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預期遊台灣|林家天下:板橋
.
前幾天跑到板橋去,參觀一直很想去的板橋 #林本源園邸。
.
在台北地區的發展上,板橋絕對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不像新莊、艋舺、大稻埕與台北城般直接受惠於政治決定的加持(巡檢/縣丞衙署與府城的建置),板橋的發展幾乎一直以來都是單靠民營財富所建立的(當然不乏政商關係,但始終相對間接),至少在1945年台北縣市分家以前都是這樣。
.
憑著兩個林家(1750年代從大甲遷來的林成祖,和1857年從桃園大溪遷來的林本源家族)的持續推動,不但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大型社區,更築起了城池。今天板橋的東門街、西門街與北門街,正正見證了這段歷史。
.
每到一個地方探索,通常我必定會研究三個地方。
.
🚩 第一個就是當地最具歷史價值的市場。
.
這並不一定就是夜市,也不一定是公有市場。這市場越簡樸越露天越好,因為這代表在其發展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太多外界人為干預的影響(e.g. 為了優化市貌,在一個沒有人流的地方建造一座室內公有市場),更能如實反映出這地區的有機發展。
.
以板橋為例,這市場就是菜館街與後菜園街一帶,而非只有30多年歷史的湳興公有零售市場或湳雅觀光夜市(但當然如果你只想感受20年前的歷史,後者可能是更適合的選項)。只要找到這市場,我們就自然能夠順藤摸瓜,找到當地的經濟文化中心。
.
🚩 第二個值得研究的地點就是當地的古廟。
.
就板橋而言,就是所謂的四大古廟:主祀媽祖的 #慈惠宮、主祀觀音的 #接雲寺、主祀泉漳械鬥亡靈的 #迪毅堂、和祭祀孤魂的 #大眾廟。透過古廟的分布,就必定能夠從中知道,這個群體的地域範圍有多大?結構是鬆散還是緊密?
.
🚩 最後一步就是觀察附近的街道名稱和主導產業。
.
舉例來說,走在東門街、西門街與北門街上,我們就知道以往城牆所在,也就是城區的界限所在。有了城牆分隔,街道兩旁自然形成差異。如果大家下次剛好碰上類似名稱的街道(在台灣多得是),也不妨留意看看其中的街貌差異。
.
然後,走在福德街、文昌街與宮口街,我們就知道這裡必定是當時的地區中心。走在倉後街,看見滿街的雜糧行,就自然能夠感受到當地往日的繁盛。
.
透過這三個步驟,我們自然能夠更深入了解到這地方的歷史,甚至能夠做到身歷其境。
.
然而,相對美中不足的卻反而是林本源園邸本身。漫步在其中,感受當年在庭園中接待文人雅士與達官貴人,的確別有一番風味。但無奈此地始終因為久經風霜,總讓人感覺有一種殘破滄桑、死氣沉沉的味道。
.
或許,花開花落自有時。每段繁華也必定有其衰落的一刻。
.
與其花費精神擔心未來,倒不如好好在每個當下璀璨發亮。
▂▂▂▂▂▂▂▂▂▂▂▂▂▂▂▂▂▂▂▂▂▂▂▂
🏃🏻♂️🏃🏻🏃🏻♀️【不預期遊台灣】系列 🏃🏻♀️🏃🏻🏃🏻♂️
艋舺:https://bit.ly/3ulNpLc
大稻埕:https://bit.ly/3CYgzTJ
台北城:https://bit.ly/2ZwlCwk
淡水:https://bit.ly/2WpVx0W
基隆:https://bit.ly/3ij0KiC
合歡山:https://bit.ly/3AQE94t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 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同時也有6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兩個月前,因為尚無法出國旅行,為了搪塞我漫長的暑假,籌備展開「#淡水土地神」系列,沒想到就突然進入三級警戒。這個計畫起源於在某次天的散步中,我發現「#淡水二號橋石頭公」,經過這路口數百次,竟然現在才發現這個近在身邊的「巨石信仰」。果真我們總是可以在限制中開創出可能性。於是,趁著「微解封」,可以去我們...
