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花蓮太魯閣之旅中,除了山月吊橋和燕子口外,我們還走了 #砂卡礑步道 。這條步道位於國家公園入口處不遠的地方,步道路況不錯,一路走在砂卡礑溪旁,平緩好走。原路去原路回,所以可以依照自己的體力選擇折返點,大多數的人都是走到距離入口1.5公里遠的五間屋就折返。
小涵覺得這條步道最特別的是走在開鑿的山壁中,旁邊是碧綠的溪水,景色不錯。可惜這次來溪水很少,不然就更美了!😁😁
#跟著小涵玩花蓮
#小涵愛旅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花蓮太魯閣 #砂卡礑步道 #小錐麓步道 花蓮太魯閣是一個遠近馳名的景點,沿途有非常多地方可以玩,這次來到太魯閣遊客中心,附近就是小錐麓步道和砂卡礑步道,這兩個步道是連貫的可以一起走,全程來回通常會花4至5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只想要走砂卡礑步道,可以在花蓮車站搭台灣好行1133A至砂卡礑站下車,從...
砂卡礑步道 五間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值得親子健行的好路線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砂卡礑步道位於砂卡礑溪旁
砂卡礑步道長度為4.4公里~單程步行約二小時
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所以平坦易行喔!
在五間屋有賣好吃的馬告香腸喔!
沿途可見美麗的溪谷、顏色呈藍綠色的清澈溪水、紋路多層次且顏色多樣的大石塊、多樣的植物與蕨類藻類、陡峭峻秀的峽谷,舊稱為神秘谷的「 砂卡礑步道 」,神秘且壯麗
步道起伏不大,很適合初學者或親子一起前來的健行的景觀步道
砂卡礑步道 五間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太魯閣國家公園 ]
-
很久沒來花蓮玩
已經有點忘記上次走的到底是哪個步道
這次選了 #砂卡礑步道
坡度不大蠻好走的!
全長大約4公里多 要原路折返
我覺得可以走到一半的 #五間屋 就好了
前面的景致很壯觀很美🥰
走完全程來回8公里多真的腳痠😹
-
那天怕下雨早上7點就到太魯閣了
後來又去走了 #燕子口步道
是不同的景致
這個很短不會太有負擔
-
下次要再去走別的步道!
👇原本還想去 #山月吊橋 ,但是要提前預約才能走。
-
希望2021年可以達成去露營的願望🥰
希望可以多多走出戶外
———————————
#花蓮大口袋
#花蓮 #花蓮景點 #花蓮太魯閣 #太魯閣 #太魯閣國家公園
砂卡礑步道 五間屋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花蓮太魯閣 #砂卡礑步道 #小錐麓步道
花蓮太魯閣是一個遠近馳名的景點,沿途有非常多地方可以玩,這次來到太魯閣遊客中心,附近就是小錐麓步道和砂卡礑步道,這兩個步道是連貫的可以一起走,全程來回通常會花4至5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只想要走砂卡礑步道,可以在花蓮車站搭台灣好行1133A至砂卡礑站下車,從步道入口到終點三間屋來回約3至4個小時。
公車資訊
台灣好行310(原1133A) 太魯閣線官網資訊和路線圖:
http://bit.ly/2MjHmF3
花蓮太魯閣長春祠聞名國際的仙境景點,你曾經走上去過嗎?順訪禪光寺鐘樓極佳的360度環繞視野
https://youtu.be/02MVWrjufWU
[新版花蓮太魯閣交通指南] 如何在花蓮車站搭310公車到太魯閣國家公園、自由行好方便!https://youtu.be/ajR9jALqPxg
小錐麓步道全長650公尺,很適合親子健行的步道,前段必須要爬一連串的階梯,到了中段會有兩座橋,一座是索橋、而另一座是一般的橋,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做選擇。過橋之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下階梯,一路連接到砂卡礑步道。
當你走到砂卡礑大橋的時候,建議走上去和拱門拍照,而橋上無數的石獅子造型和表橋都不一樣,可以細細品味。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到五間屋這一段步道平緩好走,沿路還可以聽到潺潺得流水聲,沿著開鑿出的岩壁不時被上面的水給滴到,往河谷看下去溪水清澈以及巨石。
如果你的計劃是到五間屋往返的話,建議你從五間屋繼續往三間屋的方向走一小段,這段步道可以下切到河谷,可以很近的距離觀看巨石及溪流。步道沿路都會有告示牌,表明不要離開步道,如果要下去泡腳清涼一下,請自己斟酌!
不屬於山林的東西不要留下,禁止考受、捕魚蝦和游泳,步道都有落石的發生,請注意路況。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砂卡礑步道 五間屋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太魯閣國家公園 散步遊 砂卡礑步道
台灣好行巴士線
砂卡礑步道
https://www.taiwantrip.com.tw/line/19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花蓮
#遊記
#太魯閣國家公園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距步道入口約1.5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砂卡礑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
砂卡礑步道 五間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劃,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1984年完成界定國家公園範圍。1986年11月12日,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正式公告實施,國家公園範圍南北長約38公里,東西寬約41公里,面積共計92,000公頃,涵蓋行政區包括花蓮縣秀林鄉74,800公頃、臺中市和平區9,500公頃以及南投縣仁愛鄉7,700公頃。
2016砂卡礑步道長度為 4.4公里,單程步行約二小時。夏季最受歡迎的親水路線當屬砂卡礑步道了,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步行砂卡礑步道,除了欣賞沿途美麗的大理石峽谷與清澈迷人的溪潭外,步道前半段大都是開鑿在峭壁下的明隧道,也很有特色。途中共有檢查哨舊址、攔砂壩與三間屋等據點。其中,檢查哨舊址原有五間原住民住家,又稱五間屋,但是目前與三間屋一樣都已成了廢墟。前往砂卡礑步道,原本都是從太魯閣峽谷口的收費站旁小徑走下立霧溪,涉水過溪後,從砂卡礑溪與立霧溪合流接上步道山徑。自從中橫公路改建工程在砂卡礑溪溪口建隧道與新橋後,現在前往砂卡礑可直接從谷口橫過砂卡礑溪接步道。燕子口步道位於中橫公路179公里處,此地向西經靳珩橋,延伸至錐麓大峭壁,長度約1.37公里,沿途漫步單程約30分鐘,是太魯閣峽谷 最精華的路段。沿著燕子口步道,一路可欣賞太魯閣峽谷 、壺穴、湧泉和造型獨特的印地安酋長岩。這是因為立霧溪流經燕子口 這段時,溪床特別狹窄而深,可謂「一線天」,溪流通過時,受到擠壓,速度加快,侵蝕增強,溪水就沿著節理豐富的大理岩層,雕鑿出優美壯麗的奇景。若從觀景台上,可聆聽立霧溪谷的淙淙水聲,亦可遠眺令人驚嘆的奇岩峭壁。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為抒解中橫公路交通及讓遊客便於欣賞峽谷景觀,維護遊客安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1996年九曲洞隧道開通,讓車輛行駛隧道,原中橫路段則改成人行步道,使遊客能在沒有車輛的干擾下,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九曲洞隧道全長700公尺,是中橫公路最長的隧道。全長兩公里的九曲洞步道,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兩岸山壁緊峙,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除了峽谷之外,大理石岩壁上的斷層、節理、褶皺等地形,以及在峭壁上絕地逢生的岩生植物,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九曲洞步道路面寬闊平緩是一條大眾化的遊憩步道,和戶外地質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