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吉他的淵源》之八
那是在 1988 年底,我剛發行了「愛人同志」專輯,滾石唱片的一票歌手,大家一起 到中南部的幾個城市的唱片行去舉行簽售會,並每個城市舉辦了一場小小的演出。 巡迴回到台北的最後一站,是在當時還叫做 「新公園」的露天舞台大家做最後一場的簽售表演。 演出後在舞台左側,在等我的堂哥 羅志光,跑到現場來告訴我一個消息:母親在美國大頸鎮 病危送醫。
兼程趕到了長島,母親是動脈瘤破裂引起的意識不清,半昏迷狀態。她被送到 紐約大學在 34 街的醫學中心 的腦神經外科去做手術。 手術幸好很成功 - - 好在她那時人正好在紐約,那個醫院正好有一個很強的腦神經血管外科團隊。
這個手術做完以後需要觀察幾個星期,我就在紐約待了下來。事情不多,唱片剛出完,就想到 48 街的樂器行去逛一逛。
「疑?!這是什麼吉他?」
在 Manny‘s 樂器行的櫥窗裏掛著的那一群吉他裡,在左前方那一把吉他就這樣跳了出來。
我知道它的整個形狀、琴身曲線,和 琴頭都是 Telecaster,但是 ,琴身正面板卻是 透亮的雙邊對稱 楓木,細的直條紋輕柔的散佈在整個面板,另一層在下方,打橫的較厚的,而且在像水波紋一般的粗粗細細彷彿在輕拂微風下湖水的呼吸般,日炙噴漆的深褐色黑框,框住逐漸淡入往內變成淺褐色內的主身軀色澤,如同曬到古銅色一般的性感的皮膚: 這個正面板的清漆和亮漆的光面處理,像是一面無限深度的鏡子般的反射到我驚訝著迷的面孔。
它整支透亮的琴頸也層層的有著一條一條波浪似的暈入、暈出的水紋辦的楓木木紋,這樣的楓木木紋一直上升到了 Telecaster 那個著名的細長雙弧度琴頭,卻逐漸像湖面波浪一樣漸寬漸寬大的暈出了琴頸的頂層,如煙般上飄而末。
它在眾琴之中彷彿是舞群中的主角一般的,主演的舞者傲然但是低調,毫不誇張的矗立在其餘舞者中間。 我不自覺的,覺得喉嚨前側的唾液似乎,自主神經反射一樣的淡然冒出,要一直將口水吞咽下去。
回去路上,往東行到第二大道南下到曼哈頓橋的途中,連闖了三、四個紅燈,心神不寧的一直在想著那把琴的身影。
回老姐的家裡上床後,輾轉難眠,一直深怕什麼時候那把琴就被別人彈了,試了琴,就被別人買走了..........
第二天一早,在 Manny's 一開門,我就進去找了個店員,把它買下去,帶了回來。
那是一把 Fender 廠紀念開業四十週年,也是 Telecaster 問世的四十週年紀念的 Custom Shop 做的紀念吉他。而且,這是 Fender Custom Shop 首次做的一批琴,共製作了 300把,我買的這把是編號 135的日炙(Sunburst)色琴。 Michael Stevens 和 John Page 等,當初 Fender 廠主要的七、八位製琴師的簽名,就在頸拾音器的凹腔裏;這些製琴師有好幾個(比如上面的 M Stevens 和 J Page 兩位),在日後都成了 製琴大師。
當你回家,把這把琴翻轉過身來,它背面呈現的就竟然真的跟一個人的背影一樣,仍然充滿了線條的誘惑: 如所述,正面板是楓木的表層,那應該就是最高檔的楓木(Maple),大約六向釐米厚度;而真正整個琴身百分之八十五的下半部是 白蠟木( Ash)的雙邊對稱實木做成的;在這裏他們用 Ash 來做這款琴,完全合乎當初 1949~1950 Leo Fender 用白蠟木來做 Broadcaster、Esquire 等 (Telecaster 的兩款前身)的歷史;這白蠟木的木紋,很顯然就跟前面的楓木木紋完全不同了:它是直條式的幾乎垂直,但非直線而是放射一般的弧度,從吉他背面的底部,像火焰一樣的往上放綻放開花出來! 由於淡淡的深褐色的光漆下的木頭,實在太像人的肌膚的顏色了,那個吉他下半身部,較寬大而渾圓的兩側從腰身擴張曲線向下的弧度,真的像極了一位性感女士的背影的臀部!
