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月巴睇2000(93)
【今時今日咁嘅抗疫態度唔夠㗎】
沒有口罩的你最需要甚麼?是一個口罩,而不是天王的感性歌詞。歌詞不是咒文,阻隔不了病毒。撲不到廁紙抆屎的你最需要甚麼?就是一卷(或幾格)廁紙,而不是歌神的磁性歌聲。歌聲,抆不到屎。
1.先旨聲明,在遙遠的上世紀90年代,四大天王的碟我都有買,四大天王的戲我都有睇,冇話特別偏愛邊一個。
2.但現在,又不是90年代。
3.「天王」,早已變成一個歷史詞語,只用作指涉那一段已成歷史的香港娛樂圈最後黃金時期——所謂黃金時期,其實,潛藏了大量問題,潛藏了大量沒被發現、就算發現都被懶理,以致造成日後衰亡頹唐的根源性問題(這些問題,在「浪漫月巴睇90s」已探討過,不贅了),所以,才成為最後黃金時期。
4.此地此時,香港2020年,四位天王地位當然還是尊崇的,上了神枱,但過去那種神聖不可侵犯已經沒有了——不是華仔Fans鬧Leon、Leon Fans又鬧番華仔那種純屬意氣之爭的言語冒犯,而是一種人對人的質疑、批評,這種質疑或批評,是基於一種平等,天王即使擁有再多的錢再多的Fans,在現實社會裡,都不過是一個人,像他也像你和我。
5.大家置身同一個現實,大家都在面對同一樣的社會問題,尤其在武漢肺炎面前,人人平等——病毒不會因為你曾經被叫做「歌神」而迴避,也不會因為你曾經公開撐明日大嶼而放你一馬,你沒瀨嘢,純粹因為你不用怕手停口停冒死返工,加上不用親自出街撲口罩廁紙,避免外出,大幅減低中招風險,諸如此類。
6.「天王」、「歌神」、「影帝」,都沒有內置「慈善家」的意思,所以不一定需要強迫自己去做實事(或X事),展示自己有幾關愛社會;但當「天王」、「歌神」、「影帝」被還原成一個人,就理應對現實有所感覺——但有感覺,不一定有感應;感應,是基於現實情況引起的個人感覺而作出的應對態度與方法。
7.回到一個最家傳戶曉的例子,孟子說的「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即係咁,當我們望見某個細路就快跌落井,而你同細路(及其家屬)三五識七,但你依然會湧起一種「X街嘞」的感覺,這種感覺,令你好想去做啲嘢拯救細路——你當然可以齋嗌「Help」而霎時間想不出方法來,但斷估,你想到的方法,肯定不會是立即填首歌,歌名叫《我知道》,以便表示自己知道;又或唱別人的歌,帶出等風雨經過的含意。
8.我們質疑、批評劉華學友唱抗疫歌,未必是在質疑他們本身有冇心(亦不排除兩位早就靜靜雞送出大量抗疫物資),而是批評這種方法究竟有冇用、是否不合時宜。一班日日(在資源嚴重不足情況下)搵命搏的醫護最需要甚麼?是不再需要下下都搵條命去搏(千萬不要再道德騎劫,說甚麼他們的職責必然包括搵命搏這一環),而肯定不是需要外人做啦啦隊為他們打氣,鼓勵或表揚他們繼續放膽搵命搏——即使那個啦啦隊隊長,是歌神,是(從不具有實際意義的)民間特首。
9.OK,再退一萬步,俾你哋唱抗疫歌嘞,因為你哋就只識做戲同唱歌,咁,都唔該留意一下首歌的主題。劉華親自填詞的那一首,主題就是「我知道」,最後更不厭其煩(兼矯情地)打出兩行字「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知道了,咁又點?班官夠話自己知道,醫管局Suppose都知道啦(但醫管局最想知的其實是罷工名單)。學友那一首,主題如歌名,「等風雨經過」——表面睇,冇嘢,但諗深一層,現在的局面真的會像風雨般自自然然經過?我寧願你唱《偷閒加油站》好過,至少「這一刻你若然覺得孤單」這句更中。歌唱完MV播完,歌神現身:「我張學友承諾,會做好個人衛生,懷著不自私、不添亂的態度,防止疫情擴散。」我不想添亂,但又真心想問,乜做好個人衛生是需要煞有介事向外人承諾的嗎?
