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說:「我今天穿的鞋子是用牡蠣殼做的喔!」,你應該會覺得他是在供三小,可能他的頭殼才是用牡蠣殼做的。
或是如果有人跟你說:「我今天穿的鞋子是用茶葉梗做的喔~」,你應該會覺得他是在供三小,可能他的腦袋才都是用茶葉梗做的。
但如果這些都是真的的話,真的有人用牡蠣殼家加葉梗還有竹子做出一雙鞋,你也不要覺得我是在供三小,因為當初我看到時也覺得莫名其妙。
網址:https://bit.ly/2X0RcBg
這是台灣的 BackToMarket 實驗室研發的鞋,取名叫「三菜一湯復古防水鞋」,你可能會覺得這名字有點搞笑,因為如果有你跟別人說說:「我今天穿的鞋子是三菜一湯喔~」,對方可能不會覺得你在供三小,因為他會以為你只是是三宅一生說太快變成三菜一湯而已。
但因為他是用回收的廢棄牡蠣殼、茶葉梗加上廢竹子與玉米再生高科技面料,加上 4 支寶特瓶而製作出的全世界第一雙農漁廢料環保鞋,有玉米有竹筍有牡蠣還有茶,還真的就是三菜一湯了,雖然有點牽強就是了.....
至於你可能會覺得,鞋子的布料那麼容易取得,為什麼還要那麼笨去費力研究用這些農漁廢料來做一雙鞋。
沒錯啊,他們就是一群充滿傻勁的笨蛋,就是他們發現到台灣每年會產生 16 至 20 萬公噸的牡蠣殼,台灣每年會產生約 30 公噸的茶葉渣,其中也包括了這雙鞋子所使用的茶葉梗,這些東西我們丟了也不知道會跑去哪裡,但終究還是會影響生態。
所以他們就傻傻的研究,然後跟小農小漁收購「廢竹、牡蠣殼、茶葉梗」來製做這雙鞋,因為這樣可以減少 60% 的石化原料來保護環境。
真的是充滿傻勁的笨蛋,但這世界就是因為有無數個這樣的笨蛋,我們的下一代或是再下一代才有可能免於環境崩壞的危機啊!
我知道環保講太多大家會想直接刷到下一則,那我就講一下鞋的特點好了。
首先,它很輕,他們官方宣稱單隻鞋只有 3 個雞蛋重,我是沒有真正拿雞蛋來測量啦!但我剛拿到時也覺得輕到有點不可思議,一度以為我是不是拿到夾腳拖。
然後它有紅外線除臭抗菌,除臭率 64% / 抗菌率 95%,這部分我無法證實,因為我是不覺得自己有腳臭的問題,然後我老婆對我的愛不夠深也不願意聞我的腳來證實,但至少沒聽到她在靠北我腳臭,那應該是沒問題了。
另外就是雙層的防潑水設計,我有拿著鞋用水龍頭沖洗,然後在鞋子裡放衛生紙,是真的不會浸水,衛生紙還是乾的,下雨天也是可以穿出去沒問題的。
總之,這是一雙只有 6 個雞蛋重的超輕量、防潑水、除臭抗菌又可阻絶 39% 的熱傳導的冬暖夏涼鞋,你可以把他定位成防水機能鞋,唯一可能會有問題的是他的名字「三菜一湯」,畢竟如果別人問你說:「你的鞋子好好看喔!是哪一家的啊?」,要回答他「是三菜一湯喔~~」可能還是比較難開口一些吧....
但沒關係的,就只是個有趣的名字啊!畢竟他真的是一雙好鞋,從概念、材質、機能到外型都是令人讚賞的,就算不是從支持環境這麼遠大的目標,就實用性於機能性上來說,就真的可以擁有一雙了啊!
網址:https://bit.ly/2X0RcBg
然後啊,畢竟他們是用回收的農漁作物來製鞋的,所以他們會將部分賣鞋得金額去捐贈認養農作物幫助小農,而收成的作物幫助全台 50 間育幼院小朋友加菜!
所以就來吧!試試看吧!穿過後可能會讓你驕傲地說我穿的是三菜一湯喔~~
Lab-22 Taiwan
無毒農 等家寶寶的安心水果
#日本有三宅一生台灣有三菜一湯 #lab22 #lab22taiwan #22製夢所 #ccilu #馳綠 #支持小農 #零廢棄時尚 #循環經濟 #環保 #向上循環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石化 科技 的危機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面海綿城市 請從雲林彰化開始!
