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Part One 人口控制
0:22 -濕兒能說服大家,但說服不了老媽,我姊也拉不住;還拍照高調,看到差點昏倒!
-前晚明明答應我不去打,只能說,濕渡眾生,難渡老媽
-只能請大家幫她禱告惹!目前ok
-她本土藍,愛看少康幫的節目,被銷售疫苗「利大於弊」;國外疫苗就是寶
7:53 專開放65歲以上、孕婦施打!全都是最脆弱的一環!
意圖控制人口;不信你看哺乳媽媽接種後嬰兒猝死?
-AZ說明書上都有說阿~
-然後又是:台大醫:不太可能影響寶寶
-反正疫苗不管怎樣打,就算裡面塞滿水銀,都會說「沒直接證據」
-但只要不打疫苗死,就會硬塞個棉花棒,PCR檢測說:「Die with Covid」
PArt Two 新冠觀察
22:30 萬華下滑,目前感染士林長照與北農;似乎喜歡感染我活動範圍
30:44 北農為食物鏈,有趣,是否未來買菜實名制;電子ID
-銀行、科技廠;但似乎不會感染小7等便利店
-他們不是每天接觸人,每天摸現金嗎?
42:35 也不會感染營建業、出版業、教育業、大眾傳播、娛樂與貨運
-巧的是,突然下雨了;台灣解除旱災;你相信有氣候戰嗎?
-紓困撒幣,每人背債25.4萬,破史上新高
-其實軍購、前瞻才最主要;蔡英文說最守財政紀律政府?!
-趁疫掃貨,萬華病毒式都更?
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34:00 感謝斗內大德Andy Han問:yeedon说疫苗的死亡率会随剂量增多而增大。现在死的少估计是计量不够。 英航四个飞行员打完疫苗一周死了。英航称死亡与疫苗无关。就好像你昨晚到饭店吃了饭,第二天拉肚子。你不去怀疑饭店的饭菜,却怀疑是不是半夜老妈进来拿走你被子,恰好气温降低一样导致你感冒一样可笑。
38:24 感謝斗內大德李道揚說:大師好文:全球公認的病毒必須經過嚴謹的三道程序,就是分離( isolation )、純化與基因Charaterization 。全球卻沒一個機構找到已分離的 Sars-Cov-2 。根據 Rappoport ,等同在地上掃起一堆鐵灰聲稱找到 1932 年福特月球車擋泥板。問題是福特根本沒出產月球車!
49:18 介紹好書「流浪者之歌」
57:26 感謝斗內大德金蟲說:為何許多風險已被看到,多數人還會覺得說“就沒辦法,還是要打疫苗”?+是什麼樣的心理操作,可以這麼成功控制群眾行為?
-拿我老媽的case,她說她兒子一派胡言;連自己老媽都無法渡~~~
-她愛看少康幫的節目、信宅神,不信我;所以媒體影響力大
-新冠失眠,大家被關在家中,被迫接受新冠末日,增加疫苗施打量
-某一部份,有人提Entrainment Tech
-化學凝結尾、5G基地台、手機形成腦波影響,Crowd control
1:10:30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說:請問大師封面的日出畫面有特別用意嗎?請大師回顧去年9月份與西雅圖辣妹暢談的Montauk+Project是否有進一步研究與發現,靠未來人讓英美聯盟贏了二次大戰;更改共同記憶,但有裂痕殘留物。
-老媽也打了,所以希望用正面方式對應疫苗
-目前發現的就是疫苗、5G與奈米技術計畫
-讓我再想想,或是網友input
1:49:18 感謝斗內大德Martin Chung問: 所以我支持家樂福,然後Smart dust 加的肉裡,那是不是就沒有打疫苗的必要?晶片可以透過肉進入人體
50:50 感謝斗內大德李道揚說:大師論社群媒體洗腦「社會工程學」:臉書在一個國家中,可演算出人民普遍對何種議題不滿、何時最不滿、不滿的人民有何共同性、共通的語言為何、生活習慣為何、最常使用的抗爭模式為何、最密集的連結點在哪;並挑選最適合造反的領袖特質,然後大量散播負面貼文,使接觸到的用戶,以為國家頓時間,陷入地獄般的亂象。
感謝斗內大德Rocky You
感謝斗內大德sergio說:感謝王大師特別為我做一集。感謝
感謝斗內大德宗祐:純斗
感謝斗內大德lu說:good+job~
感謝斗內大德Verna Liu說:上帝保佑大家,好的來壞的去,阿們。
感謝斗內大德夢幻植物說:大濕~明天還有工作,我先睡覺了,明天再看重播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說:現在封面的北鼻照片超可愛,大師不愧曾是記者,選圖都是讓人印象深刻。請問後方的書已經介紹過了嗎?
