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吃黃連珍珠粉可以解胎毒?】
前幾天一位朋友向我詢問,她的孕婦朋友能不能吃「黃連珍珠粉」來解胎毒?
我聽了立刻笑了出來,反問她:
「妳知道『胎毒』是什麼嗎?吃這個想要解什麼『胎毒』呢?」
她說,她的朋友懷孕3-4個月之後皮膚開始有小小的癢疹,而且最近越來越嚴重。
「胎毒不就是懷孕之後長的疹子嗎?」她問道。
錯了,大錯特錯!
「胎毒」這個名詞的來源,跟懷孕後的各種皮膚症狀基本無關,甚至許多網路罐頭中醫文章也誤用了「胎毒」這個名詞。
事實上「胎毒」在過去中醫古籍中,被記載在「清代的兒科書籍-幼幼集成」。
原文記載如下:
《幼幼集成.胎病論》
「胎毒者,即父母命門相火之毒也。
命門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道家謂之下丹田也。
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純粹之精,熔液而成胎,淫佚之火,蓄之則為胎毒矣。
蓋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人之欲也;成胎之後,其母之關係尤緊。
凡思慮火起於心;恚怒火生於肝;悲哀火鬱於肺;甘肥火樍於脾;淫縱火發於腎,五欲之火隱於母胞,遂結為胎毒。
凡胎毒之發,如蟲疥流丹,濕瘡癰癤結核,重舌木舌,鵝口口瘡,興夫胎熱胎暴,胎搐胎黃之類是也。
若失七日之臍風,百日之痰嗽,半歲之真搐,一周之流丹,此又毒之至酷至烈,而木可解者也。」
沒關係,我知道大家都看不懂在寫什麼,這是很正常的。
幫大家翻譯一下原文白話的意思:
「胎毒,源自於父母本身體質之遺傳,因為懷孕過程中媽媽的各種情緒壓力、飲食不潔、作息失調,這些總合產生五欲之火,將會影響子宮裡的胎兒。
一但新生兒的胎毒影響發作,可能產生各種皮膚發炎濕疹、鵝口瘡、發燒抽筋、感冒難癒、久咳不止、黃疸⋯各種症狀。」
我知道上面的文字從現在的角度,看起來很不可思議。
但是如果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古人會這樣思考也是合情合理,畢竟在當時對於新生兒疾病沒有更深一層的原理理解。
因此他們只能將一切「新生兒疾病症狀」,都推到「胎毒」這個名詞來同一解釋之。
事實上,新生兒的各類疾病,其實都有相對應正確的發病原因機轉,並無法用「胎毒」這個名詞來一統解釋。
更不應該用這個名詞,來情緒綁架懷孕的婦女朋友,好像懷孕期間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小孩出問題都是媽媽孕期的錯。
不過古代中醫師解釋歸解釋。
再去細翻其他關於新生兒疾病治療的中醫文獻便會發現,其實古人也不是這麼的傻。
他們只是因為當時沒有足夠的研究背景來找出病因,只能以這種統稱的名詞來暫時解釋。
雖然古代中醫師遇到了這種「不知所以只好解釋為胎毒影響」的新生兒疾病問題。
實際上,他們還是會依照新生兒當下的症狀加以處方給藥,所以邏輯上來說,還是有對症下藥。
(雖然解釋病源是錯誤的,但是治療當下症狀的邏輯還是有些合理。)
像是小兒濕疹、鵝口瘡、小兒丹毒、小兒發黃(黃疸)⋯,其實都有各自依照疾病分類的治療方式。
總之,「胎毒」這個名詞,在過去其實是「用來泛稱新生兒各種疾病的解釋原理」,與「孕婦懷孕期間的皮膚症狀」沒有太大關係。
而對現代中醫來說,許多這類定義不明確的舊名詞其實也逐漸在臨床使用上被淘汰。
因為我們現在對於疾病的產生原理都有了更明確的了解。
同時在治療方面,也大多是根據現代疾病診斷、配合中醫的核心理論,再加以使用中藥治療。
「吃黃連珍珠粉解胎毒」,可以說是從民間補養習俗、加上部分中醫歷史背景,各種拼湊組合產生的結果。
另外關於被誤解為「胎毒」的「各種妊娠期皮膚症狀」這個主題,中醫的看法如何,下次再跟大家講解一下!
#文章歡迎分享轉貼喔
#貼給週遭的懷孕朋友
-
#大家有沒有想了解什麼類中醫迷思呢
#孕期不用太過焦慮正常自然就好
#真的需要使用中藥調理請找專業中醫師
#胎毒是已經過時的名詞
#太容易被誤解誤用了
#孕期中藥保健知識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疼痛治療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Search
真的需要使用中藥調理請找專業中醫師 在 優德莎莉-妳的婦科保健專家- ⚕️ 婦產科醫師告訴妳#手術流產 ... 的必吃
本篇由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棋楓帶我們深入認識手術流產術後常見 ... 提醒:乖乖吃藥,相信醫師就是術後最佳守則若涉及使用中醫、中藥,請先找專業中醫師評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