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的 #莫札特專題研習,覺得跟大家討論的很多細節相當關鍵且精彩。雖說每班課程大綱差不多,但學員成員不同、反饋給我的不同,透過他們的彈奏看到問題不同,延伸的討論就真的有很多不同。
除了正規討論,今天也討論了:
1. 古典時期彈奏上的咬字、音的收尾(影響風格)、手腕動了多少與動的方向。
2. 音的觸鍵方向:上、下、前推,的差異。
3. 當左手有固定的音型 (or律動)頑固出現,就必須展現它的character。非常重要。
4. 有許多臨時記號的連續雙音(or 音群):記憶方式、彈奏上的重心、手腕使用差異
5. 踏板on/off的幾種注意事項
6. 基本阿爾貝提伴奏音型 + 旋律:不只想旋律大伴奏小,更重要的是「明、暗」。
(And so on….)
其中,踏板的討論當然是非常有意思的,踏板有很多踩法,來自於想要什麼聲響,往往也必須看手怎麼彈,來調整踩法。
台灣的大家對踏板的概念與想像比較薄弱,是因為沒有被啟發,手的不同運作導致鋼琴出現什麼聲音、踏板怎麼踩會如何影響聲響,都被啟發的太少,是很可惜的。但這太有趣了!
(基礎踩法請看科譜學堂影片,連結放留言)
/
每一班都會有程度較淺或年久失修者(真的沒關係😂),也有程度較好的同學,但每個人的角色真的都非常重要、非常被需要,有時手指狀況較不流暢的同學會比較害羞,但對於程度好的同學,要知道怎麼處理及訓練不同階段、不同程度、不同問題的學生很重要,不同程度者的多元表現,也讓研習課的教學實務演練與討論更有意義,而不會陷於只是理論。
其實,不管程度深淺,#真的都有各自的問題得去優化,大家透過課堂的多元呈現,就會更理解許多眉角,有更多想像。
進入職場後,有在持續演出/彈伴奏的人,因為手維持在運作上,一定比較容易跑得快;長年都在教學的人,久了手變得比較跑不快,也是非常自然的事,但相信我,其實再練一陣就會回來了。(這個我最有感觸了)
有時上課的部分內容對於有些同學來說可能會比較深、遠,或者覺得有點難達到,不管是速度、觸鍵種類的多元,或音樂處理皆是。但沒關係,先被啟發觀念與聽到不同聲音很重要,然後照著自己的tempo進步即可,才最實用。
「#把彈得慢校正到能彈得快」,及「#所有底子打穩」,中間的訓練過程、步驟,及其眉角,不管程度淺或深的同學都很需要知道(也剛好是我非常擅長的)(雖然自己這樣說有點奇怪)。
畢業後多數人較少有機會再去進修個別課,自己練琴沒有要表演或上課,總易陷於「只是把音兜起來」,在教琴同時又在學,絕對是進步最快的,所以我總希望大家可以趁著上研習課的階段,練一些上課片段的彈法,依序進行,會更有感。
#教師研習 #音樂討論 #彈奏技巧 #鋼琴老師 #鋼琴教學法 #鋼琴作品研究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真的都有各自的問題得去優化 在 Google 廣告和Facebook 廣告,哪一個更好?該如何選擇? 的必吃
Google 是搜尋引擎的龍頭老大,Facebook 是全世界最大的社群媒體,兩者都有廣告價值,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誰也無法被完全取代。 ... <看更多>
真的都有各自的問題得去優化 在 2022永續論壇-2050年如何達到淨零? 的必吃
2050年如何達到淨零? 應從目標推想回來,就可以看到路徑是清晰的! 電力調度須仰賴先進的氣象預測 淨零需要有創新的想像力#能源轉型邁向淨零#2022永續論壇. ... <看更多>
真的都有各自的問題得去優化 在 [閒聊] 原子之心玩不下去-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