「知築淡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請益] 現在買海洋都心和台北灣適合嗎? -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知築淡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知築淡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知築∣ 空間建築- 【晴悅】 林口城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買/新北/淡水]淡水新市鎮/新春街2-3房- home-sal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搶限量拉麵碗! 冷風中排隊83H 狂粉喊凍成冰 中視新聞20211124 的評價
- 關於知築淡水 在 酷媽豬腳、知高飯專賣店4.0 - 淡水區 - 愛食記 的評價
知築淡水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是那麼方便,城市又那麼壓抑,還好香港城市一直與自然為鄰。城後面有山,城中間有海港,城內不同角落還有鳥和樹。細心觀察,自然,就在身邊。
書中也有大自然。
「就係香港」編輯部精選十多部有關大自然的紙本書及雜誌收藏,於中環街市pop up store 閱讀室內展出。選書有的以細膩的素描及生動插畫去描繪香港及外地珍罕的自然生態,呈現生物多樣性,;有的將大自然與身心靈連結,也有呈現大自然獨一無二的藝術性一面。當中一些有數十年歷史的珍貴藏本,更我們由從前的香港走到現在,感受在地的變化。
1931年的《The Hong Kong Naturalist》期刊,由香港最早期的博物學家香樂思(G. A. C. Herklots)編著,並滙聚了生物學家、民俗學家、考古學家、健行探險家等的研究。除了詳盡資料,書中還有早年珍貴的手繪彩色插圖,包括多種本地原生植物及鳥類,加上典雅的排版風格,都讓人感受到近百年前的時代氣息。
同樣以手繪彩色插圖去再現本地自然生態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Bird》,是前市政局七十年代中期的出版物。書中記錄了近四百種香港常見雀鳥,並詳盡記述了觀賞的生態點,例如香港魚塘、灌木叢、海沙、沙灘、石灘、都市、樹林等等。除了家燕、相思鳥等常見雀鳥,也收錄有不少稀有品種如灰樹鵲、松雀鷹,每一品種都描述了雀鳥的外貌特徵與辨認方式。同系列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Animals》,亦包含豐富的彩色動物插圖,本地各類原生動物包括哺乳、爬蟲、兩棲類、淡水魚、甲殼類,到無脊椎生物,都一一收錄在案,同時將香港的生態棲息地,由泥土到都市,都逐一闡述。
《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則是香港第一代新聞主播朱維德的攝影著作。六、七十年代時已拿著Leica相機,朱維德走遍香港各處奇險或偏遠的山、波濤或隱秘的海岸,行山拍照之外,每到之處都會仔細採訪當地的居民。這些珍貴的黑白相片讓人回顧七十年代前尚未發展為新市鎮的沙田,未填海的屯門灣和大埔墟,還有大嶼山各處原始的山景地貌。
近年出版的《感知西半山 就是自然》則以龍虎山為主題,卻有別於一般的行山指南,書中邀來本地藝術家、作家、地景建築師等,重新描繪及想像大自然和人的連結,書中觸及人文歷史、社會結構、建築、自然史、動植物學等,並以散文、短篇小說、畫作、攝影,甚至代入昔日「山民」(即是大樹)的角度,以大樹寄來的短箋等不同形式,重現一個立體而豐富的西半山。
「就係香港」於中環街市的pop up store 設下小小的閱覽室,以由現在起至本月底,以「城市和自然」為主題,與讀者分享這些編輯部選書。歡迎大家路過時稍緩腳腳步,坐下來,好好呼吸大自然的氣息。
「就係香港」流動編輯室+Pop up store
日期: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
地點: 中環街市Shop P05B (2樓)
開放時間: 周一至日 10am-10pm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popupstore #中環街市 #就係香港編輯部 #readingcorner
知築淡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9月20日晚上8點24分,中秋節前夕,月圓之夜;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和梧州街口,艋舺夜市一隅。路口的頂級甜不辣隔壁,屋前有種植椰子樹的房舍,是完工於1950年的仁濟醫院(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舊院。(張哲生 攝)
台北仁濟院之起源,可追溯至清代的窮民救治機構,其前身為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慈善機構。
1866年,設立保嬰局,一開始收容無辜女棄嬰,後改為恤救貧兒童。
1870年,設立育嬰堂,收養棄嬰、孤兒,以及貧苦無以教養之子女。
