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為探討美國華盛頓州一間技術性護理之家(Skilled Nursing Facilities)中新冠肺炎感染及傳播的情形。
■「研究方法」為:
1.間隔一週進行二次點盛行率調查
2.對該機構中的住民做鼻咽及口腔拭子採檢
3.進行rRT-PCR、病毒培養和定序,同時紀錄採檢前14天內出現的症狀
4.一採檢驗呈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則會於7天後再做第二次評估
5.新冠病毒感染者依症狀及出現的時間分為4種:有典型症狀者(發燒、咳嗽、呼吸急促)、非典型症狀者、無症狀者、確診後才出現症狀者
■「結果摘要」如下:
1.總計該機構89位住民中SARS-CoV-2檢驗陽性者有57位,陽性率為64% (57/89);15位死亡,確診病患的死亡率為26% (15/57)
2.進行點盛行率調查的76位住民中檢驗陽性者有48位(48/76,63%);陽性者中採檢時無症狀(asymptomatic)者有27人(27/48,56%),其中又有24人在採檢後大約4天才出現症狀,即確診後出現症狀者(pre-symptomatic)
3.rRT-PCR檢驗病毒的Ct值在asymptomatic、pre-symptomatic、非典型症狀者或典型症狀者之間都非常接近。(Ct值中位數在上述四組分別為25.5、23.1、24.2、24.8)
4.病毒培養結果也發現,47位rRT-PCR陽性的感染者病毒分離率在各組分別為:asymptomatic 33% (1/3)、pre-symptomatic 71% (17/24)、非典型症狀者75% (3/4)、典型症狀者63% (10/16)
5.34個檢體進行病毒核酸序列分析,將近八成的病毒序列可分成二群(cluster),二群之間僅差一個核甘酸。
■「解讀」:
1.本次調查中發現,感染新冠病毒者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在第一次受檢時是無症狀的,其中也有部份的人確診後才陸續出現症狀,而這些一直無症狀或是後來才出現症狀的確診者不僅rRT-PCR陽性,從Ct值也可以發現這些病例的病毒量與有症狀者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有無症狀或是症狀出現的時間與病毒量沒有正相關性,而且這些病例中確實有一定的比例可以培養出具有傳染力的活病毒。作者認為,無症狀或是症狀出現時間比較延後的病例很難在早期被察覺,是造成機構中疫情快速散播給其他住民以及醫護人員的主要原因
2.機構中的住民原本可能就有一些慢性咳嗽或是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因而無法精確陳述與新冠感染相關的症狀;另外,研究也發現有不少的確診病例症狀並不典型(即非目前診斷的症狀依據:發燒、咳嗽、肌肉酸痛),所以單藉由出現典型症狀與否並不足以判斷感染的風險
3.機構中的感控措施如果只侷限在針對有典型症狀的確診病例,顯然會有很大的防疫破口
4.本研究未針對環境做檢測,因此不知道病患之間透過帶病毒的飛沫傳染外,經由接觸到環境中有病毒的污染物而感染的風險有多高
5.某些確診病例在症狀出現後咽喉部驗出病毒的時間會長達7天以上(而且當中確實可培養出活的病毒),因此也支持在類似機構中應該以檢測結果為基礎來決定能否解除傳播路徑防護措施;若無法進行檢測,則應該考慮延長防護的時間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 摘要整理)
📋 Pre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and Transmission in a Skilled Nursing Facility(2020/04/24)+中文摘要轉譯: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766/
➥Author:Melissa M. Arons,Kelly M. Hatfield,Sujan C. Reddy,et al.
➥Lin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8457?query=featured_coronavirus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主播 黃文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請益]急!!有沒有哪一本書有明確寫出發燒的定義特徵- 看板Nurse 的評價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發燒護理衛教、發燒護理指導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人智醫學家庭護理--發燒護理及檸檬小腿敷布Lemon ... - YouTube 的評價
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4b帶你看指揮中心記者會
1.今日新增敦睦專案1例,目前427人確診(境外移入343人,本土案例55人,29例敦睦遠訓支隊),253人(+17)解除隔離,6人死亡。
目前連續11日沒有本土個案。磐石艦案例下船於14~17日的密切接觸者,今日已經是曝露後6~9日,如果有受感染也差不多該出來了,還沒有本土案例是好事。繼續加油!
