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糖成癮】:熱愛甜食「無糖不歡」
醫師:糖上癮機制與毒品相同:你知道你一天吃了多少糖嗎?根據推算,台灣每年吃掉56萬噸的糖,平均每人每日吃下67克糖,為建議量的2.7倍。由於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琳瑯滿目且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總是隨手可得,特別是香甜可口的點心,或是一杯清涼好喝的飲料總是讓人難以抗拒。然而甜食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和增加肥胖、慢性病等風險[1]。
現代人常因工作壓力大,喜歡吃甜食紓壓,但過量的話不但容易發胖,更容易傷身。身心科醫師楊仲豪分享案例指出,一名國中生因患有過動症,從小就熱愛吃糖,即便被父母禁止也無法壓抑吃糖的慾望,導致年紀輕輕即罹患糖尿病。這名國中生的父母轉而求助醫師,希望醫師能治好孩子對糖果的依賴[2]。
■「糖」,也會「成癮」?!
一般講到會讓人成癮的東西,最先聯想到的通常是「毒品」類,像是海洛英、安非他命…等等的非法禁藥。也有合法的,不過就需要醫師處方的,像是鎮靜安眠藥。其他雖屬不良習慣,不僅合法也可自由購買,例如: 香菸、檳榔、酒類。至於茶與咖啡,則被當成提神飲料,休閒使用。
然而,近來諸多科學研究結果指出,有一種成癮物質,它不僅會單獨出現,還會隱身在各種食物裡。只要您生活在現代社會裡,而且需要進食,幾乎無法避免吃到。它存在您天天吃的食物中,而且還有「卡路里」!
▶猜到了嗎? 印象中只是食物的「糖」,竟然也是成癮物質。
依照「成癮物質」的定義:首先,攝取後會感覺愉悅;然後,使用量會愈來愈大。停掉不用後,會出現戒斷症狀,身心不舒服,因此很想再度使用。
▶我們來看看,「糖」有沒有符合上述「成癮物質」的定義?
糖份進入身體之後,會刺激大腦釋放「血清素」(serotonin)以及「多巴胺」(dopamine),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會讓人「感覺良好」。這能解釋為何很多人一旦壓力大,就想吃甜的;吃了甜食,就覺得心情好多了。
然而,陡然飆升的血糖會讓身體大亂,於是身體接著分泌「胰島素」,以讓血糖回穩。胰島素讓細胞從血液中吸收糖分,降低血糖值。然而,進入細胞的糖分要是沒有使用掉,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很多人雖然吃得不油,但是糖吃多了,還是會長胖。
血糖濃度在胰島素的調控下,像溜滑梯一樣降到低點。血糖降得太快,人會覺得情緒低落、乏力,甚至感覺頭昏、手抖。這時,最好的解方就是伸手再拿一塊甜食…
甜食就像雲霄飛車一樣,讓人的血糖值與情緒瞬間飆高又急墜,玩過一圈之後,還想再來一次,再一次…,口味愈來愈重,用量愈來愈大…,終於,上癮到無法自拔。
「糖上癮」在台灣的盛行率,恐怕是嚇人的高。君不見整條街的飲料店,幾乎開到三步一間,便利商店的冰箱裡,也永遠有各種含糖飲料待售。再觀察一下周遭有多少人幾乎不喝白開水,手上總是提著飲料杯,或是拿著汽水瓶,只喝有甜味的液體[3]。
■糖、毒品、成癮、大腦獎勵機制
糖與古柯鹼不僅外觀有些相像(都是白色的粉末),對大腦的作用也有些相似!我們攝取的糖能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與大腦中的獎勵機制有緊密關聯。
什麼是「大腦獎勵機制」呢?您是否曾在飽餐一頓、吃下一大碗冰淇淋、或是抽完早晨第一根香煙後感到心滿意足,充滿活力呢?這就是多巴胺啟動了大腦獎勵機制,讓人感到愉悅的結果。
天擇讓人類大腦演化出這套獎勵系統,鼓勵我們去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追求異性、繁衍後代。在自然環境下,大腦獎勵系統驅使人類去做出對存活與繁殖有益的行為。但在人類文明發展後,各種刺激性物質如糖、尼古丁、毒品開始出現。這些物質能夠激發比天然食物更強烈的獎勵訊息,讓大腦一試成主顧,難以自拔。
▶糖與毒品都會:
「過度攝取」:成癮後的老鼠會需要越來越多的糖來得到滿足。
「戒斷症狀」:停止供應糖給已經上癮的老鼠會使得他們焦躁不安。
「強烈渴望」:戒斷糖的老鼠再接觸到糖時,大腦會產生異常強烈的獎勵訊息。
「交互作用」:成癮的效果會交互影響,例如過量攝取糖的老鼠也更容易酒精上癮。
更糟的是,腦部獎勵中樞會對糖的刺激越來越不敏感,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吃更多的糖才能得到與之前相等的效果。這個情形也出現在酒癮、咖啡癮上,經過長期訓練,人們能增強對酒精與咖啡因的耐受力,而越喝越多。
糖對大腦的獎勵機制也能解釋為什麼我們雖然肚子不餓,但還是會有那種「嘴饞」的感覺。就是這類「高度獎勵」食物對大腦的刺激,才讓我們在熱量足夠的飲食下,仍然吃個不停[4]。
■糖與肥胖及慢性疾病的關係