1:15:06 原來統治地球的老大哥,住在這裡,納粹也沒有輸!
1:16:52 為何2016年美國務卿要到南極報到?
1:24:02 靜坐會看到高靈嗎?
1:25:15 分享無氟牙膏使用心得
1:25:15 Yu-Shih Wang全聯的豬可靠嗎,說是臺灣豬可是會不會混美豬?怎麼判斷那個公司或是政府設施可靠,而不是太魯格號。
PArt Three 國際政經
1:35:08 奧運照開,如果真嚴重,應該關啊
-美聯合G7 迫中溯源新冠;根本打假球
1:36:25 真要溯源,不是該去Ft Detrick、NIH與DARPA?
1:38:37 鮑爾聽證將表示通膨上升是過渡性 Fed第三把交椅也釋鴿派訊號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iams) 釋出鴿派訊息
-但如果通膨不低,但依然鴿派呢?
-看看殖利率
1:57:40 陰謀集團未來是否會倒?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n-5Ko49Ge50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Marco體驗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 Let's wait and see!...
社會工程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生完仔至可以用避孕套,是如何產生的思想?】
施永青在專欄表示,要解決發達地區的少子化問題,「可以待一個人完成最基本的生育責任,譬如生育兩個孩子後,才可以有權使用避孕產品」,看來令人嘩然,但立論其實充滿施氏的個人風格。回到施氏自述的早期經歷,據說他在中學時已接觸馬克思主義,也短暫加入過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文革結束之後才轉投地產業。
一般事業成功的香港社會賢達,通常對經濟、法律、政治的看法相對「保守」,順世論的,他們對令自己成功的「社會生境」抱持天然的敬畏,所以不管是法律、風俗、政治,能不動就不動,就不要說「革命」。對一般人而言,社會就好像一部複雜而充滿臭蟲的電腦,「if it works don't touch it」。系統肯定有漏洞,但主要不是自己承受,大家就會超邏輯地維護 status quo。舉例,雖然泛民議員多年來與政權磨擦一年比一年大,但有好多年要討論財政預算案,他們也會反對派錢聲音,並拋出很多「公共理財哲學」理據,有趣的是反對全民派錢的人,通常又不會反對退稅,但歸根究底,一個以前「運行良好」的社會就會附帶維護 status quo 的強烈傾向。人人錢是甩皮甩骨,太過「民粹」,退稅卻是精緻政策。
所謂小政府大市場,都是中產社會繼承自港英時代的 status quo。
雖然上一個 status quo 亦有很多臭蟲,但動手去大改然後搞到電腦系統崩潰,歷史上也經常發生。施氏雖然也是成功人士,但人類社會對很多人來說,是可以改動,也要勇於改動。如果人類生兒育女的速度減慢,就威脅到國家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續存,所以就應該想想用雷霆手段,例如強制要生兩個兒女,才可以避孕。作為思想實驗,確實好像一下子就解決到困擾富裕地區的千年難題。然而這要如何執行?
避孕套是否要有一條法例去規管出售?是否要有一個部門,專門為市民辦理「已育有至少兩個兒女」認證?會不會有人未生仔而避孕搞到最終入獄?說到避孕套,很多人除了是避孕,更多是防範性病,鼓勵人用避孕套,也是一個公共衛生政策。鼓勵生仔和防治性病,孰輕孰重?如果為了鼓勵生仔,政策擾亂之下,令整體人口較難或較不願意戴套,而導致滿街性病橫行,會是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人口增加,但人口卻越來越不健康,這種國家會是強國還是弱國?
