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勝《危城》「公義要有人做先會存在」
懷念陳木勝導演的病逝,曾先後發文談過最喜歡他的兩部電影《天若有情》和《衝鋒隊怒火街頭》,他和那大哥合作那批電影不想提,另外還喜歡《保持通話》和《危城》,《危城》尤其最喜歡昨天和大家分享的那段對白,2016年看這電影時,對「跪住先啦」這對白特別有感覺,這對白明顯係呼應2015年「政改袋住先」這事件,然後借題發揮,將導演和編劇對時局的一些感受,抒發出來。一路重複看這段戲,一路寫這段對白出來時,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本來純粹想分享和懷念導演,卻意外地得到這麼多分享和回應,完全意料之外,也破盡了這小專頁的like and share紀錄。
這麼多的回應,因為大家都有共鳴,尤其經歷過往一年發生的連串事件,原來我們的處境和電影中的普城人相似,面對曹少璘背後強大的軍閥力量,真是跪又死,唔跪又死。劉青雲和電影中的地保角色,等於現在本來應該是維持治安的警察,他決心用性命去維護公義,「公義要有人做先會存在」這句代表他人生座右銘的對白,在電影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在故事開始了約二十分鐘,他幫彭于晏這神秘浪人剪鬍子時講過,另一次是結局時彭于晏說的。我們當下的處境,應該比電影中的普城人更糟,因為執行公義的地保,已經投靠了曹少璘,我們的故事,還像是在漫長的隧道中,未見到出口。電影的英文名字叫《Call for Heroes》,大家目前也正在Call for Marvel幫忙。
這天多了不少新朋友加入,這裡只是個想自由自在,談談劇集和說說電影地方,沒有得到「曹公公認證」,不是那種顏色,歡迎大家自由留言,互相尊重便可。
#危城 #陳木勝 #跪在先啦 #公義要有人做先會存在
百般滋味在心頭英文 在 法式生活 - 洛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們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而且結果總是超出想象嗎?我相信。
這是我第一次買下的蠟菊乾花,4年多後再見,百般滋味在心頭。
當時仍是從事財務行業的我,對蠟菊並沒有太多的注意和認識,只是受最敬愛的親人所托到法國給她買一束蠟菊回港作禮物。幸運地,在weekend market見到,那就順利完成任務,蠟菊亦自始種在我心裏面... 這些年來,我去過無數weekend market,再也沒見過有賣蠟菊,直至去年才找到有蠟菊出售的店。
Immortelle 蠟菊,英文是immortal,不死的意思。因其摘採後不會凋謝的特性,又稱作不死花。不死花這名字是這親人告訴我的,因著她,蠟菊早已種在我心中,現在甚至成為我重點代購的產品之一。本來從事財務行業的我,發夢也沒想過會轉行做民宿和代購... 人算不如天算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更加超乎想象的是,我送她最後的花亦是蠟菊,而且會永遠陪伴著她...
蠟菊的氣味獨特,香甜中帶點苦澀。這氣味很寫實,像是往往不能盡如人意的生活中得到點安慰,這觸動人心的氣味,讓人感到安慰,似是被明白和接納。因此,蠟菊亦有很好治療心靈的功效,有助抗憂鬱和舒緩情緒,例如失戀、喪親和沉重的生活壓力。當你遭受到打擊或沮喪時,不妨將1滴蠟菊精油,滴在手心中,兩手輕擦,再細細感受一下蠟菊的氣味,試試讓蠟菊輕撫你那受傷的心靈... 這是我去年在French Origin在氣味中尋找他和她的故事中介紹蠟菊所寫的post,沒想到現在可以如斯切身感受蠟菊的神奇功效,算是懷念亦是實驗。坦白講,我分不出蠟菊對我的效用是心理作用,還是真實作用,蠟菊的氣味確是令我感到霎時釋懷...
蠟菊的花語:永恆的記憶,像是保護心愛的人,即使是分離,未能走在一起,在心底裏仍然掂記著這份愛意,默默地守護著對方... 我不是識花人,一直以為花語只是商業技倆,沒想到可以如此貼切應用...
這位親人自小陪伴我成長,我從來沒蠃過她,無論是捉波子棋、玩俄羅斯方塊、寫書法、買股票、講飲講食... 我都是她手下敗將,她是唯一一個令我輸得如此切切底底的人,亦是唯一一個經常話我蠢過隻豬的人... 輸其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對手走了...