說到肥胖,大家都會想到攝取過多的脂肪,但其實「糖」也是默默的幫兇,而肥胖同時也是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因素之一。小時候常聽到一句俗語:「能吃就是福」,要吃什麼?吃多少?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是不正常的飲食習慣,或者過量的進食易導致肥胖,就可能為慢性疾病埋下危險因子。
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卻也發現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隨之增加。也觀察到導致這些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為「代謝症候群」,而肥胖更是影響其中的重要因子。
所謂肥胖是指體內脂肪不當或過多的累積。由於肥胖會使體內過多脂肪釋放出游離脂肪酸或發炎因子,影響胰島素降低血糖的功能,另外肥胖也易造成胰島素阻抗,引發高血糖的發生,則可能會誘發糖尿病,若再加上血脂高易使周邊血管阻力增加,可能誘發高血壓的問題。
所以當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又合併有肥胖的問題時,就要監測體重,並且好好控制飲食了!因此降低食用精製糖類,不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取,也可以避免造成肥胖的風險[1]。
■糖上癮對身體的傷害
權威期刊《自然》(Nature)上在2012年發布的《公共衛生:糖的毒性真相》一文指出,在依賴性心理和生理上,糖和酒精,甚至是和毒品上癮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很多科學家都把糖稱為「合法的毒品」。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調查結果指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飲食的人減少10到20年,世界組織還因此提出了「戒糖」的口號。事實上,過量食用糖不只是會發胖,的確會對人體的8個器官組織(牙齒、血管、皮膚、眼睛、骨骼、膽囊、肝臟、胰臟)造成嚴重的傷害[5]。
■戒糖的6大好處
這裡要說的戒糖,是要請大家從「額外添加的精緻糖」做起。先戒掉額外添加的精緻糖哪些食物是有添加的精緻糖呢?其實除了天然的蔬果、牛奶、穀物之外,如果你吃到會甜的東西,常常都是額外添加精緻糖做成的。
不管是手上拿著的大杯珍奶、飲料、調味的牛奶、可樂、冰糖滷味、各類醬汁、冰淇淋、糖果、餅乾、各類麵包蛋糕等烘焙品,都是額外添加的糖份,這就是我們需要戒掉的。無論廣告告訴你這是用黑糖、蜂蜜、楓糖漿、玉米糖漿、還是蔗糖,這些額外添加的糖份都會豐富食物的風味,但同時也是增加熱量,卻沒有其他的營養成分。
戒糖者會說,剛開始點無糖的飲料後,腦袋瓜像被蒙上一層薄霧,更容易覺得疲憊不堪、頭痛,內心有說不出來的焦躁感呢。然而,請堅持下去,戒糖的好處即將出現。
▶腦袋更清晰
戒糖之後,會讓頭腦裡正常分泌化學物質,讓思緒更清晰。
▶皮膚變好
很愛吃甜甜時,比較容易長皺紋,或有酒糟性皮膚炎、青春痘等問題,而這些狀況在戒糖後會獲得改善。
▶睡得更好
根據研究,精緻加工糖會影響「慢波睡眠」與「快速動眼期」。「慢波睡眠期」是我們睡覺時的深度睡眠期,這段時間沒睡好,精神就比較差,意識鈍鈍的,比較沒辦法清醒過來,白天學習到的知識、記憶都更難存好放在腦袋裡。而「快速動眼期」屬於我們夜間作夢的階段。擺脫糖分的影響後,戒糖者半夜突然醒來的次數會變少,睡眠時比較不會那麼淺眠,整體來說都能增進睡眠品質。
▶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機會降低
開始戒糖後,就可以減少熱量攝取,體重會降低,血壓、血脂也會跟著降低,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根據研究,每天熱量來源中,糖分占了25%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每天糖份佔熱量10%人的兩倍。
▶牙齒更健康
口腔內有糖份時,細菌就容易滋長。就算每天有好好刷牙,假使隨時來一杯可樂或珍珠奶茶,就會讓口腔成為細菌生長的好場所,就很難維持口腔衛生[6]。
身心科醫師楊仲豪指出,人們對於許多事物上癮皆有一個過程,起初是喜歡,接著就是渴望得到;而當攝取糖分後,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身體感覺「非常渴望」。他提到,糖上癮機制其實與毒品大同小異,差別僅在於糖果可以少量取用,但毒品則完全碰不得。
然而,糖果造成的副作用除了蛀牙、罹患糖尿病還有肥胖等,卻是不可抹滅的事實,建議民眾不論再怎麼喜愛吃糖,仍應適量為宜[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彰化基督教醫院)「活力營養季刊(82期)」:https://bit.ly/3mAvBrZ