天哪!不就是那個木頭嗎!
那已經是1989年初。 但是, 吉他蒐藏與 所謂 Vintage Guitar 的概念並不普遍:很簡單,Fender 這間公司的年紀,在那時也才將近四十歲;而如果我們只講 Fender 這間公司,那麼大家當然就會想到它的 Pre- CBS 的琴,那些早期的琴因為被認為是 李奧芬德 的私人公司早期的創作,花了更多的人為工藝技術 與手工 與 實際的人體、人眼的判斷來製琴(比如,琴頸的木工的刨製,就不可能用機器來做,因為它的手握感、適合手指的每一格大小不同逐漸往上間距變小的彈按、和弦的食指 Bar Chord直壓、彈到高把位琴頸變寬而前後變窄且 要向頸身連接處的踝部渾圓交接的三不管地帶,要把製琴的琴頸的直條木板塊拿住一邊刨,一邊回來握;一邊削,一邊再回來握;一邊磨砂,再一邊握住來捉摸它的握感等~),所以 Fender 廠在售給 CBS 的1965 那年以前 的琴,由於極高度的手工製成的關係,價值就特別高,賣得很貴。
天哪!不就是木頭嗎!
但是,1989 年距離 1965年,也不過就是二十四、五年的時間,對年輕人而言,當然可能夠長;但是,很抱歉,對於我們有一些「資深音樂人」來說,就顯得資歷、時間的醞釀不夠。 比如說,Vintage 這個概念,其實是從葡萄酒的工業轉借而來的,有 「好年份」(特指葡萄收成的年份而非裝瓶的年份)、「佳釀」、「陳年」、「復古」等意思,筆者並非精研葡萄酒專家,但也知道 Vintage 一字並不容易將它定義的很清楚。
這個字眼 很難翻譯,它並不是 古董 Antique,也不是 古典 Classic,説它是 正統的、陳年的、典範的、佳釀的、典藏的、最佳的、經典的、正牌的、正港的.......似乎都有點通,但是也都有點,不足。
這就是木製的吉他有趣的地方。因為它像葡萄酒或是人體一樣,是有生命的;或說至少它跟人體互動,是會產生驚人生命力的一種樂器。 而我們知道,任何有生命,或是生命力的個體,都是很難用文字去描述的。
因為生命的特質在於,它會展現一些原來無法預測的風貌與力量。
比如這一把 1988 年製的 Fender Telecaster 四十週年紀念琴,在我身邊已經三十多年了,而且,它上面的金屬銅板塊已經有點氧化,開始表面變粗、展現鏽貌,而且當我打開它琴身去探索它頸部拾音器的身腔裏那一些 製琴師們 的簽名的時候,拾音器的線圈處已經老化,開始掉出一些氧化的綠色粉末下來。
金屬,是這樣的。 可是,琴身所有的木頭的部分,幾乎就像是三十多年前我購買它的那時:一模一樣! 而且幾乎完全一樣! 甚至,更驚人的綻放出一種多年撫摸,多年彈奏的微淡的光芒出來!
不就是木頭嗎!
那,這不是生命的展現是什麼?