1875年,設立回春院,主要收容救濟行旅病人。
1879年,設立養濟院,為賑濟鰥寡孤獨及殘廢無告之窮民。
1886年,設立同善堂,主要為客死台北之軍官、旅人提供停柩之所。
1899年(日明治32年)5月3日,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合併為「台北縣立仁濟院」,於艋舺育嬰堂原址(今台北市廣州街243號),後因地方改制而更名為「台北仁濟院」,並在1904與1905年,分別併入回春院及保嬰局。
台北仁濟院重要的史蹟文物「淡北育嬰堂碑」,是在1870年(清同治9年)時,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陳培桂創設育嬰堂,收置棄嬰、孤兒及孤苦無依子女,故刻立碑文「艋舺新建育嬰堂碑記」以紀念其落成。後於1972年至1975年間,因興建仁濟醫院新大樓,「淡北育嬰堂碑」重新出土,於是,文獻會為重彰古蹟蕃衍文化,則於1975年撰立「淡水育嬰堂碑沿革記略」碑文以紀念之。目前上述這兩塊碑文被並列鑲嵌在仁濟醫院大門口西側的牆上。
台北仁濟院在日治時期是頗具規模的社會慈善救濟機構。救濟、收容對象為當時廢疾、病傷、老衰、幼弱之人民。在台北、基隆、宜蘭、羅東設立診療所,實施定期巡迴施診並於交通不便地區委託當地醫師進行義診。並收容行旅病人、結核病患者,補助盲啞教育及窮苦民眾之育幼教育經費。
1922年,台北仁濟院搬遷至崛江町(今西園路),收養鰥寡孤獨及廢疾無告之貧民,並辦理施療及診療、地方巡迴義診、行旅病人及精神病患免費收容、盲啞生與兒童教育委託業務,和精神病療養所,為台灣地區最早之精神病院。並於基隆市、宜蘭市及羅東街分設診療所醫治偏遠地區的民眾,及設立台北收容所,施療收容精神病及結核病者。
1923年,台北仁濟院設立台北施醫所,並於今廣州街200號位址設立16床之木造平房病室、X光室及開刀房。
1937年,增設病房、X光室及開刀房,以綜合醫院形式提供醫療服務。
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台北仁濟院,台北仁濟院辦理法人登記,改名「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以「仁心濟世」為宗旨,仍戮力於醫療及社會福利。其設立之附設機構包括:附設仁濟醫院、附設仁濟安老所、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以延續清代以降之社會慈善救濟精神。
1950年,為推動仁濟醫院現代化,將廣州街200號原有木造建築進行拆除,改建為磚造二樓新廈,設立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簡稱仁濟醫院),並於1951年1月落成啟用。
1955年,完成精神療養所擴建,並將精神療養更名為「附設仁濟療養院」。
1968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日本九州嬉野病院締盟姐妹醫院。
1969年,位於舊院東側的四層樓總院大樓落成。
1972年,為擴大醫療服務,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於舊院對面(廣州街243號、華西街口旁),興建地上11層、地下一層之醫療大樓,興建工程耗時5年完成。
1976,為擴增醫療服務與提高醫療水準,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私立台北醫學院(現台北醫學大學)簽定「醫療合作合約」。
1977年11月12日,坐落在舊院與總院大樓對面(廣州街243號)的新式仁濟醫院大樓正式啟用。
1983年,增設復建科。
1985年,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落成並正式啟用。
1987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台北護理師護士公會簽定「居家護理合約」,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2002年,仁濟安老所改建完成,並擴大安養服務。
2005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及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與台大醫院訂定醫療合作協議。
2006年,台北仁濟院總院於現址進行仁濟醫院大樓整建。
2010年,仁濟醫院大樓整建完工。
2012年,成立台北仁濟院社區健康營造小組。
台北仁濟院自前身保嬰局創立(1866年)至今已有150年歷史,除秉持仁心濟世之精神外,並遠瞻未來,期能成為國內聲譽卓著之公益慈善團體。
知築淡水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兩個月前,因為尚無法出國旅行,為了搪塞我漫長的暑假,籌備展開「#淡水土地神」系列,沒想到就突然進入三級警戒。這個計畫起源於在某次天的散步中,我發現「#淡水二號橋石頭公」,經過這路口數百次,竟然現在才發現這個近在身邊的「巨石信仰」。果真我們總是可以在限制中開創出可能性。於是,趁著「微解封」,可以去我們的生活周遭散散步,發現一些新穎細微的風景。
.
