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東方人擅長給別人鼓勵嗎?】
好文轉載自: Sonny老師的翻譯&教學札記
我想看到這個問題
大家的第一個答案應該都跟我一樣:「絕對不擅長。」
從小到大
我們被逼著在別人的評價下成長
就算你已經考到 100 分、拿到了最大獎
爸媽永遠只會說:
:隔壁的 OOO 比你厲害捏!
:我覺得還可以再更好啦!
:還不是你運氣好?
彷彿在大人的眼裡
我們再怎麼努力都還是一無是處
這樣嚴苛的思維和標準
也多多少少投射到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上
舉例來說
我發現在給評價的時候
許多台灣朋友就算找不出任何問題
還是只會給三星、四星
曾經我也覺得這件事是合理的、正常的
「反正他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啊」
「反正他還是可以做得更好啊」
直到我旅居美國後
才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多數的美國朋友
只要覺得這項服務沒有太大問題
就會直接給他 5 星,也不吝給予幾句稱讚
這小小的行為
反映出思維模式的不同
許多美國人抱持著一種
I’m OK. You’re OK 的心態
容易看見別人「做了什麼」
而非雞蛋裡挑骨頭,硬要說別人「哪裡不足」
(這跟教育上的「加分制」及「扣分制」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在美國
如果你看到一間評價 3.5 顆星以下的餐館
我會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因為它在衛生或服務態度上
可能真的有點問題(鐵齒試過一次然後非常後悔)
然而在臺灣
評價 3.5 顆星以下的餐廳
有些可能只是服務態度沒有頂好
食物 ok,沒有到超好吃
就惹毛許多被寵壞的顧客
報復性地給予差評
我的幾位好朋友一致認為
台灣是全世界對服務業要求最嚴格的地方
也一致欣賞美國人的觀念:
「如果我沒多付錢,我也不該要求額外的服務。」
You have to pay for extra service.
在美國
人們在運動場上的互動也讓我印象深刻
每個週二和週四下午
我會到學校的 John Wooden Center 打排球
我總是想起在台灣
我還是排球初學者時
每次上場都是戰戰兢兢
因為那些「比較會打」的前輩
就算站在球網的同一邊
也不會因為你比較不熟練而出手相助
只要沒有酸言酸語或白眼相待
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更不用期待任何善意的指導或鼓勵
反觀在 UCLA 打球時
雖然每個人身高、體能差異甚大
但絕大部分的隊友不會歧視他人
也不會因為你的膚色、人種、程度
給予差別待遇
在場上他們會對事不對人
理性溝通站位和技術、協助較不熟練的隊友
如果你很努力地防守,但卻依然接噴
他們只會比比大拇指
對你露出潔白的笑顏
然後跟你說 "Good try!"
這樣友善、互助且正向的運動精神
讓我打開自己的心胸
也開始跟大家積極溝通、努力互動
就算是第一次一起打球的隊友
也能馬上凝聚起一股「團隊意識」
這種「容許犯錯」的包容
讓每個人都能無畏無懼地發揮、打得更好
每次打完球後
大家總是開開心心回家
有時講講垃圾話也無傷大雅
當然分享這些個人經驗
並不是覺得美國特別好、特別棒
每個社會都有他的光明面和黑暗面
(我在上課時也常提到美國的缺點)
其實這幾年來
台灣的社會已經比以前包容、開放許多
希望人們也能逐漸調整思考模式
累積越來越多的正能量
總之
嚴苛地給予評價、審視他人
並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
學習欣賞別人的長處
學會稱讚別人
與人為善,理性溝通
才能凝聚正能量
讓你所處的團隊更強大
也讓你自己更強大
Be open-minded,
be appreciative,
and respect everyone.
和大家共勉
Sonny老師
P.S. 圖片中右上藍衣男生,輕輕一跳就胸口在網子上,但他人超好都不會瞄臉 XD
-
你的嚴苛還是正能量Good Try?
跟我說說吧!
最後提醒大家
Sonny 老師的【翻譯所線上旁聽班】
即將在11/21報名截止、限額5名
想在明年順利錄取翻譯所的同學,請把握機會!
時間到了即不再開放名額🔥
>> https://reurl.cc/EzbMRR
#Sonny老師的每週四專欄
#Tag你最嚴苛的朋友 #或是正在閱讀此篇的你😏
硬骨頭體能空間 在 BluexLion車迷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場波全失三分,個人認為無論林伯特定係球員雙方都有責任...
.
《協助槌仔幫終止頹勢 車路士對韋斯咸賽後分析》
.
繼週中歐聯作客西班牙戰和左華倫西亞後,球隊事隔唔夠三日就馬上返到黎主場迎戰韋斯咸,而林伯特亦大膽地作出多個輪換調動,有人話問題正正出自於此,亦有人認為係因為球員疲態所致。
.