我真的認為 李奧芬德 當初在製作 Telecaster 的時候,他真的沒有想得那麼多,也沒有辦法預測他的琴的力量和完整性可以延續多久:因為人都不能預測未來。
但是,畢竟這份全心全力投注在電吉他上的 - - 良心,有了回報。這個回報並不需要在他的生前就讓他擁有,沒有關係。
李奧芬德 死在 1991年。 在 1992 年,他的名字就被置入了在 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的,搖滾名人殿堂的博物館裡。 李奧芬德他一生從來就不會彈吉他 ~~所以你要他怎麼能預測他做的琴可以活多久呢~~,而且,搖滾樂根本就是在他發明了(是的,發明!)Tele、 Strat 等吉他好幾年以後才慢慢、慢慢發展出來的,所以,他當初也完全沒有可能去想「搖滾樂」這一回事。
但是他的名字,就是被置入了 搖滾名人殿堂。
這意思,就是說,你如果生為一顆葡萄,就不要去想太多有關葡萄酒、Vintage Wine 或是一瓶售價多少錢的事情。 你該做的,就是做一顆很好的葡萄,這樣就夠了。
或者說,你如果生為樹木,在生時只要全力去做一棵好樹木就夠了;有關古董、傢俱、名畫、遊艇,或是一把 1959年的 Les Paul 的價錢可以買一棟房子的事情,就不要煩惱那麼多了。
畢竟,要做一棵好樹木,在一個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的時代裡,是不容易的。
——
#You編
這篇連載講到了關於「本質」與「緣分」。常聽大佑哥提到音樂取於大自然,如同吉他的木頭取自山林,這是音樂的本質。因為愛琴的這些愛琴好友,是因為緣分而相遇。本週即將展開百年百琴特展以及因為愛琴演唱會!珍惜我們的緣分,希望有緣現場見⋯⋯⋯⋯
#愛琴故事 #因為愛琴
#11月27日至11月29日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免費開放入場@華山中四A館
#因為愛琴演唱會@華山Legacy #購票請洽:
http://bit.ly/guitarmaniac2020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小豬 x 808 Studi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愛琴 #洪本展 #樂器展 GUITAR MANIAC 因為愛琴 吉他音樂節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免費入場)★★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四A館 ⇾日期時間 2020/11/27-11/28 12:00-20:00 2020/11/29 12:00-18:00 ⇾內容:百年百琴特展-...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小豬 x 808 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小豬 x 808 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小豬 x 808 Studi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百年百琴線上特展及論壇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因為愛琴:百年百琴吉他特展》開展記者會,黃國倫、王治平 ... 的評價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和吉他的淵源》之七
接下來的,是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個音樂革命:一場樂器的革命。
有時候,仔細的,我再想一想:到底這樣的革命,對於我,是好或是不好?
這樣的革命,對於 音樂來說,是好還是不好?
或是說,這樣的革命,對於人類是好,還是不好?
那就是鍵盤樂器數位音樂的普及化。
其實,數位音樂在 1970年代,與美國就已經開始了。有一些樂器製造廠就已經開始研究如何用電子合成(Synthesis)、數位演算(Algorism),或是取樣(Sampling), 來製造鍵盤樂器的發聲,比如Moog、Oberheim、Fairlight、Synclaviar ......等公司。但是在當時七零年代,因為技術還不成熟,市場還沒成型,技術和相關數位產業也還在早期發展,所以除了售價極為昂貴以外,體積都過於龐大,不方便運送與 普及價錢的銷售。一直沒有大量流行。但是,在八零年初,有一些日本的廠牌打破了這個限制。
先是 YAMAHA 在 1983年發表了 DX-7 ,這個樂器打破傳統我們所用的樂器聲,用Frequency Modulation(FM,音頻調校)在數位線型上使用不同的演算,來發展出各種不一樣的聲音的電子發聲法。
DX-7 發表後,因為不但售價低,體積輕盈易於搬運,而且它真的有非常多的聲音,是我們前所未聽過的,非常好用;舉例來說,一般我們用電鋼琴的聲音,大家幾乎都是用 Fender Rhode 的聲音(有點像是 Vibrophone 震音琴),但是 DX-7把電鋼琴的聲音發展到幾乎是無限大,簡直超乎人的想像~~我自己到後來就收集並改造了而且擁有了一個很大的電鋼琴音庫(大多數的電子數位鍵盤樂器 都會有使用者 修改聲音的功能)。
比如我寫的那首「你的樣子」,前奏的電鋼琴聲,就是從我自己的 改造數碼電鋼琴聲裡面找出彈出來的。
這個,就是後來所謂的 MIDI: 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這說法太抽象了,他們鍵盤樂器們,可每一個都有個名字呢!
