且設法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消除那些障礙。與其怪罪別人為什麼不改變,不如去瞭解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他們,並且自己「主動出擊」,成為減少阻力的「催化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作者的前一本著作《瘋潮行銷》似乎有著更高的評價,因此我也入手了那本書,很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同樣類型的書籍,還有談判和說服力專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博士的《影響力》,他用紮實的研究和案例說明「讓人們改變行為的原因」,這本經典也非常值得一讀。
讀了許多這類型的書籍,我認為可以用一句寧靜禱文的美好詩句來做總結,這句話是這麼說的:「神啊,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別人、更別說改變世界,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因此,我們必須懂得分辨這兩種差異,把心力放在你能改變的事情上,成為催化劑去減少阻礙,外界人事物隨之而來的改變將讓你感到驚喜。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CHANGE
使用期限:8/29~9/4
.
感謝 時報出版 提供贈獎抽書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萬的網紅JJ Lin林俊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lick CC for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JJ 林俊傑《倖存者 • 如你》雙EP ? https://jjlin.lnk.to/JJDrifterLikeYouDO As I traverse this Wonderland I wonder w...
社 群 行銷 企劃 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FD工作團隊尋找–【行銷企劃人員】
這幾年不斷準備賽事與訓練,忙著各種大小事,
小幫手掛黑輪快要忙到爆炸,
加上我腦中很多瘋狂的想法,
所以,決定尋找這位夥伴,
「喜愛戶外,舉辦活動行銷企劃與執行」
有想法能夠一起舉辦與安排戶外活動,
有一點點體力但不用太好,偶爾和我去訓練場勘,
喜歡戶外,能抗壓,接受各種不同挑戰
工作內容
1. 活動規劃、聯繫、執行
2. 社群管理,會運用各種行銷工具
3. 協助側拍活動工作照
4. 具備溝通能力,與客戶接洽
5. 企圖心強、配合度高,將我的瘋狂想法變成活動
6. 具備基本文書資料處理及歸檔工作
工作薪資:面議
工作性質:全職
需求人數:1 人
學歷:大學、碩士
語文條件:英文 / 一般
擅長工具:
Excel、PowerPoint、Word、Premiere、Adobe Photoshop
勞、健保、團體保險
聯絡人:艾塔
E-mail:runfordream1@gmail.com
社 群 行銷 企劃 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社 群 行銷 企劃 英文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lick CC for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JJ 林俊傑《倖存者 • 如你》雙EP
? https://jjlin.lnk.to/JJDrifterLikeYouDO
As I traverse this Wonderland
I wonder what the other side beholds?
Am I awake in my sleep
Or asleep in my consciousness?
If I’m gonna lose everything when I wake
I’d rather stay asleep and hold you while I can
And lock this moment in our tight embrace
Everything turned to nought when I awakened
Yet, this void catalysed a reset
As I slowly got buried in the quicksand
My expiration and regeneration had happened in parallel realms
穿越了這片Wonderland
那一端
是睜著眼沈睡
還是閉著眼清晰
假如 睜開眼就將失去
也要在所能之際 緊閉著眼 緊抱你 緊抱住這一刻擁有
這一刻 睜開眼 宛如煙消雲散
但歸零的同時 又出發了
當流沙不斷飛逝 都將注入另一部分的自己
逐漸消逝的同時 正在啟動重生的能量
_
《While I Can》在【倖存者.如你】專輯中,是一座任意橋樑。
【倖存者 Drifter】EP中,完全體現出 JJ林俊傑 耕耘累積了17年的能量。然而,透過《While I Can》踏出華語音樂市場,以《Wonderland》的編曲為基底,延續音樂色調,但跨越多年來的舒適圈,與美國當地製作團隊合作,並填上浪漫但淒美的英文歌詞,打造成一首全新的歌。
《Wonderland》之於《While I Can》,就像雙EP的JJ一樣
當從Wonderland衝出窗外的那一端
是夢,是現實
JJ林俊傑 又將如何
故事才正要開始
_
This MV brings me through a psychedelic journey of self-realization
Where I tear down my walls and strip myself bare in discovery of who I really am
Traversing the depths of consciousness
I’m gripped by inexplicability
As I examine the blurred lines of dream VS reality, alternating different universes, what versions of me await?
While I Can, I hold tight to what I love
While I Can, I relinquish all I have to the universe
Shredding away my ego, burdens and excess baggage, I come to nought
Yet, no longer enslaved, I am reborn.