▓ #河邊的石頭豬
.
淡水的二號橋石頭公,位在淡水新興里,從淡水頂好往新市鎮方向,中山北路一段285巷裡,旁邊是公司田溪與上頭的二號橋。此處的舊橋又稱「豬哥崎橋」,就指涉此處的奇異巨石「豬哥公」。豬哥石,目前在一棟水泥小廟建築內,外頭寫著「#二號橋石頭公」。從一旁走入,屋內不大,半居地下,裡頭明顯有一顆巨大的石頭,是一頭豬的模樣,石頭設有祭祀。
.
豬哥石不知何時開始被祭祀為「#石頭公」,為一民間信仰,是一種常民的信仰型態,較無嚴謹的制度化與規範化,其他像是「#大樹公」等都是這類自然崇拜(李世偉,2002)。二號橋石頭公,小廟裡頭看起來有些生活感,像是一個可以提供信眾喝茶休憩的地方,廟裡有一位阿姨顧著,她讓我仔細看看豬哥石。
.
▓ #迷惑人類的石豬怪
.
豬哥石當然有地方傳奇。於在過去,此石經常冒煙,路人吸入此煙便會失蹤,傳說是被石豬吃掉,因此無人敢從此經過。後玉皇大帝知悉,便派雷神雷擊石豬。石豬再也不能害人了,人們才能安全經過。後來當地人會來此石祈求尋找失物、健康治癒等。
.
▓ #窺見淡水新市鎮歷史的地方
.
在淡海新市鎮第二期的整地時,本來石頭公也在新市鎮範圍,盧松樹里長為了地方上的平安,極力爭取將其保留在原地,和營建署幾番協調後,才免於被遷移他處的厄運。經歷過現代都市規劃,許多歷史與地景都逐漸消失,二號石頭公,是新市鎮區域少數可探見淡水過去痕跡的地方,非常推薦你們去微散步小旅行。
|
📂 #參考文獻
.
1. 李世偉。(2002)。台灣宗教閱覽。台北:博揚。
2.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2021年查詢)。豬哥崎橋。
知築淡水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一集我們無限創意合唱團為大家獻唱五月天的「知足」,陪大家一起度過這段防疫居家期
#五月天 #知足
🔑【副頻道「Jordan日常」】https://bit.ly/3hhOQDg
🔑【「Jordan到處走」粉絲頁】 https://bit.ly/2XaazF9
🔑【「Jordan到處走」】Instagram https://bit.ly/3la5mWY
健行影片 https://bit.ly/30XNJBD
渡假村、飯店住宿 https://bit.ly/3fcCDh6
陽明山景點 https://bit.ly/2P3URqC
賞花系列 https://bit.ly/336ZOHj
夏天避暑清涼步道 https://bit.ly/2CYLRk4
兒童遊戲場 https://bit.ly/3f9qXf5
玩水系列 https://bit.ly/2Xab4Px
歷史建築古蹟 https://bit.ly/2BGNzWR
博物館 https://bit.ly/3094SZS
台北景點 https://bit.ly/39BY0HN
基隆景點 https://bit.ly/2PaYsDa
宜蘭景點 https://bit.ly/3098Mly
新北市瑞芳區景點 https://bit.ly/3368SMD
新北市淡水區景點 https://bit.ly/2D0q6R4
新北市石門區景點 https://bit.ly/2BHDCbJ
新北市萬里區景點 https://bit.ly/3gblYMx
新北市貢寮區景點 https://bit.ly/2X7JgLN
新北市汐止區景點 https://bit.ly/2D1Tp5B
新北市平溪區景點 https://bit.ly/3gejH2Z
台南景點 https://bit.ly/2Dh8fFm
🔔商業配合聯絡方式:
1. FB粉絲專頁「Jordan到處走」私訊
2. E-mail:driversjuju@gmail.com
知築淡水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拍攝日期是5/13,是在疫情告急之前,請大家不要替Jordan擔心喔!😀
好菌G時代_官網:https://www.hurrayprobioticsg.com/
好菌G時代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urrayProbioticsG