譬如說,我所接觸和認識到的,介紹一下。如下,這些電子數位「名琴榜」是(這裡的琴,就是鍵盤樂器了):
Roland Jupiter-8 (天哪!我幾乎忘了這個,發表當時好厲害!)
YAMAHA DX-7;(從 1983年起,改變所有鍵盤手的一台琴)
YAMAHA TX-816 (等於是八部的 DX-7一起彈);
Roland Juno-106.(早期電子進階版);
Roland 的 MC-500 (這是一部 數碼錄音機,用來編曲);
Roland 的 D-50 ;(聲音好厚!);
Korg 的 M-1;(要什麼聲音,就有什麼聲音!);
Alexis DM-5, Drum machine (好多的打擊樂器~);
Hohnet 的 Clavinet (聲音堅硬的像可以震碎玻璃的刀切的音色);
Emulator 的 Emulator II+HD (「戀曲1990」的前奏有個碎石金屬的聲音,就來自它;取樣機的代表作);
、、、、、
、、、、、
Moog 的 Minimoog (美國牌子,要特別訂才搞得到)
Sequencial Circuit 的 Prophet -5 (美國貨!好聽。初期覺得珍稀貨貴,後來聽多了,覺得賣得......有點不值得那價錢!)
Roland 的 TR-808 鼓機 (經典電鼓聲~);
Roland JD-800 (這琴上面有我最喜歡的一個鋼琴聲音~);
YAMAHA CS-30 (我真的很難考慮那一台重達 100公斤的 CS-80~);
Kong 的 Wavestation (在香港時常常用它來做電影配樂~) ;
、、、、、
、、、、、
一直下去,一直下去,
一直發明,一直發明............
電子、電子、電子、電子.............
數位、數位、數位、數位.............
一直到, 我們都忘了,有些其實, 也錄過音的 , 很重要的樂器們, 的名字; 它來自哪裡........還有,最後它究竟去了何方。
這樣。
以上所有的琴,全部我都彈過,而且大部分我都擁有過(我跟你說過我曾經毫無懸念的認為自己是一個鍵盤樂器手)。那一段時間我正好在香港,每年大量的電影配樂,都是和 最早期泰迪羅賓、Richard、還有後來和我一起工作拍檔最久的 花比傲(Fabio Carli)就這麼兩、三個人,十幾台鍵盤樂器的搞定了整部、整部電影的配樂。 香港電影配樂當然有時候需要主題曲,那麼電影主題曲也一起寫了吧。 有統計說八零年以後我寫過的中文電影主題曲流行的數量,記錄好像還沒被打破。
那也是一個時代,開始自七零年末 ,八零年初的Disco(迪斯可)音樂開始大流行以後,帶動了人類的走路(記得1970 年末 約翰特拉佛塔 主演的「週末狂歡」片頭,他邁開大步,勇往直前的走路的腳步大特寫的鏡頭嗎?),還有人類的跳舞 和動作、行為舉止等,在這樣的大量、大量的迪斯可節奏的洗禮、洗耳,與,洗腦以後.....................
~~人類的思考、行動、想法、群聚,就慢慢的,但是有效率的,開始規格化,精確化了。
上述的這些樂器的被發明,就是來自於這樣的一種趨勢,它們加入了時代的腳步,各個捲入了八零年代以後的電子數位與 原樣模擬 的世紀大戰之中。
大戰還沒有結局前,我們就發現,生活裡面慢慢多了一樣東西,無法阻擋,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甚至在錄音室裡面也越來越多!
