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2561-Q22680)
Q22561:
想請教如何分析物業是否有質素?是否從地點上分析?我手頭上兩個物業,一個在西營盤港鐵站附近,另一個在馬鞍山港鐵站附近,附近也有幾個大型商場和公園。
西營盤的樓齡比較高,而馬鞍山是新樓接近十年樓齡。
是否港島區的樓一定會比新界、九龍的樓優質呢?
謝謝!
龔成老師︰
最重要都是睇翻該物業的質素,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特別是利用「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去比較同區同類單位,以確定該物業的平貴水平。
另外,你再要審視其升值潛力,未來地區上、交通上、生活等等的配套發展,才去下一個結論。
一般而言,港島區樓係會相關較有價值,因為長線土地供應有限,而且又有中環這個主要商區存在,會較睇高一線。
但當然,我地都要再仔細分析,持有物業有無其他優勢或問題。
西營盤始終算係接近中環一帶,地理上會有一定優勢,加上你近港鐵站,係加分位。而且將來明日大嶼計劃中,如果將有道路連接西環地區,都係一個潛力所在。
但由於你物業有一定樓齡、維修保養會係有一個考量。另外,較高樓齡的物業,按揭年期都會較短,有機會令新投資者郤步。
至於馬鞍山,同樣近港鐵站係加分位,加上港鐵站附近生活配套都較完善,都會令投資價值提升。
近年屯馬線通車﹐進一步令交通完善,有利於居民進出東九和中環這2個商區,故都有一定投資價值。
------------------------------------------------
Q22562:
點睇1022飛魚科技
我高價買,而家蝕左好多
龔成老師:
如果從過往的業務情況,飛魚科技(1022)質素不太好。業務不穩,持續虧損,投資價值不高。
之前得到騰訊(0700)入股,往後會提高企業價值,潛力度高左,但由於仍有未知數,業務不能推算一定成功。只可以話,不宜持貨太多。
------------------------------------------------
Q22563:
騰訊比高位跌唔少,已經無質素?
龔成老師:
騰訊(0700)仍有質素。但受政策因素影響,中短期弱,企業的賺錢能力會略減,以及企業估值都會略減,不過,政策影響未到核心性,無令到企業無法賺錢,只是賺錢減少。
這企業長遠仍有質素,有發展力的。佢最有價值的,就是「平台」,這亦是現世代好有發展的資產。
佢業務模式係提供平台,如通訊平台、交易平台、入門網站、遊戲平台等,而收入來源則是其廷伸的服務,如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電子商務交易等。
過往的業績理想,又身處長遠有增長的行業,加上擁有重要的資產,即龐大的客戶群,將來發展各業務都有相當的優勢,這都是騰訊值錢的地方。不過,政策會令其賺錢能力減,不過,長遠騰訊仍找到賺錢方法,簡單來說,就是現時定了新的遊戲規則,而企業要時間去適應,中短期賺錢能力減,但長遠會慢慢好轉。
現價合理區中間,分注或月供可以。
------------------------------------------------
Q22564:
老師,想問如想長缐收息,中銀香港同工行比較,怎樣選擇?工行現價好似持續偏低,是否比中銀香港更抵買,或買了工行會否賺息蝕價?
龔成老師:
兩隻都是不差的優質股,而中銀香港(2388)在長遠發展及增長力上,會略好。
中銀香港(2388)係本地銀行股裡面,是較有質素的一隻,有長線投資價值。
不過,整個銀行業的賺錢模式已有減弱,無以前咁好賺,之後主力是收息及平穩增長模式。現價合理。
至於工行(1398),其實本身質素都不差,有一定的規模,在全球都有網絡,本身不會無質素的。
不過,這股增長力不算強,只是一隻收息股,現價投資可以,因為在合理價,但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同時,佢前景算是不過不失,中短期會因中國經濟有影響,銀行業的賺錢能力不及從前,加上壞賬因素,都會令佢中短期弱。不過,初步已好轉,但不是高增長型。
而長遠,會慢慢穩定的,不過,增長力不強。
------------------------------------------------
Q22565:
老師,我買了6666恆大物業,這股票急速下降,我7.x買現在跌到@@
是否應該加倉,我知道這股有一定質素,想問老師現在應怎麽操作、持有股份不多,大概6000股,感激!
龔成老師:
我地決定加注與否,要睇幾個因素,記住,並不是「拉低平均買入價」為目的。
第一,要分析這股的質素,如果無質素,就再跌都唔加。
第二,這股的類別,如潛力或增長或收息類等,是否與你的財富組合匹配,比例是否適合。
第三,你要先計算加注後,這股佔你股票組合的比例會否太多,因為同一行業,同一股票。不能佔股票組合的比例太多。
第四,現價是否有投資價值率,要平,或起碼合理,不能貴。
第五,你要在加注後,仍有現金剩。
記住,重點不是「拉低平均價」,而是組合比例與配置。
恒大物業(6666)算是恆大系裡,較高質素的一隻。不過,現時整個系都有風險,要小心,小心。
佢係物業管理服務運營商,佢係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以項目所覆蓋城市數目計,佢排名第二,如果以總收入、總毛利及總淨利潤計,排名第三。
類別為中高端住宅物業、寫字樓及商用物業,並已訂約管理其他物業類型如主題樂園、產業園、康養項目、特色小鎮及學校等。
佢絕大部分物業管理服務收入,來自集團控股股東恒大集(3333)所開發物業提供的服務。
由於始終有風險,只建議你小注持有,原有貨就守,但不要加注,你預佢上落都大。
------------------------------------------------
Q22566:
老師,我最近考慮買居居自位,但20年後 居屋樓齡已達50年。
下手買家無法做9成按揭 只能做8成
市場範圍狹窄也不用怕嗎?
龔成老師:
居屋有自住價值,但始終投資價值,會比私樓差少少。但我相信,不會大幅貶值,日後賣出仍可。
但你首先應以自住角度去想,如果有自住需要,買居屋後每月可省去一些現金流,就算日後的售價不及私樓,只要能在這段時間,利用節省現金流的數目去進行投資,只要投資滾大到一定的財富,其實已經做到財富增長的效果,因此無問題。
------------------------------------------------
Q22567:
龔sir你好。我之前買左楓葉教育(1317)和睿見教育(6068)諗住作長期投資,前者買入價為1.87,後者為4.3。請問兩者既買入價,算不算是合理價
我見現在中央對教育行業既規管加強左好多,特別係K12教育呢方面,有人說直頭毀滅左呢個板塊。
學生想問下,現時既楓葉教育和睿見教育既本質是不是已經完全改變了?還有沒有投資價值呢😅學生我現在應該繼續持有好還是止蝕好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由於教育政策大方向是收緊,因此,建議減部分。但這兩股,又未去到劣質,因此,你餘下部分守都可以。
楓葉教育(1317)不是無質素的,但教育類股票增長力比過往減慢,加上政策因素,成為不確定性,始終市場都會擔心之後不少有甚麼政策。
佢的賺錢能力,確的有影響。
睇翻近幾年,教育行業的政策,中國政府都偏向收緊,無論在學費收費上及發展上。
由於市場擔心企業之後的增長力,令這股的股價較弱。
睿見(6068)都有類似情況。
始終政策風險難估,因此唔建議持有太多。
------------------------------------------------
Q22568:
老師你說的2845,現時價位合理嗎?現價每月逐步買入儲貨是嗎?
