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在臉書提醒各位家長幼兒園的弊病之後,「夢想島」開始積極地刪除無照教師帶班照片、影片,還有園長兼任主任以及帶美術課的影片。
爾後又積極提告兩位受害家長,幼兒園的底線在哪裡?公平正義又在哪裡?前面的貼文有某護衛隊留言說三月看我發文到現在都膩了,一看就知道是護主聯盟,因為我九月才發第一篇幼兒園文章。有在關心我臉書的都知道,追蹤案件追得久是我的耐心與特性,要的就是水落石出,有憑有據才講話。
家長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安心讓孩子上學的環境,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在法規面要求,監督縣政府教育處是否有好好為家長們把關。而我不得不說,新竹縣的家長們只能自求多福,儘量為孩子多留一點證據,最好是錄影或讓孩子帶密錄器,唯一能保護你孩子的就是留下證據。
兩個家長已經被幼兒園提告,最近舉辦畢業典禮的影片,也在警察調監視器時被刪掉(經陳情舉報告知),當所有的證據都消失、教育處也站在園方立場思考時。只有家長是孩子最終的後盾!願新竹縣的孩子都平安成長。
新竹縣長楊文科,請您真正重視到孩子的問題,新竹縣是全台人口正成長的熱區,但公幼不夠,數量甚至比嘉義更少!公幼的不足是保障給私幼合理的發展空間嗎?當僧多粥少,孩子只能去私幼擠、被迫往私幼送,造成的是更多的違法與隱憂!為孩子留下更好的未來、為將來的主人翁吶喊,綠黨絕對不退縮,也絕對站在家長這裡,要求一切符合幼照法來走,不是強求,而是給新竹縣的孩子們最基本的保障,這也是我最底線的要求。
請每個父母,儘可能地保存所有孩子就學期間的細節與證據(照片、收據、影片等等),我不希望意外發生,而假設真的發生了,那將是我們保護孩子的最後防線。
#請幼兒園做好自己該做的
#不要偷雞摸狗刪照片影片
#各位家長請保持警惕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韓國國會通過《電信商業法》修法,禁止蘋果和Google等科技巨頭強制App開發者使用自家的支付系統,避免支付平台的壟斷行為,是第一個通過相關立法的主要經濟體。同時韓國也通過了《醫療法》修法,未來醫院手術室必須安裝監視系統,以確保醫病雙方的權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
「監視器法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林德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監視器安裝法規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鴻毅法律事務所- 教室內可以裝監視器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法規 在 家門口裝監視器侵隱私? 鄰居「不舒服」提告 - YouTube 的評價
監視器法規 在 林德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時) 市議員要求幼兒園全面裝設監視器 盧秀燕:努力提升裝設比例
「幼兒園是否裝設監視器已成為家長挑選幼兒園重要依據。市議員林德宇等7日在市議會質詢中說,中市公立幼兒園有在室內空間裝設監視器僅佔16.26%,市府應速提升公立幼兒園室內裝設率,將是否裝設監視器資訊公開揭露讓家長安心。市長盧秀燕強調,市府會繼續努力提升裝設監視器比例。
林德宇指出,過去幼托場所不時傳出不當管教事件,讓家長很擔心,若園所有裝設監視器的話則多少會令家長安心一點。現行法規強制托嬰中心要裝設監視器,幼兒園則沒有強制;中市目前托嬰中心及幼兒園監視器裝設裝況為何?