老實講,唔少列強都係踢完歐聯就返黎踢英超,疲態並唔係輸波既借口,而喺林伯特既角度,不足三日休息就要再比賽,喺佢角度輪換係正路選擇,錯並唔係錯左選用基奧特同柏度,而係錯左林伯特之前從來無點用過佢兩個咁制,基奧特都還好,喺球會無得出都仲有法國國家隊踢下,但柏度呢?對上一次上場經已要數到十月尾聯賽盃對曼聯既賽事後備上陣,足足一個月無踢過波,試問競技狀態又點會好呢。當然,唔知道奧岱狀態係咪比佢更差,只係想表達錯不在輪換,而係錯在奢求一上場就要有狀態。
.
再補充多一點,基奧特同柏度兩個今場喺場上既表現,唔少球迷都覺得佢兩個一樣打得唔好,但我個人認為兩者之間係有分野,基奧特已經証明左佢唔適合生存喺林伯特既戰術體系入面,係傷心,但係事實,至於柏度就唔係賽前諗到無狀態之下咁差,無錯,柏度開賽後的確唔係好夾到班後生,而且年紀大跑得無佢地咁快,但係西班牙人既走位依然喺隊中數一數二,無論有球定無球既跑動,哩一點要比較同為老將既韋利安真係比唔上,而柏度亦隨著進程而開始配合班後生,有球普利錫喺左路傳入禁區比柏度插入都係差一步,而哩個配合亦都係柏度既個人最寶貴既地方。
.
好似講左好多野咁,其實依加先正式開始講番場波,林伯特今場波排番個4231陣式,變動上除左輪換頭先上面講果兩位老將之外都無乜太大變動,唯一就係仲有收起左簡迪,之前都有講過依加既簡迪係要錫住用,再下下比佢場場走足九十分鐘真係又會再傷過,所以以佐真奴同高華錫做正選都算正路。其實成個上半場黎講車路士整體都係襟住槌仔幫黎攻,但喺過程入面分成兩部份,頭廿幾三十分鐘果部份係正常攻勢,而後半果部份係「急躁」既攻勢,球員好似因為攻極都攻唔入而開始唔理組織,個個都跑盡chur盡自己去咁,而林伯特亦無喺場面試圖令場上班球員冷靜少少,後生血氣方剛係明,但下下咁去盡下半場無哂力好易出事。
.
而韋斯咸既零星反擊亦都相當「到肉」,基柏喺今場波都做到唔少出色既撲救,而美國隊長完半場前果下半空間射失亦可以話埋下左輸波既伏線喺度。下半場一出返黎無耐就比對手喺右路推大位射入,一個好典型既失波,而個人認為哩球最大責任並唔係著重於右閘既占士,而喺蘇馬,無錯佢係有封到近柱位,亦都有手放後以防禁區內犯手球,但最重要既係佢既企位同動作,遮線完全不足以阻止人地起腳,反而係漏左一大個空間話比基士維知要射去邊,而射果下蘇馬亦無試圖用左腳嘗試封擋,可能你會話會唔會有啲雞蛋裏挑骨頭,但哩下其實理應係後衛既自然反應,當知道自己企位有偏差失誤就要務求用任何形式去封阻對手射門路線,而起腳就係當中最簡單易做,但佢選擇左手放後之後望波乜都無做到。
.
至於差啲輸0-2果球VAR,老實講,果刻喺電視不斷睇個VAR重播真係想死,想死在唔係睇安東尼奧有無真係手球,而係想死在見到蘇馬果下漏頂,係要一次再一次咁播出黎比全世界睇,係啊,佢係漏頂,係啊,佢係漏頂咁樣樣,真心想死,本身以為佢係高波先會咁樣犯錯,真係估唔到會連哩啲機乎實食硬既波都會有甩漏。
.
林伯特喺六十分鐘早以落後一球既情況下連續換入簡迪同韋利安換走佐真奴同柏度,將陣式由4231變番做433,高華錫取代佐真奴為墜後中場位置,而蒙特拉番後少少偏向番中場,換入被段其實都有啲效果,不過係睇到無左佐真奴既車路士係無乜創造性,尤其係再加上韋利安喺場上就更加著重於邊路出波,之後換走埋基奧特換入奧岱就更加明顯,唔明白點解無左個柱躉式中鋒就出得更多波,究竟係咩玩法?至於韋利安既出波,兩個字黎形容,「X斬」,係連佢開角球見到近柱得對手都照斬埋去,真係唔知想點。
.
仲有一無左艾巴咸,好似無左人試走近柱位咁,唔肯定果個位係咪艾巴咸走開,亦唔肯定今場究竟有冇人負責走哩個位,但肯定既係今場波無左艾巴咸,亦肯定既係見唔到有人走近柱位,只係見到十球有九球斬完近柱之後都係比對手閂番,就係咁多。
.