謝謝你!期待你來澳門教班
龔成老師:
GX中國電車(2845),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以及與中國電動車產業有關的股票,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此股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
Q22569:
請教老師有沒有其他具較增長力股票可推介?
龔成老師:
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三星FANG ETF(2814),如果有投資美股可考慮QQQ。
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一般的平穩增長股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2570:
龔sir,你真係好勁,$14x叫人可以開始留意比亞迪,講完無耐真係開始升返!
當時因為我手上吉利佔我股票比例都算重,所以無買到同樣係車股的比亞迪,其實係咪應該轉股?
龔成老師:
其實這是大量分析的結果,無人能預測到股價走勢,但我地會分析企業質素,叫投資者多留意某一類股票。
同時,會盡力計算企業的價值,去分析投資值博率。
雖然比亞迪(1211)的長遠增長力會好過吉利(0175),但現價你將吉利轉去比亞迪,投資值博率又唔算好高,因此,你保持原有的狀態。
其實吉利本身的質素不差,擁有一定的銷售網絡及品牌,不錯的市場策略及定位,而又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機遇。
長遠來講,佢的品牌與發展在中國仍理想,2018年,吉利透過旗下海外企業,動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由于戴姆勒股權結構分散,所以吉利已經成為了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
另外,佢早前杭州灣新工廠正式發布純電動新品牌新車「極氪(ZEEKR)001」,宣布吉利進軍高端電動車。
這些動作不單有利佢有中國發展,同時長遠,可能加快了海外發展速度。因此,這股長遠仍是正面的。
------------------------------------------------
Q22571:
老師,想問下你對銀娛的睇法,之前澳門有確診,股價下跌,係咪入市時機?謝謝你
龔成老師:
銀河娛樂(0027)可以分注。
佢中短期會弱,加上全球疫情反覆,都對佢有不利影響,不過,相信這只是中短期,以長遠的角度分析,企業仍是有質素的。
在正常的經營環境分析,佢持有的資產好有質素,行業本身好賺,雖然疫情略有反覆,但全球疫情最壞的情況,相信已過。
但由於仍有未知數,加上之前虧損,因此將企業估值調低左。
現水平在大約在合理區中下部分,如果本身有貨,可長線,耐心持有就得,如果無貨,現價已經可以分注,但都要留現金。投資貨要有心理準備,中短期會弱,要長線,企業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
Q22572:
龔 sir. 不明白你的問題。但我可簡述自己資料。我在台灣工作,零售管理,約100店,80-90k salary. 冇樓,
期待樓價回在港物色麗醫城供家人住慳租,只是以前經歷負資產,嚇怕了。剛申請IB account, 想找穩健ETF or ReIT 儲錢。
只係個人睇法覺得個市好狂,直覺有挺大調整,所以資金在過去一年都沒有動用。
龔成老師︰
我地唔好去用"感覺"或者"估"個市架走勢,我地要客觀分析,用企業價值,去判斷個大市平貴水平。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未算貴,不少優質股依然有投資價值。
若你不想選股,相直接投資一些ETF或者REIT,以下都是一些合適選擇,你可以參考下。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QQQ
平穏增值股︰盈富(2800)、VOO、領展(0823)
收息股︰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
以你48歲年紀,最好以平穏增長股,作為組合主力。潛力股風險較高,不宜佔高於組合2成。而收息股增長力不算高,適量就可以。
現時大市只係合理水平,現金佔比重大約3-5成。餘下資金,就等大跌市出現,才加大力度掃貨。
------------------------------------------------
Q22573:
我29歲. 潛力股 將阿里巴巴 資金轉小米同其他板塊可唔可以?
9988 馬雲減持股 對公司業務有冇影響. 我怕返唔到我201
龔成老師︰
阿里(9988)近期受大市氣氛和中央政策等因素影響,有較明顯下滑。但本身企業有質素,相信會慢慢適應新政策,令業務重回正軌。
但你預佢中短期會較波動,馬雲減持,跟企業質素無關,長線投資價值依然存在。長線要回到$201,相信係可以。
雖然阿里隻股票無問題,但問題是佢佔你組合太大心重,接近一半。因此,你必需沽出部份,轉至其他股票去平衡風險。
小米(1810)係一個選擇,但現價偏貴,要回多1,2成才合理。而且佢同是科技股,單一行業唔好佔組合3成以上,否則都會有問題。
不少平穏增長股,現處於合理水平,可分注入市。但潛力股,部份係略貴。
現時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騰訊(0700)、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QQQ勉強算在合理區中上至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都略貴,想買就要等一等。
------------------------------------------------
Q22574:
700,9988 股價都好差
想問收息股有什麼比較好
龔成老師︰
不要太著重短期股價,要睇長遠企業價值。
阿里(9988)和騰訊(0700)近期受大市氣氛和中央政策等因素影響,令股價大幅回調。但佢地本身係有質素,相信會慢慢適應新政策,令業務重回正軌。
但你預佢地中短期會較波動,長線投資價值依然存在。
至於收息股,你可以參考以下幾隻。
我地投資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較後期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所以係分配投資項目時,會因應番你的人生階段。
如果你年青,可以「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中年人士,可以較集中翻係"平穏增長股"。當你已近退休之年,就應集中在「收息股」,去創造平穏現金流。你可以睇翻自已年紀,去作出配置。
若你係較年青,收息股就未必適合持有太多。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富豪產業(1881)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
Q22575:
謝謝老師意見,但3067喺HSBC冇得供。如改為:金沙, 港鐵,港交所,中生製藥各$2000, 剩低的$2000儲現金,這樣好嗎?
其實我都唔知2800供到幾多為之夠,但以現在情況睇,就佔我的持股比例中最多。
還是把剩下來的$2000分別加大港交所及港鐵各$1000,這樣安排會否好啲?