案427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19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21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9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237人,其中509人居家隔離,728人自主健康管理。
2.地方防疫措施說明:相關措施規定一直都在,請地方政府遵照指揮中心規定或指引辦理。 近來所謂對醫護人員採檢事宜,都已經有相關規定,上周張教授也說明過採檢結果,請教授再說明。
張P答:保持足夠的醫療量能,維護醫療體系正常運作很重要,國外看到許多院內感染群聚,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特別保護醫療人員。從2月27日開始已要求所有醫護人員發生的肺炎都要通報採檢,但都沒有相關案例。後來三月下旬擴大醫護人員健康監測,只要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就一律暫停工作通報採檢。
上週六報告過,我們的擴大採檢從三月底開始就有包括醫療院所相關工作人員,有發燒呼吸道症狀都會列入擴大採檢。從3月30日到4月15日總共1852人,包括醫師,護理師,其他醫事人員或非醫事人員,或是長照機構人員,完全沒有陽性確診者。我們是直接測PCR看有沒有病毒(相信這些人大概也不會有抗體),比測抗體更直接,避免他們帶著病毒會傳給病患或是長照的住民。
這樣的結果似乎不似國外看到醫護人員很容易被感染,應該歸因於我們很早就給醫護人員足夠的防護裝備,加上持續努力的監測,維持我們的醫療照護體系。和國外很容易醫院就失守,院內感染不太一樣。
3.疫調爭議澄清
根據傳染病法,地方主管機關依法要迅速檢驗診斷調查來源,並報告中央主管機關。 這裡面指的是確診和疑似的個案。所謂疑似個案,就是法定傳染病通報和擴大篩檢通報,要有TOCC經醫師評估通報才會算是疑似個案,再進行疫調。接觸者不是確診者,也不是極可能案例。其實沒有一定要接受疫調的法定義務。
第二,醫護採檢本來就在擴大採檢範圍對象中,有必要就可以採,地方不用籌措財源執行。擴大採檢由我們編列支應。 必要性從張教授報告來看,目前採了1850人都是陰性,所以必要性上我覺得不見得有必要。 採檢要經過醫師評估通報來進行就沒有錯。
(04b解讀:誠心希望中央地方合作一條心,不要多頭馬車,一起努力合作對抗共同敵人。)
4.案427二採才陽性,張P有說過得病一段時間才會時陰時陽,為何這案發病前兩天卻驗不出來?
張P答:發病前是不是一定採檢陽性是不一定,發病後原則上應該都採得到。但我們也說過,發病後符合法定傳染的案例就是要二採來確認。
部長:一採二採說明過多次,大家常常建議境外回來全採,採完陰性放人。但沒症狀採檢效益很低,要有一定的觀察期之後再採比較有效益。
(04b解讀:我覺得很多人沒有時間序的觀念。在病人身上,你要清楚採檢的這個人是落在病程的哪個階段。有症狀的前一週病毒量最高,此案例是還在潛伏期,PCR測不到很正常。後來有症狀了再採,病毒量較高就容易採到。這和病程已經走到2~3週病毒量很低時的時陰時陽,完全不同情形。
在防疫措施上面,你要了解我們處在疫情的哪一個階段。我們還處在零星社區感染,接下來可能會走到多發社區感染,上升段,疫情流行高峰,高原期,下降段準備復工等等。一直在這階段問上升段左右才該考慮的封城普篩的問題,只是製造恐慌而已。前陣子好多天零就在問復工開放,也是太心急了。)
5.腳趾頭長水泡是台灣案例症狀嗎?康復後眼睛分泌物還驗得到病毒嗎?美方資料說唾液可檢驗病毒?
張P答:最近國外有一些新的症狀發現,腳上水泡部分如果確診病患沒有主動陳述可能難以觀察,有報告後臨床有開始注意,目前有回報部分案例出現類似狀況。先前解隔病患的主治醫師說,病患有短時間出現水泡,但位置不明。先前問過結膜炎是否為病毒表現症狀,本土個案目前沒有這樣的發現。眼睛分泌物是否可分離培養出病毒,先前有類似研究報告,但結論不一,我們沒有特別針對眼睛做病毒檢測培養。唾液很早就被香港報告提及可用來做PCR,我們在案2開始就有請患者用生理食鹽水漱口吐出用漱口水來檢測,確實可以得到陽性反應,很多醫院有採用本法。本法曾經在SARS時驗證可用,好處是避免採檢鼻咽時被病人傳染的風險。但這樣方式的敏感度需要驗證。
6.磐石艦抗體檢驗結果?可否釐清感染時序和來源?埃及那例時有做培養比對病毒株,本次會做嗎?
答:一家實驗室出來了,還有兩家實驗室資料收集中。我們要把PCR和症狀/病程收集完全後分析再跟各位說明。
7.目前台灣面臨的威脅屬於哪一種?會不會因為社區中有無症狀者而隨時爆發?軍艦潛伏期過了是否30日就算過關嗎?要多算14天嗎?
答:本土應該是第11天無新增案例。本土裡面有沒有隱藏或無症狀個案,當然有可能有。但我們要針對能處理的問題來處理。我認為隱藏或無症狀的絕對不多,因為他會搭配著一定比例有症狀的個案出來,目前沒有看到。目前本土相對是安全,但國際疫情仍然嚴峻,加上艦隊相關個案,所以我們持續嚴密監測。敦睦相對本土而言是獨立事件,並不會因為艦隊本身而使本土變得不安全。
8.有研究說新冠病毒會造成肝功能受損,中心看法?本土個案有相關情況嗎?慈濟大學肺結核案例,人力負荷上可以支應嗎?未來如何處理突發狀況?肺結核和新冠肺炎症狀類似,是否有相關就醫指引?
