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It’s Sabri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nstagram:sabriiiiina.aa(i*5) https://www.instagram.com/sabriiiiina.aa 上集連結:https://youtu.be/qwl3qweJAE0 下集來了!! 特別趕在指考志願截止前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有一點點的幫助:) 然後影片...
「社會組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哈捏口推特翻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子雲老師的導師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It’s Sabri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建議] 基本上第1類組沒有什麼好出路的-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這種戰社會組的文到底要發幾次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大學跟你想的不一樣!選校or選系?社會組的心聲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問卦] 台灣文組最佳出路是金融業嗎? - Gossiping - PTT生活 ... 的評價
- 關於社會組出路 在 Re: [閒聊] 在台灣一定要唸理工才有出路嗎? -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社會組出路 在 哈捏口推特翻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捏口們早安。
好幾天沒有分享自己的故事了。
今天要說的是關於夢想的故事。
一樣文章超級長。
首圖獻給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女神大人。
不知道有沒有提過,哈捏口的夢想其實是配音員。這個夢想的立定,有個很有趣的理由。
我小學四年級以前,是個非常非常...說好聽點是純真,說難聽點就是逃避現實的女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那時的我,不相信「配音員」這個職業的存在。🤣🤣🤣
才沒有什麼配音員咧,卡通的聲音就是角色自己發出來的啦!不只自己這樣相信,甚至還死命拖著我妹一起相信。(妹妹超無奈)其實我的內心深處當然知道真相,但就是不想面對,現在回想起來真的不知道自己腦袋怎麼回事。
但這樣的我,在小四那年做了一件挑戰自我的事。
猶記得那是一個天氣很好的假日早上,家人都還在睡,我不知受到什麼力量驅使,就這樣走向電腦、打開了維基百科,仔細看了那時最愛的卡通,魔法咪路咪路的配音員列表。
不看還好,這一看,天啊,這麼多精靈跟人類,竟然只有不到八個人在配!天啊!於是小小的哈捏口就心碎了,一個人獨自掉起眼淚,覺得這世界很殘酷。(我真的好莫名其妙)
沒有想到的是,就這樣過了憂鬱的一天後。隔天,我非常認真的跟我媽媽開口了。
我「媽咪,我有夢想了。」
媽「蛤?不是飲料店老闆娘嗎?」(對的那是我當時的夢想)
我「我想當配音員。」
媽「蛤啊??」
我「配動畫那種。」
我媽一開始以為我在開玩笑,結果我很快地就證明了我沒有。因為是被中配吸引的,所以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便開始在各個卡通及韓劇裡聽配音員的音色、並把能記起來的台灣配音員名字全部記起來,不到兩個月,我已經可以邊寫作業,邊突然指著電視上我媽正在看的劇叫出配音員的名字。
這個能力本身有什麼意義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只是記個興趣,但大概是因為表現起來頗酷炫,我媽有一陣子蠻開心的,會四處跟其他人提到我這個夢想。
但當然,快樂的泡泡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地就被名為現實的針給戳破了。