龔成老師︰
3067每一手唔貴,你直接每個月自己買一手,咁就可以。
盈富(2800)是包括58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由於佢唔係單一企業,就算佔組合幾大比重,其實都無問題。
但由於你比較年青,只有24歲,全部用晒盈富(2800),個組合變相有少少保守。
因此,我建議你長遠計,盈富(2800)最多佔5成。餘下資金,你可以分散去供上述5隻股票。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儲蓄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
Q22576:
投資年金同埋股票 ETF 基金有咩分別?
目標係買千萬既樓 可以點做?
龔成老師︰
"年金",純粹為你提供現金流收入,唔會有增值能力,主要係適合退休人士。
如果你係為增值買樓,就應選擇有增長力的ETF。
ETF都分好多種,有對應不同指數(如盈富2800 - 恆指 / VOO - 標普500指數)、不同行業(3067 - 科技股)、特定目的(3110 - 收息股份)等等。
而你選擇的,就是一些有質素的增長型ETF,例如盈富2800、安碩恒生科技(3067)、VOO、QQQ等等,都可以考慮。
但你要先了解這些股票,才好入市。當中QQQ和3067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衡量。
------------------------------------------------
Q22577:
感謝大師百忙之中抽空回覆我這位投資小白,之前因有朋友分享了大師您對小米的睇法(24進取小倉、20-22加碼)
當時覺得30蚊的小米根本無可能跌咁低,自己高追後跌到27蚊就割了,然後其仍跌跌不休,仲見到20蚊。但現在看回去又對大師對小米的完整投資計劃很精準,心感敬佩
另因小弟係澳門人,無法參與大師您的課程。實言未來也只能白漂大師您的投資策略。但大師您一直慷慨解囊,深知大師為大好人,在此祝願大師在港股賺到家財萬貫!幸福美滿!
龔成老師︰
多謝你的支持,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另外,你可以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都適合初學者。
緊記,我地做財富增值,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小米(1810)有潛力的,佢的產品性價比高,相信在全球好多個國家都會有市場,佢長遠只會進一步增長。
同時,佢建立的平台是佢長遠的增長動力,先賣手機,再利用手機的平台延伸銷售小米家電。長遠正面的。
------------------------------------------------
Q22578:
老師你好,我現在上緊你的進階班!內容非常豐富!報左你初班及進階班係我今年做得其中一個最好的決定。我今次都係想問番隻788,中國鐵塔。
問題一:
係損益表入面,折舊及攤銷佔左營運開支入面好大部份,係分析時將它除去是否正確?
2020年報除去後的數字變化:
年度利潤(百萬人民幣):6427》53942
ROE:3.45%》28.96%
純利率:7.92%》66.51%
調查後的ROE及純利率好似有少少誇張地好!係唔係正常?
問題二:
佢營業額5年複合增長大約7.69%,若減去折舊就變成大約14.29%。純利就27.03%(不計2016年,基數太細)。收入及純利近年都有少少減慢情況。
我應該用7.69%,14.29%定還是27.03%去總結鐵塔既複合增長率呢?
問題三:
另一方面,兩翼業務增長好強勁,特別係能源經營業務,最近出新聞指係換電網點係市場佔有率超過50%,鐵塔公司亦宣報同華為數字能源、比亞迪弗迪電池、百度智能雲、郵儲銀行等多家簽署協議。
能源經營業務對收入潛力會唔會加多d分?同埋呢方面的發展應該唔會比三大電訊商好似租塔咁樣壓制?
問題四:
我的持倉
1448(18.4%)
1177(17.5%)
788(17.1%)
3918(11.4%)
968(10.3%)
9988(9.4%)
1810(8.4%)
2318(5.6%)
1211(1.9%)
我今年就27,我真係好想做個倉平均回報有15%甚至係以上,我明白我潛力股佔左好大部份,我願意承受高風險!我會利用多d時間跟進持有股票的情況去平衡番集中風險。
我考慮緊將唔將鐵塔換馬去其他股票,暫時想等到有合理/平位再加去1810/1211,令組合回報更加有潛力!
鐵塔表面睇佢年增長做唔到15%,但佢新業務潛力好似很不錯,我唔知自己係唔係過份睇好788,佢未調整roe及純利率,負債比率等等雖然呢刻普通,
但我見佢5年中都係每年有慢慢改善中。我好掙扎究竟應唔應該留佢係我組合,謝謝老師見
龔成老師︰
1) 其實你唔洗特別去扣除這個數字,因為我地做估值時,都會同時審視經營現金流。這部份係會將折舊及攤銷加回去,以反映企業實際有多少資金係入帳。
因此,只要折舊及攤銷數字係合理,唔係有好大變動,咁就可以。
2) 如果你係用市場比較法,即係市盈率去做估值,你應該直接用營業額和純利個增長去做參考。去解佢有無增長之餘,佢賺錢能力,有無唔同到。
若以中國鐵塔(0788)計,你發現佢整體純利增長,係優於營業額增長,就可以大致估計到佢賺錢能力高左。但當然都要睇埋細節,當中有無其他問題。
但若果你係用現金流折現法,你就要在盈利之上,加回折舊及攤銷,並扣除資本開支去計算。(如果你覺得太複雜,同樣直接用盈利作參考,都可以。)
3) 會係利好,但會有多利好,暫時係未知之數。係能源部份,由於這些客戶並非完全壟斷市場,也非其大股東,故相對被壓價壓力較細。
但你要明白,現時能源相關收入,佔集團比重好少。就算利好,中短期對盈利相信唔會有太大影響,故不會特別去加分。但這部份暫時發展算正面,可以留意。
4) 中國鐵塔(0788)不是無質素的,但增長力係弱左,算係水桶1至2之間。如果你願意承受較高風險,將部份換至小米(1810)和比亞迪(1211)係可以。
但小米(1810)要回多1,2成才開始合理,而比亞迪(1211)係貴,就算月供都要回到近$200才可以考慮,而直接入的話,最好等回到$140以下。
另外,你要明白現時組合,係好進取。雖然潛力股增長潛力較大,但唔代表你最終回報,一定會係最高。
因為佢地發展係符合預期,回報上當然無問題。但如果佢地發展未如理想,就會有較大調整。所以,你要明白高風險,唔一定係有高回報。
係配置組合時,你明白這個風險,才作選股考量。
------------------------------------------------
Q22579:
碳中和有咩股票推介
龔成老師︰
你可以考慮一些跟綠色能源相關企業,例如信義光學(0968)、福萊特玻璃(6865)等。
但佢地現價唔平,前者要回多1,2成,才開始合理。後者更要有好明顯回調,才好考慮開始小注。
如果你無特別睇好邊隻企業,純粹係睇好行業發展,你可以考慮GX中國潔能(2809),其目標為追蹤SOLACTIVE中國清潔能源指數NTR之表現。
當中佔最多為"半導體產品與設備"股份,約組合4成,其次是逾2成的"獨立電力及可再生電力"。
此股平貴不易分析,而且頭10大股份中,除了信義光能(0968)外,其餘都在內地上市。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現價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投資宜要慢慢分注,可長線。
------------------------------------------------
Q22580:
你好老師,一直持有的中生製藥價位一直下跌,請問你點睇呢隻股票的前景?