∎[2]CTWant 熱愛甜食「無糖不歡」 醫師:糖上癮機制與毒品相同:https://bit.ly/3d0gTr4
∎[3] 賴奕菁醫師專欄No.25-「糖」,也會「成癮」?!:https://bit.ly/3dNiGik
∎[4](天下雜誌)「螞蟻人注意!嗜糖成癮,小心脂肪肝、痛風、高血壓找上門」:https://bit.ly/3rWSZkn
∎[5]( Heho健康)糖上癮不僅易胖,身體8器官也受傷!:https://bit.ly/3t3RbaW
∎[6](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精緻糖給你的快樂很短暫!戒糖的6大好處:頭腦清楚、睡得更好」:https://bit.ly/31SIdRL
➤➤照片
∎(YouTube)How sugar affects the brain - Nicole Avena:https://bit.ly/3uKycTh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康體位 #嗜糖成癮 #熱愛甜食 #無糖不歡 #糖上癮 #成癮物質 #糖 #毒品 #成癮 #大腦獎勵機制 #肥胖 #慢性疾病 #代謝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0:00 譚敦慈護理師 & 陳昭妤腎臟科醫師 0:52 有哪些疾病會造成腎臟損害? 2:36 痛風平常需要吃藥控制嗎? 3:36...
「痛風看哪一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CheckCheckC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九如聯合診所- 【痛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痛風看哪一科 在 童綜合醫院【痛風「傷心」】 心血管死亡率高一倍 - YouTube 的評價
痛風看哪一科 在 CheckCheckC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材百科】您能一眼認出是哪種豆嗎?
⭐祛濕湯水很常用到的豆
⭐春天不妨買幾種看門口
#星期四食材
祛濕不止用薏米
認識健脾祛濕小豆
想為身體祛濕?!除了大家熟識的薏米外,別忘了還有各種健脾祛濕的豆類,由於每種豆都有不同屬性,故宜配合體質,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豆食用。煲湯時多下一點豆豆可代替肉類,這最適合素食朋友了,但要注意吃豆太多容易引致脹氣不適,適可宜止就好。
花豆 — 又名荷包豆,性平,有祛濕、去水腫、除腳氣的功效,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調理腸胃消化改善便祕。
赤小豆 — 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紓緩水腫、下肢浮腫、皮膚痕癢等症狀。適合濕熱體質人士食用。注意陰虛、血虛體質人士不宜食用。痛風人士適合。
白扁豆 — 健脾化濕。適合氣虛及痰濕體質人士食用,因脾虛有濕經常食少而腹瀉人士尤其適合。注意容易便秘人士不宜多食。痛風人士適合。
黃豆 — 健脾利濕。紓緩脾虛水腫、無胃口等症狀。適合各類體質人士食用。但注意過量服用容易引致胃脹。痛風患者忌食。
黑豆 — 補腎利濕。紓緩因腎虛而引起的腰痛、水腫、容易抽筋等症狀。適合各類體質人士食用。但注意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綠豆 — 清熱解毒、消暑祛濕。紓緩中暑症狀、水腫、皮膚痕癢等症狀。適合濕熱體質人士食用。但注意胃寒人士不宜食用。
眉豆 — 健脾和胃。紓緩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適合各類體質人士食用。注意容易便秘人士不宜多食。痛風人士適合。
留言或按讚👍🏻支持一下我們吧!❤️ 歡迎 Follow 我們獲得更多養生資訊。
Get to know beans that can strengthen the spleen and dispel dampness
Besides coix seed, don’t forget about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eans that can strengthen our spleen and dispel dampness from the body during spring. Since different beans are different in natur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ume them based on our body constitution.
