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讀過小說的前提之下,想於第一時間將《推拿》電影中所有出場人物的臉孔與關係全數摸透是相當困難的,就連一些訪談內容也將角色錯置,王大夫、沙復明、張宗琪、小馬、小孔、都紅、金嫣、泰來等人的複雜糾葛確實並非導演意圖讓觀眾接收到的首要訊息,因此可以說,畢飛宇妙筆生花地為讀者建構出一個無異於正常人的七彩世界,面對命運,每個人都是盲人;婁燁則透過聲音與影像的張力帶領我們瞬間墜入沒有光明的國度,從旁白為盲視覺展開,化繁為簡將圍繞著推拿中心發生的一切梳理成幾個核心人物的慾望以及感情,正因他們獨鍾小馬,獨鍾這個體制外的存在,也特別給予小馬不同於原著的另一種溫柔關懷與溫柔結局。
「對面走過來一個人,撞上了叫做愛情,對面開過來一輛車,撞上了叫做車禍,可惜車與車總是撞,人與人卻總是讓。」
故事始於小馬,也終於小馬,他們在看不見的世界裡追尋一份看得見的愛情,推拿必須有力道,情慾必須有力道,深沉的壓抑也必須有力道,而如此強烈視覺衝擊的力道是文字無法具象的。在畢飛宇一視同仁的故事裡,我看見了盲人生活的隔閡與孤獨,婁燁洋溢文人浪漫的故事裡則看見了盲人之間的連結與陪伴,相較於所謂的健全人,他們對慾望的探索更加自然,發乎情止乎禮的道德約束更加沉重,沙復明自幼發憤苦讀,領略其中的黃金屋與顏如玉,身不由己受主流世界掌控,彼此忍讓,彼此錯過,所以例如金嫣、沙復明,他們愛上了想像裡的愛情,小孔、王大夫、都紅,他們知道愛情應有愛情的形狀,然而體制外的小馬,在格格不入的狹小空間裡設法突破限制,不願認命地追尋屬於自己的答案。
婁燁精心打造出的盲視覺尤其驚人,宛若燈光關上的剎那,宛若隱形眼鏡剝離的時刻,視線搖晃感異常強烈,瞳孔徹底失焦,目光所及盡是逐漸模糊放大的光暈,不但營造出視覺上也營造出心理狀態的混亂無措,小馬的失明是後天的,他經歷過兩個世界,經歷過殺死自己的過程,所以與先天的盲人不同在於他只是失去與原本世界的連結,之後的人生是苦盡甘來還是萬劫不復,端看穿越煉獄的途中撞上了什麼,那就是命運,命運牽引著抱殘守缺的靈魂在茫茫人海中相遇。
雖說電影不及小說的完整性,那是改編作品必定會面臨的取捨,卻直擊人心地以相似注視牢牢抓住故事精隨,透過雨、風鈴、舞蹈、詩文意象延伸文學的哀傷與美感,就像爐子上的一鍋鴛鴦鍋,畢飛宇是紅湯,婁燁是白湯,從同一株火焰竄起,滾出各自的味覺衝擊。李碧華說,眼為情苗,心為欲種,即使看不見,無論是喜是悲,是哭是笑,情緒依然毫無阻攔狠狠從眼睛裡跳出,飛蛾撲火般跳出了銀幕,來到我們面前,撞破黑暗,尋找光明。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 ─〈如果有來生〉三毛
盲人生活 困難 在 海倫清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置身於黑暗之中,也有許多在黑暗中點燈的人。
我們所不了解的盲人生活,以及為他們默默付出的一群人。
前兩天我和一位盲生在臉書私訊的交談:
盲生「你好!我是輔仁大學社工系研究所的學生,我是一個盲人。
星期五聽了你的專訪,不但讓我覺得十分感動,
也帶給了我很多正面的能量。
聽完你的專訪之後回想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過程,
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從小看不到這個世界,
這一路上也遇過很多挫折,
可是有愛我的親人、跟幫助我的貴人陪伴著我,
我才能有今天。
喜歡你這本書的名字,
用勇氣與驕傲在黑暗中種下一道光,
這也是我的夢想喔!而且我不但希望為自己,
更希望將來能有能力為這個社會種下這一道光!
將我所獲得的愛傳出去。
你是我的榜樣,我要跟你學習!
祝福你將來的演藝事業蒸蒸日上,
等你拿到台灣影后的這一天!!」
桃子「謝謝你的鼓勵,祝你新年快樂,一起努力。」
盲生「有空再好好拜讀您的大作 並推廣到盲人團體 激勵更多人勇敢做夢 並不畏困難 勇於朝向夢想努力」
桃子「冒昧請問您是如何閱讀文字的呢? 電腦我可以理解, 有軟體可以將文字轉換成語音, 那麼一般不是點字的書籍呢?」
盲生「嗯不是點子的書籍在淡江大學有一個服務全國視障者的盲生資源中心會幫忙我們轉換成點子版的電子檔
如果不會電腦的會有一個有聲書協會由志工幫忙製作成有聲書」
桃子「^_^」
盲生「謝謝您願意了解和認識視障者 如果有什麼想知道的 我很樂意分享喔我始終相信 通過相互分享 視障者可以更了解這個社會 社會也能借著了解視障者能慢慢打破過去總是對視障者抱持憐憫 同情甚至歧視的態度 而發現視障者所具有的能力 願意給視障者更多機會」
盲人生活 困難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李律師真的很不簡單。
當時在布拉格,有一個看不見的展,讓人體驗盲人生活。
【布拉格看不見的展 Invisible exhibition @ Prague】
http://fairyseyes.blogspot.tw/2013/08/invisible-exhibition-prag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