透過 MV 進入 JJ 的潛意識旅程,
層層地剝開自我,不斷追尋著心中最純粹的自己。
通往意識狀態的入口,是突如其來、超越理解的瞬間。
當踏出現實進入不同的意識階段,又將會遇見怎樣的自己,
那是一望無際,亦或是夢中仙境。
每一次與內心的自我接觸,都將轉換時空,脫離意識,
所能之際擁抱,所能之際奉獻擁有的一切與這宇宙交換,
於是內心自我不斷消散、釋懷而放手的重生。
#JJXIV #JJWhileICan
#JJ林俊傑倖存者如你
#JJDrifterLikeYouDo
_
Lyrics詞|Josh Cumbee / 林俊傑 JJ Lin / Fernando Garibay
Composer曲|Josh Cumbee / 林俊傑 JJ Lin / Fernando Garibay / Ramiro Padilla / Daniel Padilla
Producer 製作人|Fernando Garibay / Ramiro Padilla / Daniel Padilla
Vocal Production配唱製作|Fernando Garibay / Ramiro Padilla / Danny Padilla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編曲 & 鍵盤|Fernando Garibay / Ramiro Padilla / Danny Padilla / JJ 林俊傑 & The Swaggernautz
Instrument樂器|Fernando Garibay / Ramiro Padilla / Danny Padilla / 黃冠龍 ALEX.D
Recording Studios錄音室|The Garibay Center
Recording Engineers錄音師|Fernando Garibay / Ramiro Padilla / Danny Padilla
Mixing Studio混音室|mixHaus Studios (Los Angeles)
Mixing Engineer混音師|Richard Furch
Assistant Mixing Engineer混音助理 |Domenic Tenaglia
Mastering Producer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JJ 林俊傑
Mastering Studio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STERLING SOUND MASTERING , NY
Mastering Engineer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Chris Gehringer
Production Company製作公司|LUCKYSPARKS
Director導演|陳亨利 Henry Chen
Co-Director共同導演|紀培慧 Teresa Daley
Assistant Director副導|張省云 Sibyl Chang Shing Yu
Executive Producer監製|高郁傑 Otis Kao
Production Manager製片經理|黃盈慈 Kiki Huang
Producer製片|Olan Huang
Line Producer執行製片|郭立賢
Location Manager場地經理|黃筱晴
Production Assistant製片助理|蔡旻樺 Min Hua Tsai
Production Assistant場務|任信成
Director of Photography攝影指導|潘星佑 Hsin You Pan
Movi Operator Movi技師|洪建凱 / 張育甄
攝影大助First Assistant Camera|王士偉 Sway Wanze
Gaffer燈光師|謝松銘 Sung-Ming Hsieh
Best Boy Electric燈光大助|陳晉緯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王建銘 / 馬翊展 / 蘇志豪
Grip場務|力榮影業有限公司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Mingko Wang
Set Decorator 執行美術|黃少築 / 陳韻如
Art PA美術場務|阿英
Stylist for JJ Lin 林俊傑造型|韓忠偉 Justin Han
Styling Assistant for JJ Lin 林俊傑造型助理|俞舒泰 Tiger Yu
Makeup Artist for JJ Lin 林俊傑化妝|高秀雯 Jasmine Kao @prettycool_makeup
Hair Stylist for JJ Lin 林俊傑髮型|胡智豪 Peter Wu @peter_wu_coloriste_
Costume Designer劇組造型師|羅宛怡 Lo Wanyi
Wardrobe Assistant劇組造型執行|黃憶柔 Huang Yi Rou
Hair & Makeup劇組妝髮師|曹崇英 Nikki Tsao / 顏琳軒 Linlin Yen
Casting Director演員管理|李嘉峰
Cast演員|Kimi
Stills Photographer劇照師|李欣哲 Hsin Che Lee
Behind The Scenes花絮側拍師|沐旅影像製作工作室mulustudio(動態)/陳小烈LieChen(平面)
Transportation九巴司機|五福將工作室
Camera Equipment 攝影器材|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Lighting Equipment燈光器材|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Post Production後期團隊|Finger & Toe
Post Production Producer後期製片|吳珮瑜 Sunny Wu
Post Producer Assistant後期製片助理|王芃勻 Daiso Wang
Editor剪接師|陳亨利 Henry Chen
Colorist調光師|馮鈞稜 Justin Feng / 良奇 (@TimeLine Studio 時間軸)
VFX Supervisor特效總監|林貫洋 Guan Lin
VFX Artist特效師|林貫洋 Guan Lin
Compositing合成|炎殺頑特效 DarkFlame Studio
Roto Artist|吳齊農
Storyboard Artist腳本師|孫靜誼 Joy Sun (@JoySunArt)
Production Support 製作協力|JFJ PRODUCTIONS Corp. Ltd.