另外,現在現金持有約50萬,計劃在3年內增至90萬- 100萬,每月的人工大約2.5 K,在投資上應該怎樣計劃呢?感謝老師。
龔成老師︰
中生製藥(1177)是潛力股,人口老化令佢長遠有唔錯的增長,無論是政府投入的行業資源,又或是人民生活質素令可控制資金上升,都令人們更在醫療方面投入更多。
佢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系統,有多個已賺錢的藥品類別,同時毛利高,可以不斷將錢投資在新藥裡,這模式運作很好。
但這類藥物企業,難免有一點風險,因此要久不久檢視,中短問題不用理會,但如果有一些核心性的問題,就要再全面分析。
就這刻來說,這股可以一直持有,因為商業模式理想,高回報,不斷再投資令股東利益快速增長。加上睇翻佢的業績,保持增長,這令企業價值有實際的上升,令股價得以支持。
近期由於大市氣氛較弱,加上中央政策等不明朗因素,都令佢股價受壓。但暫時唔見佢長線質素,有明顯轉差,這股可以照長線持有的。
以你目標,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一般我地預期投資有增長力優質股,年增長約10-15%。要做到你的目標,除了50萬本金外,建議你每月投入$10000預算,去做月供增值。
以現時大市合理區狀況,你可以考慮用部份儲蓄,進行月供股票。你可以每月先用一半儲蓄(即$5000),另一半就先儲起架策略。
若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5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一半,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同時你要明白,3年唔係一個好長時間(一般建議最少5年以上),就算再優質股票,都有機會出現價值波動,影響你最終回報,你要知道有這個風險存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小鳳梨an浩哥.Weni媽咪療育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新聞] 開學防疫新制9/12上路確診者同班學生- 看板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爆料公社- 校園確診數持續增加,家長問「可以直接停課到暑假 ...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新北幼兒園爆群聚感染,我到底能不能送孩子去上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大葉大學板 的評價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小鳳梨an浩哥.Weni媽咪療育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事情發生第2天了
可以心平氣和的把事情敘述一遍
我們在週三的晚上帶鳳梨回診看牙齒
一開始我們比較抱歉,看診遲到了
詢問了櫃台還能夠看診嗎?
櫃檯表示沒有問題,廣播就請我們上二樓
#我們去掛號兒童牙醫 #非成人牙醫
今天的療程是需要打麻藥的
鳳梨是一個不怕看牙醫的小孩
直到醫生進來之前她都還在跟護士聊天
也還能嬉皮笑臉的給我拍照
醫師表示牙齒有蟲蟲,需要給他吃點東西
讓蟲蟲可以睡著 把它清除掉 (這邊還有安撫)
當我們過了打麻藥這關,接著又放了闊嘴器
大人有被放過就知道那感覺是很不舒服的
鳳梨因為不舒服 加上口內都是口水
開始有情緒了,也不時說著 「吐、吐」
他想把嘴巴裡面的口水吐出來
每聽到他的「吐、吐」護士才會用引流管把水給吸起來
小朋友的忍耐程度沒有大人來得高
開始哭了,醫生護士也開始叫他不要哭
突然間有一位旁邊診間忙完的護士走進來
「是誰一直在哭啊?吵死了」
這時的鳳梨嚇一跳,我本人心裡也有嚇一跳
護士走進來:「我就在這邊看著你喔」
「我要叫兇叔叔上來了喔!」
醫生也跟著一起說「要叫兇叔叔上來了」
旁邊助理「有聽到旁邊腳步聲嗎?」
這時後的鳳梨就壓住了情緒
一邊啜泣 雙眼恐懼的看著醫生和護士
媽媽在做什麼?我也忍住了情緒
雙手按著鳳梨的手
「跟他說媽媽在這邊,你不要怕」
我怕停下來和護士醫生理論
我的孩子裝著闊嘴器的時間愈長
讓整個療程的時間拉更長
我只希望趕快用好結束
就在快結束的時候 鳳梨又開始哭了
醫師就突然失控 對著鳳梨大吼
「不要再哭了!你今天補完牙齒下次不要再來了!」
鳳梨當場整個被嚇到
別說他一個四歲小孩子
就連我們大人在旁邊都嚇到了
她立刻收起哭聲 眼睛睜大害怕的看著醫生
但小孩不會隱藏情緒,在結束的1-2分鐘前又開始啜泣,喊著想要吐
醫生再次二度失控
「不要再哭了!以後你都不要來了!沒有下次了」
這時後在旁邊的爸爸受不了 出聲了
「好了啦,他也才四歲而已,差不多就好了」
一結束拆下闊嘴器
他的下唇都腫了還有紅紅的小傷口
也難怪他會哭成這樣
爸爸立刻就把鳳梨抱起來走出診間
我在診間聽護士說明
跟我說一小時內不要吃東西
打過麻藥不要讓他咬嘴唇
對於剛剛發生的一切沒有任何說明
今天牙齒做的治療也都沒有任何說明
所以我到離開也不清楚孩子牙齒狀況現在是如何?
繳完費用我一上車就聽到
鳳梨在汽座上崩潰,又哭又叫
「以後不要再來了」
「以後不要再看牙齒了」
「媽媽我好怕」
對一個四歲孩子來說
他剛剛的心裡的壓力很大
造成他心裡的陰影
以及短時間都不敢再看牙齒了
晚上也酣眠、甚至隔天一早起來
無預警大爆哭一直喊媽媽媽媽
哭到臉整個都是腫的,只好向學校請假一天
在父母心裡,何嘗不是心疼
我們真的心疼死了!
-
後續因為我開了直播,說了我們剛剛發生的事
網友們去了診所估狗下方留評論
所以,診所他們正視了這件事
隔天就和我電話聯絡想要和我們聊聊,看什麼時候方便請我們過去一趟
我問他們診所有收音監視器嗎?
和我所說的是否有出入?還是就像我說的那樣?
診所方也是尷尬的說「確實都是有聽到我說的那些」
解釋說明護士只是想要反串演戲
讓小孩不要再哭了 不是有意想要嚇孩子
我尊重專業,也尊重當時的醫師護士
但那晚的診療情緒和用詞確定沒有過當?