「但那不能當飯吃吧?」「賺不到什麼錢啦,還是當醫生老師比較穩定。」「妳要再想想啦,要養家啊!」
值得開心的是,一句一句刺耳的話,並沒有進到我的心裡,而是化為能量劑,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然而我身邊的長輩們就不是這樣想了。
就這樣一路長大,更不用說在國中開始看日文原音的動畫之後,認識了日本的聲優們,我的視野被放得越來越大。無論誰在什麼時候問我,我一定會非常肯定的回答「我想當配音員。」
到了高中,選組時先跟各大長輩們起了一番衝突,大家都覺得自然組比較有出路,一群親戚出動要我謹慎思考,但我就是理科白痴嘛!所以一番革命後不顧一切進了社會組,但這還不是革命的盡頭,最後一關,我來到了升大學的面前。
我想去讀傳播科系。
從小四到高三,我的夢想從來沒有變過,這中間也做了很多的練習。拿著漫畫模仿角色的語氣或聲音一句一句念給我妹聽(妹妹更無奈了)、借朋友買的日本聲優體驗CD來玩、有事沒事就各種喃喃自語地練習、高中當了不少活動的主持人......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我一定要上傳播科系。
台灣的配音界大多屬跟班制,進入的方法沒有那麼容易,不是讀了傳播科系就能一腳踏入的,但起碼能靠近一點,一點點就好。畢竟是自己追逐了八年多的夢想,即便最後進不了配音界,也不想在興趣上輸人家。就抱著這樣純粹的想法,我開始了一連串的抗爭。
會有抗爭的主要原因是離島不定時會開保送的名額,有時是老師有時是醫生,如果是老師我會填,但醫生就真的沒辦法了,完全不是我的興趣取向,更不是我的能力範疇。但當然,在大部分台灣父母的眼中,師字輩就代表了一切。鐵飯碗、薪水穩定,更何況又是公費生,有這個機會,何樂而不為。而我那年,就這麼剛好,開了醫師的名額。
我媽幾乎是勞師動眾所有的親朋好友在勸我抓緊這個機會,而我也是用盡了全力在跟所有大人們解釋,我對醫科有多沒興趣、多想追逐我的夢想。這中途真的發生了很多很多的各種爭吵與冷戰,就不贅述太詳細了,畢竟不是什麼美麗的回憶。但我唯一堅持的一個重點就是,「我會做到的,我會在我選的領域裡發光發熱,學費我也會自己付的,可不可以相信我。這是我的人生,我想自己做選擇。」
雖說到最後,整個家庭支持我的人加起來不到五個,但我還是贏了,不能說贏得很漂亮(坦白說我根本不想跟任何家人爭吵),但在傷痕累累之後,我總算順利上了台藝大,也就是自己當初的夢想學校。
這四年來,在配音的練習上當然沒有停止過腳步,配音上有被老師肯定、曾被選作我們學校小金鐘獎的司儀,也接了不少聲音相關的打工來做。這些種種對我來說,就已經是堅持了12年來的獎勵了。
當然,深愛我的媽媽,或許一開始有點無奈吧,最後還是很用力的在支持著我,放在專頁上的影片她也看了不知道多少次。每當我向她報告學習上的一些成果,她的喜悅和驕傲都是真切的。
所以,哈捏口想下的結論是。
我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人無論是因為現實的壓力或家裡的期許,會選擇放棄夢想,往其他所謂「務實」的道路前進。如果這個選擇不會讓你後悔,那也沒什麼不好,就好好地繼續前進,達成你的目標。但倘若,你對童年那曾經看似虛幻的夢想還抱有期待,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遲的。追夢從來不是年輕人的權利,是「堅持」的人的權利。
如果此刻問我,「妳現在還想當聲優嗎?差不多敗給現實了吧?」我會回答「我可能成為、也可能不會成為配音員,但這趟路上我沒有做讓自己後悔的選擇,敗給現實的定義如果是說錢,那我當然沒敗,我這趟路上所獲得的謀生技能比自己想像中的都還多呢。」倒是問這個問題的你,是不是敗給現實了呀?
哈捏口在這件事情上絕對稱不上幸運,雖然沒有描述清楚,這趟革命路上我受了很多的傷,但這些傷在現在已經是榮耀的勳章了。你不一定要去證明給誰看,但絕對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這是庫洛魔法使的知世教我的話,她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不後悔,這句話伴了我快三分之二的人生)
很謝謝我爸媽最後還先開了車跑到台藝大看女兒將來讀的學校,也來看了我的舞劇,為我做了好多事情,我真的很愛你們。也謝謝從頭到尾都站在我這裡的我妹、我哥和我大姑姑。我愛你們。
接下來就是,努力工作、努力還學貸、努力孝順父母,然後努力每天都讓自己開開心心囉!
大家上班上課加油,打起精神來吧!