Artiste Management 藝人經紀|徐佩雲 Yvonne See
Artiste Management Executive 執行經紀|韋佩佩 Wee Peipei、孫凡崴 Gaspard Sun、李文元 Yuan Lee、陳明君 Kirsten Chen
Artiste Assistant 藝人助理|彭靖深 JS Pang
Digital Marketing 數位行銷|游巧媃 CJ Yu、張皓婷 Carol Chang
Published by 發行|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Warner Music Taiwan Ltd.
Publisher & Executive Director出品人及監製|周純如 Ruby Chou
Chief Content Director 首席內容及創意總監|梁兆林 Terry Leung
Product Planning Executive 產品企劃專員 |陳昭岑 Verna Chen
Assistant Director of Marketing Promotion 行銷副總監|張雅婷 Georgina Chang
Manager of Marketing Promotion 行銷經理|卓郁函 Yuhan Cho
Supervisor of Marketing Promotion 行銷主任|劉慧君 Jean Liu
Executive of Marketing Promotion 行銷專員|余岱凌 Dolly Yu
Digital Media Executive 社群媒體行銷專員|張又琳 Catherine Chang
Account Servicing Manager 數位客戶服務經理|曾柏翔 Austin Tse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1kx1AB7rDg/hqdefault.jpg)
社 群 行銷 企劃 英文 在 走阿一起去看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每週十分鍾,實力養成中;讓你更有料,行銷不煩惱 ❞
◐ 預計要發布的貼文太多,創意跟不上壓力......
◐ 以為自己點子無極限,才發現常跟靈感不相見......
◐ 又被主管追進度,但企劃內容就是卡關想不出來......
如果曾遭遇類似的情況,沒關係你不孤單,靈感像蘋果一樣,熟了就會掉落,而身為常常需要「創意」的行銷人,點子需求大,難免有被榨乾或覺得腦袋被掏空的時候,因此這一集要分享從波哥從身邊的高手身上學到以及自己實踐後覺得蠻有用的點子養成術!
#記得打開CC字幕 #劇場行銷 #想梗 #找靈感 #社群經營 #內容創作 #劇團小編 #創意發想
► 訂閱走阿一起去看戲 頻道 https://givemeetfive.art/letsgoYT
► 追蹤走阿一起去看戲 IG https://givemeetfive.art/letsgo_theatre
▎各段落重點時間軸:
00:25 前言
01:09 好習慣1|累積自己的知識庫並做分類
03:37 好習慣2|有目的地多看多聽
05:42 好習慣3|交更多有創意的朋友
07:14 思考工具1|腦力激盪打破框架無限制
10:48 思考工具2|九宮格做創意延伸
13:18 思考工具3|心智圖讓點子有邏輯的背發展
15:23 總結6個好習慣&思考工具
17:07 波哥邀你一同『時間管理』
17:30 波哥英文小教室
-
♡ 喜歡這個系列的話幫我們 #訂閱 #開啟小鈴鐺,並分享給所有正在努力找梗的朋友們!藝文的社群行銷以及推廣表演藝術的路上我們一起加油!
-
【 製作團隊 】
► 企劃 / 腳本:小波
► 攝影 / 剪輯 / 後製:明恩 / 婕安 / 羿蓁
-
【 本集相關資料 】
► 維基百科|腦力激盪法
https://lihi1.com/1vkPP
► MBA智庫|垂直思考法
https://lihi1.com/i084R
► MBA智庫|水平思考法
https://lihi1.com/uAV1n
► MBA智庫|曼陀羅思考法
https://lihi1.com/PWufp
► 維基百科|心智圖
https://lihi1.com/SC741
►沒點子時怎麼辦?試試廣告創意思考法吧!
https://lihi1.com/fsFXT
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起關注每週二四 🔔原來藝文這麼有意思! //
合作邀約&業務需求請洽:givemeetfive@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EtWXelJNdI/hqdefault.jpg)
社 群 行銷 企劃 英文 在 嘎老師 Miss G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愛唱歌嗎?喜歡YouTube嗎?