社會局長彭懷真說,台中每一間托嬰中心都有裝設監視器,這也是社會局稽查重點。教育局長楊振昇說,目前公立幼兒園有97.97%裝設,準公共幼兒園72.55%、非營利幼兒園82.61%、私立幼兒園則是全數裝設,平均起來台中市幼兒園裝設監視器的比例達到93.38%。
林德宇表示,幼兒園裝設監視器區域可分為教室、餐廳、寢室等室內活動空間,與走廊、戶外遊戲空間等室外活動空間,以及其他行政空間等三種;教育局所說裝設監視器比例,是只要在任一空間裝設就算,但最能發揮功效也最能讓家長安心,是裝設在室內活動空間的監視器。
楊振昇指出,教育局終極目標是讓所有幼兒園都裝設,但目前法規沒有強制規定,教育局採用鼓勵方式推動陽光認證幼兒園制度,符合標準的幼兒園就可獲得認證標章,並公布在幼兒園系統上供民眾參閱。
盧秀燕強調,市府會繼續努力提升裝設監視器比例,她認同林德宇的建議監視器不是有裝就好,它們的數量、品質、位置等也很重要;她允諾這些資訊市府會繼續努力做揭露與優化,提供消費者更多的參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907005107-260405
監視器法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10823TVBS 樓梯口當「機車停車位」住戶貼權狀:是我土地
T台原影→https://youtu.be/Rit0vhtLbho
T台原址→https://news.tvbs.com.tw/local/1570999
有住戶天天把機車停在公寓一樓樓梯旁,甚至貼出土地所有權狀,警告其他住戶是他的產權,讓鄰居傻眼,認為就算有土地權狀,範圍也只有1/4,但曾經檢舉過也沒用,房仲透露類似爭議非常多,但以法規來講已經違規,因為只要是公寓樓梯公用空間,包括一樓空間,都是公用地,不能佔地為王。
記者/黃瀞瑩、張肇華 採訪報導......↓
才剛到公寓大門,就看到電動車「卡位」,在樓梯口旁,空間已經夠窄,甚至天天停。 該公寓其他住戶:「我覺得他這樣有點鴨霸,就是長期停在那邊,然後人家要停,把他摩托車移出來,然後又惱羞,又在那邊說是他的『土地』。」
住戶不滿的,就是機車主人,在牆上貼的,這張土地權狀,儘管清楚記載,但土地所有權該住戶,範圍劃設1/4,甚至白紙黑字留言警告,強調是私人產權土地所有,別人都不能停,否則上鎖報警,提告竊占罪強制罪。
該公寓其他住戶:「他只有佔土地1/4而已,他沒有權利去停那個位置,我覺得他應該認為說,這房子是我買的,所以我有資格停這個,你們樓上租客是沒有資格,在這邊停的。」
就算檢舉過還是沒用,疑似車子被動過,車主還公告,要裝監視器來抓人,但有土地所有權,不代表公共空間,就能為所欲為。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共同持有)比如說公寓一層4戶,那大家各自持有1/4產權的話,那當然就不是這一樓的住戶,他說了算。」
房仲透露類似案例,確實爭議多,就算公寓門口1樓,100%範圍專有,還得翻地籍圖或建物測量成果圖比對,還得讓法官心證,更別說法規,認定是公用地。
新北工務局:「住戶不得在樓梯間共用部分,設置門障或是堆置雜物,如果說有違反這樣規定的話,一般來講我們會先限期改善。」
公寓一樓樓梯旁,法定不能堆放物品,就連停車也算,如果屢勸不聽,最高開罰20萬。
陳泰源YT→https://youtu.be/mI08ZAMQthI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8/210823tvbs.html
監視器法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韓國國會通過《電信商業法》修法,禁止蘋果和Google等科技巨頭強制App開發者使用自家的支付系統,避免支付平台的壟斷行為,是第一個通過相關立法的主要經濟體。同時韓國也通過了《醫療法》修法,未來醫院手術室必須安裝監視系統,以確保醫病雙方的權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8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監視器法規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10823TVBS 樓梯口當「機車停車位」住戶貼權狀:是我土地
T台原影→https://youtu.be/Rit0vhtLbho
T台原址→https://news.tvbs.com.tw/local/1570999
有住戶天天把機車停在公寓一樓樓梯旁,甚至貼出土地所有權狀,警告其他住戶是他的產權,讓鄰居傻眼,認為就算有土地權狀,範圍也只有1/4,但曾經檢舉過也沒用,房仲透露類似爭議非常多,但以法規來講已經違規,因為只要是公寓樓梯公用空間,包括一樓空間,都是公用地,不能佔地為王。
記者/黃瀞瑩、張肇華 採訪報導......↓
才剛到公寓大門,就看到電動車「卡位」,在樓梯口旁,空間已經夠窄,甚至天天停。 該公寓其他住戶:「我覺得他這樣有點鴨霸,就是長期停在那邊,然後人家要停,把他摩托車移出來,然後又惱羞,又在那邊說是他的『土地』。」
住戶不滿的,就是機車主人,在牆上貼的,這張土地權狀,儘管清楚記載,但土地所有權該住戶,範圍劃設1/4,甚至白紙黑字留言警告,強調是私人產權土地所有,別人都不能停,否則上鎖報警,提告竊占罪強制罪。
該公寓其他住戶:「他只有佔土地1/4而已,他沒有權利去停那個位置,我覺得他應該認為說,這房子是我買的,所以我有資格停這個,你們樓上租客是沒有資格,在這邊停的。」
就算檢舉過還是沒用,疑似車子被動過,車主還公告,要裝監視器來抓人,但有土地所有權,不代表公共空間,就能為所欲為。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共同持有)比如說公寓一層4戶,那大家各自持有1/4產權的話,那當然就不是這一樓的住戶,他說了算。」
房仲透露類似案例,確實爭議多,就算公寓門口1樓,100%範圍專有,還得翻地籍圖或建物測量成果圖比對,還得讓法官心證,更別說法規,認定是公用地。