幫孩子治療要裝上闊嘴器 我能接受
不能停止 怕久無法繼續進行 我能接受
會有侵入打麻藥 小孩我一起安撫 我可以
我們尊重專業,尊重醫療人員
但出言大聲說小孩吵死了
恐嚇要叫兇叔叔上來、醫師對孩子大吼
確定這樣做是安撫、讓小孩不哭方式嗎?
當妳對小孩怒吼說 下次不要來了
不用你說,我們下次也絕對不會再來了!
診所有來處理和持續致電
問我們有沒有希望怎麼做?
我們不需要賠償,只想要一個道歉。
孩子已經懂事了
這一個道歉對他來說
會很不一樣。
#因為連假關係週四才會到診所進行討論
#也請大家不要到google留言評論了
#謝謝大家的關心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Delta病毒入侵台灣,守得住嗎?屏東還在沾沾自喜過去經驗,但它的那種封城清查台北複製不了啊! FT #王任賢醫師
王任賢醫師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寫了,【Delta憑藉鬆散的境管進入台灣,再依附不願意廣篩的政策,在社區低度流行。逮著開學的黃道吉日,又戳破學校虛偽防疫的保護傘,一舉深入台灣。未來的走向一定是走到流感的老路,由學校傳回家庭,再傳入職場。前瞻性的家庭與職場預防性疫苗接種才是阻絕的重點,如果只能以舊思維跟在疫情屁股後面停課,是顧後而沒有瞻前。新北要很吃力地幹,才能出現樂觀的條件。這次因為是Delta,肯定是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縱放入台的。因為關口檢疫是中央的職權,放進一個台灣本土沒有的病毒就已鐵證如山。不久前大陸海關曾多次驗出台灣入境確診 #Delta 的旅客,台灣都沒有報導,意外的也沒有用抗中口吻回嗆否認。當時即有預感,台灣應早有Delta病毒,只是不願承認罷了。】但如果照這樣講的話,也有可能屏東沒有清零所以暗自流傳啊?簡單來說,衛報有報導屏東成功對付delta清零,但那樣的封城挨家挨戶運送物資的狀況,王任賢醫師覺得這個模式在台北可以複製嗎?
根據新頭殼的報導:【 #蘇貞昌 強調,大家都知道疫情嚴峻,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很多國家追訂的疫苗無法到貨,而台灣非常努力,早有超前部署訂購,雖然廠商沒有如期到貨,但台灣不是疫苗孤兒,而是做最大努力,爭取到相當多疫苗,才能有這麼快與高的覆蓋率。而疫苗陸續到貨,當他打第二劑疫苗時,代表台灣那時候疫苗很夠了。蘇貞昌還透露也會在國人面前公開施打。】蘇貞昌是不是覺得說謊就可以產生對病毒的抵抗力啊?哪來的爭取到相當多疫苗,到現在到貨比例和趨勢都不穩,不穩到無法照仿單規範時間注射,不穩到延長接種間隔時間也沒有疫苗可以打,這還不叫疫苗孤兒是要叫甚麼?疫苗超有錢人嗎?
根據bbc的報導:【Mu變種最早今年1月在南美國家哥倫比亞發現。當地衛生官員表示,這個變種已經成為當在最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種。法新社引述哥倫比亞官員指,這個病毒今年4月至6日在當地引發了第三波疫情,平均每天因感染新冠去世的700名死者中有三分之二都感染了Mu變種病毒。從疫情爆發至今,哥倫比亞累計已經有約12.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又來變種了,這樣的變種多到希臘字母快要不夠啦,那麼疫苗和防疫政策到底該走向何方?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上個月在微信裡說:「生在中國,我真是太幸運了。」他很自豪:國內最嚴重的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之後,中國已將每天的新增病例數減少到幾十個。美國的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日均病例卻超過13萬,與之相比,中國的病例數字本身可能並不令人擔憂。但它們表明,中國的零感染政策已不再像設計的那樣奏效。在疫情暴發之初,這一政策成功地減少了病例——並且被其他國家採用——但德爾塔變種改變了局面,它表明這一策略不再適用。現在是中國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因為這種高傳染性的新變種帶來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收益。如果不進行改變,中國及其人民將遭受損失。】現在連中國都陷入了清零派和共存派的鬥爭當中,到底王醫師覺得哪一種是終極的解決方案,還是說沒有疫苗就只能清零,根本沒有共存派讓人毫無抵抗力去死的這種選項?
同樣的,遠見雜誌在訪問何大一的報導中提到了這件事情,【至於許多已施打AZ第一劑疫苗的國人,有否還有機會提升後續的疫苗保護力呢?何大一認為,混打其他疫苗確實是選項。他多年來研究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就已成功運用過混打疫苗的方式,發現病毒要突破多種疫苗,比突破單種疫苗的能力來得弱,或突破得比較慢。目前他的團隊初步研究發現,先打輝瑞疫苗的人,再混打嬌生疫苗(Johnson & Johnson)後,保護力有明顯提升。就他所知,目前也有不少團隊正在研究其他的混打方式。提到各國政府的因應之道,台灣、中國與紐澳等國家地區,過去一年自豪的封鎖政策,何大一認為已不符合現況。】那麼王任賢理事長認為台灣究竟應該走向哪個方向?疫苗到底應該追求一劑覆蓋率還是兩劑完整接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2:00 王必勝出來抗疫就會勝?中央給地方難看?
07:00 桃園農工只篩檢一次 安全嗎?
12:00 篩檢價格為何降不下來?
16:00 delta早已入侵台灣?
25:00 王任賢對侯友宜防疫的評價
30:00 14+7?王任賢:開放跟封鎖要併行
34:00 機組人員擬打第三劑
41:00 高端自由廣告
44:00 解析四叉貓打高端抗體數值偏低
50:00 高端驗不到中和抗體 合理嗎?