#新北景點 #烏來景點 #信賢部落 #967高地 #信賢步道 #信賢吊橋
信賢部落位於烏來與福山部落之間,泰雅族語稱為lahau,意指森林茂密或是飛鼠和猴子們的路,也有一說是傾斜的樹,也代表著這裡是泰雅族獵人施放陷阱與打獵的地區。而漢民族稱信賢為枋山,清領時期漢民族來到南勢溪流域砍伐林木,運輸到新店加工製成木板,「板」以台語發音同音為「枋」,稱在地的泰雅族聚落為枋山社,代表盛產板木的部落。而「信賢」一名則是在光復後更名與孝義里、忠治里齊名。如今蛻去伐木熱潮歸回平靜的信賢部落,面臨風災後,社區經過美化,多了彩繪意象,讓部落增添色彩與童趣
信賢步道是一條沿南勢溪而行的散步級步道,全程約為 1500公尺,步道林蔭遮蔽生態豐富平坦好走,沿途有十個瀑布,各個精彩各具特色。其中位於信賢吊橋旁的昇龍瀑布是信賢步道上最壯觀的瀑布,水流順著有高度落差的溪谷斷層直衝而下,水氣瀰漫奔騰,咆哮喧聲如雷,給人無比的清涼感
🔑【副頻道「Jordan日常」】https://bit.ly/3hhOQDg
🔑【「Jordan到處走」粉絲頁】 https://bit.ly/2XaazF9
🔑【「Jordan到處走」】Instagram https://bit.ly/3la5mWY
健行影片 https://bit.ly/30XNJBD
渡假村、飯店住宿 https://bit.ly/3fcCDh6
陽明山景點 https://bit.ly/2P3URqC
賞花系列 https://bit.ly/336ZOHj
夏天避暑清涼步道 https://bit.ly/2CYLRk4
兒童遊戲場 https://bit.ly/3f9qXf5
玩水系列 https://bit.ly/2Xab4Px
歷史建築古蹟 https://bit.ly/2BGNzWR
博物館 https://bit.ly/3094SZS
台北景點 https://bit.ly/39BY0HN
基隆景點 https://bit.ly/2PaYsDa
宜蘭景點 https://bit.ly/3098Mly
新北市瑞芳區景點 https://bit.ly/3368SMD
新北市淡水區景點 https://bit.ly/2D0q6R4
新北市石門區景點 https://bit.ly/2BHDCbJ
新北市萬里區景點 https://bit.ly/3gblYMx
新北市貢寮區景點 https://bit.ly/2X7JgLN
新北市汐止區景點 https://bit.ly/2D1Tp5B
新北市平溪區景點 https://bit.ly/3gejH2Z
台南景點 https://bit.ly/2Dh8fFm
🔔商業配合聯絡方式:
1. FB粉絲專頁「Jordan到處走」私訊
2. E-mail:driversjuju@gmail.com
知築淡水 在 知築淡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必吃
知築 | 新建案-新北市淡水區預售屋| 實價登錄完整揭露到門牌實價...NTD 230,000.00 至NTD 260,000.00知築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北新路169巷73號對面,單價23~26萬元/坪,總價23~ ... ... <看更多>
知築淡水 在 知築淡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必吃
知築 | 新建案-新北市淡水區預售屋| 實價登錄完整揭露到門牌實價...NTD 230,000.00 至NTD 260,000.00知築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北新路169巷73號對面,單價23~26萬元/坪,總價23~ ... ... <看更多>
知築淡水 在 [請益] 現在買海洋都心和台北灣適合嗎? - 看板home-sale 的必吃
※ 引述《nclhhu (財神爺什麼時候來)》之銘言:
: 看很多網路紅人說淡水買2字頭就是錢太多
: 預售屋還要等才能住
: 看過新莊林口淡水
: 淡水才買得起
: 可是現在591很多還在2字頭中古屋也是,是不是淡海新市鎮有弄起來?