10.當微臣告知晉惠帝人民冇啖好食時,晉惠帝並沒有只說一句深情的「我知道」,又或齋用磁性聲音哼句「等風雨經過」,反而是,至少提出了一個方法。有理由相信,當我在疫境中感到空前絕望,或許真的會大嗌一聲「掙扎!」,甚或向已戴了幾日的口罩施展「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但肯定不會聽抗疫歌為自己打氣。在不恰當情況下為別人打氣,只是一種情緒騎劫,把悲情提煉成一種故作動人的情緒春藥。
(11. 學友係咁撚聲好難頂。)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2000
磁性聲音 意思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浪漫月巴睇2000(93)
【今時今日咁嘅抗疫態度唔夠㗎】
沒有口罩的你最需要甚麼?是一個口罩,而不是天王的感性歌詞。歌詞不是咒文,阻隔不了病毒。撲不到廁紙抆屎的你最需要甚麼?就是一卷(或幾格)廁紙,而不是歌神的磁性歌聲。歌聲,抆不到屎。
1.先旨聲明,在遙遠的上世紀90年代,四大天王的碟我都有買,四大天王的戲我都有睇,冇話特別偏愛邊一個。
2.但現在,又不是90年代。
3.「天王」,早已變成一個歷史詞語,只用作指涉那一段已成歷史的香港娛樂圈最後黃金時期——所謂黃金時期,其實,潛藏了大量問題,潛藏了大量沒被發現、就算發現都被懶理,以致造成日後衰亡頹唐的根源性問題(這些問題,在「浪漫月巴睇90s」已探討過,不贅了),所以,才成為最後黃金時期。
4.此地此時,香港2020年,四位天王地位當然還是尊崇的,上了神枱,但過去那種神聖不可侵犯已經沒有了——不是華仔Fans鬧Leon、Leon Fans又鬧番華仔那種純屬意氣之爭的言語冒犯,而是一種人對人的質疑、批評,這種質疑或批評,是基於一種平等,天王即使擁有再多的錢再多的Fans,在現實社會裡,都不過是一個人,像他也像你和我。
5.大家置身同一個現實,大家都在面對同一樣的社會問題,尤其在武漢肺炎面前,人人平等——病毒不會因為你曾經被叫做「歌神」而迴避,也不會因為你曾經公開撐明日大嶼而放你一馬,你沒瀨嘢,純粹因為你不用怕手停口停冒死返工,加上不用親自出街撲口罩廁紙,避免外出,大幅減低中招風險,諸如此類。
6.「天王」、「歌神」、「影帝」,都沒有內置「慈善家」的意思,所以不一定需要強迫自己去做實事(或X事),展示自己有幾關愛社會;但當「天王」、「歌神」、「影帝」被還原成一個人,就理應對現實有所感覺——但有感覺,不一定有感應;感應,是基於現實情況引起的個人感覺而作出的應對態度與方法。
7.回到一個最家傳戶曉的例子,孟子說的「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即係咁,當我們望見某個細路就快跌落井,而你同細路(及其家屬)三五識七,但你依然會湧起一種「X街嘞」的感覺,這種感覺,令你好想去做啲嘢拯救細路——你當然可以齋嗌「Help」而霎時間想不出方法來,但斷估,你想到的方法,肯定不會是立即填首歌,歌名叫《我知道》,以便表示自己知道;又或唱別人的歌,帶出等風雨經過的含意。
8.我們質疑、批評劉華學友唱抗疫歌,未必是在質疑他們本身有冇心(亦不排除兩位早就靜靜雞送出大量抗疫物資),而是批評這種方法究竟有冇用、是否不合時宜。一班日日(在資源嚴重不足情況下)搵命搏的醫護最需要甚麼?是不再需要下下都搵條命去搏(千萬不要再道德騎劫,說甚麼他們的職責必然包括搵命搏這一環),而肯定不是需要外人做啦啦隊為他們打氣,鼓勵或表揚他們繼續放膽搵命搏——即使那個啦啦隊隊長,是歌神,是(從不具有實際意義的)民間特首。
9.OK,再退一萬步,俾你哋唱抗疫歌嘞,因為你哋就只識做戲同唱歌,咁,都唔該留意一下首歌的主題。劉華親自填詞的那一首,主題就是「我知道」,最後更不厭其煩(兼矯情地)打出兩行字「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知道了,咁又點?班官夠話自己知道,醫管局Suppose都知道啦(但醫管局最想知的其實是罷工名單)。學友那一首,主題如歌名,「等風雨經過」——表面睇,冇嘢,但諗深一層,現在的局面真的會像風雨般自自然然經過?我寧願你唱《偷閒加油站》好過,至少「這一刻你若然覺得孤單」這句更中。歌唱完MV播完,歌神現身:「我張學友承諾,會做好個人衛生,懷著不自私、不添亂的態度,防止疫情擴散。」我不想添亂,但又真心想問,乜做好個人衛生是需要煞有介事向外人承諾的嗎?
10.當微臣告知晉惠帝人民冇啖好食時,晉惠帝並沒有只說一句深情的「我知道」,又或齋用磁性聲音哼句「等風雨經過」,反而是,至少提出了一個方法。有理由相信,當我在疫境中感到空前絕望,或許真的會大嗌一聲「掙扎!」,甚或向已戴了幾日的口罩施展「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但肯定不會聽抗疫歌為自己打氣。在不恰當情況下為別人打氣,只是一種情緒騎劫,把悲情提煉成一種故作動人的情緒春藥。
(11. 學友係咁撚聲好難頂。)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