那個東西啊叫做:個人電腦。
所以,那個世紀大戰是由誰戰勝的,已經不需要判斷或是公佈了;說了沒趣。
很殘酷的是,對於音樂人而言,從1985 到 1995 這短短的十年 數位樂器 伏地魔式而起的期間,全世界保守估計應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音樂家,失業了。
這個樂器革命帶來的成果,就變成了這樣。
還記得在1995 年的夏季某一天,週末;我一個人在自己開的那一間 灣仔告士打道生和大廈的二樓大錄音室裡面發愣。 四周佈滿了 SSL 的錄音軌道、桌外格式機、五六個鍵盤樂器、當然還有 電腦內的錄音軟體 Digital Performer . 我相信這已經是當時最高規格的一間錄音室了,外面是 維多利亞港口,從香港要去九龍的中環隧道的入口就在我們樓下過街處。我擁有無限可能的音樂聲道、聲音,還有節奏;按一個鈕,任何聲音都會響出來。
但是我腦筋裡一片空白,這樣的度過了一整天。
是在那一天與那一間「唐樓」錄音室的風華全盛時期,我心裡面的那一個鍵盤樂器手,悄悄的,離開我走掉了。
這就是那個背叛了的,樂器手,的那一段淵源。
——
#You編
連載至此已經第七篇,講回到曾是一位鍵盤手的大佑哥,怎麼樣因為吉他而放下了那些電子樂器⋯⋯一場樂器革命,也帶來了大佑哥與吉他的革命情感。找到屬於一位吉他手對於音樂的情懷,「琴懷」⋯⋯⋯
#愛琴故事 #因為愛琴
#11月27日至11月29日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免費開放入場@華山中四A館
#因為愛琴演唱會@華山Legacy #購票請洽:
http://bit.ly/guitarmaniac2020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和吉他的淵源》之六
本來作曲者就會喜歡在自己家裡用錄音機,彈彈唱唱,把自己的曲子錄下來。到了台北見習實習以後,有一台 TEAC 的四軌錄音座,幫我完成了由我自己最早唱的「風兒輕輕吹」、「九月風起時」、「情奔」、「歌」、「童年」、「鄉愁四韻」.......等,最初期的一些錄音;這些錄音的檔案,在失蹤多年以後,終於在 2017年,出「家III」 那張專輯時,找到了當年熟識的中廣的 DJ 好友賀立時,從他的建檔裡找了回來。
可以幸運的把歌曲錄製下來,並且在日後的許多年以後(在這裏,是三十八年以後)聽到,並且驚訝於自己當時「幼嫩」的聲音表達、粗淺的錄音方式、還有業餘的吉他彈奏等,是一種何其幸福的回顧~~
這樣的可能的幸福,是專屬於大約是二戰以後,大約1950年以後開始運用科技的音樂人才能擁有的歷史緣分,可能是現代音樂人根本就不會去想到的事情.........