When making soup, we can replace meat with beans, so even our vegan friends can enjoy it as well. Nonetheless, do not consume them excessively as they might cause bloating.
Runner bean – also known as ‘ho bao dao’ in Cantonese, is mild in nature. It can help to dispel dampness from the body and relieve water retention and athlete’s foot. Since runner bean is rich in fibers, it can improve 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bowel movements a well.
Rice bean - induces diuresis to reduce swelling, clears heat and removes toxins. Relieves edema, lower body swelling, itchy skin.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damp heat body type. Not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yin deficient, blood asthenia body types. Suitable for people with gout.
Hyacinth bean - strengthens spleen and eliminates dampness,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qi deficient and phlegm and dampness body type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prone to diarrhea after due to having dampness from an asthenic spleen. Not suitable for those prone to constipation. Suitable for people with gout.
Soya bean - mild in nature, strengthens spleen and promotes diuresis. It can relieve edema from asthenic spleen and lack of appetite. Suitable for all body types. Note that eating too much may cause abdominal bloating, those with gout should avoid.
Black soya bean - mild in nature, replenishes kidney, strengthen spleen, promotes diuresis and lower qi. It can relieves symptoms like lower back pain, edema, and frequent cramping due to asthenic kidney. Suitable for all body types. Not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asthenic weak spleen and stomach.
Mung bean - cold in nature, clears heat and removes toxins, relieves summer heat and dispels dampness. It can relieve symptoms of heat stroke, edema, and itchy skin.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damp heat body type. Not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cold stomach, loose stool and long-term diarrhea.
Black-eyed pea - strengthens spleen and stomach. Relieves indigestion and stomach bloating due to asthenic spleen and stomach. Suitable for all body types, but not for those prone to constipation. Suitable for people with gout.
Comment below or like 👍🏻 this post to support us. ❤️ Follow us for more healthy living tips.
#男 #女 #我狀態OK #我疲憊 #濕熱 #陰虛 #血虛 #氣虛 #痰濕 #腹瀉
痛風看哪一科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花蓮支援的路上聽了一集 podcast「轉角國際。重磅廣播」這個節目主要是引用BBC future的報導來分享, 這一集主要是針對醫療中因性別差異造成的各種影響做討論。其中有兩個段落特別讓我覺得有趣想要分享。
第一個是在探討,因性別差異產生的醫療偏誤。同樣是胸痛不舒服去急診,女性比起男性更可能會被誤判為恐慌症因而延誤治療,但當然台灣的醫療環境和文化和英國大不同,在醫療糾紛層出不窮的急診室,面對胸痛、心悸這種可能致命的診斷,醫師不大可能刻板的以女性就是緊張、焦慮、慮病將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歸咎於身心疾病,不過醫療中的性別偏誤卻也是無所不在,以我個人為例,過去我也曾以為肺癌只有抽菸的男性會得到,心肌梗塞的症狀就是胸痛,疼痛會到肩膀,冒冷汗。後來進入醫學系才發現女生也會得肺癌,而心肌梗塞的症狀發生在女性身上時,可能只以噁心、想吐、頭暈來表現,反而更容易被輕忽。然而當了醫師後,我自己也因為性別偏誤鬧了一個笑話。記得在我還沒規律運動、餐餐大魚大肉的年代,有一次吃完日本料理後,大拇指腳趾整個紅腫起來,隔天起床更是無法正常行走。雖然心中有一絲絲懷疑是不是痛風,但瞬間又認定,痛風不是只有男生會得嗎?我該不會是得了什麼自體免疫的關節疾病吧!正當我陷入自我懷疑,猶豫不知道該看哪一個科時,靈機一動問了專攻骨科的大學同學,詳細描述症狀後,我也提出幾個關節炎的猜測。緊接著,螢幕上傳來了這樣的訊息:
「恩,看了你昨晚臉書照片的鮭魚和清酒,鍵盤醫師大膽診斷你這就是痛風急性發作!該忌口了!」當然此後,我開始跑步、重訓,飲食方面也稍做調整,雖說偶爾還是會小酌,但這一兩年痛風就不曾發作過了!