59:00 各種病毒株若入侵台灣--- 病毒會互相壓制
01:10:00 Mu變種病毒
01:17:00 清零vs.共存
01:21:00 疫苗混打如何規劃vs.二代疫苗/多價疫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CI12Jfxfd4/hqdefault.jpg)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資深媒體人老瀚又來啦,今天談談台積電為什麼開口要政府BNT疫苗快一點檢驗,還有疫情,還有台中陳柏惟罷免案為什麼一直往好笑的方向走啊~~~~ ft. #黃暐瀚
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對於 #新北幼兒園群聚風波 ,感染源還不明,指揮中心說並非Alpha病毒。而學生族群將在9月23日開打BNT疫苗,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公開呼籲政府,應加快BNT疫苗檢驗及接種作業。劉寶傑說他最害怕的是劉德音的發言,也砲轟政府,「就坐在那裏,當你的官嗎?」劉寶傑8日在《關鍵時刻》表示,新北幼兒園群聚如果是Delta,代表Delta已經進入社區,擋得住嗎?他最害怕的,是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的發言,「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加快做好捐贈BNT疫苗檢驗及接種相關準備程序,盡速開始進行疫苗施打作業」。】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今(9)日表示,感謝台積電(2330)、慈濟,大家一起採購BNT疫苗,真正貼有標籤的疫苗,還有一到兩個禮拜才會到台灣,主要是航班問題,目前確定疫苗到貨數是800萬劑,現在大家搶貨搶得很兇,第三劑、第四劑都喊出來了,因此,大家要緊盯到貨進度。】好啦,我們把這兩則並再一起談。第一個,我國政府為什麼連總體預計到貨量和預計每周到貨量都評估不出來?這是一個標準的商業合約流程吧?如果不是郭台銘特別厲害,那就是我國政府特別沒有在估計,這樣是不是太過怠惰?
好啦,也不要說怠惰, #劉德音 抱怨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食藥署的封緘檢驗太久了,要趕快開始打。為什麼急,是因為很多青壯年還沒打到,一邊說台積電是護國神山,一邊用選票和支持度考量先去施打國高中大學生,請問真正社會支柱的青壯年疫苗優先權為什麼這麼後面?台積電鴻海都說疫苗全部捐給政府,但谁想得到政府竟然全都把BNT疫苗挪給青少年,這到底是防疫考量還是選票考量?
等等,還有一篇報導超奇怪的,根據ETTODAY的報導:【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卓冠廷爆:新北通報有疏失 「有人8月中有症狀就醫竟沒篩檢」
針對新北幼兒園群聚事件,台灣智庫民調中心主任卓冠廷8日爆料,是「新北通報疏失」,至少有染疫幼兒園3、4位家長和小孩,在8月中(機師落地前)就有發燒和呼吸道症狀,也有就醫,但診所卻沒有通報衛生局篩檢。卓冠廷表示,Delta恐早已擴散,確診者在8月中就有症狀就醫,但是沒有通報。他指出,今天指揮中心公布,新北幼兒園群聚,是Delta病毒,而且跟機師的病毒株不同,他認為是「新北通報」的疏失,Delta可能已傳了近一個月,甚至成為疫情擴散的同心圓。】等等,卓冠廷是誰啊?不是以前台中的新聞局長嗎?怎麼會變成智庫民調中心主任而且還爆料新北疫情?而且還出動御用大記者陶本和報導!一般像我們這種屁孩是入不了陶本和的法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ETTODAY的報導:【 #陳柏惟 昨晚透過臉書反批 #顏寬恒 霸凌自己,並稱顏明明曾任立委,可以選擇說「顏寬恒做得比陳柏惟好」,卻選擇了抹黑的老路,為了政治利益配合謊言,霸凌整個台中市第二選區和台灣政治,為了一己之私再起紛爭。對此,顏寬恒今天上午再開砲說,很遺憾陳柏惟委員不明白罷免案重點!四萬三千位民眾連署是針對陳委員沒有實踐該讓海線屯區民眾感到驕傲的承諾,卻反而政治鬥爭。沒有爭取疫苗,沒有爭取紓困,也沒有擋下萊豬,羞辱選民,羞辱選區,才讓選民絕望,決定站出來罷免他。請陳柏惟委員徹底檢討自己,不要再把責任怪罪到選民。】這個真的讓我開了眼界啊,基進黨的一個立法委員竟然因為一個上次選輸給他的人站出來當罷免義工,就陣腳大亂,害怕地說對方霸凌他?是不是完全不能打啊,立委怕民眾霸凌?這樣也太弱了吧,而且最重要的是,陳柏惟還說甚麼他做得很好,是當網友都瞎了嗎?拿蝦子質詢疫苗,問國防部長挑食不挑食,這種質詢水準我跟路邊一隻狗聊天都勝過他啊,到底是怎麼搞得啦!
最後還是講一下好笑的國民黨選舉啦,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前立委林正杰在臉書上說:【林正杰表示,這次國民黨選舉,支持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的也占了他的朋友一大半,但他沒表態支持張亞中,甚至被質疑是「統派相輕」。林正杰提到,理念很重要,但是光靠一張嘴成不了事,政治還要有呼群保義、糾集同志的性格和能力。鬼谷子說,要觀察一個人,要觀察他旁邊是一些什麼夥伴,如果只有一個光棍,那就當名嘴。所以國民黨主席選誰?要看他的團隊,如果只有關公,沒有劉備、張飛,再耍關刀也只能當餘興節目。】不是,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每次國民黨選舉時,就會出現一些國民黨以外支持度超高的阿薩布魯候選人,然後選舉時吹得跟飛天一樣,結果選出來都沒用,國民黨是重了不能認真選舉的詛咒嗎?不然怎麼會這樣啦!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28:00 封緘歷時太久?台積電劉德音喊加快施打bnt
52:00 看看郭台銘 衛福部盡責嗎?
