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一則新聞討論度還蠻高的,有一位單親媽媽,向牙醫兒子提告,請求他依在20歲時與媽媽簽立的協議書,給付高達2,000多萬元的扶養費用,這個金額聽起來有些驚人,不過最後媽媽在這個官司中是勝訴的喔!
整件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這位媽媽在年輕時與先生離婚,隻身扶養2個兒子長大。老媽媽在法庭上表示,年輕時為了養大兒子,她總共舉債了2,000多萬元,包括幫兒子補習、重考及就讀大學牙醫系7年,然而,因為擔心兒子長大之後不孝順,不願意奉養她,所以當年就跟2個兒子簽立了一份協議書,約定以後經濟獨立的扶養方式。
這份協議書中主要是約定兄弟2人未來在取得牙醫師資格後,要把執業收入純利的60%,按月攤還給媽媽當扶養費,一直到累積至5,012萬元為止,以用來清償母親對2人所支出的教育費用等開支。
媽媽主張兒子既然取得了牙醫師資格,並且自行開設牙醫診所,收入優渥,自然應該履行協議書的內容。
既然會鬧上法庭,自然是兒子不願意依約履行。這位牙醫兒子主張,他在簽訂協議書時才20歲,就讀大學2年級,而協議書所約定的高額扶養費用,已經超過一般社會的道德觀念,違反公序良俗,所以無效。
不知道案情說到這邊,大家覺得要求兒子給付這麼高額的扶養費用有沒有道理呢?
民法怎麼看扶養費?
律師娘先帶大家來看看民法對於扶養費用是怎麼規定的呢?
在民法第1120條規定:「扶養之方式,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但扶養費之給付,當事人不能協議時,由法院定之。」也就是說法律上的確是容許當事人透過協議書的方式,自由訂立如何給付扶養費。
當年這位媽媽在與兒子的協議書中,主要是訂立了這樣的內容:
由於2位兒子的父親對他們的經濟、生活起居、學業完全不負責,所以母親耗盡了精神、金錢,單親獨自栽培兒子長大。有鑒於現代的人多無倫理觀念,母親唯恐老來需要仰人鼻息。所以跟兒子約定好,在2人可以自力更生以後,要把收入純利的60%按月逐次攤還母親所支出的費用。
協議書中並訂明該筆金額是5,012萬元,而且須從簽立協議書日起,按銀行貸款計算利息。
日後如2人孝順則可以酌減催討的金額……等等,另外還敘述了遺產分配的原則。(這裡要特別說明,遺囑是有法定的成立方式,不是訂協議書就有效喔!)
看起來,如果法律規定當事人間可以自由協議扶養費用,協議書又訂得這麼明確,那麼牙醫兒子這筆扶養費用是跑不掉的。
只是兒子認為,母親既然說協議書裡的費用是2個兒子從出生後到成年期間所有的扶養費,包括家用日常支出、未成年時就學、教養費用及母親所付出的時間勞力等折算金錢,照理這些應該是母親對孩子的扶養義務,所以要求兒子要返還法定的扶養費用,是屬於違反公序良俗的無效約定。
雙方協議時兒子已成年,應有能力決定簽不簽
法官對於這則老母親跟牙醫兒子間的糾紛又是怎麼看的呢?
法官認為,這份協議書中雖然提到這筆高額的扶養費用是,老母親照顧兒子花費的經費以及心力,但是目的是在於約定兒子對老母親老年扶養的安排。協議書中,既然是約定自2位兒子可以自力更生開始,才按收入純利60%計算攤還的費用,也記載了將來減少的催討金額及遺產分配之原則,並不會造成牙醫兒子生活上的困難。
而且簽立本協議書的時候,兒子已經滿20歲,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為有效的法律行為,自然可以依其智識能力理解協議書的內容,並依其自由意志決定是否簽訂,既然簽訂了,就應該按約定於自立更生後,扣除開銷費用等支出,按月以收入純利60%奉養母親。
最後法院判牙醫兒子應該履行協議給父母親2,000多萬元的扶養費用。
不知道,各位若是這位母親,會採取同樣的方式嗎?
孩子從娘胎出生到20歲,如果母親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會擔心兒子不感恩在心,不懂得反哺呢?既然簽了協議書,為什麼兒子卻不願意報恩?按照法院判決裡面的描述,兒子的月收入可是在250萬元以上,不過,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故事,希望多數人都可以在關係裡找到彼此適當的距離。
手足之間,可請求分擔扶養費嗎?