⠀⠀⠀⠀
從很久以前我已經鄭重呼籲政府一定要重視 #地層下陷 的問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其實所有的交通、公共運輸建設,包括高鐵、台鐵、公路…等等,還有農業、工業的發展,包括現在國際最關注的半導體產業、農田水利…等等,通通都要考慮地層下陷的問題。
⠀⠀⠀⠀
在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是在濁水溪的兩岸,也就是 #雲林與彰化 兩大縣,對高鐵、台鐵、公路來說,雲彰兩縣是重要的樞紐,南下北上都要經過,更何況,雲林是全國最大米倉、蔬果第一運銷、養豬大縣,也有全國最大石化園區、還有科技工業園區…等等,全台灣人要吃的糧食蔬果,都從雲林出發,因此政府應該更重視雲彰地層下陷的問題。
⠀⠀⠀⠀
單就雲林來說,地層下陷從海邊開始,慢慢蔓延到山邊,有辦法恢復嗎?沒有!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建築工法可以恢復地層下陷,只能想辦法減緩。而減緩的方法,首先必須先減少使用地下水,就要從「地面水」資源來全方位規劃。
⠀⠀⠀⠀
而今年的乾旱缺水,地面水供應出現大缺口,#工業與農業互相搶水,變成國家必須重視的危機!
⠀⠀⠀⠀
台灣降雨越來越極端,這幾年來的統計,北部的雨量逐年增加、天數卻減少,這表示降雨強度越來越強;而中南部的雨量與天數卻都是減少的。雨量與天數的極端化,再加上地形險峻,地面水很快就往大海奔流而去,越來越不容易留存,國家應該有什麼樣的規劃?
⠀⠀⠀⠀
之前已經有跟大家說過,台灣水資源不應該只靠水庫來撐,伏流水是另一種水源,我在兩年前已經爭取前瞻基礎建設經費來建設,藉由擷取濁水溪河床下的伏流水,匯到林內淨水場處理,來解雲林的渴!但現在遇到一個大問題,#一條溪流有好多單位在管,水資源建設反而延宕,這是政府可以先來解決的困難!
⠀⠀⠀⠀
除了溪流水源,政府在要求工業、農業要多用地面水之時,也應該規劃「#海綿城市」大計,應該要從雲彰兩大農業縣開始做,幾年前我們已經跟農委會開始討論、施作,像是斗六大圳這樣的工程,要進一步規劃雲林的埤圳;在都市地區,也要規劃多區域的蓄水工程,像是學校操場、停車場、道路街道施作相關工法,整個城市變成像是海綿一樣,把路過的水盡可能地留下來,才能穩定水量、精準用水!
⠀⠀⠀⠀
當台灣要往國際發展、要更有競爭力時,農業要更穩定,昨天參加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記者會,希望政府要更重視地層下陷與水資源問題。
⠀⠀⠀⠀
⬆️ 建設雲林ing ⬆️
✅ 建國骨力請您鼓勵
石化 科技 的危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50年是「氣候末日」的起點,為何台灣青年對氣候變遷「高感知」卻「低行動」?(12/24/2020 The News K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文:熊淳儀
2020年全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變,除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外,接二連三的大火、暴雨、高溫、蝗害,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造成了生存上的危機。
台灣在2020年之中,幸運地避開了肺炎的侵襲,我們似乎是上天眷顧之地一般,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台灣今(2020)年並非毫無感受到這些氣候異常的衝擊。面對一個沒有颱風的颱風季,今年的台灣面臨了缺水的危機;今年台北市也創下歷史高溫,事實上過去最高溫的十個年份,便有八個發生在過去十年。
即便如此,台灣民眾大部分還是過著與往常一樣的日子:上班、上課、滑手機、抱怨老闆、抱怨政府等等,物質豐饒的生活讓台灣民眾可以輕鬆地掌握「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思維模式,氣候變遷在台灣民眾的眼中顯得很遠。因為氣候變遷是加州的大火、中南半島的淹水;是非洲的乾旱、歐洲的熱浪,但氣候變遷不會影響台灣的我們的日常,所以沒關係。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還是要出國旅遊(在疫情前)。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氣候變遷真的不會影響我們嗎?本文筆者將先針對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台灣簡述,再針對我國政府氣候政策做論述,最後針對我國青年如何在這一場全球災難之中缺席做反思。
台灣在氣候變遷中將會承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因為副熱帶地區之氣溫在改變的氣候之中,相較於其他地區上升速度屬最快的,而我國正處於副熱帶的範圍之中。
綠色和平先前做出一份報告,其中說到當海平面在不進行任何防範措施下,將於2050年淹沒台灣多處地標。先姑且不論讀者對於綠色和平之觀感為何,海平面上升在未來一定是台灣要面對的議題,而嚴重程度取決於世界各國減排之成效,而當中當然也包含了台灣。
再者,今年全國缺水的議題對於中南部農民及部分居民造成了不便,甚至於財產的損失。極端氣象現象從各方面科學研究顯示,在未來只會頻率增加、強度增強,那麼台灣有可能置身事外嗎?