01:00:00 黃暐瀚講郭董bnt來台時程
01:13:00 卓冠廷爆:新北通報有疏失 「有人8月中有症狀就醫竟沒篩檢」/卓冠廷出手 充滿政治角力
01:26:00 顏寬恒聲明願當刪Q志工 陳柏惟批霸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W_pGK9xwiI/hqdefault.jpg)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北市府要抓染疫黑數,急徵5千名萬華義勇軍來抽血啊!還有我們偉大的駐德代表謝志偉竟然槓上柯阿北了,一下子槓郭正亮,一下子槓柯阿北,駐德代表真的好會槓啊~~ft.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
直播一開始要跟大家講一件熱騰騰的消息,就是呢北市府為了抓染疫黑數,要急徵5千名萬華鄉親抽血進行研究,蘋果即時新聞是這樣說的,為釐清新冠肺炎是否存在許多黑數,台北市政府與北醫、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針對萬華區進行大規模血清抗體研究。北市府今(9/3)天宣布,整個計畫將分成五個梯次,屆時會找5千人抽血進行研究,由於整個過程沒有任何補助費用,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公開喊話,強調這是為了台灣防疫所做的準備,拜託大家能多多幫忙。
28萬人流同時開學的考驗,北市府對於防疫、停補課有哪些標準與措施呢?根據風傳媒報導,大學以外各級學校將在9月1日開學,面對疫情變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公布台北市停課標準,1班1人感染就停課,1校2人感染則要看情況決定是否停課,會依實際情形做決定。柯文哲表示,台北市高中、國中、國小、幼稚園共28萬人,一上學就是很龐大的人流,校園的確是在呼吸道傳染病很重要的場所,所以這次開學要嚴陣以待,「它的確是個危險我承認」。
但是在大學的部分,大部分的學校將在9月13號開學,在聯合新聞網的【重磅快評-台北市的大學防疫指引 柯P是在哈囉嗎?】則是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根據日前台北市政府制訂的「大學防疫工作指引」,今後大學教職員進到校園需打完疫苗超過十四天,否則要持有最近三天PCR陰性證明,之後每隔七天都要更新一次。
這項規定有三項盲點,首先教育人員造冊施打疫苗只限高中以下,大學教職員並未被列入,當時雖然高教工會積極爭取,但陳時中一句話:「自行上網預約比較快。」就被否決了。而就算上網預約,在國內疫苗短缺下,並非人人可以預約得到,這就形成疫苗階級歧視,有打疫苗的老師可以開課,沒打疫苗的老師的就無法到校上課。
其次大部分大學都即將在9月13日開學,只剩下不到十天,就算大學教職員現在要去打「剩下」很多的高端疫苗,在疫苗施打超過十四天的規範下,也來不及在13日如期到校上課。
最後沒打疫苗的教職員,今後進入學校都要持有PCR陰性證明,而且每七天就要一次,以現在採檢費用五千元計算,一學期十八周就要九萬元,這對阮囊羞澀的大學教職員來說,無疑是一大筆開銷,請問這筆費用要誰支付?而且打不到疫苗,也不是大學教職員的錯,政府的疫苗不足,但卻要大學教職員受到如此的經濟懲罰。
這項防疫指引最荒唐的就是,學生不用打完疫苗或持有PCR陰性證明就能入校,而身為人師的大學老師卻需要,不知道這種身份差別待遇是從何而來?是大學生百毒不侵,還是新冠病毒只攻擊教職員?
不過最新消息出爐啦,根據蘋果即時新聞報導,九月中旬各大專院校即將開學,北市昨公布市府版開學指引,要求教師入校須接種疫苗或提供檢驗證明,但目前大專院校教師尚未造冊接種,加上篩檢費用昂貴,因此引發反彈,對此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表示,國內疫苗真的不夠,沒有辦法比照中小學進行,教育部已向市府反映「這樣管制有困難」,而大學為教育部權管,原則上市府尊重,還是希望能趕緊接種疫苗。
談到疫情就要講到昨天的1例死亡校正回歸事件,根據新頭殼的報導是這樣說的,陳時中下午於疫情記者會指出,該名死亡個案早在6月27日死亡,但就診醫院沒有通報,直到家屬向北市府請領慰問金時,回頭查找才發覺遲誤通報。陳時中說,請台北市督導該醫院,以後申報要確實,於確認後,要趕快申報。
北市衛生局下午召開線上疫情記者會,原本還有顯示「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的帳號名稱,但隨後卻無法再見到。面對線上記者頻追問該名死亡個案相關資訊,何時確診、何時通報、過程為何等,衛生局都僅稱,有關各醫療院所執行業務相關工作,衛生局都會盡力督導協助,會跟聯合醫院做釐清、溝通,但都無法完整說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而且柯阿北有時候講話真的讓大家心驚驚,在9/1的記者會,柯阿北拋出考慮取消醫院免費PCR採檢服務,並表示已多日沒有不明感染源確診者,可以說疫情幾乎已經消滅掉了,此話一出,讓網友大驚「不要立旗啊!」所以我們要來問問戰狼小姐姐,台北市的疫情真的有這麼樂觀嗎?
然後現在有風聲傳出柯市長將和 #郭董 見面幫台北市民爭取疫苗,真的有這回事嗎?不過首批BNT疫苗來台,這功勞算誰的?我們偉大的駐德代表 #謝志偉 以400公尺接力賽做比喻,但是柯市長一句「事實是棒子掉在地上,老郭只要去撿起來繼續跑,就這樣。」也惹得謝志偉不開心立馬反擊說:柯文哲永遠看不到「鄰國」的錯,柯文哲的問題不在「棒」,而在「捧」,而捧的是「誰」的「啥」?
追加問一下,前幾天高虹安委員到北市府拜訪,被說是因為要選新竹市長所以前去北市府「觀摩市政」,還被民進黨的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說是「台北市政府民眾黨黨部又開張了!」
緊接著我們要來談談五倍券的事情,根據TVBS新聞網的報導,行政院26日公布五倍券規劃方案,總計10部會加碼推出其他振興措施,包括去年的動滋券、藝FUN券等等,今年又新增好食券、地方創生券、國旅券共8大券,有1300萬份,若在加上各縣市自行加碼,好康多多,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認為,各地搶加碼恐會造成嚴重通膨。
講到振興五倍卷就要來問問八大行業的事情了,當各行各業陸續復業,但是八大行業至今仍不准營業,所以北中南八大行業大串連,要政府還工作權,對於八大行業的工作權,不知道北市府有哪些相關措施呢?
最後要來談談最近北市府的人事布局啦,根據NOWnews報導,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劍指2024的企圖明顯!繼今年7月聘任前總統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為台北市政府的市政顧問、8月延攬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親信黃文財加入民眾黨運作後,如今又收編前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廖榮清任台北畜產公司的董事長。
地方政壇人士分析,此時正值國民黨主席選舉之際,柯文哲挖廖榮清任台北畜產公司董事長的舉動,也引發政壇高度的關注;尤其廖榮清與黃復興黨部的周錫瑋關係密切,加上又曾任新北市(台北縣)的局處首長、政商人脈亨通,無疑是柯文哲在新北市拓展民眾黨的最佳人選,也可為2024來提前部署。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學了!北市府的防疫措施
10:00 萬華血清研究
22:00 大學教授
27:00 北市府死亡案例校正回歸緣由來
31:00 馬來貘命名大賽
39:00 熊好劵
48:00 柯P擬取消免費PCR採檢服務
56:00 傳聞柯P將與郭董談疫苗?