她把蠟菊帶進我的生命;我為她送上蠟菊,也許這就是安排。奇妙。
百般滋味在心頭英文 在 小花老師的藝術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都有學生是活躍難以專注但很高iq的,小花老師一向都有耐心因材施教,希望小朋友會得益,不會label小朋友做問題學生~
【中小學生逃亡潮】AD/HD資優生 赴澳留學脫胎換骨
「小朋友像不同的種子,需要不同的土壤,但香港只有一種土壤,資源只會留給精英。」Sylvia嘆道。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是被忽略和欺負的一群,本地制度容不下,惟有出走海外。
她兒子Jedidiah是其中一位,去年完成中五後,赴澳修讀大學先修課程。「當地立法保障SEN學生,所有學校都有專責部門跟進。我們向學校申報兒子狀況,不但沒影響入讀機會,校方還很熱心協助我們。」
特別報告 - 中小學生逃亡潮
節錄十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 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訂閱印刷版:http://bit.ly/EJMForm
IQ140 患讀寫障礙、AD/HD
今年18歲的Jedidiah是資優兒童,IQ高達140,卻患讀寫障礙和「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症狀包括專注力低、短期記憶弱、常遺失所需用品、感官異常敏感、不能安坐等,全球5至7%兒童患此症。「澳洲校方按醫生建議,為他加長考試時間,所有通告都有hard copy,不是電郵,因為他要白紙黑字才會記得。」在西方,制度努力配合孩子的學習需要;在香港,孩子要努力配合制度的要求。
回想兒子的成長路,Sylvia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們學歷高,見到兒子成績差、情緒差,小學已學人講粗口,常常見訓導主任,很不開心。」她是會計師樓合夥人,和工程師出身、現為教會傳道人的丈夫,育有兩子兩女,前兩個孩子都在主流學校品學兼優,三兒子Jedidiah卻令人頭痛。「他坐不定,寫字有困難,我們覺得他有些問題,但不知道是什麼。」
被標籤「問題學生」 逼寫悔過書
Sylvia多次向學校尋求意見不果。「問老師怎算,可能因我是家教會的,老師怕尷尬,多次迴避,很後期才老實對我說:『我們幫不到你兒子。』」她只好自己找辦法,帶兒子做IQ和讀寫測試,發現他資優及有讀寫障礙。「做完有報告,但沒有跟進,很無助。我不知道原來要持續跟進!」
升上高小,情況惡化,Jedidiah在校內「得罪人多,稱呼人少」,慘遭針對。「讀得很不開心,有些老師標籤他做『問題學生』,經常逼他寫悔過書——但寫字是他最弱的!」主流學校不好,Sylvia遂安排他升讀私立中學。「老師較有愛心和耐性,兒子變得有禮貌,但成績依然很差。」
和同類孩子一樣,Jedidiah精力旺盛,是運動健將,在學界球類比賽獲獎無數,可是一回到學業,就屢戰屢敗。「他需要多種感官刺激才能集中,香港的學習方式不適合他。他平時很討厭英文,但和鬼佬踢波時可以有講有笑。」他難調適情緒,社交上亦處處碰釘。「老師說過發問前要舉手,但他短期記憶弱,不記得老師講過,當老師罰他,他就覺得被人屈、被針對,和老師爭吵、對抗,這經常發生。」
上述情況是AD/HD患者的典型行為,惟校方一直沒察覺,直至2014年Sylvia因緣際會認識一位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科教授,才恍然大悟。「教授本身也是SEN,聽完我兒子的情況,叫我立即帶他求醫和食藥,並送他出國。他見過不少在香港失敗的例子,去了外國讀得出色。」
延醫10年 曾放棄自己
不過,這時Jedidiah已升上高中,面對公開試的沉重壓力,更加焦慮,終日躲在家裏打機。「勸他看醫生和去外國,他都拒絕。之前試過太多方法了,換來的只有挫敗,他不想再試。」去年Sylvia陪兒子領取成人身份證,把握機會打開話題。「我很有耐性地問:『18歲了,有沒有想過考完DSE怎麼樣?』他認真地答:『去麥當勞做。』他這樣放棄自己,我很心噏,忍着眼淚說:『你有其他選擇的,可以去外國留學。教授是過來人,不如先和他傾?』」
經教授開解,他終於肯見精神科醫生,確診AD/HD,開始服藥。藥物有助他集中精神,考試成績突飛猛進。「他平時不夠時間做卷,吃藥後能專心,很快做完,還可以早走,第一次拿了最佳進步獎!」Sylvia坦言:「這是遲了10年的確診。」
赴澳後性格開朗 愛上讀書
遲到好過無到,確診讓Jedidiah知道自己的問題有解決辦法,開始對未來有所期待。「他想有發展,而不只是生存。留在香港一定考不上大學,所以他想去外國,主動約我們傾,問我們能否負擔。」
赴澳留學,一走就是5年,身為人母,Sylvia百感交集:「非常不捨得,已有心理準備他不會回來。我也要學懂放手,這是家長的功課。」放手一年,已有收穫,Jedidiah暑假回港,脫胎換骨。「他以前很冷漠,現在熱情和開朗得多,竟然會約中學老師吃飯,回校探同學,甚至主動做家務。」「他說很享受讀書,想大學畢業後留澳做研究。他終於找到人生目標!」Sylvia欣慰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