早啲知自己錯係好事,總結番依加球隊所面對既問題
1) 球員控制體能流放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令上下半場形勢分野明顯。
2) 長期出現上半場咬唔入而下半場初段即失波既情況,集中力不足加後防個人失誤。
3) 隊中老將狀態不足,其實早排係機會可以用下,但反而過份著重班後生,跟住依加話番班老將無表現,無出過無狀態又何來表現
4) 戰術套路缺少多變性,太多時拖得太長無波入之下就無第二招後手,Plan B係難諗,但其實隊中最簡單就係搵基奧特出黎,無論收唔收起本身既艾巴咸都好,斬波入去比基奧特頂,但依加好多時係佢不在場,而不斷無目標性地斬入去。
5) 缺少佐真奴喺場上後球隊就缺乏進攻方向性,簡迪同高華錫都係中場推進器,但要講到創造真係唯一得佐真奴,換走佢後會唔會有另一套比起依加更有成效既新戰術套路?係困難,但可以研究
6) 艾巴咸同樣重要,巴舒亞伊過份飄忽不定,基奧特與球隊已有戰術體系格格不入,有必要作出解決
.
主要問題如上,大家諗到既歡迎留言一齊討論,慶幸球隊未再有嚴重傷兵問題,希望去到魯迪加、路夫斯捷克佢地復出都唔會再出現哩個問題。
.
《岩睇既比個Like支持我地啊!》
作者 : 藍獅 BluexLion
圖片來源 :Daily Mail
-------------------------------
同場加映《一球世界波成名的背後 全因大衛雷斯離開而造就今日的湯姆利》
https://bit.ly/2mkw4nF
.
#Chelsea #車路士 #韋斯咸 #英超
硬骨頭體能空間 在 消防員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週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肌力與體能訓練兩三事
小編這兩週因為桃園消防戰術肌力與體能指導員開訓,心力都放在訓練上,所以沒有上來分享。上週又遇到永安木料回收廠火警,連燒五天,真是累壞桃園消防的弟兄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開訓時,怪獸訓練何博士與學員們分享的肌力與體能訓練的故事吧!
早期美國人的想法很簡單,提升人體運動表現,鍛鍊心臟,所以許多資深或退休的體育系學者與教練,專長幾乎都是心肺相關,學的訓練學都是跑步。但是當時,前蘇聯尚未解體,蘇聯雖然是鐵幕國家,但他們發現,有計劃性、漸進式的提升肌力,可以讓運動員不易受傷、得到高水準競技表現,甚至讓年紀較大的運動員仍然在場上有高水準表現。
到了國際賽場合,傳統美國訓練法的運動員,遭遇前蘇聯往往是吃虧、苦戰,輸多勝少。美國人當時攻擊前蘇聯大量使用禁藥,但其實美國人並沒有吃的比較少。
直到蘇聯解體,許多較人道、有目的性、合理、漸進式的訓練法漸漸被解密,美國人才發現,原來蘇聯的訓練法還比主張自由民主的美國更為人道。
大量的蘇聯訓練法影響美國後,在1978年NSCA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成立。集結各方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與教練,聚在一起交流訓練法與心得。一開始交流的內容在現代看來是非常不合理且效率差的。但因為NSCA與學界大規模的合作,不停嘗試、實驗、交流,累積大量的科學實證與經驗。原本只是一群學者躲在象牙塔內打高空的NSCA,漸漸累積出不但具有科學證據、還能實際訓練、並且取得實際成果的訓練科學與系統。
早年美國體適能,往往操作身材議題,用不具功能的人體特徵、操弄不必要的羞恥心,來打造健身市場。加上當年幾位電影男明星極為強壯的身材,讓大眾發現,不止女性的身體,男性極為強壯的身體也能吸引大眾目光。
但是體適能的訓練缺乏足夠的科學實證,身材操作也無法真正的強壯,真正的強壯是要能提升運動表現的。所以在競技場上體適能漸漸式微,肌力與體能訓練取而代之。(BTW,後來被淘汰的體適能跑來台灣變成顯學了)
成為職業運動與競技場顯學的肌力與體能訓練,不斷累積能量,在後來被發現其實還有另外兩面,那就是一般大眾的公共衛生議題。
醫學對於健康基準線以下的大眾,能夠幫助他們恢復健康,但在健康基準線以上的大眾,是沒有任何操作空間的。
但是訓練學,能夠讓一般健康的人變成十分強壯。比如說骨質,骨質疏鬆的病人需要醫學協助,但一般骨質正常的人如何提升骨質密度呢?