除非科技進步到現今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方,否則極端氣候現象必然成為台灣未來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如同前述,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之各類不確定性,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台灣其實做了不少,但還做得不夠多。
針對我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所做的措施,應該分為兩者來檢視,第一為提出的政策及法案,第二為實際的作為。
回顧文獻可以發現,我國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便有提出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產業、減少高碳排產業的政策與計畫。例如1998、2005、2009及2014四次全國能源會議,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08行政院永續能源綱領等等。
而在這些會議之中也制定了各類減排計畫、能源轉型計畫、產業轉型計畫、排碳基準點,而且順勢推動了《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等法案,環保署也建立了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碳交易平台等。看似台灣走在很前面,我們的政府在過去做了眾多努力與全球肩並肩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實際上成效十分有限。
過往研究發現,即便台灣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高耗能產業(其中又以石化工業為主)急需轉型,然而其並沒有轉型,反而有逐漸擴張的趨勢;而我國政府對於此高耗能、高碳排產業之擴張未有明顯之阻擋手段。
當政策之推行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碳排,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政府卻未阻止相關產業擴張之矛盾現象出現時,台灣便處於一個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的處境;而其中一個造成台灣產業轉型困境之原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低水費、低電費、低油價。
或許讀者沒有共鳴,認為油電費在過往幾年的新聞中不是常常漲價嗎?在此處筆者提供一個概念,在沒有產油的台灣,每公升汽油0.92美金,而在相同未產油的西歐各國,每公升汽油大多落在1.5美金上下;而歐盟水費平均為台灣的三倍以上,台灣電費更為世界第三低。
我國油、電、水價之低廉,反而成為產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當原先的生產方式不會因為資源的減少而損失利益時,企業很難有改變資源使用效率的動機。
而台灣停滯不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灣的低薪情況,在未來更有可能遭受到發展上的衝擊。因為產業沒有轉型的動機,也導致台灣產業常常只能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獲得利潤,而無法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少量商品賺取較高的利潤。
相對的,當利潤極低時,工資也不可能提高到哪裡。面對全球趨向綠色經濟的趨勢,如果台灣持續維持高碳產業的存在,將在國際貿易上遇到一定的困難。
歐盟預計於2021年6月討論進口碳稅的議題,並希望能於2022年正式啟用,當啟用後可能會使高污染產品進口時受到高關稅之貿易障礙。現今拜登成為了美國總統,勢必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也會加緊腳步將川普任內被削弱之環境政策重啟,而進口碳稅也是一個可能在拜登任期會推行的政策之一。若未來美國也跟上歐盟的腳步,台灣的貿易將會處處碰壁。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論上將會遭受到最多影響的青年族群,會是最在意這類議題的。在國外也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由青年組成的氣候變遷遊行。
而台灣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的青年普遍對氣候變遷冷感。身旁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更少人會聯想到低薪的狀況或許與氣候議題相關,甚至身旁有人未意識到台灣今年有缺水。
下文筆者將從四個角度,論證台灣青年在氣候變遷行動中缺席的問題:第一是「Fridays for Future遊行」,第二是美國大選的支持對象,第三是台灣青年的氣候感知與行動間之差距,第四為以核養綠公投。
自從Greta Thunberg開始發動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後,全球串聯已經18次遊行了,而參與人數也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台灣在其中參與了五次,但參與人次卻不到5000人。
全台扣除年紀可能太小的幼兒園及小學(雖然國外的遊行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層的身影),總共有超過250萬名學生。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有參與過氣候罷課遊行,而且這還是將參與的5000人全視為不同的人才有這個數字。這時筆者不僅要問,台灣的青年去哪裡了?