除了父母向孩子請求扶養費之外,法院裡常見的還有手足之間請求分擔扶養費的案件。
像是雲林地方法院曾經審理一個案件是,一位母親的晚年扶養由兄弟其中一人一肩扛起,其他手足則是以遠居南部、另有家庭須照料等理由,並未負擔照顧母親之責。後來負責照顧母親的那位兒子因為中風的身體因素,已無力再繼續獨力負擔照顧母親,迫不得已就向調解委員會提出要求其他兄弟共同扶養母親的調解聲請,並也達成輪流扶養之協議。
不過,本來單獨扶養母親的這位兒子又另外向法院請求其他兄弟依比例分擔他過去十多年代墊扶養母親所支出之一切費用。但因為無法逐一保留所有支出憑證,而且長期保留憑證亦有實際上之困難,所以就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以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計算,各兄弟應負擔其所代墊之扶養費用。
然而,法官調查本案母親在配偶死亡時,帳戶存款大概約有150、160萬元,其後也曾自行支付看護費用,其財產除了生活開銷所用之外,尚有支應購買服飾、親友間紅白帖禮金、孫輩結婚之價值不菲金飾、老家之水電、稅賦、修繕等費用,及捐贈佛堂、寺廟之香油錢等,甚至在農會、郵局仍有幾十萬的存款,所以有相當的現金存款可以自行運用,所以本案母親過去並無不能維持自己生活的狀況,就駁回了聲請人的請求。
可見目前實務上,對於請手足代墊扶養費用門檻並不低,孝順的部分,還是各自的心意評估能做到多少,不假外求吧!
看護費用 計算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趕快弄倒了就可以回歸自費市場了!#妖獸讚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ㄧ「韓國瑜主張「中國孕婦來台納健保」網:台灣變香港! | 芋傳媒 TaroNews」
一「外配健保爭議 張善政:蔡英文沒生過孩子不懂父母的心 | 聯合新聞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72578979548843&id=584986081641475
連竟堯:超恐怖,拜託國親兩黨的不分區票都不要投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99491810072162&id=100000341081020
轉
滕西華這政見有多愚蠢呢?
我來用國小數學算給你聽
329萬住院人次,平均9.55天住院成,一天2200
乘起來住院全照護要745億,就算一半需要好了,是373億
台灣2300萬人都繳錢,一個月40,一年480,全部都繳是110億,扣掉一堆免繳,只剩7成不到80億
錢是會天上掉下來嗎?
#其他不夠的滕西華出好不好
#和國民黨的長照一個樣都是畫唬爛最會
#到時候你連病床都找不到沒有護理師要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418802951562809&id=100002993843848
看護費用 計算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行車糾紛 Don't Worry🚗調解篇(一)
10月中時,Ingay與團隊有跟大家分享若發生車禍,自行處理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行車糾紛 Don't Worry 傳送門👉🏾https://reurl.cc/drqD6V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調解委員』篇喔~
發生行車糾紛後,到調解委員會有哪些應備資料、注意事項呢?
1️首先,我們瞭解一下『調解委員會』可以協助些什麼吧~
✨迅速⎮迅速地解決紛爭,達成雙方當事人均能接受之結果。
✨確定⎮調解書狀經法院核定後,具有民事及刑事判決相同效力。
✨執行⎮日後若對方不遵守和解內容,可向法院提起強制執行。
2️那『誰』可以聲請調解呢?
被害者或肇事方都可以主動向各鄉、鎮、區公所聲請唷!
3️我要『到哪個區公所』聲請?
✨車禍肇事地點所在的區公所調解委員會
✨若雙方居住在同一區,也可以向該區公所提出申請
✨雙方居住不同地區,應向車禍肇事地、或對方居住地的區公所提出申請
⚠️小提醒:若不確定對方地址,可以向交通隊員警詢問喔~
4️『如何聲請』呢?
攜帶身分證件(若為代理人,要記得帶當事人、代理人的身分證件及委任書喔!)前往該區公所的調解委員會辦公室,或透過線上聲請。
5️『準備事項』看這邊~
✨現場證據⎮交通事故現場圖、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現場照片。(向報案的交通隊或至『交通事故資料申請系統』線上申請)
✨費用單據⎮整理所有醫療單據、診斷證明、看護費用等支出;
✨損害計算⎮計算工作損失(包括傷者與主要照顧的家人)、生活上因受傷而增加的額外支出。
⚠️小提醒:若有投保第三人責任險,向保險公司辦理出險,並通知理賠專員到場。
💠更多資訊傳送區💠
臺南市各區調解案件聲請平臺👉🏾https://reurl.cc/4g6A8R
交通事故資料申請系統👉🏾https://reurl.cc/pDK6zQ
#Ingay法律小教室 #車禍處理 #調解 篇
❣️臉書搜尋❣️
ℹ️「Ingay法律小教室」,可以看到Ingay與團隊整理的法律相關問題喔!
ℹ️「車禍處理」,可以看到我們蒐集的各種車禍處理應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