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有提到這個劇名叫《Pornography》,
也就是「色情」的意思,
但為什麼呢?
以下為各位詳細介紹~~~
💃💃💃💃💃💃💃💃💃💃💃💃
【劇本背景系列之2-劇名的意義】
據劇作家史蒂芬斯(Simon Stephens)自己的描述,七七爆炸事件發生時,他正在倫敦寫另一個回應九一一事件的劇本,同時也正在為倫敦在前一天確定為2012年奧運主辦城市而高興,對於當時的倫敦人而言從7月6日的歡欣鼓舞到7日的驚懼惶恐,宛如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史蒂芬斯在選擇劇本內容與形式時,並不是選擇去「再現」此一事件,而是選擇從7月2日因應G8舉辦的Live 8演唱會前後開始,一直到七七爆炸事件之後的這一週,從倫敦當中的不同人物視角出發,來捕捉當代倫敦人的感受以及對於不同事件的回應。
換言之,史蒂芬斯不嘗試去再現爆炸事件,也不凸顯七七爆炸案當作劇本的重心,而是讓七七爆炸案成為一個背景,利用七個彼此獨立的片段來呈現倫敦的眾生相,
角色選擇的靈感是來自莎劇《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當中「世界是一個舞台」的著名片段,企圖呈現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各個階段:迷戀老師的中學生、亂倫的兄妹、從曼徹斯特乘車到倫敦的恐怖份子、洩露商業機密的女主管、大學教授及其曾經教過的學生、孤單厭世卻又渴望與世界連結的退休老婦人、以及一份七七爆炸事件中身故的死者名單。
文本形式上,史蒂芬斯不給角色的獨白或是對白人名,並在舞台指示上說明本劇可以由任何數量的演員搬演,七個場次順序也可以任意調動,此外,他甚至允許導演對於文本進行增補或刪減,換言之,這個劇本開放給每次演出來進行不同的編輯與詮釋。內容上,史蒂芬斯呈現了當代西方社會的原子化、人際關係商品化以及媒體化的現象,
這也是他自述劇名為「Pornography」的原因:在此,這個字的意義不僅僅是色情,而是指涉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縮減至客體、彼此消費的關係。
而這種關係也與恐怖主義相關聯:在劇中,史蒂芬斯呈現的倫敦人對於遠方的戰亂並不特別關心,而是透過各式媒體將戰亂變成一種消遣、娛樂或是欣喜戰亂並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確幸感,而正是這種漠不關心或是對於遠方受難者的客體化,與西方反恐戰爭變成一種感覺上的同構。
文字節錄自《Pornography》節目介紹/戲劇顧問 陳建成
–•–•–•–•–•–•–•–•–•–•–•–•–•–•–•–•–•–•–•–
【購票請至: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s://is.gd/lHvBj2
【演出時間】
11/8(五)19:30
11/9(六)14:30、19:30
11/10(日)14:30 — 後台導覽
11/15(五)19:30
11/16(六)14:30、19:30
11/17(日)14:30 — 演後座談
【演出資訊】
2005年7月2號 倫敦。Live 8演唱會
2005年7月6號 新加坡。國際奧委會宣布倫敦為2012年奧運主辦城市
2005年7月7號 倫敦。四名英國穆斯林於當日早晨分別在倫敦的地鐵與公車進行連環自殺炸彈攻擊,造成56死亡,逾700人受傷。
2005年
盛夏的倫敦
迷戀老師的少年
逾越道德的兄妹
渴求愛的妻子
教授與曾經是他學生的女人
孤獨的老婦
⋯⋯
穆斯林
與一張死者清單
盛夏娛樂受傷 在 盛平 Sheng P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一篇有提到這個劇名叫《Pornography》,
也就是「色情」的意思,
但為什麼呢?
以下為各位詳細介紹~~~
💃💃💃💃💃💃💃💃💃💃💃💃
【劇本背景系列之2-劇名的意義】
據劇作家史蒂芬斯(Simon Stephens)自己的描述,七七爆炸事件發生時,他正在倫敦寫另一個回應九一一事件的劇本,同時也正在為倫敦在前一天確定為2012年奧運主辦城市而高興,對於當時的倫敦人而言從7月6日的歡欣鼓舞到7日的驚懼惶恐,宛如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史蒂芬斯在選擇劇本內容與形式時,並不是選擇去「再現」此一事件,而是選擇從7月2日因應G8舉辦的Live 8演唱會前後開始,一直到七七爆炸事件之後的這一週,從倫敦當中的不同人物視角出發,來捕捉當代倫敦人的感受以及對於不同事件的回應。
換言之,史蒂芬斯不嘗試去再現爆炸事件,也不凸顯七七爆炸案當作劇本的重心,而是讓七七爆炸案成為一個背景,利用七個彼此獨立的片段來呈現倫敦的眾生相,
角色選擇的靈感是來自莎劇《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當中「世界是一個舞台」的著名片段,企圖呈現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各個階段:迷戀老師的中學生、亂倫的兄妹、從曼徹斯特乘車到倫敦的恐怖份子、洩露商業機密的女主管、大學教授及其曾經教過的學生、孤單厭世卻又渴望與世界連結的退休老婦人、以及一份七七爆炸事件中身故的死者名單。
文本形式上,史蒂芬斯不給角色的獨白或是對白人名,並在舞台指示上說明本劇可以由任何數量的演員搬演,七個場次順序也可以任意調動,此外,他甚至允許導演對於文本進行增補或刪減,換言之,這個劇本開放給每次演出來進行不同的編輯與詮釋。內容上,史蒂芬斯呈現了當代西方社會的原子化、人際關係商品化以及媒體化的現象,
這也是他自述劇名為「Pornography」的原因:在此,這個字的意義不僅僅是色情,而是指涉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縮減至客體、彼此消費的關係。
而這種關係也與恐怖主義相關聯:在劇中,史蒂芬斯呈現的倫敦人對於遠方的戰亂並不特別關心,而是透過各式媒體將戰亂變成一種消遣、娛樂或是欣喜戰亂並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確幸感,而正是這種漠不關心或是對於遠方受難者的客體化,與西方反恐戰爭變成一種感覺上的同構。
文字節錄自《Pornography》節目介紹/戲劇顧問 陳建成
–•–•–•–•–•–•–•–•–•–•–•–•–•–•–•–•–•–•–•–
【購票請至: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s://is.gd/lHvBj2
【演出時間】
11/8(五)19:30
11/9(六)14:30、19:30
11/10(日)14:30 — 後台導覽
11/15(五)19:30
11/16(六)14:30、19:30
11/17(日)14:30 — 演後座談
【演出資訊】
2005年7月2號 倫敦。Live 8演唱會
2005年7月6號 新加坡。國際奧委會宣布倫敦為2012年奧運主辦城市
2005年7月7號 倫敦。四名英國穆斯林於當日早晨分別在倫敦的地鐵與公車進行連環自殺炸彈攻擊,造成56死亡,逾700人受傷。
2005年
盛夏的倫敦
迷戀老師的少年
逾越道德的兄妹
渴求愛的妻子
教授與曾經是他學生的女人
孤獨的老婦
⋯⋯
穆斯林
與一張死者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