新北工務局:「住戶不得在樓梯間共用部分,設置門障或是堆置雜物,如果說有違反這樣規定的話,一般來講我們會先限期改善。」
公寓一樓樓梯旁,法定不能堆放物品,就連停車也算,如果屢勸不聽,最高開罰20萬。
陳泰源YT→https://youtu.be/mI08ZAMQthI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8/210823tvbs.html

監視器法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倫敦據估計有42萬支監視器。僅次於北京,在民主國家中奪冠,排名第三名的美國華府,只有三萬支。那倫敦到底要這麼多監視器幹嘛?這就要回溯到1990年代初期,英國跟愛爾蘭的恩怨情仇,當時為了避免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炸彈攻擊,因此倫敦這個大都會,就大量裝攝影機;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加強監控管理;到了2005年,倫敦獲選奧運主辦城,隔天就發生地鐵與巴士恐襲...每一次恐怖攻擊與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倫敦就會出現更多鏡頭,而且他們還打算裝更多。
這原因主要是現在的監視器太聰明了,可不是像以前的攝影機只會呆呆的拍,現在的監視器它可以做人臉辨識,把歹徒從人群中認出來,比如英國警方做了這個實驗,就發現監視器可以在好幾條街外,老遠就把人認出來,你想想看你跟小三逛街,老婆在三個足球場外就可以把你認出來,你嚇不嚇?除此之外,現在的監測器還可以偵測到異常的舉動,比如不該聚眾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監測器就會示警。
這些監控攝影機協助倫敦警方每天破獲約6起案件,包括連續殺人犯與炸彈案。
而且傳統監視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監看會因為疲勞造成疏失。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如果很認真的連續監看2個以上的螢幕12分鐘,將會忽略45%的細節,22分鐘後將忽略95%的細節,畢竟人的體力和專注力都有極限,而電腦卻不會。另一個很重要的是,現在攝影機越來越便宜,一個警察的薪水,可能就可以買好多支這樣厲害的監視器,功能強大,還可以省錢,倫敦市民應該也覺得這真是棒棒棒了吧?但你如果感覺老是有人在盯著你看,是不是會感覺很不自在呢?
有這樣想法的倫敦市民其實還不少。
在2019年一月就發生一件事,警方在Ramford這個地區的某輛警車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的攝影機,但裝得非常低調,刻意不讓人發現他們的實驗目的。但還是給一名路人發現了,他不想被拍,就在經過的時候把衣領拉高,擋住臉部。
不過警察卻認為他行跡可疑,上前阻止,要他不准遮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最後這名男子把臉遮住不給拍的代價,是被冠上「失序行為」的罪名,被罰款90英鎊,大概台幣3500元左右,哇,這樣也有事?那我今天沒化妝,不給拍,是不是也要罰錢哪?
在這個事件發生後,英國有個公民自由團體叫做Big Brother Watch,就出來痛罵英國警方,說這名可憐路人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只是在行使不讓自己的臉被監視器掃描的權利,這樣也要被捕,是住在共產國家嗎?
還有一位叫Ed Bridges的英國人說警方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去買東西跟參加遊行示威時,至少拍了他兩次,讓他超不爽,他就把警方告上了法庭,但他沒告贏就是了。
很多人會說,你只要沒犯法,為什麼怕被拍?但對很多人來講,我的臉是我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給你看?這就是隱私權的概念,我只要不作姦犯科,我個人的私生活,我的數據,是我自己的,法律保護我,我有權利不給你看。
目前全球針對人臉辨識的法規,起步最早的就是歐盟。
2018年開始實行的「歐盟資料保護法」(GDPR)中規定,生物識別必須經過當事人明確同意,並且已經自行公開資料,或者是有涉及司法案件的時候,才可搜集或使用。歐盟中的國家當然可以自己訂相關的法律,但不管怎麼訂,都是要符合這個規範。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實在是老掉牙的話,但卻也是不變的真理。
未來人臉辨識和監控議題討論的次數肯定越來越多,牽涉的層面也將越來越廣,這個議題並不光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鐘擺,在保護隱私跟預防犯罪的光譜之間擺盪,就看人們比較重視什麼,還有如何在這中間,找出一個比較讓人自在的平衡點。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監視器法規 在 家門口裝監視器侵隱私? 鄰居「不舒服」提告 - YouTube 的必吃

新北市一名機車行老闆,不滿隔壁住戶在騎樓裝了五支 監視器 ,覺得出入都被拍,侵犯隱私,為此爭吵報警。原來雙方積怨已久,被投訴的鄰居懷疑三年前一張 ... ... <看更多>
監視器法規 在 鴻毅法律事務所- 教室內可以裝監視器嗎?... - Facebook 的必吃
因此在各法規中有許多為保護隱私而設的規定,例如刑法妨害秘密罪、社會秩序維護法的禁止無故跟追、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等,在民法上也有適用於人格權的侵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