但是你如果考慮到,在之前的人類的所有的作曲家,幾乎都不可能在錄音技術發明以前把自己的音樂錄下來,並且用音響來聆聽那些作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我的意思。
我們出生在一個 連巴哈、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史特勞斯等這些偉大的音樂家,他們一輩子所有的偉大作品都僅只能靠記譜與現場演奏來表達~~曇花一現~~不能回播 的這麼殘酷的現實的時代之後,的之後,的 1950年之後。
我們現代音樂人,當然是極其幸福的。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這一點。
坐在南海路的巷子裡那一座建築物的三樓,麗風錄音室的錄音間裡,的那一張高腳椅上,是我最早期彈吉他的錄音的訓練。
小徐,錄音室主人與錄音師本人,徐崇憲,應該就是我的錄音啟蒙者。
坐在那一張高腳椅上,我雙手裡抱的,是那一把 D-45,對音樂事業充滿了幻想,對未來的世界充滿了期待。
我的音樂前途,必須靠這一把 D-45,小徐的錄音專業技術、和他的經驗,當然,還有我已經寫就的歌曲來闖蕩與完成。
小徐在 D-45的音孔前方20公分處,放置了一個 德國製的 NEUMANN 87 麥克風,他並且在音孔正前方往下轉了大約三十度的角度,這樣,吉他的中低音會被收錄的最飽滿(你聽到的「鄉愁四韻」的 低音 E,G, A,以及沈重的低音和弦,就是這個麥克風錄下來的)。
然後他在吉他琴橋後方的45度角,也就是我的右手手背的後下緣,放置了一個 SENNHEISER MKE 60 的 Shotgun 麥克風:因為我們不斷的測試的結果,發現吉他的高音,最高頻與最清亮的音色是從琴橋下部的正面板散發出來的(你聽到的「誕生+青春舞曲」那些重力撞擊刷弦的響亮金屬弦音:「聰明的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理~~~~~」,這些。)
「亞細亞的孤兒」的吉他,也是在相同的狀況下,同一張高腳椅上錄製下來的。每一次我錄木吉他,我都會跟小徐花至少兩個鐘頭在麥克風的擺置上。你想想,「亞細亞的孤兒」的前奏其實只有兩小節的 三拍 E和弦,但是那是多麼重要的前導!你現在再回去聽聽那隻 D-45 錄出來的吉他的聲音,它是真的比1980年前後同時期(包括那時校園民歌所有的吉他錄音)所有的吉他聲都紮實的。
在這首歌裡,木吉他是最主要的節奏骨幹;我總共彈了三次吉他:左右聲道各一軌木吉他(你現在還是可以聽到我早期彈吉他時節奏還沒有很穩定,左右兩聲道的時率(timing)還並沒有完全準確;第三軌的木吉他是加在 從第二個主歌開始的每一小節的重音上:這樣會使得歌曲的進行程序有個很清楚的層次感。
「亞」這首歌,是我一輩子寫的歌裡,給我最多麻煩的一首歌。
有一段時間,2002至2003年,我住在北京嘗試生活,和一些當時的北大學生聊起來,為「亞」曲為何在中國大陸會被列為禁歌(而且是特級被禁的歌!),說到我深感不解。一旁的歐陽一把就搶過話題:「什麼!那還什麼問題呢?怎麼能不禁呀?當時我在北大!六四那一天一開槍,第二天開始全校學生都在唱這首歌了!爾後有什麼學生聚會,在那一年的抗爭中,北大學生聚會很多都是唱這首歌的呀!那你說當局怎麼能不禁呀!」
哦!原來它變成了一首地下流行民歌了..............但是,這不能怪我呀~~
錄音前後的時間裡,中美(美台)已經斷交,美麗島事件已審理過,林宅血案毫無線索,鄧小平訪問了美國。而我一個毛頭小子剛剛畢業才兩年。
40年前的那個時代,卡特下台而雷根上台的我的醫學院畢業的那一個 1980 年的二月底,以後。
就在那一段時期,台灣的知識份子大都不出聲了,大家把情感和情緒全放到了作品裡面。
我就記得我的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的 塑膠 Pick,彈吉他的時候力道準確而且紮實,和在大學生時期的彈法,開始有了一點轉變,似乎有了加速往專業道路上面駛去的一種,痛意,與~快感。
——
#You編
淵源來到了第六篇,聊到創作。這次的百年百琴特展不僅勾起了大佑哥許多回憶,因為愛琴的演出內容也如火如荼的準備中,這次的愛琴故事,像是一趟回憶之旅⋯⋯未完,待續⋯⋯
#愛琴故事 #因為愛琴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免費開放入場@華山中四A館
#因為愛琴演唱會@華山Legacy #購票請洽:
http://bit.ly/guitarmaniac2020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小豬 x 808 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因為愛琴 #洪本展 #樂器展
GUITAR MANIAC 因為愛琴 吉他音樂節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免費入場)★★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四A館
⇾日期時間
2020/11/27-11/28 12:00-20:00
2020/11/29 12:00-18:00
⇾內容:百年百琴特展-音樂人與他的情人、吉他、零附件銷售、音樂產業論壇、吉他診所、勇氣舞台
.