請問你有住過淡水嗎? 淡水家樂福旁邊我住了四年,可以分享一下我的觀察。
單純論淡水的15年以內的新大樓,豪宅不去管的話,家樂福一帶的建案大約每坪25萬上下
,
比較黃金地段的在中山北路二段上的建案大約三十上下每坪。(家樂福以南,鬍鬚張以北)
這邊已經是淡水的重劃區裡面價格比較好的,但是都比不過幾年前35~40萬的高點。
對照起現在全台灣漲翻天的情況,淡水簡直是處在自己的世界,只能說是止跌而已。
最大的問題就是當年輕軌議題炒過頭。通車以後利多出盡房價不漲反跌。
輕軌通車以後我的感想就是公車比輕軌快,而且淡水公車班次又多。
除非你家住輕軌站隔壁走路五分鐘內會到,不然這東西真的很不實用。
所以輕軌開通以後利多出盡,打著輕軌名號賣房的建案,
如海洋都心等的,全都都沒有撈到。虧錢的不勝枚舉。
所以我只推薦買在淡水捷運站出發,北到家樂福的地區。
建議離中山北路一段or二段走路1分鐘內可到的房子,機能較好價格較穩。
(東西向可以買新春街或是新市一路二or三段,這邊人已住滿機能完整房價穩定,其他我
都不推)
我不推北過家樂福的建案,也就是輕軌軌道以北的新市鎮區。
卡在空屋太多的問題,加上很多空地沒蓋,人口遷入不如預期,機能不夠完善,要漲困難
度太高。
另外一區可以考慮的是沙崙路上,機能還算完整,開發的也差不多,
但跟舊房子混雜機能,加上地處偏遠接近海邊,仍沒有投資價值。
台北灣,自成一國,旁邊沒有多餘的機能,也卡在淡水空屋太多,我仍是不看好房價會漲
。
看過淡水的例子我真的想跟大家說,少子化是一回事,供不應求的地方房價還是會續漲,
只是偏的地方越來越沒價而已。
房價的問題不談,淡水站號稱第一站,但通勤時間要確保有座位還是要排隊
等下一班車才有座位。不是說你隨時到隨時上車就有座位。
然後萬一要上班要開車進台北火車站一帶,至少一小時以上,
聯外道路永遠會是淡水的痛。我是不相信淡北道路能改善多少,但應該會比現在好一點。
另外八淡大橋(戲稱)可以直接到八里,如果要去觀音一帶上班的話以後應該會方便很多,
但要轉64到台北市的話早上應該還是很塞。
至於淡水的天氣出名的冷你就不用擔心了,台北市也暖不到哪邊的。我覺得不用特別考慮
。
簡單說,投資不推,自住的話還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57.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10555798.A.266.html
※ 編輯: DADAOH (1.161.57.172 臺灣), 01/14/2021 00:58:18
南港工作真的不適合QQ
對,希望可以評估後調整@@
對,除了家樂福一帶我只推新春街,比較有純住宅的寧靜。但機能還是比家樂福一帶稍差
。
買下去穩死,哈
紅樹林房價我也不看好,當初開30幾的一堆,機能差的要命,但很多人愛他的景觀,只能
說多保重@@
不通勤的話真的很棒。我假日都很享受,後面又有淡水運動中心,機能滿點。
在台北工作的話,公司若在紅線沿線的話買這邊是可以,一但要轉車我就建議母湯喔。
我都提早15分鐘出門,坐到紅樹林再回頭車坐回來,睡整路˙XD
好一點的建案有可能,那邊機能好,路易莎鎮守,麥味登拉亞漢堡護住早餐機能,往中山
北路走就全國電子全聯寶雅五花馬鬍鬚張,多走幾步就郵局銀行家樂福星巴克,很適合住
。
差不多濕。
※ 編輯: DADAOH (111.71.29.31 臺灣), 01/14/2021 13:42:32
老實講竹圍到台北真的快,尖峰時段40分鐘到北車吧,
不過通勤時間搭捷運基本上都沒位子,然後竹圍低調的有錢人很多...直接自成一國,
不過腹地已經滿了,不會再有更多發展,但該有的機能也足夠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