快來加入我們吧🥰🥰🥰🥰🥰
履歷請寄至 alvin@missga.cc(春節連假過後,1/30起陸續通知)
💁🏻♀️標題格式要注意喲👇
➤ 【嘎老師音樂教育有限公司】應徵行銷企劃_你的名字
《這樣投履歷會大扣分!》
➤ https://youtu.be/cFsGBz42EGI
-------------------------------------------------------------------------------------------
❤️ 嘎老師團隊有多棒?❤️
玳瑁貓 乙隻
愛與關懷的工作氛圍
✔ 工作地點:新北市三重區
✔ 工作時間:一~五 08:30~17:30
✔ 薪資:試用期NT$28000,過試用期NT$35000
✔性別:男女不拘(男需役畢)
💁🏻♀️【徵求】行銷企劃 一名✨
🖖通過第一階段書面審查後,會有一個小測驗🖖
中文、英文的「字音字形」修正
🖖面試通過後,先「外包」負責一個專案,確認合作模式🖖
✔ 個人特質需求:
極度熟悉社群媒體,暸解流行時事
中文、英文的文字敏感高
愛唱歌
時間管理能力佳
善於溝通
🥰加分條件:有影片剪輯經驗、懂平面美編
✔ 工作內容:
課程行銷企劃與執行(社群互動、舉辦歌唱講座、SEO優化...等)
影片企劃發想與成品審核
-------------------------------------------------------------------------------------------
✨ 2020年 嘎老師【全新練習生制度】 ✨ 第一位創立實體補習班的歌唱教學型YouTuber
想學唱歌,不知道從哪裡入門?讓我們陪你一起走向夢想~邁向目標 ❤️
歡迎報名,詳情請見簡章連結 ▶︎▶︎ https://reurl.cc/ObKaYD
沒有不可能 😎 讓我們一起努力!
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歡迎搜尋 @missga 加入我們的Line@ ❤️ 最新活動、課程優惠不漏接~
▶︎ https://line.me/R/ti/p/%40missga ◀︎ 傳送門在這兒🥰
✨ 想成為歌手嗎?練習生制度完整解密!✨
►► https://youtu.be/xcIhVG5d_rk
----------
👇問問題?馬上私訊我們Facebook吧👇
►►https://www.facebook.com/messages/t/1340262392727960
📞來電了解更多課程內容(02)2975 - 9595
🎤註冊一對一歌唱訓練課程
►► https://missga.cc/plan/list
----------
👉🏻馬上訂閱嘎老師►► https://goo.gl/FKy72U
👉🏻觀看所有影片►► https://goo.gl/S8xehK
----------
◇點選播放清單看更多同類型影片
《聲音改造企劃》►► http://bit.ly/2IglqEb
《嘎名人唱歌》►►https://goo.gl/nXkh5Y
《接唱挑戰》►►http://bit.ly/2UkdLtA
《影片論壇》►►http://bit.ly/2Ujifkf
《歌唱作業Cover》►►http://bit.ly/2D5cdOg
《嘎啾盃歌唱比賽》►►http://bit.ly/2DhNnuF
《歌手教你唱》►►http://bit.ly/2v9v4mU
《音樂人生故事》►►https://goo.gl/oJLhn5
《我的聲音沒有穿透力》►► https://goo.gl/UbktkD
《我的高音唱不好》►► https://goo.gl/Uh2tL7
《聲音觀念與迷思》►► https://goo.gl/dD9QiM
《聲音想要有厚度》►► https://goo.gl/G8SQcy
《KTV必備攻略》►► https://goo.gl/abZXqu
《超簡單樂理系列》►► https://goo.gl/tkxzAY
《練習工具》►► https://goo.gl/xng656
#徵人#職缺#嘎老師
----------
◇ 上一集《#218 KKBOX【2019年度華語單曲】精華歌單接唱 你都會了嗎?》
►► https://youtu.be/-Mm2SSVNRAo
◇ 下一集《#219 Ailee《I Will Show You》 OST女神的爆發性嗓音!》
►► https://youtu.be/XbBaY-AVInk
----------
❤️歡迎追蹤我的社群平台喔❤️
◇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AmMissGa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ammissga
◇ TikTok(抖音台灣) ►► http://vt.tiktok.com/dPq5xa/
◇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315912388
◇ 微博►► http://weibo.com/iammissga
【製作團隊】
- 企劃:嘎老師
- 企劃執行:嘎老師
- 剪輯&後製&美術 & 封面:喵太NEKOTA
- 演出:嘎老師 Miss Ga
- 字幕:黃亞涵 Hanya Hua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qYLE-RgA6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