認為人類思想可以戰勝一切的想法,十分摩登,也十分馬克思。這種由 1789 年甚至更早就席捲世界的想法,中文的濃縮講法是「與天鬥其樂無窮」。這個「天」可以詮釋為自發、天然形成的人類社會秩序,革命就是用少數人類的意志,逆天改命,將世界改造成符合自己心意。安守本份的哲學家只會解釋世界,但有野心的哲學家都想改變世界。如果看見遍地窮人、富人剝削奴隸,這些現象,有人類以來就有,卻是罪惡而不公。哲學家有一天想通了來龍去脈,發現只要殺死富人和地主,將資源公有化,就可以達成「消滅剝削」的偉業。解決大問題,要有大權力,所以中間是不用談人權的,甚至某些人會被定義為不需要人權的 subhuman。
鼓勵生仔,是為了人類的續存,是大仁大義,但如果地球上有某個政府「貫徹執行」,可能會變成另一個 21 世紀的赤柬式災難。環保也是大仁大義。大部份人都會認同環保很重要,就算不是哀憐滅絕的其他物種,也會擔心長此下去,人類自己將面臨滅絕。於是就有人想出,如果有一個秦始皇不用講人權,不用尊重「一直以來」的人類政治經濟秩序,下令不能開冷氣,環保問題就彷彿彎道超車解決。
這就會變成特區政府為了防疫,禁止別人日間堂食,以為聰明解決問題,最終導致不少行業 (例如外賣步兵) 要在街上吃飯,日曬雨淋,連檯都冇張。政策可能還是 IQ 160 的人有份想出來,但你不要說荒謬,赤柬的高層大部份都是留法菁英知識份子。住劏房若沒有一點散熱工具,在香港恐怕並不人道。
中國人曾經為了「農業大躍進」而動員全國之力殺害麻雀,黨內的讚歌亦寫那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性偉大鬥爭」,結果當然是麻雀死光之後,各種害蟲都很開心,次年就糧食失收。如果大自然的平衡很脆弱,那麼人類社會又是否經得起各種「實驗」的折騰?這些「實驗」不一定是大範圍的仇殺或者軍事行動,實驗可以小至「用一個名詞代替另一個名詞」,例如將「母親」以「性別中立」的名義改稱「生育人」(birthing people),亦可以為將來的巨變製造蝴蝶效應。
那麼富裕地區少人生仔,或者氣候異變環境污染這類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或者最接近現實的看法是,這些問題並沒有劃一齊整的解決方案,只能紓緩,不能「解決」。 Karl Popper 說的「細步社會工程學」(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不會帶來大成果,也不會成為時髦的國際政治運動學說,而是避免有人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導致一個影響更大範圍、更多人口的人為災難。當人們面對一些維度超過自己的問題,分辨到自己當下無法即時解決,亦是一種智慧,也是人類必需有的戒慎。
自從人類「覺醒」之後,就越來越不接受世界有事情是人力難以解決,越來越不接受有問題是人類未能想透。當遇到大問題,有人會承認自己無法解決,有人會更加受誘惑,「這樣的大難題,我卻有獨家解決辦法,once and for all」,而且為人類續存奮鬥,就像消滅剝削,多麼無懈可擊的理由。很多世界上的大邪惡,初衷都是發乎善心,再加上一些哲學家的驕傲。
社會工程學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生完仔至可以用避孕套,是如何產生的思想?】
施永青在專欄表示,要解決發達地區的少子化問題,「可以待一個人完成最基本的生育責任,譬如生育兩個孩子後,才可以有權使用避孕產品」,看來令人嘩然,但立論其實充滿施氏的個人風格。回到施氏自述的早期經歷,據說他在中學時已接觸馬克思主義,也短暫加入過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文革結束之後才轉投地產業。
一般事業成功的香港社會賢達,通常對經濟、法律、政治的看法相對「保守」,順世論的,他們對令自己成功的「社會生境」抱持天然的敬畏,所以不管是法律、風俗、政治,能不動就不動,就不要說「革命」。對一般人而言,社會就好像一部複雜而充滿臭蟲的電腦,「if it works don't touch it」。系統肯定有漏洞,但主要不是自己承受,大家就會超邏輯地維護 status quo。舉例,雖然泛民議員多年來與政權磨擦一年比一年大,但有好多年要討論財政預算案,他們也會反對派錢聲音,並拋出很多「公共理財哲學」理據,有趣的是反對全民派錢的人,通常又不會反對退稅,但歸根究底,一個以前「運行良好」的社會就會附帶維護 status quo 的強烈傾向。人人錢是甩皮甩骨,太過「民粹」,退稅卻是精緻政策。
所謂小政府大市場,都是中產社會繼承自港英時代的 status quo。
雖然上一個 status quo 亦有很多臭蟲,但動手去大改然後搞到電腦系統崩潰,歷史上也經常發生。施氏雖然也是成功人士,但人類社會對很多人來說,是可以改動,也要勇於改動。如果人類生兒育女的速度減慢,就威脅到國家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續存,所以就應該想想用雷霆手段,例如強制要生兩個兒女,才可以避孕。作為思想實驗,確實好像一下子就解決到困擾富裕地區的千年難題。然而這要如何執行?