答案是肌力訓練。造成骨頭骨折的力量叫做骨折應力。最小骨折應力的10%叫做最小有效應力(minimal essential strain;MES),MES會讓造骨細胞發現骨頭有骨折風險,進而活化,抓取鈣離子等形成骨頭的原料,附著在骨頭上,增加骨質密度。那麼MES是多大的力量呢?難道我們要打斷自己的骨頭做實驗計算嗎?肌力與體能訓練的科學家已經幫大家算好了,大概85%自身最大負重的重量壓在身上就是了。這個重量大概就是做了6下就沒辦法做第7下的重量。
除了骨質,尚有許許多多對健康人體影響的層面,有興趣者可以閱讀肌力與體能訓練一書,關於訓練的人體適應變化。
所以除了競技運動員,要能夠抗老、更健康強壯,肌力與體能訓練能夠幫助大家。所以一般大眾公共衛生議題,是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另一面向。那麼還有一個面向,就是戰術執行者,軍隊、執法單位、消防人員。
戰術執行者具備一般大眾所無法想像或學會的戰術技術。他們就像職業場上的運動員,只是他們沒有休賽季,隨時都有勤務,每次勤務就像競賽一樣,只是競賽是勝利與失敗,戰術活動是生與死的差別。NSCA十分重視戰術執行員,所以在2005年成立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TSAC,並且開始與美軍、消防、警察單位尋求合作。
另一方面,有位前健力運動員Matt Wenning,他年幼時曾因車禍大腿斷三節,自尊心強的他,發現肌力訓練能夠幫助自己恢復,不停的找尋健身房並且大量訓練,他高中時就能臥推215公斤,大腿也恢復成十分強壯。他非常喜歡美式足球,因為他在場上十分精彩的表現,出色的爆發力,被轉往健力比賽,他也曾加入西岸槓鈴,他硬舉也是破1000磅的有名運動員。後來他也成為肌力與體能教練。
他在雜誌上不斷的宣傳肌力與體能訓練對一般大眾及戰術執行者的好處。有天遊騎兵部隊兩位高階將官,在餐廳用餐時無意間看到他的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便邀請Matt Wenning到部隊內訓練士兵。
Matt帶著他女友就前往遊騎兵部隊訓練了。
先介紹一下遊騎兵部隊,那是一個7000人的部隊,有非常光榮的歷史與強大的自尊心和向心力。電影天龍特攻隊就是在說游騎兵部隊Ranger。
Matt將槓鈴放在地板上,請每一位士兵不管用何種姿勢,將槓鈴抬離地面,只要不受傷就好。
後來部隊測驗完畢,士兵們能夠舉起的重量在80-120公斤之間,超過120公斤無人可以舉起。
此時Matt心中無限感慨與不解,一個有良好實戰歷史的部隊,成績如此,那在戰場上背負40-60公斤裝備的部隊,倒地時至少需要2個人才能將他救起,實在不像是遊騎兵部隊該有的表現。
此時一名部隊高階將官,一位老先生走去試探Matt,詢問他關於部隊的表現他覺得如何。平常說話較不修飾,把F開頭k當發語詞形容詞語介詞的他,自然脫口而出,「爛的跟Sh*t一樣。」
Matt把槓鈴加到180公斤,告訴在場所有士兵與軍官:「我自己是運動員,舉起180公斤不代表什麼,所以我請只是一般大眾的女友來示範。」Matt的女友輕鬆的將180公斤的槓鈴硬舉起來。
遭到如此羞辱的遊騎兵部隊不但沒有因此不再聘請Matt,反而將所有部隊都交給了他。
突然收到一大筆訂單的Matt,非常驚訝也繁忙,一時忙不過來的他就鎖定三大目標:
1.培養種子教官
2.訓練目的以提升最大肌力為主。
3.停止測驗肌耐力高反覆的動作,停止仰臥起坐。
在第一年時,在部隊醫療保險支出部分得到一個非常可觀的回饋,部隊當年醫療保險整體支出下降30%,部分部隊甚至下降70%!
遊騎兵部隊的經驗十分珍貴。
現在大眾體重平均數值不斷提高,對於消防人員而言,以前傷病患的體重男性大概70公斤,女性45公斤,現代男性約80公斤,女性50公斤甚至更重。消防人員在搜救救援時難度更為提高。在醫療方面,美國消防人員代謝性疾病的醫療支出最高,火場最常見死因是心肌梗塞。肌力與體能訓練在這方面可以幫助消防人員,有強壯肌力的消防人員,面對現代較重的傷病患,更易於搜救脫困。經常訓練的消防人員,身體也較為強壯健康,而且強壯的身體能夠影響心理,也比較正向。
我們應該要努力,將肌力與體能訓練,引進消防人員的訓練系統內。
小編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