我想說的是,即使症狀、病史如此典型,身為醫師的我也曾因性別差異,忽視女生罹患痛風的風險。那更何況是沒有受規醫學教育的大眾呢?
第二則是在討論刻板的性別分工往往也會連帶影響健康。以失智症為例,統計上總有女多於男的差異。過去認為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低落,又活得比較久發病率當然高。但後來才發現失智症有年輕化的趨勢,不該單純以壽命來解釋。其中一篇研究統計發現若擔任照護者的角色,好比家庭主婦,老後得到失智症的比例比較高,推論可能是當你都在照顧別人、注意力都放在他人身上、又喪失個人社交生活有很大關連。
失智症的照護不是我專科,但是一聽到雌激素低、照護者這幾個關鍵字,馬上讓我聯想到我最關心的孕產族群。以前就常有產後媽媽和我抱怨,生完之後常常忘東忘西,注意力無法集中,也會用「一孕傻三年」來自我解嘲。我總是以為只是沒睡飽,等小孩睡過夜就好,不用擔心。聽完這集節目我才驚覺,雌激素的濃度會回來,小孩終究會睡過夜,但倘若女性在產後漸漸習慣只有給予忽視自己感受,全職媽媽又因育兒分身乏術,變得社交隔離,缺乏新事物的刺激,不就一步一步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族!
講這些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不要生、不要當全職媽媽。而是想提醒全職媽媽在付出的時候不要忘記照顧自己小孩會長大會離家,唯有自己的身體會常相隨,多愛自己一點不是自私而是理所當然。當然隊友的角色也很重要,適時地換手,讓媽媽能有自己的時間,可以運動和朋友見面聚會。
另外我也要藉機懺悔過去自己常以怕吵為理由,拒絕和攜帶孩子的全職媽媽聚會,對不起,是我想的不夠周全。期許自己能更有同理心之餘,我也希望未來孕力的各種講座活動能更多元,更多角度的支持所有的女人與媽媽。
痛風看哪一科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0:00 譚敦慈護理師 & 陳昭妤腎臟科醫師
0:52 有哪些疾病會造成腎臟損害?
2:36 痛風平常需要吃藥控制嗎?
3:36 還有哪些疾病會造成洗腎?
4:26 哪些藥物會造成腎臟損壞?
5:34 預防腎臟病小叮嚀
【相關影片】
看到尿有泡泡,沒多久就洗腎!出現5大症狀得趕緊看醫生︱譚敦慈 X 陳昭妤
https://youtu.be/6UX9380eevc
台人洗腎最大元凶不是黑心食品!不想洗腎3件事一定要做︱譚敦慈 X 陳昭妤
https://youtu.be/GoJJKyPTrvg
【相關文章】
危機!天天含糖飲料喝到洗腎!當心痛風、脂肪肝也不遠
https://www.edh.tw/article/22951
台灣「洗腎王國」元兇!醫師5招逆轉高血糖洗腎遠離我
https://www.edh.tw/media_article/708
#洗腎 #痛風 #腎臟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oex8B-w_-w/hqdefault.jpg)
痛風看哪一科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幾年頻頻傳出職業選手膝蓋出問題,
平常受專業訓練、強化身體強度的運動選手都會受傷,
那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類似的動作,
一樣會讓我們膝蓋受損呢?
大家又該怎樣保護、保養,
讓膝蓋強健、走路不費力呢?
播出日期:12/14(六)晚間七點
節目來賓:
彰基骨科 王偉勛 主任
生機飲食專家 王明勇
運動物理治療師 達斯
藝人 徐小可
護具達人 鍾以俊 老師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週六晚間7點、週日下午2點 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9DMuQs7n98/hqdefault.jpg)
痛風看哪一科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uflwCq1Rjk
近幾年頻頻傳出職業選手膝蓋出問題,
平常受專業訓練、強化身體強度的運動選手都會受傷,
那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類似的動作,
一樣會讓我們膝蓋受損呢?
大家又該怎樣保護、保養,
讓膝蓋強健、走路不費力呢?
播出日期:12/14(六)晚間七點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週六晚間7點、週日下午2點 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h9aB-p-tB8/hqdefault.jpg)
痛風看哪一科 在 九如聯合診所- 【痛風】... | Facebook 的必吃
普林就是嘌呤,當我們吃下過多高普林食物、尿酸代謝異常、腎臟排泄受阻等,就可能因尿酸濃度過高而引發「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正是造成痛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Q&A ... ... <看更多>