➤ Basiner:https://www.basiner.com/zh-TW/
➤ 台灣高空: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
➤ Wavebone:https://www.the-backbone.com/wavebone
➤ 穎凱國際:https://www.facebook.com/soundsketch
➤ 新麗聲樂器:http://www.sls-music.com.tw
➤ UD Music:https://www.ud-music.com
➤ 海國樂器:https://www.haikuo.com.tw
.
#因為愛琴
#guitarmaniac2020
#basiner #台灣高空 #Wavebone #穎凱國際 #新麗聲
#UD育典樂器 #海國樂器
#羅大佑 #王治平 #黃國倫 #陳子鴻 #戴佩妮 #荒山亮 #謝震廷 #RobertoZayas #董運昌 #洪本展 #陳子文 #李明智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小豬 x 808 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因為愛琴 #黃國倫 #樂器展
GUITAR MANIAC 因為愛琴 吉他音樂節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免費入場)★★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四A館
⇾日期時間
2020/11/27-11/28 12:00-20:00
2020/11/29 12:00-18:00
⇾內容:百年百琴特展-音樂人與他的情人、吉他、零附件銷售、音樂產業論壇、吉他診所、勇氣舞台
.
➤ Basiner:https://www.basiner.com/zh-TW/
➤ 台灣高空: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
➤ Wavebone:https://www.the-backbone.com/wavebone
➤ 穎凱國際:https://www.facebook.com/soundsketch
➤ 新麗聲樂器:http://www.sls-music.com.tw
➤ UD Music:https://www.ud-music.com
➤ 海國樂器:https://www.haikuo.com.tw
.
#因為愛琴
#guitarmaniac2020
#basiner #台灣高空 #Wavebone #穎凱國際 #新麗聲
#UD育典樂器 #海國樂器
#羅大佑 #王治平 #黃國倫 #陳子鴻 #戴佩妮 #荒山亮 #謝震廷 #RobertoZayas #董運昌 #洪本展 #陳子文 #李明智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小豬 x 808 Studi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因為愛琴 #吉他音樂節 #樂器展
GUITAR MANIAC 因為愛琴 吉他音樂節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免費入場)★★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四A館
⇾日期時間
2020/11/27-11/28 12:00-20:00
2020/11/29 12:00-18:00
⇾內容:百年百琴特展-音樂人與他的情人、吉他、零附件銷售、音樂產業論壇、吉他診所、勇氣舞台
.
➤ Basiner:https://www.basiner.com/zh-TW/
➤ 台灣高空: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
➤ Wavebone:https://www.the-backbone.com/wavebone
➤ 穎凱國際:https://www.facebook.com/soundsketch
➤ 新麗聲樂器:http://www.sls-music.com.tw
➤ UD Music:https://www.ud-music.com
➤ 海國樂器:https://www.haikuo.com.tw
.
#因為愛琴
#guitarmaniac2020
#basiner #台灣高空 #Wavebone #穎凱國際 #新麗聲
#UD育典樂器 #海國樂器
#羅大佑 #王治平 #黃國倫 #陳子鴻 #戴佩妮 #荒山亮 #謝震廷 #RobertoZayas #董運昌 #洪本展 #陳子文 #李明智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因為愛琴:百年百琴吉他特展》開展記者會,黃國倫、王治平 ... 的必吃
因為愛琴:百年百琴吉他特展》開展記者會,黃國倫、王治平、陳子鴻等人出席。(盧禕祺攝) ... <看更多>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在 #百年百琴線上特展及論壇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必吃
GUITAR MANIAC 因為愛琴吉他音樂節 ... #百年百琴線上特展及論壇 KKTIX感動開賣! ... 快上KKTIX買票見證職人的知識經驗及百年一見名家收藏傳承學習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