01:01:00 高虹安赴北市府拜訪柯市長/全國VS.全台
01:13:00 謝志偉槓上柯文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vZztgze0Y4/hqdefault.jpg)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爆料公社- 校園確診數持續增加,家長問「可以直接停課到暑假 ... 的必吃
... ,家長問「可以直接停課到暑假嗎」? ... 去年沒那麼嚴重就可以停今天卻看學校確診班才停變來變去難怪…… 1 thn Lapor. ... <看更多>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新北幼兒園爆群聚感染,我到底能不能送孩子去上學?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為二級,幼兒園、托育中心、課照中心有條件開放,很多媽媽們在疫情下,要不要讓小小孩返校復學舉棋不定,因此留言問我:這時候送孩子 去學校 安全嗎?12 ... <看更多>
確診可以去學校嗎 在 [新聞] 開學防疫新制9/12上路確診者同班學生- 看板Teacher 的必吃
開學防疫新制9/12上路 確診者同班學生第2天篩檢!陰性照常到校上課
蘋果日報 22 分鐘前
現在距離8月30日開學日僅剩1周左右,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最新調
整的校園防疫政策;9/12新制上路,高中以下確診或快篩陽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可
入校上課,確診者同班師生,校方提供一劑快篩第二天篩檢,快篩陰無症況可上課。
潘文忠表示,8/30高中以下學校即將開學,教育部已協請環保署協調全國各縣市環保局,
對高中以下學校(包括幼兒園)環境清消,本周到開學前各縣市已在積極進行中。
另外,潘文忠也說,學校需要的口罩、快篩試劑、額溫槍、消毒酒精等物資,學校可和縣
市政府全面盤整,做好相關準備。
教育部上學期每周配送60萬劑給學校準備,潘文忠今指出,接下來會在學期當中,各級學
校含幼兒園,每周會增配到80萬劑,讓備用安全存量從30%提升到50%,讓學校能及時因應
。
潘文忠也呼籲,開學前學校教職員工生最好考量身體狀況許可,照指揮中心建議盡快接種
疫苗劑次。
9/12起校園也開始實施防疫新制,潘文忠說明,高中以下包含幼兒園,若有確診或快篩陽
性,採7天居家照護,期滿沒有任何症狀就可回校上課。
至於確診者的同班同學及教師,潘文忠也說,會由學校提供一劑快篩,陰性沒症狀就可持
續到校上課,有症狀就盡速就醫,強調「不再進行全班同時停課規範」。
潘文忠補充,若是與確診或快篩陽個案曾摘下口罩共同活動15分鐘以上,比如選修、社團
等,學校也會提供相關師生一劑快篩,若陰性無症狀也可持續上課,有症狀一樣盡速就醫
。
有關快篩使用時機,潘文忠也說,若班上有確診或快篩陽,其餘同班學生有疑似症狀就可
直接篩檢;沒有症狀的同學,就以「確診生快篩陽當天為第0天」,第2天在進行篩檢。
潘文忠指出,像是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疫部分,校園仍要請師生持續遵循相關規範。
北市教育局則說,目前停課相關方案還在與家長團體等進行討論,預計今、明2天會對外
公告。
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補充,這次一樣會在開學前幾天提醒學校清消,比如公共區域將連繫
環保局入校噴消,老師們也會協助維持教室清潔。
隨著BA.5病毒蔓延,開學後疫情也有可能再升,光復國小校長賴俊賢指出,新的停課標準
雖符合國內趨勢,但學校可能還是較容易造成傳染,加上又要顧及課程,對校方的確較難
抉擇。
不過賴俊賢表示,學童們部分已打過疫苗,入校也都習慣戴口罩,還是會盡量做好防疫措
施、勤洗手消毒,「否則一直頻繁停課家長也很傷腦筋。」
國教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則建議,快篩陰馬上回校的措施可能造成空窗期,建議起碼要停課
一天緩衝,以免真的因病毒潛伏期造成擴散,若有學生確診也一定要馬上消毒。
王瀚陽提到,現在校園疫苗覆蓋率增加,大家多傾向實體課,但不能只說停課與否的標準
,也不是每天一直要學校發快篩,應明確訂有緊急停止相關配套。
廖興國補充,學生若對停課標準有疑慮,仍可請防疫假等在家,過去既有的規定都不會變
,未來也將視疫情發展,約每2周進行檢視修正,教育部也與指揮中心及各縣市政府保持
密切聯繫。
(陳明萱/台北報導)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821/E54F09CD347B81F175B7D428F3
開學防疫新制兩階段實施 教育部:9月12日新制上路
2022-08-22 14:26
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楊雅棠、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開學在即,原先校園一人確診全班停課的防疫措施令家長反彈,全國教育局長會議決議,
預計將採兩階段的停課新制;指揮中心今日疫情記者會上,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新學期
開始,每周將提供80萬劑快篩給各級學校、幼兒園,新的停課標準自9月12日開始。
經8月18日全國教育局長會議決議,採兩階段停課新制,開學第1到3周維持過去的1人確診
、全班停課3天規定。第四周後則啟動停課新制,班上有人確診,由學校提供1劑快篩試劑
,快篩陰性可繼續上課。
潘文忠表示,上學期每周配送60萬劑快篩給學校,後續會在學期中提供各級學校、幼兒園
每周80萬劑快篩,安全存量30%提升到50%,指揮中心也持續鼓勵教職員工生趕快完成疫苗
接種。
潘文忠表示,經教育部與指揮中心針對開學防疫規範進行討論後,將實施校園防疫新制,
各自說明如下:
高中以下含幼兒園,自111年9月12日起都將實施校園防疫新制。
一、針對確診或快篩陽性個案,實施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可入校上課。
二、針對確診者(及快篩陽性個案)的同班同學及教師,學校提供1劑快篩試劑,快篩陰性
無症狀者可上課,如有症狀應儘速就醫。
三、針對與確診者(及快篩陽性個案)摘下口罩共同活動15分鐘以上(如社團活動等),學校
提供1劑快篩試劑,快篩陰性無症狀可上課,如有症狀應儘速就醫。
四、9月11日(含)前依現行規定調整授課方式者,依學校原規定辦理;9月12日起發生之
個案即適用新制。
大專院校防疫新制自開學日開始實施:
一、針對確診或快篩陽性個案,實施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可入班上課。
二、針對與確診者(及快篩陽性個案)摘下口罩共同活動15分鐘以人員,學校提供1劑快篩
試劑,快篩陰性者可上課,如有症狀應儘速就醫。
三、針對與確診者(及快篩陽性個案)全程配戴口罩共同活動人員,需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各級學校住宿生,依據指揮中心規定,確診者同寢室室友比照同住親
友,實施居家隔離或自主防疫
一、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期間不入校上課;如為在校隔離者,居家隔
離期間不離開隔離宿舍。
二、大專校院:居家隔離不入校(住宿生不離開隔離宿舍),自主防疫期間不入班上課。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33282
這樣會不會只要班上一有確診,全班師生都在快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40.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661150816.A.C0B.html
※ 編輯: zkow (123.192.240.141 臺灣), 08/22/2022 14:49:29
※ 編輯: zkow (123.192.240.141 臺灣), 08/22/2022 14:55: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