(我真的好愛波音,她真的好可愛)
社會組出路 在 子雲老師的導師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治學]
「新制度主義」整理
一、新制度主義的起源
「國家途徑研究」的興起,「制度」成為研究焦點。
二、新制度主義的核心概念
對行為主義的反動,企圖結合舊制度主義(總體觀點)與行為主義(個體觀點)的取向,主張研究焦點回歸「制度」中心的「中層觀點」。簡言之,新制度主義吸收舊制度主義在結構因素、歷史因素的制度分析優點,修正舊制度主義過於整體、靜態的研究取向,以及在理論建構的弱點;再從行為主義動態的科學方法與理論建構的優點中,得到新的研究方向與啟發。
三、新制度主義的主要流派:
(一)理性抉擇制度主義:算計途徑(個體影響制度形成)
個體的理性計算與偏好,乃是產生政治結果的最大因素,制度的產生是基於行動者的自主選擇與創設,制度的作用在於約制行動者的策略互動、並解決個體為追求利益的極大化所形成的集體困境,屬功能主義的取向。
(二)社會學制度主義:結構途徑(文化即制度,並塑造個體的認知與偏好)
文化是人類制度化行為的驅動力,也就是將文化視同制度,制度成為自變項,不僅塑造個體的認知結構與偏好,制度的存在作用並非追求效率,而是使組織與個人適應社會生活,得到社會的正當性。
(三)歷史制度主義:折衷途徑
1.歷史脈絡
歷史脈絡(context)對各國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的形塑、以及政治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樣的事件,在各國產生不同的效應,主要取決於該事件在歷史事件序列中出現的時機。
2.路徑依賴
歷史脈絡直接影響特定政治事件的發生,其發生時間與順序至為重要。起點條件相同,可能因歷史中微小或偶發事件發生時間與順序的差異,導致結果大有不同;先前不同時間點的政治選擇,一旦被引進,後續發展的路徑幾乎不可能被扭轉,不僅限制未來政治選擇的可能方向,甚至影響到後續階段出現一系列事件的可能結果。
3.斷續均衡
制度與歷史發展過程是持續性穩定與突發性斷裂的交錯;重大危機事件導致歷史與制度的斷裂,因而產生「突然的、根本的」制度結構變遷。
————————————————
💡子雲老師提醒💡
歷史制度主義是三等政治學的主要考點之一,但是概念卻不是很好懂,上述歷史脈絡、路徑依賴、斷續均衡,我們嘗試用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
大家在升高二時都會選擇類組,一樣選擇類組,每個人會因為家庭背景、個人興趣等而有不同選擇,這就是不同的「歷史脈絡」;選擇類組當下,就是一個求學過程中的「重大事件」;會根本性的影響你日後的人生方向,這就是「斷續均衡」;選擇類組之後,未來就很難再扭轉回來,並且可能限制你未來的出路,例如你選擇了社會組,未來就不太可能當外科醫生,這就是「路徑依賴」的概念。
這樣有沒有比較好懂?
#子雲老師 #政治學 #國家研究途徑 #新制度主義
#理性抉擇制度主義 #社會學制度主義 #歷史制度主義
社會組出路 在 It’s Sabri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Instagram:sabriiiiina.aa(i*5)
https://www.instagram.com/sabriiiiina.aa
上集連結:https://youtu.be/qwl3qweJAE0
下集來了!!
特別趕在指考志願截止前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有一點點的幫助:)
然後影片最後有詳細跟大家說明我為什麼跟嫩哥認識,再問的人要打屁股!!
這支影片大概是近期剪起來最歡樂的影片ㄌ~
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支影片見♡
0:00 intro
0:18 回答台大戲劇的刻板印象
02:36 廣告系的各種刻板印象
04:05 戲劇系未來出路?
05:11 工管系未來出路?
06:10 還如果能重來....
08:26 社會組的一些心聲
09:39 選擇輔大廣告有沒有後悔
10:04 指考?重考?
10:40 大學想的跟實際不一樣
10:55 關於過來人的一些想法
11:37 本集精華
11:55 到底要選校還是選系?
12:45 學歷重要嗎?
13:20 我們為什麼認識?