2020年另一件國際大事為美國大選,而台灣民眾於國際民調中,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川粉聚集地。理由多半與川普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增加對台軍售並開啟中美對抗的局勢。筆者了解這些行為對台灣的利益極大,也十分贊同台美應要繼續深化關係;然而從環境政見的方面來看(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角度),川普對於世界的破壞會大於貢獻。
比較川普與拜登的環境政策,可以發現川普主張繼續發展石油業,而拜登則主張推展綠能產業;川普也在2016至2020年的任內透過行動證明,自身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立場。台灣民眾並沒有因此而不支持川普,這便與下一點有關。台灣的民眾普遍氣候變遷感知很高,然而當真的要付諸行動時卻時常缺席,此現象極為不尋常。
過去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民眾身處於光譜的極端位置。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擁有高感知(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我們也非常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結果,且十分危急。然而在面對氣候變遷需要身體力行時,我們常常不會有任何動作,尤其年輕人更不會有行動。同時我們也不太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高感知,卻低行動呢?
筆者認為與當今方便的物質社會有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存在,卻因為生活上沒有影響而將它放置於代辦事項非常後面。再者,台灣的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報導時常缺乏本土元素。加州、澳洲的大火雖然讓我們為當地的人及動物感到悲憫,然而對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沒有影響,也無法產生共鳴。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繼續過生活也是顯而易見的後果。
最後,筆者認為儒家文化、長期的威權統治及大眾看待教育的態度,也造成了今天這一個現象。儒家文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在社會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職、和樂融融;這種文化思維與社會功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不應該要打破它。
然而這種思維卻造就了服從在上位者的後遺症,當在上位者在司其職時,平民百姓應該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使平民即便在政府運作出現問題時,大多數的時候也會保持沉默,而不逾越自身的「本分」,使監督政府的力量微弱,因此當政府無氣候變遷明確政策時,民眾也選擇了觀望。
又台灣長期受到威權統治,導致反抗、質疑威權在社會中承平時式微,唯獨在有重大事件時,才會有人反抗專家治理的模式。此外,在台灣的文化中,讀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認真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就美滿人生,這個充斥著私利的思想導致學生不願意放棄部分的學業,投入社會進步相關運動。即便學生有意願,面對家長教師的雙重壓力,也可能因此卻步。
在這些多重背景的影響下,台灣的社會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為並沒有即刻的威脅感知,因此時常期待政府會先帶頭做,等政府開始做了,人民再緩慢跟上就可以。
2018年的公投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在以核養綠公投議題上,當時公投的結果為贊成方獲得54.2%的票,公投通過。然而有多少人認真看過以核養綠所提出的能源配比?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以再生能源10%、核能20%、燃氣30%、燃煤40%的能源結構供給台灣的能源。而蔡政府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則是20%再生能源、0%核能、50%燃氣、30%燃煤。
在以核「養綠」的主張之中,反而預計燃煤比會比現行政策高,而再生能源目標比現行政策低。試問「養綠」養到哪裡了?高達40%燃媒是筆者認為在以核養綠公投中最大的、也是未傳達給民眾的問題。台灣現在的電力正好大約四成為燃煤發電,而其造成的空污問題相信居住在火力發電廠周遭的讀者多少有點感觸。以核養綠以「養綠」為名,實為推展核能,誤導民眾以為自身站在歷史上正確的那一邊。
面對以核養綠的提出到後來的公投通過,若時任台灣青年有仔細研究此議題,不是應該要為了環保、為了未來,勇敢的站出來,在社群媒體上將被隱藏的真相揭露嗎?就如同當初同婚議題在網路上真假訊息的攻防戰一般,使議題被完整的了解嗎?請讀者回想,當時有這類的聲音出現嗎?
對於民眾缺乏參與氣候變遷運動,理當青年應該是感到備受威脅的。對於年長一輩的人們,氣候變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太多;但對於青年們,氣候變遷正危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試想在2030年時自己會在哪裡?2050年時呢?這兩個年份是在氣候變遷中非常重要的兩年,2030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預計達成的年份,而2050年是氣候變遷重要的轉折點,是許多國家預計達到碳中和的年份,更有研究指出若無法於2050年前有效控制全球氣溫的上升,2050年將是「氣候末日」的起點。
台灣的青年們,2050年我們在哪裡?或許剛踏入知命之年,我們終於認識的「命」或許是所剩無幾在地球上的歲月。或許有些人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日子也不會比較好過。或許有人有小孩了、有些人沒有,但台灣的下一代,尚未出世的那一代,將在更險峻的環境中生活。而今天當權的政治人物們的不作為,就是將今天的青年推向一個更危險的世界,讓未來的台灣走向風險更高的社會。
青年們,當議題有選票時,政府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了;這一回,一起讓氣候也有選票,促使執政黨與在野黨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將青年們的未來一步一步輸掉。產業轉型不能等,綠色經濟不能等,綠能不能等,氣候變遷更不能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