張P答:文獻顯示部分個案有肝指數上升,台灣案件大多數正常,少部分輕微上升,且後來都很快恢復了,沒有造成真正肝損傷的問題。肺結核在台灣一年大概八九千例,肺結核校園案件我們有SOP,相關接觸者會調查還有預防性投藥。肺結核症狀就是持續咳嗽,臨床上要X光和痰液檢驗。久咳不癒請就醫並告知可能接觸史和病史。
(04b:豈不聞"咳三週,快驗痰"。這兩個病完全不同,新冠是快速進展的病毒感染,肺結核桿菌造成的是很慢性的感染。)
9.台中確診者家屬表示希望可以採檢,台中衛生局要求該員自行開車就醫採檢,合適嗎?
答:針對敦睦專案無症狀隔離者,如果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會在隔離後五天採檢。這部分可由衛生局安排救護車或自行開車就醫。
部長:以前是有症狀才採檢,但這次是特殊狀況,我們會安排敦睦確診的親密接觸者五天就進行採檢。要求是不要使用大眾交通工具。需要幫忙就由衛生局安排交通。
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主播 黃文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禽流感的預防措施
(林杰樑醫師、譚敦慈護理師及毒物實驗室團隊)
1、H5N2、H5N8禽流感高病原性是指對鷄、鴨、鵝的傳染性以及高致死率,而非對人類,不用恐慌。
2、醫學文獻數十年來目前只證實下列幾種禽流感會使人類感染致病:H5N1、H7N3、H7N7、H7N9、H9N2。但是病毒易突變仍然要小心。
3、禽流感需與受感染的禽類長久接觸者才有可能被感染與人的流感不一樣;因此若接觸H5N2H5N8的禽類養殖者與禽類屠宰業者,在接觸七天內沒有任何症狀 則無需擔心導致人類的感染發病。任何上述業者在接觸禽類七天內有任何發燒、 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狀,宜儘速戴口罩就醫。
4、一般人只需將禽類以及蛋類完全煮熟即可安全食用。(勿食用太陽蛋、溫泉蛋、半生熟的蛋類)
5、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處理禽肉以及蛋類相關製品後,只需用肥皂及溫水洗手即可。
6、砧板刀具餐具生熟應該分開,處理過生禽的用具用沸水燙洗。
7、選購非洗選蛋最好隔著塑膠袋或儘快以肥皂水洗手。
8、非洗選蛋烹調前先清洗,買回的生禽肉可先燙煮一下再調理。
9、避免食用可能用生蛋的製品如:提拉米蘇、慕斯、卡達醬、美奶滋、生雞蛋沾醬等。
10、應避免使用生雞蛋敷臉。
11、不要接近養殖場及餵食禽鳥,尤其是小孩不要餵食野鳥、鴿子。
12、不買來路不明的禽肉、不要自己宰殺禽肉。
13、務必煮熟禽肉,不要吃帶有血水的禽肉。
14、碰觸到禽鳥糞便,請先用肥皂水洗淨並噴上酒精消毒。
15、不要揉眼睛、不要挖鼻孔、咬手指頭、打噴嚏務必罩住口鼻。
16、勤洗手,少去不通風、人多處也是自我保護的方法。
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必吃
38-38.5℃ 冰枕、減少 ... 文獻? [PDF] 流感病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第二節流行高峰期防治作為. (48). 第三節群聚事件之處理. (50). 參考文獻. ( 53) ... 行趨勢 ... ... <看更多>
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必吃
38-38.5℃ 冰枕、減少 ... 文獻? [PDF] 流感病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第二節流行高峰期防治作為. (48). 第三節群聚事件之處理. (50). 參考文獻. ( 53) ... 行趨勢 ... ... <看更多>
發燒 護理措施 文獻 在 [請益]急!!有沒有哪一本書有明確寫出發燒的定義特徵- 看板Nurse 的必吃
各位前輩大家好!
小妹目前在做實習作業
因個案的問題是發燒
若是用NANDA的護理診斷只能定體溫過高
書裡的定義特徵有
1.體溫超過37.5度
2.皮膚潮紅、摸起來熱熱的
3.心跳與呼吸速率加快
4.輕微至嚴重的脫水
5.可能發生痙攣
而老師說定義特徵要符合五項
我的病人沒有脫水及痙攣
這樣就沒有5項了
而且如果是用"體溫過高"
我的文獻查證似乎就必須往體溫過高這個關鍵字去尋找
所以想問前輩們知不知道有哪本書
是有直接提到"發燒"的定義特徵的?
麻煩前輩們幫幫忙了~~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10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urse/M.1426685087.A.30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