避孕套是否要有一條法例去規管出售?是否要有一個部門,專門為市民辦理「已育有至少兩個兒女」認證?會不會有人未生仔而避孕搞到最終入獄?說到避孕套,很多人除了是避孕,更多是防範性病,鼓勵人用避孕套,也是一個公共衛生政策。鼓勵生仔和防治性病,孰輕孰重?如果為了鼓勵生仔,政策擾亂之下,令整體人口較難或較不願意戴套,而導致滿街性病橫行,會是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人口增加,但人口卻越來越不健康,這種國家會是強國還是弱國?
認為人類思想可以戰勝一切的想法,十分摩登,也十分馬克思。這種由 1789 年甚至更早就席捲世界的想法,中文的濃縮講法是「與天鬥其樂無窮」。這個「天」可以詮釋為自發、天然形成的人類社會秩序,革命就是用少數人類的意志,逆天改命,將世界改造成符合自己心意。安守本份的哲學家只會解釋世界,但有野心的哲學家都想改變世界。如果看見遍地窮人、富人剝削奴隸,這些現象,有人類以來就有,卻是罪惡而不公。哲學家有一天想通了來龍去脈,發現只要殺死富人和地主,將資源公有化,就可以達成「消滅剝削」的偉業。解決大問題,要有大權力,所以中間是不用談人權的,甚至某些人會被定義為不需要人權的 subhuman。
鼓勵生仔,是為了人類的續存,是大仁大義,但如果地球上有某個政府「貫徹執行」,可能會變成另一個 21 世紀的赤柬式災難。環保也是大仁大義。大部份人都會認同環保很重要,就算不是哀憐滅絕的其他物種,也會擔心長此下去,人類自己將面臨滅絕。於是就有人想出,如果有一個秦始皇不用講人權,不用尊重「一直以來」的人類政治經濟秩序,下令不能開冷氣,環保問題就彷彿彎道超車解決。
這就會變成特區政府為了防疫,禁止別人日間堂食,以為聰明解決問題,最終導致不少行業 (例如外賣步兵) 要在街上吃飯,日曬雨淋,連檯都冇張。政策可能還是 IQ 160 的人有份想出來,但你不要說荒謬,赤柬的高層大部份都是留法菁英知識份子。住劏房若沒有一點散熱工具,在香港恐怕並不人道。
中國人曾經為了「農業大躍進」而動員全國之力殺害麻雀,黨內的讚歌亦寫那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性偉大鬥爭」,結果當然是麻雀死光之後,各種害蟲都很開心,次年就糧食失收。如果大自然的平衡很脆弱,那麼人類社會又是否經得起各種「實驗」的折騰?這些「實驗」不一定是大範圍的仇殺或者軍事行動,實驗可以小至「用一個名詞代替另一個名詞」,例如將「母親」以「性別中立」的名義改稱「生育人」(birthing people),亦可以為將來的巨變製造蝴蝶效應。
那麼富裕地區少人生仔,或者氣候異變環境污染這類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或者最接近現實的看法是,這些問題並沒有劃一齊整的解決方案,只能紓緩,不能「解決」。 Karl Popper 說的「細步社會工程學」(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不會帶來大成果,也不會成為時髦的國際政治運動學說,而是避免有人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導致一個影響更大範圍、更多人口的人為災難。當人們面對一些維度超過自己的問題,分辨到自己當下無法即時解決,亦是一種智慧,也是人類必需有的戒慎。
自從人類「覺醒」之後,就越來越不接受世界有事情是人力難以解決,越來越不接受有問題是人類未能想透。當遇到大問題,有人會承認自己無法解決,有人會更加受誘惑,「這樣的大難題,我卻有獨家解決辦法,once and for all」,而且為人類續存奮鬥,就像消滅剝削,多麼無懈可擊的理由。很多世界上的大邪惡,初衷都是發乎善心,再加上一些哲學家的驕傲。
社會工程學 在 Marco體驗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
Let's wait and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