16:15 bye♡
▹ Music Credit:
Music by Kissmykas - Chill with me - https://thmatc.co/?l=4C891E85
‣ iPad 殼
折扣碼:JTLXSabrina
‣犀牛盾手機殼 https://url.rhinoshield.tw/ytsabrina
折扣碼:ytsabrina2012
(我不會有返利請大家放心使用)
▹ FAQ
Camera:canon m50
Editing software:final cut pro X
FTC: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MAIL/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社會組出路 在 這種戰社會組的文到底要發幾次 - 考試板 | Dcard 的必吃
1.社會組除了某幾個科系外,其他科系都是讀興趣的,未來出路就是領低薪。2.別自慰說,哦哦哦讀社會組科系學到的是在社會生存的技巧、態度之類的屁話, ... ... <看更多>
社會組出路 在 [建議] 基本上第1類組沒有什麼好出路的- 看板CareerPlan 的必吃
講極端的概念有可能被罵,
但是我的風格一向是如此。
基本上第1類組除了少數法律人,
能夠當上名律師或是至少司法檢察官有比較高的收入,
或是數學夠好的財金經濟前面志願學校的人比較有機會能夠有高收入外,
其餘的人就只能夠拼公務員或是少少少的老師名額。
算是所謂的好工作,
至於什麼市場行銷 topsales,這和能不能讀台大可能沒有太大的關聯。
放眼望去在台灣職場的生態,
也就是月入15萬元就可以買到1個第1類組的很頂尖的人替你盡心盡力辦事情,
無論是公司的部門的經理,或是律師或是高級公務人員如12職等以上,
或是司法官之類的,也就是到頂就差不多是這樣子,
至於月入在這之上的可能人數不多吧。
這應該是選第1類組同學應該要有的心理上的自我建設與調適,
有一個清楚的現實條件上的認知後,再來設定人生目標或許會比較妥適。
當然啦!板上另一個論調是說就是沒有讀理工的天份啊!
所以一堆人只好來圖書館來擠公務人員的窄門,
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苦海。
這種人從南到北的各地公立圖書館或是k中裡都看得到一堆
熟悉的人的身影,直到他們消失為止。
所以我個人的感慨是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
我會選醫藥,而不會想走第1類組,
有那個腦袋我會選醫藥而不選電機的原因是
至少這一行還能夠接觸人,而不是純面對機器或是機房。
第1類組真得是
太累了,錢又少。
而且
「「「老板絕對不會因為你領得錢比電機、醫生少,
而同情你,少給你工作,」」」
往往是時間被擠壓,精神是透支的,
事情忙不完,有的部門的公務人員同樣是被壓榨的。
與其這樣子還不若在高中三年承擔比較大的讀書壓力,
和所謂的寂寞和辛苦來換取一個藥學以上、醫學或是電機資工的生涯。
也就是同樣被操,至少也值回票價。
另外,我覺得第1類組的人
想賺得和醫生一樣多的高收入,
是靠忍受高度壓力換來的,
雖然認識的人不多,樣本不大,
但我相信
同樣是高收入,第1類組人所承擔的其它有形無形的心理壓力
絕對比醫生、或是竹科好公司裡的工程師來得大很多。
是這樣子嗎?
就等看看其它網友的意見囉!
基本上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苦海,
人生真正的快樂時光是少數的,
如戀愛,一見鍾情啦!金榜提名時,
出國旅遊,買得起好車或是房子,
或是打電玩看電視等娛樂,
真正的快樂幸福感都是短暫的,
往往是經由長時間的承擔工作上的壓力而有收入能夠養活自已後,
才有剩餘的少少時間來滿足自已慾望或是說實現自已的夢想。
而所謂的考試或是工作上競爭壓力都是強者同學製造出來的,
當然這些人就是所謂的社會上的菁英,
支撐了整個人類社會的主要機能。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少一百個醫師,他們突然間宣布不幹了,
離開醫界,會造成多少病人權益上的損失。
要和強者同學拼本來就很累人啊!
至於這些人為何腦袋天生就比凡人還來得靈光?
也就是我不曉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到底確切地在哪邊,?
也許是長期演化下來有可能來自於祖先的遺傳,或是少部分的基因突變造成的,
這些少數人的腦袋演化成天生很適合記東西、背書,
在社會上本來就享有很大的發展優勢,
其它中等程度的聰明人也許就是去競爭所謂的軍公教等工作吧!
若中等程度的人
想競爭好職缺都得和那些強者在考場上對決,
所承擔的心理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的。
然而我也不覺得高收入的光環有何好羨慕的,
都是操出來的,都是得付出一定上的代價,
光是想想醫生也會得癌症,我就覺得很瞎!
這或許是少數人的精神意志力強過身體本身的承受度所造成的
結果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30.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532278065.A.937.html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0.225), 07/23/2018 01:00:23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0.225), 07/23/2018 01:19: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